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娘,不打紧的。我来送点菜。”说完,那出来两个饭盒,然后也学林玉一溜烟的撒腿跑了。
家里还要做饭,孩子们估计都在秦家。
今天星期天,秦家夫妻都在家。
昭君离开了,可大院更热闹了。
赵家隔壁的陈家婆子凑过头来看。赵刚娘皱眉,但没有说什么,还是打开饭盒,打算热热,难怪刚才儿媳是一路跑回来的,她明白了儿媳跑回来的原因后,也不矫情的推辞。
在隔壁老婆子的虎视眈眈下,利落的打开盒子,还对着屋檐下的儿子喊道,“你洗洗饭盒,等下让你媳妇儿给小乔送过去。”
隔壁的老妇人,已经看的明明白白,羡慕的与赵刚娘说,“唉哟,难怪那朱婆子看中了乔氏。
以后要是让乔氏进了家门,家里一年四季都不用缺肉吃,啧啧,瞧瞧,这鱼都没有怎么动过。
那盒是鸡肉丁吧,饭店的大师傅做的,味道肯定好。”
老妇人的声音不小,周边的人家全听见了。好些人已经闻到了鸡肉丁的香味,砸吧着嘴,羡慕的望着。
赵刚娘就知道隔壁的大嘴巴一定会替她宣扬,“这种事,一年是有几次。你呀太夸张了,还一年四季不用缺肉吃。
你家过年不用买斤把肉啊。再说了,人家什么时候能有这么好的剩菜,她自个儿也不知道,还能挑着日子带?”
赵刚娘不虞的撇了眼隔壁瞎咧咧的老娘们,一大把岁数都不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难怪与她家儿媳关系搞不好,时常吵架。
弄不好下次多嘴被人打死都说不定。
“唉哟,赵家嫂子你这话说的,我就是随口一说,至于不依不饶的怼?”
隔壁的老妇人郁闷死了,自己就是随口一说,至于吗?好吧,她承认是有那么一点点嫉妒,但也没有做什么更过分的事情。
即使自己不说,等下,她自个儿热菜,那香味,还能瞒得住谁。
别说肉了,就是谁家吃点酱菜,酸菜的,也瞒不住。
整座大院有厨房的人家少之又少,就那么两三户,还是以前大户人家自己盖房子时一起盖的大小厨房。
大户人家是够用了。反正全家一起吃饭。
可现在不一样,整座三进的院子,除了前面两个跨院是单独的,其余的整片都是连在一起的,包括后面的两个跨院都是连成一片。
进进出出都是走统一的一个大门。
谁家吃点什么,来了什么人,干点什么,很快就会满院都知道。
那味儿也会满院的飘散。
赵刚娘冷哼一声,“随口一说,你倒是随口一说,可给人家带来了麻烦。你不晓得呀,不知道老话怎么说来着,祸从口出。”
说完,赵刚娘让坐在一边的老头子端着鸡丁进屋放在饭桌上。
开始热鱼,大大的饭盒把一整条鱼折了几段。要不还真放不下。
想到孙辈们前些日子还在念叨说,好久没有吃肉了。老太太高兴的翻着锅里的鱼。
真好,今天家里的孩子们能吃上肉。
她不嫌弃小乔送来的剩菜,剩菜怎么了。一般人还吃不到。
燕都饭店那是什么地儿,进进出出都是有钱有权的人。
一般的饭店员工都分不到没怎么动过的剩菜,那些都是厨房大师傅的,那是惯例。
只有吃过一半以上的才能给饭店底层的员工。
她刚才都仔细看了,鸡丁分量足足的,一看就没有怎么动过,鱼别的地方都是好好的。只有尾巴上动过,戳了几筷子。
在她眼里,这就是没有动过的菜。
一般人还吃不到燕都大饭店的剩菜。
对于小乔那孩子,她是喜欢的。文静,不说是非,待人真诚,喜欢小孩子。
周围的人也都闻到了赵家那飘散在空中的鱼肉味,真香。
大饭店的大师傅做的就是不一样,闻着味道就知道肯定特别的好吃。
有的孩子还小,不懂事,抓着爷爷的手摇晃着撒娇,“爷爷,我要吃鱼。”
被抓住衣服摇摆的爷爷反手轻轻拍了孙子一巴掌,“吃什么,好吃鬼。”
赵刚娘抿紧嘴没有开口装大方,必须得小气。
自己要是开了口给,等下一院子的孩子全来了。给还是不给,不给就得罪了一院子的邻居。
开始不给,那不会得罪。
院子里都是这样,谁家偶尔来了贵客不买点肉,做饭的时候,也有别家的孩子哭喊着要吃肉。
热好鱼,示意老头子赶快端进去。
热过鱼的锅还有味道,不舍得直接洗掉,家里吃的是玉米面窝窝头。
她把蒸好的窝窝头拿出来几个,放在锅里继续翻了几下,锅里的油被窝窝头吸收以后,她才罢休。
心满意足的端着几个窝窝头进屋。
……
三个月以后,还没有等到朱婆子与她儿子报复昭君与赵家。
他们家自己出了事,朱婆子的儿子黄光在外面喝了点猫尿,撒酒疯,得罪了权贵。
被打死在大街上,老婆子怕事,带着孙子一家三口连夜搬走,回去了千里之外的老家。
他们一家本来也是在燕都租房住。
值钱的物件不多,搬走也很快。
一场小祸端,没想到就这么消散了。
孩子们读书,昭君上班,日子平平安安的过。
转眼就是五年过去了,迎来了解放。
开国大典已经过去了一个月。
昭君现在是正儿八经的燕都大饭店的职工,燕都大饭店在解放前就不是私有,一直掌控在另外一方的军方手上。
解放后,直接被收为国有,她也是国有大饭店的职工。
孩子们已经在读初中。
隔壁的秦泽林一家,接到老友的来信,邀请他们去港大教书。
薪水高,还有出入某些私人原因,他们答应了。
举家要搬去港岛。
昭君买下来他们家的宅子,登记在小盈盈的名下。
这是她给孩子未来的嫁妆。
但现在可以租出去,赚些家里的开支作为补贴。
火车站,昭君请假,带着孩子们一起送秦家人。
吴碧霞万分不舍,抓住昭君的手,泪水涟涟,她是不愿意离开的。
可,现在必须得离开。答应了事情,就必须要去做。
老友多番来信,而且,那边的房子也置办好了。
不去都不行。
在一个角落,昭君叮嘱着秦家夫妻俩,“秦大哥,霞姐,我们相交一场。我是什么样的人,你们是知道的。
我不会胡乱说什么,但你们此去港岛。也要注意自己和孩子们的安全,那边可是很乱。
我给钱师傅写信问过,他虽然不在港岛。可他们那边对于港岛的一些事情还是了解的挺多的……”
絮絮叨叨的说了很多,秦泽林与吴碧霞都用心的记在心底。
他们知道眼前的人不会害他们。
几个孩子抱在一起也是很不舍,哭了起来,他们在一起有太多的欢愉时光。
昭君拿出来自己做的一些路上的吃食,还有自己做菜的心得。
秦家夫妻不会做饭,可他们家的两个儿子跟着昭君学了一手好厨艺。
四个孩子都能做出一手好美食。
作者有话要说:隔壁已开文: 求收藏
《我家别墅能穿越》by传山
莫名无故穿越,开启穿万界之旅。帮助怨气冲天的灵魂们完成未完成的人生或无法放下的梦想,释然离去,转世轮回。
一: 五十年代极品
二: 还没有想好……
请捧个人气场,收藏收藏。
第110章 110、四零单身娘(08)
最后, 昭君低声说, “时事怎么变化,我不知道。但请秦大哥霞姐一定要让孩子们记住燕都原来的家的地址和我家现在的地址。
未来二十八年我们不要联系通信都不要, 我能给你们寄信,但你们不要给我们寄信。只是我不会轻易的给你们写信。
二三十年后, 如果茂源茂森还记得我们一家, 可以回来燕都看看。这里是你们的家乡,也是你们根枝所在, 我还是希望到时候你们带着父母回家能回来定居。”
秦茂源已经是大学生, 他此去,直接插班进港大。
他点头保证道,“君姨, 等那时候,我一定会带着我爸妈回燕都定居。我说到做到。”
“好, 到时候给君姨写信。君姨只要还在人世, 一定去机场或者火车站接你们一家回家。”
如果不是因为秦家大伯的原因,秦泽林一家也不用去港岛生活。
即使再过一些有些动荡也不要紧。可秦大伯身份特殊,他是另外一方的人,多年不联系,秦泽林还以为他死在了什么地方, 真没有想到他换了名字, 参军了。
联系的时候是四六年。
那时候秦大伯可是一位将军,后来又跟随去了某岛。
秦泽林很是郁闷,用一般人的心态那是福没有跟着沾一点, 却惹了一身腥。
他原本是不用离开的,只是现在未雨绸缪,不得不离开。
挥别秦家四口人,看着火车徐徐离开,一直到看不见火车,昭君才带着孩子们离开站台出站回家。
躺在院子里的摇椅上,昭君一身轻。摇啊摇,舒服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