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纨看着摆了一桌子的东西,整个人都迷茫了。
这是唱的哪出呀。
╮(╯▽╰)╭
楠笙让人将东西普一送过去就后悔了,于是为了补救,又连忙给宝玉,贾环和大房的贾琮各送了一份差不多的。
理由都是现成的,只说远在江南的那些师兄们听说她又定亲了,特意送了这些东西来贺。
此事告一段落,楠笙又安排了些琐事,便对黛玉说她要闭关修炼了。
“最近总是毛毛躁躁,又慌里慌张,顾头不顾尾的。我得好好休息一阵,放放脑子里进的水。”之前误会薛姨妈和宝钗,后来又尽干一些不着四六的事。楠笙总觉得自己最近有些不对劲,可又想不到哪里不对。
黛玉小心的拿小镊子将碳盆里的花生夹出来,一边吹一边剥皮,“眼瞧着就过年了,早起你还说今年要回家住两日呢。我才叫人收拾东西”黛玉所说的回家,是指京城的林府。
因有林府立在那里,又有林家下人守着宅子,时常进府给她请安,到叫她对京城的那个林家更依恋。可惜老太太管的严,一年到头也不叫她多去两回。
“是了,倒把这茬给忘了。”楠笙闻言拍了拍自己的额头,“你瞧瞧我这脑子。早起说的事,这会儿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听楠笙这么说,黛玉不由也有些疑惑。
不说不觉得,一说还真发现了些什么。人还是那个人,但总觉得哪里不一样了。
真真是奇了怪了。
定了亲事后,正常情况下未婚夫妻年节都是要互相走礼的。
男方要送礼给姑娘家。姑娘也亲手做些针线给男方。然后进了腊月没两天,薛蟠就将早前就要送给楠笙的说书人送了过去。
人就住在藕香榭的下人房里,时刻准备给楠笙解闷用。
楠笙见此,眼珠子转了转,直接送了一个擅长江南苏绣的绣娘给薛蟠。
一针一线做出来的东西,哪里就舍得送人了?
纯手工的绣活她就算做出来了,也要保存到空间里,拿到现代去卖。
话说,只要想想自己学了好多在现代大多数姑娘都不会的东西,楠笙就生出一股骄傲来。
到底不算白走来一遭
→_→
能用银子解决的事儿那就不算事儿。
于是在旁的姑娘忙着给未婚夫送节礼时,楠笙直接叫来石玖家的去人伢子那里挑了个手艺好的绣娘送到薛家。还明确告诉石玖家的,挑个年纪大一些的送过去。
其实送绣娘这也挺实惠哒。
都快实惠大发了,好伐~
薛姨妈和宝钗在听说薛蟠送了个说书人给楠笙,当即就有些呼吸困难,一双双眼睛瞪得老大,直接被薛蟠这骚操作气得半天说不出话来。可等知道楠笙也回送了个人时,薛姨妈和宝钗的呼吸倒是瞬间平稳了,可心里却囧的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
所以这就是那所谓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了呗?
说好听点叫志趣相投,说难听点这就是一丘之貉。
幸好是这两人凑到一起去了,倒也省得坑旁人了。
楠笙和薛蟠互送彼此的节礼一时在荣国府传了个上下皆知不说,就连时刻关注憨憨恋情的越岩听说了,也是喷茶大笑,不能自己。
有趣,有趣,太有趣了~
楠笙做事还算做全套,她不但送了绣娘,还着人买了几匹男人常用的衣服料子,一并着人送到薛家。
薛蟠见了,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整个人美的不得了。一改往年吝啬,正经做了几件袍子。一做好就穿到身上,洋洋得意的到处炫耀。
楠笙和刘泰定亲好几年,不管是刘泰还是刘家,都不曾在年节生辰时派人送礼送物或是派个媳妇婆子上门问候一声。如今刚刚和薛蟠订下亲事,薛家那边就给足了楠笙体面,也叫楠笙的心又朝薛家偏了偏。
然而楠笙心有顾虑,自是不肯多做亲近。然后对薛家和薛蟠的态度就跟薛姨妈对楠笙似的,冷一阵,热一阵,不冷不热又一阵。
“昨儿夜里睡的那般沉,怎么还是这副没睡够的样子?”黛玉咽下嘴里的鸡蓉粥,担心的看向楠笙,“要不,晚些时候悄悄打发人请个郎中过来看一眼吧。”
这些年因为楠笙装病,所以是看遍了太医院的太医和京城有名的郎中。弄到最后真生病了,都不敢直接叫郎中。而是看着情况,再根据当初和张友士学的那点皮毛,自己下个诊断再叫丫头按着诊断去抓药。
也或是借着出府便宜的机会,坐着马车亲自去远一点的药堂请郎中把脉看诊,或是装上几副药,或是扎上几根银针。
楠笙打了个哈欠,不以为意的摇头,“冬天了嘛。”春困秋眨夏打盹,冬天猫冬睡不醒。
见楠笙这么说,黛玉仍旧不放心的说道,“也罢了,再看看吧。若实在不好,明儿不管怎么着都得看郎中了。”
“知道啦。”将面前的水晶蒸饺往黛玉面前推了推,“快些吃,一会儿还要去东府呢。”
今日东府做东,要开家宴。楠笙和黛玉不好不去打个转,便决定吃饱喝足了再跟着贾母去听戏吃酒。
用过了早膳,楠笙和黛玉又换了衣裙,这才带着丫头出了园子直奔荣庆堂。
去的时候贾母正在用早膳,问了楠笙和黛玉一回,知道她俩用过了,到底又让丫头给她二人一人盛了一碗野鸡崽子汤捧着喝。
黛玉小口小口的喝着汤,视线不经意间落在贾母脸上。
那张慈祥的面庞,曾经有她最期待的亲情。如今黛玉摇了摇头,压下心里各种翻滚的思绪。
成长的代价就是失去原来的那颗初心吧。
没有人能够永远像白纸一样没有故事,总要咽下一些委屈,然后一字不提的擦干眼泪继续生活。
旁人如此,黛玉亦然。
楠笙一直以为她将黛玉保护的很好,其实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个敏感的姑娘又怎么可能是她想保护就能保护得了的呢。
黛玉不过是看清楚了,她在每个人心中的位置和重量,然后按着那个人给她的定位做林姑娘罢了。
她知道楠笙希望她无忧无虑,每天都欢快的生活。她知道楠笙喜欢看她发小脾气撒娇的样子;她知道楠笙一边希望她知世故却不世故,一边又希望她圆滑到不会被任何任何事伤害;然而她更知道楠笙正在等一个离开的契机。
此时看着楠笙笑意莹莹的奉承老太太,黛玉心知楠笙去留都是为了她。
私下里,楠笙对老太太并不算多尊重。她说史家一定是跟贾家有仇,这才将老太太嫁到贾家来的。
阖家儿孙没个上进的也就算了,还都一个个的目光短浅,不知所谓。尤其是被她当成宝惯着的宝玉惯得这宝玉越发不知天高地厚。
随着年纪的增长,黛玉也越发看不上被楠笙满心满眼嫌弃的宝玉。然而想到楠笙那一波三折的亲事,黛玉又觉得宝玉这样的也挺好。
既不会像刘泰那样狼子野心,手段阴损。也不像薛蟠那样俗不可耐,胸无点墨。
如果一定要嫁人,宝玉未尝不是个好选择。若是可以不嫁人,真想和楠笙做个伴
“老太太,老太太救命呀。赖家要杀人灭口了。”就在楠笙扶着贾母刚走出荣庆堂的院子时,一个一身狼狈的婆子艰难跑到贾母面前哭求道。
第108章
那婆子扑过来的时候, 楠笙有一瞬间的犹豫。她在想自己要不要学一学影视剧里舍身救驾的样子用身体挡在贾母面前。
不过转头深深的看了一眼贾母, 楠笙发现她连做戏的心思在这老太太面前都打了折扣。
就在楠笙犹豫的时候,那婆子用一种肉眼都难以跟踪的速度扑到了贾母的脚边。
跪在那里一边哭求着贾母救命,一边还抱着贾母的大腿不停的摇呀摇。
是个人才~
吸取了这一次没有当机立断而造成的机会流失后, 楠笙的大脑才反射性的想到这婆子刚刚哭喊的是什么话。
赖家要杀人灭口?
小脑袋瓜子下意识的朝凤姐儿的方向看去, 不过头刚刚到一半的时候楠笙便顿住了。不动声色的收回视线,专心的看着面前这场她助攻的大戏。
“老太太,太太奶奶, 各位姑娘们, 救救老奴吧。赖家要我杀我灭口呀。”
“哪个赖家?”
“还有哪个赖家,自然是赖嬷嬷的那个赖家。”那婆子用袖子擦了擦眼泪鼻涕, 一边回楠笙的问话,一边将她的台词道出来。
“奴才原是大灶上的厨娘,因做的一手好点心这才被赖大管事调到他府上侍候。前儿”
这扑过来的婆子姓姜,人称姜婆子,原是荣国府大灶上的面点厨娘。因做的点心极好, 便被赖大管事假公济私的用到他家里专门给他们家的人做点心。
现官不如现管,这厨娘拿着府里和赖家两份月例银子, 自然开开心心的受了。不想前日做好了点心正准备绕道后门回家去, 路过赖家后院小佛堂的时候便见到赖大等人神神秘秘的走进去。一时好奇便跟在这些人身后看了一回热闹。
这热闹可吓死个人了。
赖家后院的小佛堂里竟然摆了好多个人偶娃娃, 上面不是插着刀, 就是插着银针和系着麻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