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贾家和贾家所有人的结局都录制下来,然后做上几十期的剪辑视频。剪辑时,注意视频质量和侧重面,然后每一个视频点赞数量达到标准后再更新下一条楠笙想到这里,不由眯着眼睛笑得极开怀。
她决定了。
将世人最关心的事情剪辑到最后,然后留中不发。
急死他们。
嘻嘻~
黛玉白了楠笙一眼,对于她时不时就要露出这种坏笑已经习以为常了。
虽然不知道这次是谁要倒霉了,但她只要知道不是她自己就可以了。
将手上的帐册子放下,黛玉拿起笔,在一张纸上写了米碳和各种干菜瓜果的名称和数量后,从‘衣袖’里拿出一个荷包,从里面拿出一支小巧精致名章来。
沾了印泥,轻轻盖在纸上后,这才叫丫头拿出去给林家管事的。
“一共五份,两份送到潇湘馆,一份送到荣庆堂,剩下的送到两位舅舅那里。”顿了顿,黛玉又转头问楠笙,要不要给薛家也准备一份。
夏季也算是小丰收,林家庄子上的管事送了帐册子进府,黛玉一边算帐,一边在心里安排琐事。
让人收拾五份出来,剩下的都卖掉。
楠笙闻言,转头看黛玉,然后摇头,“矜持些。”
虽然这些日子薛家经常派人给她和黛玉送东西,薛蟠也会送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给她,但楠笙就是觉得薛家的态度有些莫名其妙。
时而热情,时而冷淡。
热情的自然是薛蟠兄妹,而冷淡的就只有薛姨妈了。
薛姨妈的性子虽然有些美中不足,但跟其他王家出来的女人相比,也算是极好的了。
她是喜欢和心疼楠笙的,但前提是楠笙不是她的儿媳妇。
当娘的,一边期待儿子儿媳妇感情和睦,一边又担心儿子娶了媳妇忘了娘。
薛蟠对楠笙的心思已经没有半点遮掩了,这叫薛姨妈的心里时常要酸几下。
这一点算是人之常情,不至于叫薛姨妈的态度忽冷忽热。
叫薛姨妈不满的是楠笙推迟亲事的理由。
古代女人讲究从一而终,改嫁这种事情一般妇人都不会做。像是年纪轻轻的李纨,哪怕要在荣国府守一辈子也从不敢想改嫁他人之事。
也正是因为这种思想,薛姨妈在儿子顺利醒来,健康能蹦跶的时候,又想到了楠笙曾经定过亲的事。
每个人的性格都不是完美的。所谓的完美不是压抑本性就是装出来的。而人的性格和人的又息息相关。
很少能获得满足。
没有的时候,想有。有的时候想要有更多。有了更多还不满足,又会衍生新的。
薛姨妈便是这般。
一时觉得楠笙画得一手好画,人情世故往来,管家理事,样样都好。一时又觉得楠笙不但身子骨脆,还曾经定过亲,又不由别扭起来。
好在楠笙够宅,名义上的婆媳并不经常见面。
说起这个,就不得不说一回按规矩楠笙和薛蟠已经定下亲事了,那么这二人最好有一方搬离荣国府。
可惜楠笙刚刚收拾好藕香榭,自是不肯就这么离去。再加上她还有朋友圈的任务在那里摆着,离开荣国府,她上哪收集素材去?
最最重要的是就算她出了荣国府,回了林家在京城的宅子守孝备嫁,她就放心将黛玉一个留在这豺狼虎豹环饲的地方?
不放心,也没可能的。
至于薛家,薛姨妈到是有些想离开了,但薛蟠却不肯走了。
而宝钗看到老娘和兄长意见相左后,不由想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住在这里不怕与楠笙抬头不见低头见,她更怕的是探春这个皇妃亲妹。
若是能
第103章
睡卧之塌, 岂容他人酣睡?
薛大姑娘忌惮贾三姑娘的同时, 又不想脏了自己的手, 便在一次姐妹闲聊中将自己的猜测递了出去, 心忖一句总有人比她更上心才是。
乔姑娘体弱多病,又有虎狼在侧,应该是寝食难安的。只不想这话递是递出去了,却犹如石沉大海,不起半点波澜。
借刀杀人这活,薛憨憨对着贾正经干得, 薛大姑娘用错了方法,也用错了对象。
楠笙若是真那么容易上岗上线, 她也活不到今天。
不过通过这件事情,楠笙也算是彻底认识了一回薛宝钗。
这妹纸放在内宅绝逼是大才小用了。
摇了摇头, 楠笙对于宝钗将来如何不曾放半点心思。
一来, 就算是定下了亲事,她成了宝钗未过门的嫂子,可只要未过门就存在变数。
时间会给变数一个炫酷舞台, 让所有的计划都赶不上变化。所以在嫁给薛蟠前, 宝钗都不是她的责任。是好是歹, 那都是薛家的事。
而对于楠笙来说最重要的一点则是她压根就没想过嫁与薛蟠。
圣旨, 呵, 剩纸罢了。
有三年的时间做缓冲, 三年后她不是孑然一身, 就是和黛玉相依为命, 两个孤女还怕抗旨祸及家族老小?
别开玩笑了。
她们最亲的人不就剩下荣国府了吗?要祸及那也是他们种什么因,得什么果。
楠笙记恩,也记仇。薛家母女不顾她意愿强行求了圣旨赐婚这件事情对于楠笙来说算是捅了她的心窝子。
她都已经明确拒绝了,还整了这么一出,换了谁都不带乐呵的。
这分明就是强买强卖,强盗行径。
有事情,楠笙理解,但却不能接受。你儿子是宝,别人家的孩子就是草,凭什么让人迁就礼让你?
将心比心,你能叫你闺女给个不知生死,昏迷不醒的男人冲喜吗?
你若做不到,又有什么资格要求别人。
而且按这个时代的说法,这还是那种门不当户不对的亲事。
所以楠笙越想越气,越气越想间竟然想到了一个缺德主意。
那就是这门亲事就这么一直挂在那里,然后她就拖着不成亲。一直拖着
急死你们,哼!
自从楠笙打起拖老薛蟠,然后她拍拍屁股回现代的主意后,到是对薛家的态度发生了微许改变。
薛蟠派人送进来的东西,楠笙来者不拒。宝钗拿来的各种贴心小物,楠笙也是收的心安理得。
至于薛姨妈忽冷忽热的态度楠笙在考虑了一回后,直接无视了。
真羡慕你出生在孝道大如天的时代,在这里还能摆摆你的婆婆谱。若是生在现代为了你儿子能娶上媳妇,你还得先去学游泳呢。
╮(╯▽╰)╭
言归正转,楠笙养了一段时间的病后,她和薛蟠的这门亲事也从众人纷纷道贺归于平静了。都说秋凉好个秋,于是楠笙便拖着‘大病初愈’的身子骨去了南安王府。
南安王府的小郡主,脾气性情倒是极温和。知道楠笙是来给她画像的,到是对楠笙极尽礼遇。只是楠笙一想到她那位李代桃僵的太妃娘,对她便有些淡淡的。
古来能人异士多有脾气,小郡主以为楠笙的冷淡是出自这里,心中倒也不曾着恼,只按着先前的想法,坐在布置一新的房间里,等着楠笙给她画画。
楠笙画人物画一般都会当着‘模特’的面打个草稿,之后要走人家的衣物首饰等物回去用架子支开慢慢画。
至于专门用来当背影板的房间,要一直等到楠笙画完画了才会重新布置。
古代的建筑和室内装修都差不多,楠笙只要在细节处用些心思便可以了。这些都有朋友圈终端帮忙,从来不用楠笙发愁。不过楠笙为了不叫人觉得她‘记忆力’好,一般都会多来房间几次,将房间的样子全面画下来才会不再来。
就在楠笙开始打工交住宿费的时候,宝钗终于下定决心自己出手消灭薛家潜在的危机。
在宝钗看来,宁愿楠笙长命百岁,也不想让探春半路摘桃子。
楠笙的品性是经得过时间和各种诱惑考验的,旁的不提,只看她如何待黛玉便知其人,其心,其性。
而三姑娘探春宝钗虽然认同探春的机敏识时务,但却对她每每亲近二太太,贬低自己亲姨娘的行为感到不耻。
这样一个对自己亲生姨娘都如此吝啬刻薄的姑娘,嫁到薛家,薛家还能消停了?
探丫头跟个玫瑰花似的,浑身带着刺。这样的嫂子又能怎么对待出嫁的小姑子,宝钗总觉得自己可能不会比贾敏好。
当然了,与其说贾敏,不如说她自己的舅母。
若舅母真是好相与的,母亲又怎么会寄居在姨母家里而不回舅舅家呢。
舅舅王子腾也是身居高位的能臣大吏,说通他,并且请他送自己入宫不是难事。所以关键问题还是出在嫂子身上。
所以说,做为薛家的女儿,宝钗更希望有个宽容大度,品性良善的人做嫂子。
既然认可楠笙的品性和认定了楠笙这个嫂子,那么她就应该替自己的嫂子和娘家扫清一切障碍。
可问题是这个地又要怎么扫才能扫得干净呢?
薛宝钗的智商绝对不是买一送一赠送的添头,只要给她时间,她什么办法都能想出来。
她想了什么呢?
那就是也提前为探春定门亲事,在年纪到了的时候,早早将探春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