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男装[红楼] 完结+番外 (则美)


  皇帝示意她看坐在末尾的一个小姑娘,那小姑娘看样子十分的瘦小,也就是七八岁的样子,低着头慢慢吃东西。皇帝跟前哪怕是有屏风挡着众人也不敢说话,唯有司徒越把两只鸭腿仗着年轻身手利索抢了过来。
  饭毕,移驾到了龙舟之上,三王带着五王七王和各家的世子在御前坐了一会应应景,等到锣鼓声响,各自回到自己的船上了。留下皇帝和司徒越在楼船上坐着看戏。
  司徒越这么多年也没培养出看戏这个在当时颇为高雅的爱好,歪在椅子上闷闷不乐,只等着快点结束好早点回去睡觉。皇帝在她瞌睡的快要从椅子上栽下来的时候用脚踢醒了她。
  “看楼船左边,坐在船头的那几个姑娘,那是甄家的姑娘。”
  “看人家干吗啊祖父,那些都是小孩子,咱们别盯着人家看,会让人误会的。”
  “所以说,时机最要紧,朕昨日盯着她们看了,会有谏臣说朕为老不尊,朕过后几天再看,还有说法等着朕。朕今天带着你看,明天下一道圣旨,谁也不能说咱们爷孙俩。”
  “明白了,您这是要把我卖了啊。”
  “那个。穿着青色衣裙的姑娘,今年九岁了。你荣王府日后的王妃,如何?”
  司徒越眯着眼看了几眼,瘦巴巴的一个姑娘,坐在最角落里。旁边的几个姑娘神采飞扬,嬉笑怒骂言笑晏晏,未来的王妃低着头,就像一个受虐待的小动物。
  “甄家的?您怎么看上她了?再说了,孙儿也不愿意娶一个甄家的姑娘,孙儿娶了人家从根本上说就不地道,再说了,我与甄家早晚必有一战。”
  “要是甄家还了钱呢?”
  “还钱当然好了,从此你好我好大家好,您看着甄家愿意还钱吗?又不是我把他们当成肉中刺。”
  皇帝叹了一口气。
  “甄家是向孙儿低头,送一个他们家的女孩入王府,从此,荣王府和他们是亲戚,骨中有肉,肉中有骨。但是孙儿向来不以英雄自居,做事历来是小人行径,他们递了梯子,下不下的来由孙儿说了算,下来了孙儿也不认这事,您说我不要脸也成,脸面才值几两银子。”
  “所以朕思来想去,才选了那个姑娘,不然一个父母横死的人何德何能能做的了王妃。那姑娘姓赵,她母亲是友忠的庶女,嫁给了一个寒门出身的进士,夫妻两个游玩的时候,双双淹死了。不是仇杀,是那姑娘的母亲要闹着钓鱼,鱼太大,被鱼拽到江中,她父亲去救的时候也折了进去。父族又不管她,友忠便被他的妾闹得把这女孩子接了过来。在家里也没人管教,她正经的外祖母是个妾,大字不识,跟着正经的小姐住在一起,平时也就拿她当个大丫鬟用,饿不死就行了。如今被凑数一样的带过来,唯唯诺诺没一点气派。不过她要是成了王妃自有人教养。”
  “您可真会和稀泥啊,在甄家长大又姓赵。长了一副老鼠胆子,以后出门了畏畏缩缩,孙儿的脸放哪儿啊?”
  “你不是从来不要那玩意吗?”
  “......”司徒越顿了一下,心想祖父你学坏了,“孙儿要是不成亲,总会有人念叨,如今定下一个年岁小的王妃,最起码朝上能安静个十年。”
  “不一定,那姑娘没抬头,你看不清,朕观那姑娘,不是长寿之相,说话不到三句开始咳嗽,估计过不几年,朕还要再费心思给荣王选妃了。”
  戏台上一折子戏唱完,台下诸人纷纷晃动了身子,司徒越就把面前的水一口气喝干“那孙儿要自己养王妃,走的时候把她带走,省的甄大人的夫人把她教养的太贤惠了。这事您可一定要如了孙儿的意,我天天让她在王府里玩闹,最好是永远天真烂漫下去,不知人家疾苦才好。这样,孙儿才能一辈子和她做夫妻,对外就说,她身子骨不好,无法孕育子嗣,如果她不在了也好,就说孙儿怀念亡妻。不亏待她就行了。”
  皇帝沉吟了一番,点了点头。
  转眼又有戏子上台,司徒越听的越发没精神,最后忍不住还是先回去睡了。过了一会,郁嫔使人来报,说夜深了,台子上的声音又大,皇十四子睡的不安生,告罪带着皇子回去了。
  皇帝示意知道了,又听了几出戏,命人散了,和甄妃相携着离开了,当晚宿在甄妃的住处,甄妃第二天就命人请了甄太君和甄夫人来说话,特意让带着借居甄家的赵姑娘也来。
  傍晚的时候,圣旨从序园里传出,甄夫人立即让人给赵姑娘换了房子,挑了几个伶俐的丫头,合家在晚上去给未来的荣王妃请安,一时间甄家上下喜气洋洋,晚上那些有头有脸的得管事和各人眼前得意人也去了,闹得甄家一晚上人心浮动。司徒越让程掬给甄家的下人诸多的赏银,让云霄特意跑了一趟,看看未来的荣王妃缺什么少什么,回来了立即补上。
  云霄回来的时候带了一个绣的丑丑的香囊,说是王妃送给王爷的,司徒越只看了一眼,等云霄他们下了楼就扔到一边去了。
  皇帝每天接见大臣,询问河工之事,其中有几天下雨,皇帝亲自去了江边观看水势,又一路认真看着两边的庄稼。
  除了前几天司徒越还跟着之外,后来的日子里,他先是见了江南附近的皇商,和每个人讨论了各自的差事,问询了各地的物价,又亲自检查了江南大仓的粮食。
  总体来说,江南官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大仓的粮食开仓让司徒越检查的都是一些上等的粮食。户部有专门检查粮仓的一件器物,一根铁管,在锻制的时候前段削尖,把手包木,用力捅入粮仓里,看管中流出的粮食和眼睛看到的是否是一样的。不一样者,立即彻查。
  司徒越最好看江南大仓的米几乎是陈米,有轻微的霉斑,这种米是不敢给人吃的。其后再查其他几个仓室,有霉斑的算的上是好米了,其他的都是掺着高粱,石子或是沙子。司徒越当即气的用铁管砸了一套茶具。让侍卫把历年的账本搬来,幕僚检查的时候发现没有一丝的错漏,很是不解。司徒越翻了几本,冷笑一声,前后十年的账本,怎么可能出自同一人之手,怎么会用一样的墨锭,怎么会没有潦草涂改之处。
  假账。
  仓官姓刘,上下官吏杂役共六百二十五人,司徒越给他们分成两班,昼夜不停的干活,把米里边的石子捡出来,沙子和米分离,把能吃的米和长了霉斑的米分开。有那偷懒不干活的,一律用鞭子抽打,干的好的给白米饭配菜肉一人额外再有一碗汤。干的不好的,只有粗粮窝窝头,加一碗凉白开。要是谁愿意私下给司徒越讲点什么,总有福报惠及子孙,若是有人知情不报,那么报应就降在自身。
  又让侍卫把那些能接触过账本的官吏家统统围起来,不允许出进,对外宣称怕有人杀人灭口。
  江南震动,皇帝停了每日和各位大臣的共进午膳,特意指示此时让京中刑部与户部一同审理,又让暗卫出动,江南大仓关于江南一半的人口在灾年的口粮,若是战时,又关乎粮草,去年大军北上,司徒越急的恨不得抢劫也没敢动江南大仓的存粮,是因为北直隶的存粮已经用完,再用了江南的粮食,如果大军溃败,国本必定动摇。这个年代,民以食为天可不是一句话,是真正的现实。
  司徒越已经连续五天驻扎在大仓里,今年的新粮食没见到半颗,全是过去几年的陈粮,仓底的已经长了虫子,扫出来一窝又一窝的蛀虫,积年的老人看了心疼的哭了出来。
  大仓储粮自有一番的规矩,首先是要干燥,不仅要环境干燥还要粮食也要干燥,粮食入仓前要检查没有鼠患和虫蚁,粮食要干燥,各处不漏水不漏雨,每瓮粮食间距要大,进仓不可带烛火,仓中要养猫。每瓮粮食隔三个月晾晒一次,晒干晒透,如上述再次检查存粮之处,无问题再次入仓。
  江南多雨,本就容易潮湿,晾晒的次数更频繁,各种米要分开放置,检查的更苛刻。如今却变成了这个样子,司徒越直接把大仓的主要官员单独关了起来,请示皇帝,立即抄家,合家投入大狱。
  账册还是没找到。然而江南发生了如此大事,众人翘首盼望结果,书生们聚在茶楼窑子里说着这件事,纷纷慷慨激昂,大有自己一出马必能查明因由一般。
  新粮食按理说应该入库不到一个月,如今这粮食的去向也成了关键。
  作者有话要说:  月底了,又来厚着脸皮要营养液了。
  求地-雷,求收藏。
  谢谢,关注了昨天小天使们的留言,发现你们居然能预测到我下一张写什么,真乃神人也。但是这种事情保证不能让你们猜第二次了。毕竟猜中了就表明大家已经知道套路了,再看下去觉得没意思了。
  爱你们(*  ̄3)(ε ̄ *)。


第43章
  根据各地送来的存根,今年的新粮食足够江南道,剑南道,江南西道吃上一年,这三处地方有帝国一半的人口,加上江南自古是鱼米之乡,今年不止是北方丰收了,南方也是一个丰收年。这批粮食实在不是小数目啊。
  司徒越愁的已经四天三夜没敢合眼,要找出这批粮食,没有任何的动静是绝不可能的,刑部的人还没来,司徒越只好让江南地区的皇商汇集到了与金陵相聚三百里的大永州,这里就是江南大仓的所在地。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