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有些舍不得。
老虎不在家,猴子称霸王。贾母等人一走,府里直接乱成了一锅粥。
凤姐儿偏偏在这会儿查出了身孕,一确诊人家便将府务抛了出去。在她看来,与其劳心劳力的管这个没啥油水的家,还不如好好的养胎,生个大胖小子呢。
荣国府是真的捞不到什么油水了,早前赖家人离开时收缴的那些财务都没用过上两个月就没了。
说起这个赖家,凤姐儿不由摸了摸自己的胳膊。
赖家坏了事,被打发到东北庄子上。因故念赖嬷嬷是侍候老太太的老人,赖大夫妇也是府中的管事,没功劳也有些苦劳,便允其收拾些贴己行李择日起程。
赖家急匆匆的将家中产业贱卖时,凤姐儿还趁火打劫的捞了一票。
就在凤姐儿想着从赖家买回来的庄子和铺子如何如何时,赖家一家老小路遇山贼的消息也传进了府里。
谁都不是傻子,这事一看就是杀人灭口的节奏。
至于是谁干的,第一嫌疑人便是老太太了。
然而转念一想,就因为这事老太太嫌疑最大,才最不可能是老太太做的。
若是老太太,估计就是下个药的事儿。
那除了老太太还有谁呢?
二太太王氏。
自己这位亲姑姑就能干出这种狠戾血腥的事。
还别说,这事的真相还真叫凤姐儿猜着了。
王夫人下人忒狠了。
贾母知道这事的时候,气得都摔了一整套茶器。
王夫人明显是找了王子腾出手,所以让已经准备出手的贾母直接没等到人。准备的那些‘上路药’算是白准备了。
签了死契奴仆和家生子在律法上就是主家的私有物,但不管是谁家的下人,律法上价值都不及一头牛。
所以就算将来东窗事发了,找到真凶了,也不会因此杀人偿命的。
王夫人这手办的干净利落,还因为某些原因,直接将自己藏了起来,叫贾母背了个锅。
贾母能高兴才怪了呢。
婆婆不高兴了,哪怕有个皇妃闺女立在那里,想要叫不听话的儿媳妇立规矩,也没人敢说一个不字。
于是那段时间王夫人没少被贾母收拾。那老太妃还变相给王夫人解了围。
在贾母看来,王夫人就走了一步臭棋。
通过王夫人的举动,贾母知道赖家不但投靠过凤姐儿,又两面三刀的也投靠了王夫人不说,还一定为王夫人办过什么要紧的事,否则也引不来杀身之祸。
贾母生王夫人的气,不光是她惦记拉拢自己的心腹,还因为王夫人灭口的方法太糙了。
只要在路上下些药,来个上吐下泄,食欲不振等毛病,直接在表面上给赖家人弄了个水土不服的病症出来。之后养尊处优一辈子的人,受不住长途跋涉没在路上,也不会引人注目。
等消息传回京城,再将赖家人怎么将自己当主子一般被人侍候的事传出去,这事就真的算了了。可王夫人偏偏弄了个山贼出来,那不是叫人多猜多想嘛
当下,凤姐儿想到赖家的时候,心里害怕的同时,也会想一想赖家带走的那些钱财都落到谁手里了。
╮(╯▽╰)╭
撂挑子的凤姐儿安心养胎的同时,还要监督贾琏别再整出个红颜知已。其他的到是真的不再理会了。
宝玉还在为元春的期待努力,三春到是有心与黛玉和楠笙交好,可惜这姐俩都不太喜欢搭理三春。
虽然知道三春都是可怜人,平日里活得小心翼翼。但当初楠笙昏迷之时,三春敬而远之,看着贾母等人心意行事的行为,到底还是伤了黛玉和楠笙的心。
楠笙有很多穿越者的通病。
拯救三春命运的事,楠笙也不是没想过。
但对三春来说,最好改变命运的方法就是嫁人。
三春嫁人这事,上面有贾母和各自父母兄嫂压着。下面还有各种道貌岸然,金玉其外,败玉其中的各种人选不负责任的选择。
所以这种事情,便是楠笙也没褶。
帮她们挑选全适的人吧,知人知面不知心,谁知道婚后如何呢。
更何况,有好的她为啥不给黛玉留着,怎么会便宜了外人。
不过说起这个,楠笙就不得不再次感叹了一回命运的不公。
都是变数,但薛蟠这个土著就比她这个天外来客更幸福,也更无所顾忌。
她之所以能醒来,是跟那群早就发现她这个外来人的那对僧道讨价还价了一回,做了保证不再影响红楼诸人各自命数的承诺这才醒过来的。
为了保住黛玉的命,她会带着‘病逝’的黛玉改名换姓的离开京城。让这世间再无林黛玉。
之后安顿好黛玉,然后完成任务回家。只是如何才算安顿好黛玉,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第115章
就在楠笙各种不放心的时候, 宝玉终于因为要过生辰而被元春放了一个小长假。
元春是个很严厉的长姐,对宝玉的功课也越来越上心。说起来元春关心宝玉上进的同时,也用督促宝玉上进打发时间。
长夜漫漫的深宫大院,元春都是靠着给宝玉批改文章,以及从历年科举试卷中提取各种可能提会考到的题目叫宝玉提前练习。
就算这些题目到时不会考,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懂得举一反三,照葫芦画瓢, 就不相信做不出好文章来。
宝玉每五天产一回作业, 然后元春也在宝玉交作业的那天将前一次批改好的作业和新的作业题目让人捎出来。
一来二去的, 元春有了事可做, 也少了深宫怨气。宝玉有作业要交, 到也少了招猫逗狗。
不过宝玉一天天的变蔫到是不争的事实。
像脱了水的大白菜, 都干巴到卷边的程度了。
╮(╯▽╰)╭
贾母带着俩儿媳妇给太上皇的小妾守制去了, 凤姐儿又休了产假, 东府尤氏到是也报了产育没跟着一道出京城, 只到底不好过多的管束西府的事。再一个, 可能是出于私心,王夫人在凤姐儿撂挑子的时候,当着很多人的面跟她婆婆‘请示’请住在府里的薛姨妈帮衬管家一两日。
这样的请示,贾母自然是当场就欣然同意了。不但同意了,还调侃薛姨妈别当想着照顾自家儿媳妇, 也多关心关心她们家的四个丫头。
至于宝玉, 不用贾母说, 那都是荣国储的凤凰蛋,地位自然不是几个姑娘能比的。
眼瞧着宝玉的生辰就到了,薛姨妈便想着人家祖母老子娘都不在家里,这个生辰虽然不能大办,但也不能太冷清,便决定小小的办上一场。
其实按着这个时代的规矩,高堂尚在,自是没有宝玉庆生的道理。不过在这荣国府,规矩啥的,那都是瘸了腿的。
瘸着瘸着,也就习惯了。
薛姨妈吩咐了灶上,准备好席面。之后的事情便都交给宝钗去张落。这也算是借着荣国府的地方和人情往来给宝钗历练了。
宝钗本就是八面玲珑的性子,又知晓元春放了宝玉的假,便邀上几位姑娘直奔宝玉的住处,将要给他庆生的事提了。又问宝玉有什么想法,也好叫底下人去张落。
长日无聊,楠笙也来凑了一回热闹。然后看着宝钗反客为主的样子,心下不由轻声叹息。
这事怎么看都带着股别扭。
能不别扭嘛~
迎春不以为意,从不拿主意。便是姐妹们在一起聊天说笑,也是极少张口的性子。惜春年幼,性子孤拐,不说话则已,一说便能噎死个人。三春里,便只有探春最是世故圆滑,也是个拿尖要强的性子。
此时她坐在宝玉下首,看着宝钗反客为主的样子,面上虽不显,但心底却老大不乐意了。
黛玉的视线也时不时的落在宝钗身上,想说什么却张了张嘴又咽了下去,看起来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特别的吊人胃口。
楠笙还在装失忆,规矩什么的如今都是‘一知半解’,她现在能做到的事情就是重新跟府里的人认识,目前进展就是认识,但却不熟的程度。
看了一回热闹,又听宝玉和姑娘们说无酒不成宴的遗憾。楠笙半点不上心的同时还想着哪天得找人多采买一些上好的酒装到空间里。
最好是那种已经封坛的。
史湘云已经很久不来荣国府了,姐妹们心里膈应她行事,觉得她心性存污,便是宝玉偶然提起史湘云,不是无人附和,就是被巧妙的引走了话题。宝玉又是个看到姐姐就忘记妹妹的博爱性子,老太太也不提接人的话,史家也不带她来荣国府走动,时间一长,到是真的对史湘云生疏起来。
这个生辰,姑娘们仍旧玩的热闹,只少了一段美人花间睡的一幕。夜里,宝玉仍旧在园子里开了夜宴,众人随意坐了,然后便是抽签饮酒解闷。
这样的场面,这样记录红楼夜宴的现场,楠笙再如何忙碌都是不肯错过的。
而且她还不忙。
宝玉住了最靠里的蘅芜院,姑娘们为了参加他开在那里的夜宴,几乎是从园子各处赶过去的。
席中,众人抽签,竟与原著相差无二。只轮到楠笙的时候,却只抽到了一支空白签。
楠笙见此,不由一笑,很是不以为意。宝玉几人请楠笙重抽,楠笙也只是摇头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