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清穿之皇长子[历史] (因果定律)


  倒不是嫌他烦人,只是画画不能一心二用,道琴也只能敷衍的点点头,示意自己在听。直到丈夫凑过来,看着她的画,忽然道:“我想,你要不要也来编一本书?”
  “啊?!”道琴的手一抖,墨点子留在了画纸上。皇后来不及叹气,问道:“爷说的是,编什么书?我来编书……那怎么能行。”
  “为什么不行?”皇帝的双手一摊,“汉唐皇后都编书,为什么朕的皇后不行?”
  “可是自前朝至今,连先帝的皇后都没有……何况还有太皇太后和皇太后,总不好将妈妈和额娘撇下。”作为一个受过系统教育,还擅画的人,道琴怎么也能称一句文化人,对于编书这事有一种天然的向往。
  但作为皇后,她就有颇多顾虑了,而且有些顾虑还很有道理,比如太皇太后、皇太后尚在,虽然皇后才是过国母,可就这么将两位长辈抛在一旁,显然不太合适。
  胤禔想的却是另外一个角度:的确,单单将皇后拎出来,容易被人做文章。而如果拉上老太太和额娘一起,皇后就不那么显眼了。
  于是,皇帝非常理所当然的说道:“那就让妈妈和额娘一起编呗!”然后,他如愿以偿的看到了妻子脸上的表情,走形了。
  太后还好,太皇太后简直是半文盲,她老人家……就算叫翰林们捉刀,也得有个靠谱的题材。
  这种问题难不倒胤禔,他马上就抛出了解决方案:“就请妈妈和额娘,共同编满蒙语言的佛经嘛!这又不难,横竖每年考翻译的那么多,叫他们来。”
  “而你,作为本朝的皇后、国母,我想让你编一本给官学使用的书。”胤禔笑道:“从小处做起,最初先编一本作画方面的书,不是画谱,而是讲如何作画的。之后就可以开始编一些五经注解、注释一类的书籍。”
  “这不算什么,放心,朕也不会让他们牵扯到先帝那。朕还要重开皇后亲蚕之礼,难道也有人敢跳出来说朕不遵循古礼?”
  皇帝最后总结道:“所以,你就安心等着明年开始编书,日后官学用得好,朕还要将其作为教材分发到府县学去。”
  道琴都听傻了,她忍不住问道:“明年开始,皇上究竟想要做什么呢?”当年武则天有北门学士,如今这个安排,难道要让她也有一批门生吗?
  她要来做什么呢!


第254章 皇帝的烦恼(六)
  “前些日子, 教格格们读书的翰林们聊起,要不要让宗女们读读列女传。”
  还是在集凤轩的回廊上,胤禔笑道:“这还是富尔敦过来说起的,我就想起了过去教咱们苏日格读书, 我还看过那个呢。过去被载入列女传的都是如缇萦、卫无忌, 或是历朝辅政称制的皇后太后, 再瞧瞧前朝至今, 都是什么玩意!”
  什么守贞的、未嫁守寡的, 什么被男人碰了衣袖要死要活的, 胤禔看礼部送上来的“请旌表节妇”的奏折, 看那例子看的想吐。这都是什么见了鬼的东西?
  “世人总觉得女子是女子, 男人是男人, 但事实上呢?如今的人哪里还有汉唐慷慨激烈的品性胸怀,挤兑女人的生存空间,最后破坏的所有人的环境。”
  胤禔在这个问题上不欲说的太多, 最后道,“指望自下而上的去改变这样的环境, 三百年也未必成功,朕不能坐着等。所以, 还不如自上而下, 能改多少是多少。”
  “而且, 将来我打算沿着辽西走廊,逐步将关外开放, 减轻内地的人口压力。将来, 我是说将来, 过十年,或者二十年, 是派一个男人带着什么都不懂的全家人过去好,还是派都懂得自己为什么要去做事的男男女女好?”
  “将来还要改革农具,关外还可以用大量牲畜种田。还有,还有些想法不知道能发展到哪一步。”胤禔笑道:“关外需要一批明白自己为什么去那的人。男人、女人,都是人。”
  自明末清初战乱,看上去死伤惨重,可顺治年间和康熙初年的人口清查,当时人口就破了一万万。依照原本的历史,玉米和番薯的种植在乾隆末期才算大面积推广,但在那之前,人口已经暴涨了。
  他们的手段是不停的鼓励垦荒,下大力气去推广农具和经验得出的有效种植手段,康熙当初在畅春园试验田,就是这种办法,胤禔自己也做过。
  但纵然如此,等到清朝中晚期的时候,如汪士铎这种关注人口问题的学者,面对人口的大幅增长,所能提出的最主要的解决方式也只有:利用战争,消灭“过剩人口”。
  当人口超过土地承载的时候,战争是必然的的,但要保证这种战争有意义,能带来确凿的利益。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如果西北暂时没有大规模战事,胤禔也会在十年之后开始一系列的征伐。
  “但是,关外的确很难让人适应。”道琴早就将伺候的人打发走,这里只有他们夫妻俩,她亲手收拾了画卷,对胤禔说道:“皇上如果这么做,必定会有人偷奸耍滑,有人会阳奉阴违,先帝在世之时,也想过整顿旗务,那会你就说了,谁不愿意过好日子呢?”
  关外苦寒,这也是事实,胤禔点点头:“所以才要慢慢来,从辽西开始,随着垦荒的土地越多,自然就会有人往关外腹地去了。当年我跟随先皇去祭祀长白山,最远到了黑龙江,那里也不是不能生活。”
  “嗯,皇上的意思是,陆续让人接受女人也一样能做许多事情,关外乱七八糟的规矩原本就少,越多的女子明白如果她们为朝廷效力,能够得到回报,那她们自然就会依照皇上的旨意去办事。”道琴明白了,都说枕头风厉害,其实无非是说两个人结合成亲密利益共同体,有些事情必须要商量着来。
  这自然是极大的力量,不可小觑。皇后突然想明白一件事:“之前说要给苏日格择婿,不会选蒙古台吉,是不是就因为这个。将来,皇上打算让苏日格带着夫婿,去盛京,或者更远的地方么”
  "你觉得呢?"胤禔反问,“就想着将来她的前程,还有关外交给谁统筹合适。”
  孩子都是道琴亲生的,作为母亲,她从母亲和皇后两方面,理性又感性的去思考,这么安排也是最合适的。否则,弘晗不可能常驻关外,若是交给弘昱或者其他儿子,皇后心中非常不安。
  没有哪个母亲愿意看见自己的孩子骨肉阋墙,闹的不可开交,而苏日格……苏日格是个聪明的孩子,父母暂且只能给她这么多,就看她能不能抓住,这个道理她会明白。
  道琴从来没有过那种想法,但胤禔今天和她谈的问题,与她想到了自己的女儿,皇后有那么一瞬间想到,苏日格因为是女儿,所以天然的丧失皇位继承权,却又因此而获得信任,可能得到极大的名誉和荣耀—除了弘晗之外,或许她的弟妹永远无法企及。
  这究竟是好事,还是不公?
  但那只是一个念头,它一闪而过,道琴也没有深究,她的注意力完全被胤禔说的问题吸引住了。关于修书,关于苏日格的安排,关于明年出孝之后,皇后需要做的一些事情。
  “这事朕必须和你说,”胤禔也不在回廊上绕圈了,而是坐回道琴的对面,认真道:“明年出孝之后,你给咱们弘晗挑媳妇的时候,也得给弘晰、弘晋哥俩选俩个合适的姑娘。”
  “这个合适……”道琴脸上挂着奇妙的微笑,“得多合适?得寿,我是说弘昪,那孩子的福晋是先帝选的。弘晰、弘晋哥俩的媳妇,是能超过大嫂的出身,还是不能。”
  夫妻俩说话就一点好处,没必要藏着掖着,完全可以摊开聊。
  胤禔也不是心血来潮想起苏日格的安排,和侄儿们的婚事。他每隔半月,都会将自己的心腹爱臣,或者南书房学士,看好的翰林学士等等叫到园子里来说说话。
  自打胤禔继位,纳兰家整体都在保持低调,明珠、容若两代家长,在帮助胤禔渡过康熙骤然离世那段时间之后,就一概躲了起来,躲在自怡园写诗作文,日子倒也惬意。而成德、揆叙,经常会见到胤禔。
  还有明珠,他虽然辞官多年,但如今纳兰氏成了外戚,在奉纳兰氏为皇太后之后,过了康熙热孝,胤禔就下旨追封皇太后父祖、并恩封明珠为一等承恩公。
  作为公爵,明珠老大人除了可以在京郊,近距离探望妹妹,自然也会经常见见外甥。如今的明珠已经很少给胤禔什么建议了,但前些日子,舅甥俩闲聊的时候,明珠提了出一件事。
  起因是胤禔说起了对胤礽诸子的安排,起先明珠舅舅还捧着热茶,满脸笑容的听着,但最后却渐渐严肃起来。“皇上,说的是效法广略贝勒褚英之例?”
  “对啊,既有前例,朕那么做亦无不可。胤礽的孩子,朕也可以用嘛。”
  明珠却摇摇头:“皇上,这么比,与而今形势已经不太合适了。”
  “这话怎么说的。”胤禔一时竟然愣住了,“朕不苛待他们,舅舅以为,有什么不妥吗?”
  “皇上,本朝的前例,父犯罪,不会妨碍其子的任用。所以,广略贝勒的长子,能够封为安平贝勒,三子便是庄谨亲王尼堪。如今弘昪阿哥、弘晰阿哥,能封为亲王吗?”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