“是啊。学长好。”黛玉想起来,毕学长也是京大的学生呢。
遇到熟人了,就好办了,毕克也不用黛玉开口,特自觉的就把自己代入监护人的角色了,放行李箱啥的都是小事儿。
坐位也是一起的。
学生证只能减普快的一半票价,可普快到京城得十多个小时呢,票还抢不到。黛玉就坐的和谐号,能省一半的时间,快车小站一般不停的,县城里到京城的快车有站的,就一趟。每天就给留十张票,凡是在县里买票的,全都在同一排。
“老四,我在火车上呢,你上我号吧。”毕克在车上打电话。
“老大,今天接单了吗?我在车上,你在Q上问问学长,昨天接的单子,收到货了吗?”还挺忙的。
“学长是在做职业玩家吗?”黛玉好奇了,要不然,她可很少会主动开口关心别人的事儿的。
“职业玩家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得了的。我们哪有那个时间啊。就是跟着学长在游戏里面做个二道贩子,倒腾点儿装备啥的挣个生活费而已,学妹也对游戏感兴趣?”毕克比黛玉更好奇呢,谁能想到一身古典气质,连表演都是古风的林妹妹居然会对网络游戏有兴趣呢。
“嗯……”黛玉还真就承认了。宿舍里的几个姐妹,没有爱好玩游戏的,她跟别个又不熟,连个讨论攻略的人都没有。好不容易遇上一个,她可不得抓住机会嘛,好多任务,她组到的野队都渣得不行,过不去呀。
“那学妹在玩哪个游戏?”都是玩游戏的人,肯定要问了。
“XX西游啊。”Q版回合制的游戏,比魔兽啊,传奇呀那些大游戏更适合她这种小姑娘。大型的她也没那么多时间玩儿呀。
“哎哟,可是巧了,我们也有团队在那游戏里的。要不要一起?”毕克就发出邀请。
“团队?”黛玉就问。
“是啊。你不知道吧?咱们学校男生宿舍,好多人都玩游戏,各大游戏里,都有我们的团队,摆摊的,看淘宝店的,打金的,都有分工的。”毕克很骄傲的聊起自己的“事业”。
要么说学霸呢,别的大学生吧,玩游戏可能也就只是玩玩而已,时间花了,钱花了,啥也落不下。人家不一样啊,游戏都不能白玩,都发展出来成规模的生意了。像他这样,玩儿得精一点的,学费生活费全都能挣出来,还有结余呢。
“真厉害。”黛玉是服气的,她玩儿游戏就是消遣,除了买点卡,就没再花过钱了,还以为那些大佬都是凭着技术,自己花时间玩出来的呢,没想到后面还有这些套路,这是个她完全不了解的领域。
有学长在了,接下来的路程黛玉就省力多了。一路请教游戏攻略,到站了,又有学长帮着拿行李,还能蹭出租车,到学校之后,行李都一直给送到宿舍门口。黛玉把从家里带的肉肠分了三分之一出去给毕克。还彼此留了Q号,说好了,要带她一起打游戏的。
晚上宿舍全员到齐,都带了家乡特产,还全都是吃的,晚饭都没去食堂吃,就在宿舍里分着带来的东西吃。吴迪从家里带来个单人用的小电饭锅,打算往后在宿舍煮东西用,正好拿来热黛玉带的肉肠,这一冻一热的,口味多少得差点儿,却也还是很受欢迎的。
“你不会是对那个信息学院的学长有啥想法儿吧?”边吃边聊的时候,听黛玉说了有学长送她回来,还要带她打游戏,心直口快的孟凡靓就问出来了。
“啥想法?”黛玉萌萌的眨着眼睛看老五。
“谈恋爱呗,还能有啥想法。”孟凡靓拿白眼翻黛玉,鄙视她装糊涂。
“不是你说的吗?三年起步,没人敢跟我谈恋爱的呀。”黛玉憋着笑。
“别人不敢找你,不代表你这小妮子自己不思春呀。”孟凡靓也笑,其她人一听,都看着黛玉笑得很有深意。
“五姐,你不能自己想男人了,就看谁都像想谈恋爱的呀!要不,我把学长介绍给你认识?”黛玉反击,说完了还真是越想越觉得挺配的。最绝的,要是他俩真成了,那孟爸孟妈肯定治得了毕妈的毛病,哈哈。
“你个小蹄子,说谁呢?谁想男人了?谁想男人了?”孟凡靓嘴上没讨到便宜,就上手,挠黛玉的痒痒肉儿,其她几个很快也加入战团,瞬间都打闹到一起了,宿舍里尖叫声不断。
过后黛玉还真的找了机会,介绍了孟凡靓给毕克认识。两人好像没对上眼,反正是肯定没有一见钟情就对了,至于最后能不能走到一起,就看他们自己怎么相处了。
选秀的热度就那样,几个月烈火烹油的火热过后,就慢慢冷了。新一届选秀早早就开始筹备,好像全国的适龄少女们都在等着抢报名机会似的。除了死忠粉,也没多少人再关注黛玉的一举一动了。
学校里课业也是忙。黛玉第一学期四级已经过了,又在准备六级。韩语日语都在跟着学。既然学了,就不能随便学学就算了,她也想拿到证书的。
生活还是平静,岁月静好吧。
日子流水一样的过,对黛玉来说,好像跟以前,也没啥不同的。
第六十八章
上学的时候,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的。
特别是对黛玉这种日子相对更加单纯的学霸来说, 每天跟各种课程死磕,再给自己加了数不清的课外小灶之后,时间就过得更快了。六级过完了,连日语的二级都考完了。韩语也熟练掌握了, 跟偶像都能在社交媒体上自由交流了之后,发现身边的人都在考GRE, 都托福。那就考吧。别管想不想出国,好像京大的学生都会考一考。许是太学有余力了?要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想出去的时候随时可以出去?反正在黛玉说了暂时没想出国,却在很认真的准备出国考试的时候,林星跟林月是那么想的。
学习都是这么学的, 她也没比别人更努力。别人还有时间谈恋爱,她的时间就全都打游戏了。毕克说话算话,真的带着她打游戏了。还很有义气的没有透露她的身份,只说是老乡学妹。所以,他的室友、兄弟们都不知道,每天组队一起刷BOSS的队友就是国民妹妹。
这一年, 对林家来说,又是心惊肉跳, 紧张也忙碌的一年。
上半年,春蒜的价格就有点疯狂, 比早几年那次还要夸张得多。春蒜一卖, 林大海与贾敏在家数钱数得害怕,不是钱来路不正, 是不知道来年该咋办了。
“再种一年吧,没事儿。”林大海就给黛玉打电话,让打听一下,是不是价格已经过到顶峰了,来年该换样儿种了,黛玉没同意。
“你不是说价格高得过份了就得换样儿了吗?我现在就觉得过份了,比往年都涨了一倍了。”那蒜就是个佐料,又不是主食必须要吃的,谁家能用多少?三四块钱一斤,谁还买呀?
“没事儿,现炒蒜的还在建冷库呢,肯定还能再囤一两年的量。再种一年,没事儿,看看明年的价格再说后年就行。”黛玉不是不冷静的人,她拿到了手的资料,分析了好久,怎么看都还没到崩盘的时候。
“行,那再看看,反正时间还早呢。”林大海相信他闺女,可他是老蒜农了,心里总是不落底儿,想想这才六月,离明年种地还早着呢,慢慢再看看也行。
下半年,地里种了紫甘蓝,对未知的市场,两口子也是没底,那紫甘蓝的成本比白菜可是高了很多倍,他们又多买了三十亩地,连租地,人工带种子化肥农药啥的,一下子就拿出去十来万。
“赔了就赔了,只当是今年春蒜没涨价了。要是赔了,就说明咱没那命,往后就老老实实的种萝卜白菜,不图挣大钱了。也给闺女提个醒儿,贪小便宜吃大亏。”林大海看贾敏着急上火的,牙都疼了,还安慰她呢。
“你说的容易,十来万呢,大风刮来的呢。”自打种上地,还没有一下子拿这么多钱出去过呢,她能不担心吗?心得多大呀?
“看你说的,那还能一分不剩全赔了呀?咱那菜长得多好。丰收肯定没问题。我送星儿回学校的时候,也去那大超市里看了,紫甘蓝的价儿可不便宜,别看跟大头菜味儿差不多,贵不少呢。咱就是按大头菜的价格卖,或者往最差了说,按大白菜的价格卖,还能回来几万块钱吧?能赔多少?春蒜一下子多挣那么些你咋不说呢!”林大海向来是佛系种菜,就看他从来不存蒜,别管价多看好,哪怕人人都把蒜存家里等涨价,也确实涨价了的时候,他都是直接地里卖,想的特别开。
“就你心大。”贾敏也说不出啥来,菜都长在地里了,不想开能咋整。
还不光是地里的事儿。
下半年,林月就上高三了。
别管孩子学习啥样儿,当爹妈的就没法儿完全放得下心。
他们俩还得尽可能的抽时间回城里,等菜种完了,贾敏就几乎不回农村了,都是林大海每天开着车两头跑,也很少在老家住了。
张大姨再好,那也跟亲爹妈比不了啊。
林月没有她姐她妹的好运气,没摊上李子木那样的班长。实验班里的学生,都有点儿书呆子气质,都忙着学习呢,根本不搞那一套。所以每天晚上下了晚自习,她都是跟同学一起回家。也没有一个小区的,进了小区的一小段路,没有路灯,就是她自己走。林大海两口子不在家的时候,张大姨就每天到小区门口等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