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综]昭君之开挂人生 (传山)


  津港府现在知晓的人少之又少,昭君买了十来个位置不错的铺子,宅子,还有郊外靠近京城那个方向的买了四个庄子。
  这些不会全部长期持有,等一年半载,还是要转手的,转手能大赚一笔。
  她是做的投资,还是短期投资的那种。
  回转京城,一路顺畅,到京城知道的第一件事就是皇帝的嘉奖。
  运回的那些金银,首饰珠宝全进了国库,皇帝能不高兴吧,高兴的很,新帝觉得安平伯,乐平伯的亲娘真是如同太上皇说的那样,是个财运极佳的妇人。
  虽有小心思,但大面上是忠君之人,在大是大非上比大多数的男子都做的要好。
  他敢说如果这事发生在一般官员身上 ,这些金银,首饰珠宝,一定不会冒出任何消息,早被私吞。
  为此新帝,龙颜大悦,看安平伯这位妹夫就更加的顺眼。
  龙颜大悦的结果就是:安平伯(进士)任吉州知州,三个月以后赴任。
  原本一直在翰林院任职的杨平安,这是升官了,还外调。
  府中又是一阵忙碌,夫妻俩要带着孩子去吉州上任。
  打包行李,各种忙乱。昭君回到府中看到的就是这番情景。
  “娘,您也一起去吧?”杨平安想带着昭君一起去,吉州是南北交汇的一处地方。
  “暂时不了,你与昌茗带着孩子先行。
  等我在京城待烦了再去。还有你们走了,府中没人,我得先镇镇那些松了皮子的家伙。要不然,他们很快就会忘记规矩。
  行了,你忙你的去,争取早点去,路上时间也能宽裕些。不用着急赶路,早点到,也能先把家安顿下来。
  忙完一切,从从容容的去衙门赴任 ,岂不是更好。”
  “娘,那您在府中镇一段时日,然后去吉州住上一年半载怎么样?”
  杨平安还从没有离开过娘一年以上,早几年也有出去游历,但都是半年以内就回京城。
  如同小时候一样,昭君拉着儿子的手,轻轻拍拍,“好,年前去,和你们一家过年。正好,看看吉州过年有什么风俗。”
  听了这话,杨平安脸上扬起了笑容,长大以后,他一般情况下情绪内敛,不怎么表现出来。
  可每次面对娘,他的情绪总是多变。
  昭君想的明白,两个儿子,一碗水端平很难。两个儿子都孝顺,还离不开她,在府中时,不管多晚多早,都要每天见她一面。哪怕有些时候她已经入睡或还没有起床。
  他们总是要来看上一眼,看上一眼,心中才会安定。
  十日后,昭君站在大门口,送走了儿子儿媳还给大孙子。
  先坐马车去到隔壁一座小城坐官船,然后一路往下去往吉州。
  王宅
  王大的家中,昭君带着丫鬟,还带着半马车的礼物回娘家看爹娘。
  从兄长弟弟,姐姐们的宅子盖好以后,爹娘就搬到东城与儿子们一起居住。偶尔也会来西城与昭君住上一段时日。
  在昭君的影响下,王家的几个儿子,改变了父母随长子居住的习惯。
  每个儿子家中都给二老准备了一间坐北朝南的宽敞房间。
  每个儿子家中居住三个月,有些时候还到西城昭君家中住上一个月。
  一般都是过年以后,会在昭君家中居住一个月。
  “君君,今儿怎么来了?”王父如今闲了下来,没事和街坊四邻的老人坐在一起闲聊。
  闲的无聊就会乡下老家住上几日。日子过得轻松,村里同一辈的老人,就没有不羡慕他的。
  生了个好女儿,一步步的有了现在的好日子。
  杨平安一家慢慢悠悠的,遇到大城,一般都会停留两天,好好逛逛。昌茗公主带着儿子逛街,杨平安带着随从与师爷了解民生。
  夫妻俩各自有节目。
  杨平安谨记娘的嘱咐,每到一个地方先了解民生,再打探他们此地的特产,有什么出众的农副产品。
  地里出产的,河里的,湖里的,还有人手工制作的,全要知道。还有土地的习性,怎么好种,什么在当地不好种。
  只有多多了解,到了吉州,自己肯定会有所收获。
  路途上的日子,杨平安收获颇多。每天都记录,还写了生活和工作混合日记。
  杨家兄弟俩每日都会记日记,有些时候没啥公事,就简单记录一日中自己干了些什么,有些像流水账。
  但他们的日记一直被后人保存着,一直到后世,在后世成了研究当时人文,历史的好材料。(后话)
  “闲着没事,想回来看看您和娘。”王父王母此时是住在老大家里。
  二老坐在院子的石桌边中摘菜,家里也有做饭的婆子和洒扫的婆子,两婆子是跟着二老走的。
  二老在哪家,婆子跟着到哪家,因为这婆子昭君买的。还有一位婆子负责洗衣服,打扫二老房间和小庭院的卫生。
  不过二老没事有些时候,会亲自摘摘菜,或者做做酱菜酸菜之类,打发空闲时间。
  昭君让下人们拎着礼物送进二老住的房间。
  “在家里用午饭。”
  “嗯,冬香,你吩咐陈婆子把刚才送来的菜,都做一点。别省着。”
  “是。”
  冬香领命离开。
  “君君,过些日子我要回一趟金陵,你陪我去。”王父想回祖地。
  “行,正好我想去南边走走。之前去津港府时就想过,后来遇上了意外,怕孩子们担心,办完事,只能回返。”
  “南边,去干啥?”王父没有那想法 ,他自己就是想回祖地去瞧瞧。
  人年纪大了,再不去一趟,以后肯定没有机会再去。


第24章 红楼惊梦(24)
  陪陪老人, 用过午饭,一直到下午, 昭君才回返安平伯府。
  之后的人生 , 一路顺遂。十年后送走娘家父母, 她过上了深居简出的日子。
  各府的宴会她极少参加,但她没有闲着 。写了一本回忆录,还亲自去南方找来能工巧匠,花费巨资, 在当初的悍匪山寨, 再次修筑。
  两套相邻但彼此有足够空间的山中石头院被建造好。
  她用自己在后世所学的知识, 做了隐秘的地下空间。
  建造了铜墙铁壁的“别墅”留给子孙们。
  番外 后世
  杨氏集团, 百年年庆兼族人聚会。
  此次的百年年庆, 是采用直播的方式。全世界的人们,都可以通过电脑, 看到此次的年庆直播。
  主持人陈晨, 精神抖擞的大步的走上舞台,年庆大会已经开始, 大佬们尽数到场。
  第一个流程, 是回顾家族史,视频上播放的是杨家的发家史,在场的人有当地的一号二号大佬, 还有全国有名的历史学家。
  主持人在一旁做旁白, 解释着, 每一个画面。
  从杨家发家那一代的主母王氏昭君开始讲述着。
  看直播的吃瓜观众们第一次详实的了解杨家的发家史。以前知道的都是一些小道消息, 还有坊间流传的传说而已。
  吃瓜群众一:【大佬家真流弊,一门两伯爷】
  吃瓜群众二:【楼上的,厉害流弊的不应该是王夫人吗?】
  吃瓜群众三:【厉害了,伯爷的日记可以做历史文物,看看,写的多详细】
  吃瓜群众四:【其实我也算杨家人,我家老祖宗是第一代乐平伯的嫡女,只是几百年过去了,已经断了这份亲缘】
  吃瓜群众五:【切,我家老祖宗还是第一代安平伯的嫡女呢:注,公主的长女】
  弹幕满屏,全是吃瓜群众的一些闲言碎语。
  年庆一共是三天,每天都有不少的好东西展出 ,还有讲解。
  杨氏集团旗下,最有名的奢侈品是他们旗下的玉脂玉露。这是全世界女性疯狂追逐的护肤品。
  因为玉脂玉露玉香(香水,还有特殊的香料),集团多元化发展,还衍生出衣服,包包,鞋子等等奢侈品。
  杨氏集团还有一个农研机构,专门研究种各类种子的培育,优化。
  集团的掌控者是第一代两位伯爷的子孙,他们两位各自代表一个分家族。
  当初的悍匪山寨(别墅),依然还是杨家人的。
  山上已经衍生出来一个小杨家村,兄弟俩的后代谨遵祖训,一直保留扩建了山上的宅子,保证大家都在山上有房子住。
  低矮的石头院,青砖瓦房,小二层的小楼房,什么样的房子都有。
  除了出嫁女,早夭的杨氏子弟,其余的都能享受杨氏集团的福利。当然他们也要出力,男子都知道怎么培育绛珠草,知道调配的方子。
  他们还要想办法改进,研发新产品,这里是杨家的大本营。
  杨氏兄弟两的后代,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也不是很多,连老老小小连妻儿,一共一百多人。
  第三日,年庆结束之前,杨氏集团的总裁上台讲话。
  官话套话一番以后,杨明远才放出一颗大卫星:
  几百年前,我家老祖王氏昭君有留下一份藏宝图还有一道遗训 :
  今日,我将这份藏宝图献给国家。
  这份宝藏是先祖在晚年的一次游历中无意发现的。真正说起来,那不是真正的传统宝藏。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