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综]昭君之开挂人生 (传山)


  办公室的人都看着风风火火出去的人,慢慢的走了进来,很重视手中提的篮子。
  “黄大姐,我来的时候,带了一瓶医用酒精,还有药棉,绷带之类的。都是前两年我妈去世前买回家的。
  家里人没有人重视这个,我一直留着,这次来兵团,我就带过来。
  想着,也许能用上,只是酒精放了两年,我怕效果会差一些。
  但总比没有的好,哦,对了,千万记得,水一定要烧开了才能喝。
  还有不要吃河里的水,我记得山林里有一条小溪,是山泉水,找人顺着小溪向源头走,找找,看看有没有什么动物尸体。
  没有的话,就暂时饮用小溪里的水。
  河里的水等一两个月再用吧。还有,让大家伙都勤洗手,特别是上过厕所,干过活以后,一定要洗手。
  不许大家扎堆,一定不能扎堆。”
  昭君确实有些怕,她故意说一两个月,知道不可能。但是尽量的延长大家用河水的时间。
  “好,我们记住了。马上就去召集连部所有的人,去宣达。”
  指导员的本子上,记的全是昭君刚刚说的一些注意事项。
  说完,昭君戴好口罩,拎着篮子出门,转弯,进到另外一间屋。
  三人浑身高热,全身绵软。
  边上还有两位老兵照顾他们。
  连长已经电话联系团部,帮忙找这些药材,连里的两位老兵已经拿着证明奔赴周遭的城市去购买药材。
  翌日下午,药材全买齐了。
  听诊,把脉各种中医的检查手段,已经检查了。
  每一次接触,她都很小心。
  每一次接触完,都小心的消毒。
  两位帮她一起照顾病人的老兵也是一样,被她监督,时刻注意着。
  一个星期后,三位病危的病人全部治愈,只是还要隔离几天。
  等稳定了才能出去。几个疑似病人,因为有昭君天天熬的防疫茶,每人一天喝三杯,有病治病,没病预防。
  “君姐姐,我们什么时候能回家?”几岁的小男孩,已经恢复了一些精气神,小嘴叨叨的,一天问八遍,什么时候能回家。
  每天都只能在屋里,听着爸爸妈妈的喊他,安慰他的声音。
  隔的老远,爸妈都是扯着嗓子喊他,至少隔了一个晒场的距离。
  小家伙想爸爸妈妈了,唯一安慰的是,每天都能听到爸爸妈妈喊他,鼓励他的声音。
  “过几天就能回了。吃药,看,姐姐给你橘子糖。”
  小顺子每次吃完药以后,都会得到一颗昭君送的橘子糖,给他甜甜嘴。
  小脸上虽然苍白,可眼睛亮亮的,盯着床上放的那颗糖果。
  好吃,他可喜欢吃了。
  以前从没有吃过这种味道的糖果。
  “姐姐,我能攒着吗,我不吃。”橘子糖好吃,可爸爸妈妈也没有吃过。
  想着攒几个给爸爸妈妈还有弟弟妹妹都甜甜嘴。
  “能,只要你吃药以后不觉得药苦就行。”
  想伸手摸摸小顺的头 ,伸出去的手伸到一半,又缩回来。讪讪笑了笑,尴尬的不行。
  “哈哈,君姐姐,你自己也忘记了,不能接触的原则。”
  其实不是医生不能和病人接触,除了把脉,都不能有非必要的接触。
  小家伙嘻嘻的笑昭君,刚才差点摸了他,得意的摇摇晃晃小脑袋。
  “对,姐姐老了记性不好。忘记了。”
  昭君放好药碗,放好糖,转身离开。
  连长,指导员已经把药方报上去几天。从小顺他们服药后有好转,就已经报了上去。
  昭君想出去问问情况,之前就有通报说,离此地三十多里的一个屯子,已经有人因为疫病死了两个人。
  还有另外几个地方也有病人死亡的消息传来。还有疫病已经在别的屯子传染开来。
  预防的药方,还有治病的方子早已报了上去。
  特别是预防的方子,在昭君举手喊报告的那一天,已经报了上去。
  兵团联系了当地政府,方子也传了下去,可有些屯子不当回事,没在意。已经在屯子里大范围的传染开来。
  连部,大办公室,几位领导刚接完兵团总部的电话。
  方子有效,等疫情过去以后,会对四连,对贡献方子的窦昭君予以嘉奖。只是目前,离四连三十几里地的青山屯已经死了人,疫情严重。
  总部让窦昭君同志前去支援,这,这,这,让几位领导不知道怎么说才好。
  昭君一出来,几位领导望着她,眼神中充满了愧疚。
  死了人的屯子,疫情肯定很严重。让小窦去,他们不知道小窦能不能回来。
  连长在心中组织好了半天语言,到说的时候,依然不知道怎么说。
  指导员安大路没有办法,只能说了。
  “小窦,我们不知道怎么说,但必须说,是上级给的命令。如今你是兵团的一份子,就要为服从命令。”
  “是,我服从组织安排。不过我能明天去吗?”
  “行,明天去。”
  就这样,翌日一早,连部的拖拉机,开着车,带着一部分药材离开了四连。
  昭君先去了青山屯生产队的大队部,已经给她安排了一间房,外面搭起了棚子,一个熬药,两口大灶,一个煮人人都要喝的预防汤药,一个熬病人们喝的药。
  还有一个大棚子在大队部的一侧,住着的都是病人,男女病人中间只隔了一道帘子。
  支书汪大叔,见到四连来的小神医,热情的很。
  “窦同志,欢迎欢迎。”伸出手想握手表示欢迎。
  昭君还没有说话,一边送昭君的黄大姐笑着说,“汪支书,别客气。此时不能握手,怕万一彼此传染。”
  “是是是,看我糊涂的。”汪支书也不在意,笑着说。
  妇女主任齐主任跑前跑后的张罗事。她也害怕被传染,可不能因为害怕就不管事。
  “齐主任,麻烦你给我说说病人们的情况。”放下行李,昭君积极投入到工作中。
  “好,我们青山屯一共有十七个病人,十女七男,年龄……”
  齐主任情况掌握的很清楚,知道大概情况以后,昭君先住预防汤药。
  她配料,煮第一锅,边上有两位几位妇女学,然后归她们煮每天的预防汤药。
  “窦同志,他们的病能好吗?”帮忙烧柴的一位大嫂,眉宇间透露着不安担忧。
  来学煮预防汤药的都是家里没有人生病的妇女。
  她们担心自己会传染上。
  “会的,只要我们不放弃他们,就都能治好。”
  青山屯的景致不错,可昭君没有啥心思看风景。
  给病人们熬过药,看着他们全喝了以后,她背着背篓,拿着铲子进山挖药材。
  陪着昭君进山的是民兵队长夫妻俩。
  跟着学,那些药材长什么样,怎么处理炮制。
  疫情要治,粮食要收割。
  双管齐下。
  一转眼,二十天过去了。
  之后的青山屯一个人也没死,家家户户也注意了卫生情况,病人们痊愈。
  清早,天蒙蒙亮,全屯子的老少,全自发的来到大队部,送窦同志。
  支书让几个精壮的汉子两个一组,抬着比箩筐还大一倍的大筐,里面装的全是菜,山货,粮食。
  “窦同志,这是我们屯子的一点心意,不许推辞。”支书老汪第一句话就想堵死昭君的推辞。
  昭君连忙摆手,“支书叔,我是兵团知青,也勉强算半个兵。我们是有纪律的,不能拿百姓的一针一线,这您是知道的。
  我不能拿,拿了是犯错误。您不会真的忍心看着我犯错误吧。”
  此时,来接她的黄大姐他们已经进了屯子,马上就到大队部。
  坐在车斗的黄大姐,已经看到了大队部的晒场上乌压压的人头攒动。
  进屯子后就没有看到一个人,也没有看到一缕炊烟。
  汪支书也固执,只是让几个汉子放下大筐。就是因为兵团的特殊性,他才没有准备多少粮食。
  全是蔬菜与山货,晒干的山货尤其多。
  两人僵持到黄大姐来,“好了,我做个住,粮食不能拿,蔬菜,山货减半带走怎么样?”
  黄大姐的话一出,汪支书才点头。
  昭君上车前对着汪支书他们说,“支书叔,这些天我挖了不少药材,都已经处理好。
  我走了以后,继续煮来喝,把药材喝完为止,别舍不得。以后家家户户农闲时挖一些,怎么处理炮制,胡嫂子他们几家都知道。”
  汪支书点头称是,“行,小窦啊,谢谢你。我们会照着做,等猫冬的时候,没事来我们屯子住几天。”
  “好,有空我就过来玩。”
  挥挥手,昭君上车离开了青山屯。
  车里放了俩把椅子,昭君与黄大姐坐下,后面放了两个大筐。
  里面全是蔬菜与山货,在蔬菜中还有鸡蛋,是汪支书让媳妇儿悄悄放的,有四十来个。
  家里两只老母鸡,一天俩个鸡蛋,秋收那么累,他们家里都不舍得吃,全攒着,今天送给了昭君。
  坐在车上的昭君,还不知道。
  此时,她与黄大姐说起四连最近秋收的事情。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