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禔沉默了,魏象枢是出了名的清官,他万万不会、也没钱向明珠行贿。看来他舅舅除了争权夺利、喜欢敛财之外,还很有勇气仗义执言。
果然,人都是多面的,不能只盯着一方面来看。
两个人寒暄之后就进了国子监,侍卫和哈哈珠子都被胤禔留在国子监外头。班第拿着侍卫腰牌,胤禔拿着奇里的侍卫腰牌,两个人一起大摇大摆的走了进去。
官员在国子监讲学,监生、在京官员四品以上、翰林院庶吉士等都能去听。
人很多,班第就和胤禔一块站在了窗户外面,正好能看见,还能清晰听到讲学声。可惜,半个时辰之后,一等侍卫、班第台吉就悲哀的发现,他被大阿哥不幸言中了。
魏象枢说的每一个字他都明白,可是合起来作为一句话,他就完全不理解是什么意思了。经世致用他明白,可什么叫“实理实学”,“修持静、敬”又是什么,听着和拜佛修禅似的。
还有“以言道学,则躬行实践真道学也;以言经济,则建功立业真经济也。”这又是什么意思?班第偷偷看了一眼胤禔,发现他面容紧绷,听的很专注。
“你能听懂吗?”班第还是没忍住,小声问道:“他到底在讲什么?”
胤禔点头道:“能啊。他在说理学应该经世致用、理学该如何经世致用,以及为什么理学要经世致用。”
感谢康熙皇帝的严格要求,胤禔心道,我居然有能听懂并且准确理解古人说学问的一天。理学是中国抽象化的哲学,虽然和西方哲学表达方式不同,但他们同样有自己特有的名词,阐述范式和表达体系。
班第听不懂,是因为他的学问水平停留在能听得懂史书、小说这种具象化表述,而一旦抽象到气性理,他就跟不上,抽象不起来。
不过听上去,起码现在魏象枢的看法并不是陈腐不堪的,为什么……
“我得先走了。”胤禔的想法被打断,班第实在是听不下去,这种高端课程不适合他。
“那行,你慢点,我就不送你了。”两个人告别,魏象枢的讲学也暂时告一段落。
“魏尚书,学生以为您的看法过于偏颇了!”
魏象枢话音刚落,一个监生就站了起来:“理学既然是圣人所言,那么我等就该将其作为日三省的依据,做事的准则,应当用理学来衡量世间万物的一切。
怎么能说必须躬行实践、建功立业才是真道学呢?这不是太庸俗了吗?难道学生们,或者世间之人无法通过理学建立功业、躬行实践,理学就没有价值了?”
当然没价值,胤禔猛然想到,如果一种思想已经脱离时代,对现世之人毫无用处,却还被当金科玉律,那么这不是哲学、不是学问,这是宗教教义!
作者有话要说:
男主,一个经历过信息爆&炸时代,却没有开始过美妙恋情的男人……real sad。
魏象枢这一章斟酌很久,像魏象枢、熊赐履、汤斌这帮人虽然在康雍时代的政坛一闪而过,但是从哲学史的角度—理学名家。和政治史排行不一样,地位也不一样。清儒中后期推崇的是汉学,通过汉学打击宋学,但是清初还是推崇理学的,这和康熙本人的思想转变也有关系。
写老六和孝懿,大概就是这么个原因。皇子也不能一出生都抱到另一个房子抚养,理论上会等一段时间,然后再抱走。
我觉得雍正感情还是很真挚的怀念孝懿皇后)通过胤禛的回忆来看,当时宫里就一个老大、一个太子、一个他。老三养在宫外,老五还没出生。
老大已经独立生活了,太子是康熙自己照顾,那么孝懿皇后抚育众子,主要对象肯定是胤禛。就是想说,人家孝懿皇后没有抢儿子……这种事只可能是康熙决定的,而且是很常规的决定,就像老五给太后、十二交给苏麻喇姑。
而且老四当上皇帝怀念孝懿,要是老五当皇帝,那就是怀念孝惠章皇后了。
第26章 周末快乐~
“台吉, 等等我!”
班第在国子监侧门方要上马,就听背后熟悉的喊声。转头一看,果然是胤禔快步走了过来。
“你不继续听了?”
“没必要了。”胤禔笑笑:“走罢,我请你吃饭, 顺便聊聊。”
俩人在京城骑马, 溜达着来到了合宜坊, 虽然胤禔对烤鸭兴趣缺缺, 不过班第好像没吃过。作为半个地主, 胤禔决定带着他吃个新鲜。
合宜坊自前朝开业已经有二百来年了, 真正的老字号饭馆子, 如今在城内的店面是二层小楼。奇里熟门熟路的让伙计给他们在楼上找了个雅间。
周围人看着两个少年带着这么多随从, 自然也知道一定是哪家的公子, 开门做生意最怕出事,对这些公子哥也是好生伺候。
班第和胤禔被引到楼上临窗的雅间,奇里等人散座在旁, 店家将屏风撤了两扇,胤禔俩人的桌子与奇里他们能够互相看见, 这是为了安全。
“这样好,不耽误各自吃酒聊天, 也不耽误他们的差事。”胤禔瞧着小伙计们看自己的眼神, 眼睛一转笑道:“你们办得好, 全都,赏他们!”
一直隐身的全都出来赏了小伙计们, 作为陪着胤禔出门的太监, 全都总是带着散碎银子的。小伙计们乐得不行, 领头的高声道:“两位小爷尽管点菜,小的们一定最先给二位小爷端上来!”
“你想吃什么?”
班第一脸茫然:“我没来过, 还是你说罢。”
胤禔看着二楼挂着的菜牌子,看了一圈问道:“伙计,你们这有什么特色菜吗?”
“哎哟,瞧小爷问的。”
伙计陪笑道:“咱们合宜坊最出名的自然是烤鸭。我瞧着这位小爷仿佛是蒙古壮士?咱们这还有涮肉,都是蒙古羊呢!还有烧麦……”这伙计滔滔不绝的报菜名,胤禔还好,班第已经开始两眼冒金星。
“行行行,你别说了。”胤禔道:“我要一只烤鸭子,一笼羊肉烧麦,几碟时蔬小菜、清爽一点。我们这桌就,就不要酒了。那两桌,给每人一杯,不许多喝啊。”
“谢阿哥!”侍卫们都很高兴,还在护卫阿哥呢,能每人喝一杯就知足吧。
伙计一哆嗦,赶紧下楼找掌柜了,合着不是哪家少爷,居然还是个阿哥。那好歹得是公府起步啊!
“东巡好玩吗?”胤禔问道:“汗阿玛明年还打算去一趟,要收台湾了,防备俄罗斯背后捅刀子。”
班第却摇摇头:“不好玩。北边那会很冷,而且萨布素将军差点和一等公佟国纲打起来。”
“诶,要是不能说,你就别说。”胤禔想听消息,但不想杀鸡取卵。
“没事儿,都传遍了。”班第道:“萨布素将军说,也不能可着八旗驻军在老家防备,京旗就光享福过好日子。一等公就说,这什么人该过什么日子是注定的,再说日后发兵打别的地方,难道京旗不出力?”
“后来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就说出了火,再之后一句话不和就扭打起来。”
“上菜喽!”
伙计边走楼梯边喊道,胤禔和班第停下话头,等伙计将时蔬小菜和羊肉、鸭肉摆好,就让他下去了。
胤禔就问:“汗阿玛没说什么?这种事情可大可小。”
“皇上只说两个人有酒了,别的什么都没说。只是后来高士奇大人被召入皇上的帐篷里,君臣谈了一整晚。”
“吃饭吧。科尔沁那边,有什么消息给你吗?”胤禔提醒道:“我告诉你,他们要是软语相求,你可千万别心软。”
咬着鸭腿、满嘴流油的班第重重点头,含糊不清道:“我不会自误,他们的确送了不少东西。”
科尔沁不止写信,还给班第送了一车的金银珠宝……班第这些东西的时候只想冷笑,他们还说那块草场会替自己好生照料,将来交到他手里。不过是看自己居然真的出头了,侍奉在博格达汗身边。
康熙赐给班第的住处,也在德胜门附近,胤禔与班第从合宜坊出来,在西大街上分手了。
宫中侍卫班房,曹寅快步进来,抓着容若道:“魏尚书今儿在国子监讲学,结果被一个监生问到了脸上,说魏尚书市侩庸俗,玷辱了理学。”
“……后来呢?”
这声音太突然,却不是容若。成德苦着脸向后指,曹寅一看,皇帝正坐在后头。怪不得班房里没别的人,都被清出去了,康熙正在这里翻着一行字“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
“给皇上问安!”曹寅话音刚落,后头一个清亮的童生也传了进来。
“成德表哥,你听说没有,魏尚书在国子监……啊,汗阿玛!”
康熙似笑非笑没搭理胤禔,只道:“朕听说,你们一起出钱,把吴兆骞给赎放了,是吧。”
“回皇上话,是。”容若道:“奴才等是借着内务府……”
“好了,朕只是问问有没有这件事,不是说不行。”康熙叹道:“之前朕看长白山赋,就想开释他,可是……有人说那是先帝定下来的案子。如今这样也好,吴兆骞留在京中、想要回乡也好,都随他。”
“谢皇上!”容若和曹寅都替吴兆骞高兴,总算是苦尽甘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