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的一个月,宫里宫外各位皇子福晋都没闲着,满打满算其实也就四位,太子妃不算,大福晋有经验。真正手忙脚乱你的只有三福晋、四福晋。
“爷,要不这些东西你都带着罢,有道是穷家富路,省着路上缺东西。”三福晋恨不能三阿哥带着大套车出门,把阿哥所里的家伙什都带上。
三阿哥哭笑不得:“我那是随军出征,又不是出门子,带这么多东西,等着汗阿玛训斥我罢。”
“是我想的不周到。”三福晋也麻爪了“要不,爷您问问大阿哥,打听打听需要带什么,心里有个数不是?”
“不行不行。”胤祉疯狂摆手:“大哥其实是个糙人,他没那么讲究的,要按着他说的带,那我在外头怕不是得风餐露宿。你瞧他如今整整齐齐,身上还带着熏香味儿,那都是大嫂子的功劳。”
过去胤禔什么样啊,阿哥所保姆要给他熏香他都不乐意,胤祉都懒得说他,如今变成福晋给穿什么就穿什么,半点意见都没有,啧啧。
“我还是去问问老四罢,再说还有老五他们呢,大家带着的差不多,也就显不出了我。”胤祉盘算着,到时候他偷偷带点什么吃喝穿用,兄弟们一起分享,至少不会被汗阿玛发现!
我可真是太机灵了!
机灵鬼老三溜达到三所去寻胤禛,胤禛也正在和自己的小福晋扯皮,乌拉那拉氏一样的恨不能让阿哥将阿哥所带着出兵。唯恐他在外头缺什么少什么,手边想要什么却没有。
胤禛不耐其烦的将她收拾出来的东西又放回去,听说胤祉来了,赶紧逃出生天,还没忘了提醒“我回来再说,我和三哥商量一下!”
然后这两个已婚人士来到了五阿哥的院子,深深呼吸一口冷空气“还是单身汉好啊,听听五弟这里,多消停。”
可五阿哥的太监一脸难色,期期艾艾的说:“二位阿哥,我们五爷他……他忙着呢。”
“嗯?”胤祉一愣:“他忙什么呢?”太监满脸为难,胤禛马上想到,胤祺莫不是学坏了罢!
四阿哥当先一脚进了胤祺的书房,合着胤祐、胤禩都在,还有九阿哥、十阿哥,他们正在几个摇色子玩。
胤禛指着他们,就不能学点好么?怎么还玩起色子了你们!
三阿哥赶紧打圆场:“年都过完了还玩这个,赶紧着,该干什么干什么啊。诶对了,老九、老十,你们俩是不是逃学了?”
胤祺却道:“哎呀三哥,离出兵还有小一个月呢,急什么。”这本来就是九阿哥求他,想让老十散散心才开局的,胤祺示意两个小的赶紧回阿哥所,老七老八倒是可以留下商量。
“要我说,还是抽空请教请教大哥,问别人啊没用!”胤祺笑道,至于三哥说的什么大哥太糙,糙就糙呗,反正能用就行了,哪那么多讲究。
七阿哥一贯是随大流,而八阿哥……养母惠妃早就帮他问了胤禔,叫人给他打点好了行礼。八阿哥抿着嘴,只是微笑着。
最后等哥哥们看过来的时候,他突然道:“两位哥哥都成婚了,这次回来想必五哥也会成婚,不知道汗阿玛是不是会给哥哥们封爵?毕竟大哥也是成婚出征回来之后封爵的。”
老三、老四都不说话了,五阿哥还是老样子,而七阿哥却也陷入了沉思:封爵啊,谁不想呢?
大阿哥封爵之后,曾经有人对康熙建议过:天子之子当封王,不如等皇子们成婚之后一并封王就是了,这也是数千年来的政治传统。
康熙却拒绝了,皇帝认为如今国家承平,虽然皇子成人之后都会封爵,但也该看他们各自的修养和建树分别对待,不能出现不配王位的人得封王爵。
关于这种想法究竟是康熙真心如此想,还是有碍于太子,在座几位不得而知。他们只知道若是想得封高位,这次机会必须抓住,否则日后弟弟们逐渐长成,自己能够得到的机会怕是更少了。
要有个好起点啊,野心勃勃的皇子们如此想到,一时之间室内的气氛都火热起来。
第113章 行路
“三哥呢?”胤祺眼睛一扫, 四哥一脸累的不行了还在骑马,老七老八也在,他们三哥跑哪去了?
胤禛有气无力的指着马车:“那里头……”三阿哥趁着皇上叫将军们问话的功夫,已经跑车里躺着去了, 胤禛有心叫他出来, 结果隔着车窗看着胤祉有进气没出气的样子, 还是算了吧。
二月末康熙宣布前军向蒙古进发, 而三月皇帝亲率中路军离京, 诸皇子王公随驾。
康熙打定了主意这次让其他几个儿子都体验一下什么叫“从军”, 让他们知道将士不易。所以开始皇帝管理上是很严格的, 皇子们每日按时跟着随驾大臣一起起的比鸡早, 睡的比牛晚。
可等走了小半个月之后, 大家都“皮”了,皇帝的管理也松了。眼看着里蒙古越来越近,意味着需要他处理的情报越来越多。对几个见习的儿子, 康熙基本当成放羊,全凭他们自觉。
胤祉不是不自觉, 他喜欢打猎、喜欢火器和西洋的玩意,但这是在“学问”上的探讨。像骑马打仗这种活动, 他就不太热情, 尤其他们说是皇子坐纛, 实际上康熙着重让他们“体验”,真正的军国大事轮不到他们发言。
何况还得穿着全套戎装。
皇帝和皇子们穿着的铠甲真是足料, 比如胤祉躺在马车里才能摘下来的头盔, 那是纯钢盔。那么大个儿的钢盔啊!带上之后, 脑袋都不能轻易回弯。
而铠甲的铠面是锁子锦,上头满是镀金铜钉, 铠面下头还有长方形钢片,外头还有黄铜的护心镜……这还不算,连铠甲的下裳也装着钢板,真是全方位保护,被马踩了都未必能踩死。
可真沉啊!胤祉恨不能将这玩意全脱了,但他不敢。偷懒已经很那什么了,让他全脱了他真不敢。这会三阿哥就特别羡慕留京监国的皇太子,还有在汗阿玛跟前可以不穿盔甲的大阿哥。
不过想想大阿哥为了配合皇上每日的时间,比他们起的还早,每次清晨见到他,那铠甲都是上霜的,老三心气也就平了。他做不到的事情,总得有人去做。
直郡王正在康熙跟前,大将军费扬古也在,皇帝对费扬古道:“这次萨布素统领东路军驻防蒙古,你负责西路军深入漠西,等到克鲁伦河以后,直郡王汇合长泰,作为中路军先锋主力。”
根据现在的情报,噶尔丹应该在克鲁伦河一线安营扎寨,他没地方可去,如今只能暂且驻扎图谋再战。皇帝交代了这些,又对胤禔道:“车凌怎么说?”
按照之前的约定,康熙写了书信交给车凌,然后在两军即将交战之前,想办法送到噶尔丹营中。如果能说动噶尔丹的长子塞布腾巴尔珠尔倒戈,这场战争会赢得更容易。
“禀汗阿玛,车凌已经准备妥当,丹巴哈什哈也愿意令其子参与送信。”胤禔道:“汗阿玛若是允准,今日送信,等中路军抵达克鲁伦之前,应该能收到回复。”
康熙看着长子和爱将,道:“此次攻打噶尔丹,朕一定要马到功成,不能再放走他。你们一定要明白这一点!”
费扬古退下之后,康熙对胤禔道:“你和长泰到时候与西路军合击,费扬古是老将,还是要听他的调度建议,不能摆架子。”
皇帝慈爱的看着自己的长子:“此战如果顺利,起码能保西北三十年太平,这样的大规模战事,日后恐怕很难遇到了。保清啊,虽然你上一次打仗打得不错,不过机会难得,不要错过了。”
“嗻,儿子省得,汗阿玛放心。”康熙是担心胤禔有想法,上次他和裕亲王出征,裕王毕竟是长辈,性质不同。不过胤禔亲口保证,康熙也就安心了,这孩子没在正经事上闹过意气。
皇帝慢慢说道:“你如今也做了阿玛,凡事也要想着上有父母,下有妻儿,不能和过去一样,想冒险就冒险。朕想让你做个大将军,不是先锋,懂么?”
“懂的。”胤禔道:“汗阿玛,儿臣先退下了,该去检查宿卫。”
“在军中也不必如此。”康熙道:“谁还能害朕么。”
胤禔却道:“儿臣以为,正因为在军中所以该小心,这里毕竟到了蒙古,不必京城。”
皇帝一笑:“你说也有道理,去罢。”
直郡王退下,康熙拿过奏折,翻开却又笑了:“胤禔真是长进了。”梁九功偷偷扫了一眼,似乎是直郡王写的奏折,皇帝笑而不语只是在上头批了个允字。
奏折上写的是请一等公长泰奉旨指挥火器营,而胤禔自请带两千骑兵跟随西路军,以防不测。他还是深入贯彻了“多学习”的宗旨,而不是一门心思争强好胜、一心争功。
胤禔从中军大帐离开,踩着湿润的泥土看着天空,从去年开始,开春的时候几乎就没有倒春寒了,看来小冰河气候到此就算彻底结束。
这样的气候显然对他们出征有利,直郡王一边想着,一边检查了中军大帐周围的侍卫,确保安全无虞。
“表哥?安达,你们干什么呢?”离开中军范畴,继续向前走居然看到班第和容若在一块,旁边还有张纯修和几个蒙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