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一切尘埃落定,贾瑾才被重新召到宫中。
大殿里除了他,还站着林如海,方昭为,柳湘莲,姜将军等人,徒晏清今日将他们找来,便是为了论功行赏的。
等到众人站定,徒晏清才从内室中走出,他的脸色说不上好,毕竟贾瑾虽说用灵力将他的毒蛊稀释了大半,但他身体终归还是受了损伤,再加上老圣人的国丧,更是让徒晏清忙碌不已。
等小太监念过封赏的旨意,众人这才被徒晏清叫起。
当日宫变一事,徒晏清也是各有封赏,先不说其他人,便说贾瑾便是被擢升了两级,成为了工部的一位侍郎。
等其他人离开后,贾瑾却是被单独留了下来,徒晏清领着他两人缓缓走在宫道上。
贾瑾跟在他后头,有心想要问问他对忠顺亲王的处置如何,只是徒晏清一直沉默不语,贾瑾便也没有开口。
“幼时朕便十分羡慕大哥,虽说父皇对大哥十分严苛,朕却仍旧十分羡慕大哥,你可能懂朕的心情?”徒晏清开口道。
贾瑾摇头复又点头,他从小便与贾政不甚亲近,对于他来说,心中父亲的位置反而更加适合林如海,虽说老狐狸动不动就会打击他,但林如海却是真心实意的对贾瑾好。
见他那模样,徒晏清无奈的长叹一声,“等朕后来坐上了这个位置,才知道这个位置不仅仅代表这尊荣,更是一份对黎民百姓的责任,父皇一辈子栈恋这个位置,却是始终未曾明白,他追求长生,可是这世上哪里来的长生?父皇终究还是没有看透!”
徒晏清的语气带着一丝伤怀。
“您不用介怀,一切都过去了!”贾瑾安慰道。
徒晏清这次将他留下似乎就是想要让贾瑾听他唠嗑一般,絮絮叨叨的抓着贾瑾讲了许久,贾瑾这才明白,自从他将忠顺亲王要谋逆的事情告诉林如海后,他便立马知会了徒晏清,徒晏清后来又寻到了方昭为,三人斟酌商讨了许久,这才想出了引蛇出洞的办法。
毕竟当时他们手中除了蒋玉菡和一封通敌的书信便没有其他的证据证明忠顺亲王有谋反的嫌疑,着急动手反而会得不偿失。
方昭为当时便提出,不妨借着蒋玉菡先打探出忠顺亲王手底下经营的产业所在,再对他们逐个击破,忠顺亲王要养着那么多人,必是需要大量的银钱的,他们毁了他银两的来源,忠顺亲王便不得不另做谋划。
原以为这过程至少要耗费个个把月的,没想到忠顺亲王动手倒是快,而且是借着老圣人的手直接就对徒晏清下手,也是打了他们一个猝不及防。
若不是后来有贾瑾的出现为他们争取了时间,想来这次的宫变,谁胜谁负还说不准呢!
作者有话要说: 困,白天再修改,我发现我段落黏贴错了!现在修改过来了!感谢在2020-06-03 20:52:06~2020-06-03 23:59:2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云岚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成亲
这场宫变在京中持续了三个月之久, 涉及人数之广实属大周朝开国以来罕见,便是贾瑾都没有想到,这次涉及的人会有这么多。
老圣人迷信方士,信奉道教, 朝中许多溜须拍马的人为迎合老圣人, 刻意讨好方士。忠顺亲王谋逆一事后, 这些人便都被徒晏清给处置了,因此朝中不免便多了许多空缺的职位。
这也让许多原本没有出头机会的人, 借着这次的机会出了头,便如贾瑾的几位同年, 此次都得了好职位, 因着徒晏清提拔的大多都是年青官员,朝中原本守旧古板的氛围倒是一扫而光,显现出了一派破旧立新欣欣向荣的风向。
不说贾瑾擢升为大周朝开朝以来最年轻的一个工部侍郎是何等的风光, 便是柳湘莲借着这次的缘故也得了一个岭南守备的职位。
岭南环境说不上好, 因着接洽南越国的缘故, 边境时常会收到侵扰, 先前忠顺亲王将边境布防图出卖给南越国,虽说徒晏清已经在边境加强了驻防,但边境还是受到了南越国小股骑兵的侵扰。
这次任命柳湘莲为岭南守备, 一有历练他的缘故,其二还有震慑作用,毕竟这次随着柳湘莲去岭南的还有一队火铳营的将士。
柳湘莲倒是挺乐意这次的任命, 虽说岭南那儿的环境恶劣,但是总好过在京中当一个受祖宗荫庇的“纨绔”来的好,因着这火铳和轰天雷都是贾瑾所研造,柳湘莲三不五时就会来贾瑾府上向他请教, 他任命的诏书还未下来,这段时间倒是有足够的空闲来贾瑾这儿“叨扰”!
这日柳湘莲如往日一般来贾瑾府上,因着过几日就要启程去岭南,贾瑾特摆了一桌酒席,也有给他践行的意味,两人促膝长谈了许久,说起当日发生的一切,两人也是唏嘘不已。
那日贾瑾被带走后,柳湘莲便想着法子去宫外通知林如海,只是宫中守备森严,便是他也是轻易不能出宫,不过也多亏了柳湘莲的好人缘,再加上龙禁尉中不乏有些世家子弟,虽说本事没有,但宫中形势骤变,是个傻子也知道不对劲了,其中有个跟柳湘莲关系不错的,将柳湘莲从一个偏僻的角门放了出去。
不过柳湘莲在半道上便与林如海碰上了,后面攻入宫门,柳湘莲也是身先士卒,出了大力气的,这才能够得了徒晏清的封赏。
贾瑾心中对忠顺亲王难免有一丝惋惜,看似□□无缝的谋逆计划,其实在贾瑾看来,忠顺亲王似乎还是给徒晏清留了一条生路,或许,他心中更多的是对老圣人的不甘和仇恨,或许他更想要的其实是老圣人对于往事的忏悔,只是终究还是天不遂人愿。
两人聊的开心,不免便多饮了些酒水,柳湘莲谢绝了贾瑾府中仆人的搀扶,因着知道贾瑾府中没有女眷的缘故,他倒是饶有兴趣的欣赏起了状元府中的美景,不得不说,这座仿造苏州园林建造的状元府的确是景色非凡。
他正准备进后花园中的亭子里坐坐时,却见这凉亭已经有了主人。
坐在那儿的女子细腰窄腰,鹅蛋脸,俊眼修眉,此时正坐在那儿看着一本账册。
此人正是探春是也。
说起探春,这一年也是变化不少,因着贾瑾另辟了府宅,她倒是有了借口时不时就会来贾瑾这儿耍上几天,几个妹妹中,贾瑾与探春关系最是亲密,倒是也默许了她的这种行为。
只是让贾瑾也没有想到的事,就因为那几杯水酒,他可爱听话的妹子就那么被柳湘莲给盯上了。
经过这几年的磨炼,探春的行事作风稳健了许多,见到柳湘莲的出现倒是也没有太过惊慌失措,反而暗自打量起了柳湘莲。
“你便是我三哥哥口中那位救了圣人的结拜义兄吗?”
探春的声音清脆悦耳,便如一股泉水叮叮当当的流淌进了柳湘莲的心中,平日爽朗大方的柳湘莲难得不好意思了起来。
“我,我是······”柳湘莲回答的磕磕巴巴的。
探春不免就被他给逗笑了,她这一笑让柳湘莲更加局促了,他尴尬的挠挠头,十分不好意思。
因着性子使然,又因着贾瑾没怎么拘着她的性子,探春性子活泼,但是也好歹知晓男女大防之事,因此她虽说对柳湘莲有些好奇,但是也只说了几句便告辞离开了。
等探春走后,柳湘莲一人呆呆的站立在凉亭中许久······
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也就是那一瞬间的悸动!
自贾瑾升任工部侍郎后,日子倒是忙碌了许多,徒晏清将他放到工部,倒是十分符合贾瑾的心意,在贾瑾的主持下,工部开始大力改良农耕器具,同时贾瑾还召集工匠对农田现有的灌溉设施进行改建,将原有的农田灌溉用的“筒车”改进成了多级的螺旋水车,大大改进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就在这样忙碌的日子中,时间来到了元景九年,这年贾瑾满了二十。
大周朝的习俗,“男子二十冠而字”,行冠礼不仅仅代表着贾瑾的成年,也代表着他与黛玉成婚的日子也即将到来。
说起这几年,大周朝在徒晏清的治理下,倒是呈现出了一副欣欣向荣之景,百姓安居乐业,真正做到了“农不易亩,市不回肆。”
徒晏清是个真正爱民如子的好帝王,他吸取了元嘉帝在位时的教训,励精图治,减免农田租税,大力促进百姓的民生发展,他倒是也没有着急向世家贵族下手,反而采取相对缓和的举措,为以后的“元景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贾瑾的冠礼是由林如海亲自为他加冠,然而这字却是由徒晏清亲自取得。
徒晏清给他取了“行之”的字号,既有徒晏清对他的劝勉也有着他对贾瑾的期盼,这么多年下来,虽说两人关系是君臣,但徒晏清始终记得当初那个眼神澄澈会笑着喊他“四叔”的小少年。
元景九年,这年黛玉虚岁已经十九,她年岁只比贾瑾小一岁,按着大周朝的习俗,女子十六及笄后便可以婚嫁,只是因着她与贾瑾的婚约,又因着林如海对黛玉的疼宠,两人定亲之后,贾瑾硬是与林如海“你来我往”了四年,才在贾瑾满二十岁这年将成婚的事项给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