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清穿之皇长子[历史] (因果定律)


  胤禔过去是每个人都给机会,让他们试试,现在他觉得这样费事。弘曚这孩子就是他竖起的大旗,谁想上进,那就学弘曚贝子:听皇上的,跟着皇上走。
  道琴仔细想想,倒也是深以为然,皇上要抬举谁,这个人自己又争气,那还有什么说的。
  关于弘晗家眷的安排,是胤禔亲自交代儿子的:“你媳妇还跟着你一起过去,还有伺候的人,这下你得在关外待上一段时间了,不只是流民安置和继续拓荒。还有那边的索伦马甲,朕让恩和礼跟你一起去。他是恩绰的儿子,前几年又在黑龙江将军常德麾下当差,之前又跟着你姐姐跑前跑后,军务庶务都熟的。”
  “还有就是弘昱和弘曚,他们先过去,等到年末或者明年初,那一帮从法兰西来京城的传教士和做学问的人,都会陆续抵达。到时候朕留他们在京,但是搞技术的,也让他们去盛京。”
  “汗阿玛的苦心,儿臣明白。”
  “不,你未必那么明白。”胤禔看了眼儿子,“你也不小了,也去过不少地方,见识过不少事情,有些事情朕有朕的考量。譬如之前封爵,你弟弟有功劳、有苦劳,还有就是,朕喜欢弘昱知进退。”
  “你这个弟弟,倒是难得想的通透,希望将来几个小的都能和他一样。”
  胤禔突然笑了,“这种事也回避不得,朕为什么让你姐姐领衔办办事,而不是弘昱。将来也是,朕希望你多长见识,多为朕分忧。其余的事情,你不要自疑。”
  弘晗当然明白为什么是姐姐,因为姐姐对他的威胁小,而弟弟……极有可能变为当年的阿玛,到时候被威胁的就是弘晗。显然,阿玛几乎是明确的将储位许给他了。
  “儿子……懂得汗阿玛苦心,不管是什么差事,儿子都会努力去做。”弘晗如此答道,“只是还有一事儿子要上奏汗阿玛,李昑回国,李朝之事罢了。但鄂罗斯那边,使团尚在京中,也不好再拖了。”
  “这事你不必着急,朕已经让弘昱带人去办了,这事交给他最合适。”
  负责招待鄂罗斯使臣的驿馆里,二阿哥弘昱正和一直以来负责通译的传教士,理藩院自己的教士,以及沈瞭,内阁学士富格一起出现在了驿馆中。
  鄂罗斯的使臣是他们一个大公率队,带着将军和文官们,浩浩荡荡来到了京城。
  “贵国皇帝陛下,差遣皇子殿下前来,难道是要进行最后谈判了吗?”大公看着这个阵容,以为这是要摊牌了。
  “皇父陛下派我前来,乃是慰问诸位,在此之前,我曾途经贵国,也受到了款待。”弘昱很自然的和对方聊起了在圣彼得堡以及从鄂罗斯前西欧的一些见闻。
  大公先是一脸惊讶,听了弘昱的话之后随即了然:“难道皇子也是学习我国沙皇,乔装前往学习吗?这还真是……”他看待弘昱的目光发生了变化,“我们的阿列克谢皇太子也前往欧洲学习,难道贵国皇帝也是这样培养皇储的吗?”
  弘昱八风不动的坐着,没有对这个问题正面回答,只是笑道:“皇父既然派我前来,自然是为了表达态度,他对于谈判,是真诚的希望两国达成共识。”
  皇子,而且看上去似乎在皇帝面前极有地位的皇子,过来参与谈判。大公扭过头低声和幕僚们商量几句,而弘昱也和富格、沈瞭对了下眼神,现在就看对方的条件了。
  依照之前几次失败的谈判,鄂罗斯方面想要清国让步,将雅克萨条约中一些没有规定国界的地方,以及一些略有争议的地方重新进行划分,特别是瑷珲、海参崴,乌苏里江以东的部分地区。
  鄂罗斯希望将争议国界靠近清国,尤其是乌苏里江以东、以北的的确,他们想要以无主土地的名义,将其划归鄂罗斯治下。
  朝廷中知道这件事的,也有人赞同这种划分方法,在他们看来,朝廷对那些土地暂且也只是挂名,既然如此不如划给鄂罗斯,还能争取他们在西北战事中保持中立,至少不去支援准噶尔。
  用朝廷根本不会开发的“废土”去换来更大的利益,这简直是理所当然,毋庸置疑。
  而赞同留下这些土地,只能谈不能大幅让步的人,也不是为了什么将来发现能源,又或者“寸土不让”之类,他们只是出于天下观的考虑,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那鄂罗斯是个甚么东西,也配和天朝上国坐在桌子上谈判?
  笑话!
  之前胤禔任用理藩院、礼部和鸿胪寺来谈,结果就是僵持不下,鄂罗斯人显然对所谓天下观不以为然,而朝廷内部在这个问题上也在分裂状态,结果就是迟迟谈不下来。所以胤禔才想到了让弘昱过去,而且他之前就叫人透消息,在鄂罗斯人面前拔高二阿哥的地位。
  就结果而言,这个策略还是很成功,那么下一个问题,就是具体的边界确定,还有就是,李朝那边的王位继承了。


第296章 如何与你的邻居打交道(3)
  在孩子们前往盛京之前, 胤禔将苏日格和弘晗都叫来了跟前,面授机宜。
  “弘昱在和鄂罗斯人谈判,听说他们那边也派人通知使团的大公,事情办好就赶紧回去。”胤禔告诉一双儿女, “听说是他们的皇太子逃走了。”
  弘晗与苏日格面面相觑, 非常不能理解, 他们也听说过, 鄂罗斯那位皇储是沙皇彼得的独生子……他为什么要跑, 让人想不通啊。
  鄂罗斯与传统中原帝国的继承方式显然不同, 胤禔倒也无意多谈此事, 他是为了对两个孩子说明, 使团已经不能继续耽搁下去了。而一旦鄂罗斯那位皇储被出抓回去, 或者自己回去,以彼得一世的性格,这位皇太子保不住储位, 鄂罗斯政治必然会处于动荡之中。
  “汗阿玛是想告诉儿臣,鄂罗斯陷入动荡, 至少在乌苏里江,雅克萨以北, 他们不太能顾得上?”苏日格就道, “可是, 汗阿玛,李朝又该如何?李昑就算回去, 那边必定是严防死守, 搞不好……会不会重蹈昭显世子覆辙。”
  “这很要紧吗?”
  胤禔并不是很在乎:“朕让礼部的人和他一起回去, 已经明说了,让延礽君尽孝子之礼, 之后还是要回京的。等丧礼办的差不多,你们也该回到盛京了,之后打开鸭绿江边界。李朝的百姓不是要来么,那就让他们来,正好关外无主土地太多,朕正愁无人开荒呢。”
  “流民也不愿意前往太北边的地方,李朝百姓若是愿意来那更好了。”胤禔笑道,“到时候,不管他们想杀了李昑示威,还是要通过李昑示好,请他们自便。”
  古代国家就没有不怕百姓外逃的,不管是前朝反对东南沿海百姓出洋,还是先帝时代的海禁,其中都有一部分是要将百姓绑定在土地上。否则百姓都逃走了,谁来耕地种田?谁去缴税服劳役?
  胤禔就不信李朝不着急,而且他要做的不止于此,他还要开放贸易边界,将部分国内剩余产品卖到李朝去,既然已经进入十八世纪,武力占领并不是什么好决策,经济入侵才是实惠的手段。
  不只是隔壁李朝,还有隔海相望的德川幕府,一定要想办法将他们的贸易口子撬的更大,还有南边的邻国。胤禔一点点的将自己的想法灌输给两个孩子,希望他们牢牢记住,这是长久的战略问题。
  “过去无论汉唐,土地占领总是有边界的,一旦王朝衰落,扩展到极限的土地就会流失。而中原腹地和江南的人,天然对北方边界钝感,他们不会认为那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因为离着实在是太远了,就像你们也不会成天惦记缅越,而忽略准噶尔一样。”
  “汗阿玛的意思是,要建立一个稳定的利益群体?”弘晗沉吟着,慢慢说道:“就像耶律氏辽国,是从渤海国而来,而渤海国全部政体来自于李唐。从这个角度来看,能让周边各国自觉学习我们,这才是最重要的。”
  “思路不错。”皇帝笑着,“剩下的就得你们自己想了,想出些什么给朕写封信回来说说。看看如今还有什么可以造成影响力的东西,将来是要你们自己用的。”
  皇长子这次一起前往关外,跟随的还有纯王家的长子,雍王家的长子,恒王家的次子,还有一些宗室子弟。总之,大多数过去在京中都不太知名,朝野上下都不知道皇上怎么把这群年轻人给弄出来了。
  已经有敏锐的人发现了皇帝的改变,过去他提拔近枝宗室子弟,给他们机会,如今他给近枝长者地位,但不给实权。如果要使用,皇帝开始提拔宗室中那些非嫡非长的孩子,或者是远支宗室。
  但不管是哪一种,他们都失去了触碰兵权的机会,看来信郡王恐怕会成为宗室领兵的最后一人了。宗王们的式微必然造成他们门下的人很难得居高位,换言之,这意味着朝中会有一批人陆续成为填补空缺的人,旗下的都统副都统、参领、驻外八旗、京旗的各种空缺,更别说文官们了。
  在旗官员在琢磨自己能不能水到渠成,小升一级。而汉官们在琢磨,他们是否可以比之前占据更多的位置,毕竟旗人天生就登记在册,等于生下来就预备当兵吃饷。朝廷的活儿,还是得他们来干。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