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清穿之皇长子[历史] (因果定律)


  很多东西都在摸索当中,自然也就没有自雍正开始中后期那样刻板教条,胤禔迷迷糊糊中觉得,自己的日子应该不会很难过。
  所以当胤禔美滋滋的一觉睡到卯时一刻,然后被吵醒的时候,他头脑清醒的爬了起来。听声音,陈嬷嬷似乎在和另外一个女人争论什么事情,奇怪,大清早有什么可吵的。
  作者有话要说:  很久以前看过恭王、还是醇王还是庆王,还是谁写的笔记,说当时阿哥和格格一起学射箭。这记不起来了,但是另外一个旁证很清楚,是《啸亭续录》里写:性刚毅,能弯十力弓。少尝男装随上较猎,射鹿丽龟,上大喜,赏赐优渥。【别问鹿丽龟是啥,写手也不知道2333】
  这个说的就是乾隆家的十公主。所以当时起码宫内的格格是会学习骑射的。
  然后,清代也有蹴鞠,但是变成了冬季练兵、冰嬉的一部分,踢得是石球。
  康熙那会很多东西都不是成例,所以纳兰氏庶妃会这么感慨,因为“皇帝驾崩,太妃可以随儿子离宫”是康熙临死的决定的。之前没有这一条,之后乾隆开始,又不放人了。


第6章
  秦吉了有点怕全都,不只是因为对方比他年纪大、还高大壮实,更重要的是他是顾问行总管的徒弟……
  顾总管啊,皇上将宫里事情都放心交给他,太监里的头一份!他师父高八格虽然也是总管,可主子这么多年都是庶妃,他师父这个总管,不过是延禧宫配殿的“太监头儿”,实在是比不了的。
  不过全都倒没有欺负他的意思,全都明白自己师父派他过来,就是皇帝让年纪更长些的太监照顾儿子。另外就是因为他学过布库,给大阿哥启蒙没问题。
  是以两个嬷嬷杠上的时候,全都马上给秦吉了使眼色,“快进卧室找阿哥!”
  头所的大宫女正在帮上过厕所的胤禔换衣服,胤禔自己擦脸刷牙,秦吉了跑进来的时候,他漫不经心的问道:“外头好像有人在说话,陈嬷嬷怎么了?”
  “禀阿哥,陈嬷嬷和新嬷嬷吵起来了!”
  毛巾被胤禔一扔:“去看看!”后面的大宫女檀枝追着帮胤禔给扣子扣好,胤禔一脸不耐烦,古代的衣服真难穿啊,特别是裤子……全靠绳子系上,这样真的不会掉裤子吗?
  “陈姐姐,不是我说,阿哥在外头也就罢了,如今回宫自然该按着宫里的时辰。”一个尖利的女声传过来:“怎么也得教阿哥学学规矩,早些起身送皇上上朝罢!”
  陈嬷嬷也不让步:“皇上有交代么?阿哥也没有正经上学,如今宫中也没有准点,哪怕是给两位太后问安,难道大清早就让阿哥过去?哦,顺便和太皇太后用早膳?”
  胤禔听的想笑,他这个奶娘也不是省油的灯,听这个意思对方是宫中刚派来的。或许是想和奶娘别苗头,自己还是假装没听见的好,也不好第一天就把人家赶走。
  “阿哥爷出来了!”
  外间一伙人这才跪下问安,胤禔依旧是略有不适应,不过无所谓了。他环视一周,看见了太监全都,这个高大的小子就站在两个嬷嬷边上,仿佛怕她们动手。
  “今儿有什么事儿吗?早膳在头所还是什么地方,还有白日里我想去找大姐姐一起玩。”胤禔自己跳上椅子坐好,一连串问题下来,别说陈嬷嬷,新来的嬷嬷也懵了。
  像这个年纪的小阿哥都是被管着听话的,哪有这样的主儿,自己安排的明明白白。
  陈嬷嬷没说话,新来的精奇嬷嬷上前道:“奴婢哈达里氏,给大阿哥请安。”
  “哦,请起吧。”
  乾东五所这边也有小膳房和茶房,而且总有太医守着,如今只有头所住着大阿哥一个人,皇帝几次派顾总管给他们紧弦儿,膳房自然赶着巴结。胤禔面对一桌子各色菜式,头一次有了点难以抉择的感觉。
  吃哪种呢?各种馅料的包子,还是粥?还是喝奶子配点心呢。从身体发育的角度,当然要吃肉了,决定了,吃包子、喝奶,然后吃一小碗炖肉!
  哈达里氏被晾在一边,陈嬷嬷瞧她只想笑,她们大阿哥可真是……不过这也给陈嬷嬷提了个醒,阿哥渐渐长大了,也会越来越有主意,自己也当以哈达里氏为诫。
  等到胤禔吃饱了,派出去的太监也回来了:“阿哥,皇上交待了,阿哥可去慈宁宫请安,和大格格一道念念书。”
  季兰已经开始学满语、蒙语了,胤禔正好去和她做个伴。于是,吃饱喝足的胤禔慢悠悠的从头所出发,前后起码有十几个太监围着,浩浩荡荡往慈宁宫去了。
  路过隆福门的时候,胤禔就道:“汗阿玛已经上朝了吗?”
  秦吉了哪知道这个,只得摇头。在旁边一直没说话的全都才道:“回大阿哥,皇上这会还在御门听政,一会您能瞧见。等到御门听政散了,皇上就会去给两位太后问安,一般是在巳时。”
  胤禔点点头,果然全都很管用,作为顾问行的徒弟,他知道、也认识许多人和事,对自己适应宫廷生活有帮助。
  果然,辰时一刻,御门听政已经开始了。胤禔停下脚步,站在月华门口正好能看见,乾清门下已经摆好了屏风、御案和御榻,朝臣们分列与台阶下头,还有太监正在小跑传送奏折。
  好大的阵仗,这就是听政奏事吗?
  朝臣陆续或一人、或几人自东阶而上,在皇帝面前奏事。一般的朝廷大事都会写在邸报上,而奏折只是四品以上在京官员对某事的回奏或看法,这里是理事的地方,却不算帝国的权力核心。
  胤禔看着,直到全都提醒他该走了。一行人从养心殿前面穿过,他回头看了一眼乾清门后边的南书房,那才是康熙朝的权力核心。里面的人享受权力,也承担责任,不过那还不是胤禔需要关注的地方。
  慈宁宫既是个好地方,又有点麻烦。因为两位太后这里基本不说汉语,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说蒙语,交代下人的时候用满语。
  等康熙下朝过来请安,也会迁就俩老太太说蒙语,所以……幸亏有季兰陪着,否则胤禔得哭。
  虽然语言上有点苦手,不过胤禔还是很自在的,除了有季兰这个玩伴之外,他在慈宁宫很自在。两宫太后都不是特别拘束孩子的人,所以每天胤禔早上过来问安,然后和季兰一起学满语蒙语,等到康熙下朝过来,会考教他们俩。
  这个时候两位太后也会参与进来,往往因为孩子的小错误笑声连连,皇太后和皇帝的交流也多起来,太皇太后显得格外高兴。
  之后胤禔会和季兰一起在慈宁宫歇晌、用膳,晚些时候还能在慈宁宫各处玩,踢毽子、抽陀螺。晚间会回到延禧宫那边,和额娘纳兰氏一起吃点心,母子俩也说满语。
  现代人都知道,如果要学一门语言,最好的环境就是浸入式。处在一个稳定的语言环境里,自然就学会了。哪怕是第二、第三语言,浸入式也比其他方法来得快。
  何况胤禔之前在索尔济家也有点底子,这样一来,他的语言学习简直是突飞猛进。比如,他这会才知道,季兰的全名是哈季兰,有亲人之间亲密友爱的意思。
  这样从名字入手,居然让胤禔寻找到了一点兴趣,双语和他自己的汉字恢复式方法掺和到一起,倒是蛮有趣的。
  因为他每天早早离开阿哥所,等到晚间才回去,那位哈达里嬷嬷与原来的人也相安无事。就这样,胤禔在紫禁城的第一个月就这么过去了,目前来看,各方面适应的非常好。
  “宫里还是多些孩子好。”慈宁宫里,皇太后又提到了这个话,太皇太后简直哭笑不得,这又是什么触动了她的愁肠不成?
  太后继续道:“额娘发现没有,季兰都越来越活泼了,刚刚进宫那阵子,这孩子靠在您这不敢动,还是我哄着,之后就跟着咱们。还是得男孩子多些,能带着姐姐妹妹的多走动走动。”
  “会多起来的。”虽然不是直接对皇帝的担心,不过皇太后能说这样的话,太皇太后表示很欣慰,“那拉氏的万黼阿哥也会长大,马佳氏也又有孕了,一个一个,孩子们都会立住的。”
  “倒是你。”太皇太后提点道,“等皇帝来了,你也问一问太子好不好。”
  “媳妇明白了。”
  看皇太后的表情,也不知道她是不是真的明白……太皇太后摇摇头,慢慢来罢。
  皇太后却仿佛突然想到什么似的,又道:“提到太子了,媳妇倒是想起一件事,额娘,当年皇上还是三阿哥的时候,回宫之后,你就让他跟着诸王站班了,然后先帝上朝,阿哥就要开始读书。如今保清也五岁了,要不要让他也开始站班?”
  “……”太皇太后沉默良久,她这个儿媳,说她精明,这实在是谈不上。可若是说她愚笨,有时候她还会提出些关键问题,可这个问题偏偏没法挑明。
  当年的太皇太后看重玄烨,自然要着力培养,可现在宫中已经有个皇太子了,胤禔这个皇长子略微低调些并不是坏事。读书也好、上朝站班也好,慢着些对他们小兄弟才有好处。
  此一时彼一时,她没有回应皇太后,只说“先不急,日后再说罢。”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