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之穿成北静王 (Fahrenheit)


  想到这里难免哽咽,黛玉抹了抹眼睛,就是好像也哭不出来了。在王府里,和郡主们一起跟陆先生读书,她自觉长进许多,长辈们脾气秉如何,又不是没在心里过过……好几遍。
  真到了这么一天,难过归难过,黛玉深吸口气:日子还要照过!她不能糟蹋自己的身体,否则有何面目面对疼爱她至极的父母?而且北静王瞧着颇为和气,她若是以后天天在屋里读书做题……好像日子不难熬?
  北静王如今处境她亦是有所耳闻,比上不足起码比下有余……黛玉正肿着眼睛默默思量,就听紫鹃在门外轻声道,“姑娘,北静王府小郡主打发人来送东西。”
  黛玉跟王府两位郡主交情都不错,就算天天见,彼此还经常互送礼物。而且黛玉刚哭过脑子转得没那么快,接过小郡主送来的匣子她顺手就打开了:晶莹无暇的……同心佩。
  不是说小郡主不能送她同心佩,但是……这种质地……大约是王爷假借郡主之名送来的。
  黛玉半晌没什么动静,把这同心佩捏在手里,她阖上了眼,抽噎出声——哭了半天,有点控制不住。
  紫鹃见状,大着胆子来了一句,“姑娘可是欢喜着了?”
  黛玉转过头来瞧着紫鹃,缓缓点了点头。
  比起袭人,紫鹃才是真忠心。不过她忠心的是黛玉,不是荣国府:她家姑娘有了好归宿,而且这个归宿比宝二爷强,她是真心替她家姑娘高兴,只是怕她家姑娘因为宝二爷不高兴……
  这会儿看起来,紫鹃也拿不准姑娘究竟是什么心情。
  却说水溶给黛玉送了个同心佩,第二天收到了黛玉的回礼:一方亲手绣制的帕子。
  水溶也是服气:在他这里学了将近一年的理科,黛玉还是不改文艺小清新本色。不过有来有往,起码说明黛玉对婚事并不抗拒。
  这就足够水溶放心了,然后他就把精力放到了事业上。
  那位下了大牢的工部侍郎招了:他大笔挪用堤坝修筑的银子确实是为添窟窿。只不过这个大窟窿不在水溶预估的西北,而是在东南。
  这个时代没有海禁,这位工部侍郎玩的也是走私,只不过是海路走私。不巧一直给他送银子的商队在海上遇到了海匪,几乎“全军覆没”,人没了,货没了,船也没了……工部侍郎偏偏又收了买家的巨额货款,他逼不得已铤而走险……所以问题来了,究竟是什么样的买家能逼得工部侍郎非得铤而走险?
  这位侍郎招供说是吴家和北静王府……水溶得到消息依旧没什么表情,“哈?”
  小图标完全不着急,还调侃着刷了个“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的表情包。
  作者有话要说:  本篇里的黛玉一点都不苦大仇深。


第四十五章
  水溶和吴大将军一起, 由皇帝的大太监亲自引进书房,进门不止见到了皇帝,还见到了内阁全员六位阁老。
  皇帝并不相信前工部侍郎在大牢里攀扯吴大将军和水溶的那番口供——这简直是明摆着的。
  水溶和吴家唯一一次“勾结”, 就是吴大将军回京在面君述职抽不开身时, 派他最为器重的嫡长子找上门, 跟水溶约定:吴家提供种子, 在北静王府关外的庄子上种植大豆,以牛马和部分现银来换购秋收的大豆。
  目前北方大豆亩产,折合成市斤不过两百到三百之间,这还得是风调雨顺的情况。
  吴家自家在北方的田庄多种麦子和稻米,亩产比大豆要高……但是亩产低的豆子单价还是比不过米面。
  而且米面包括高粱在内是谷物是主食,啥时候听说人光吃豆子能饱腹的?
  经过几次幕僚会议大家早就达成了共识:吴家订购的豆子不止是给他家自用, 其中大部分都要转给皇帝。
  本朝戍边相对精锐能战的边军和地方守卫军都由~国~家~财政来负担, 但京郊大营和京城里驻扎的禁军则是皇帝的私兵, 需要皇帝自掏腰包来供养。
  弄明白这个,就不奇怪皇帝要暗搓搓地转个圈儿找水溶种豆子买豆子了。
  有这样的前因后果, 即使是事发突然, 水溶被皇帝叫到书房召对,他心里仍旧不虚。
  而吴大将军就更沉得住气:说他西北那边有问题, 他心里可能还要“咯噔”一下,但是东南……天地良心, 他在梦里想过,但吴家真没这个本事把手伸这么长。
  吴大将军是这般思量的,也是这般回话的, “陛下,”他拱了拱手,“臣的老家在西边,家里出了个贵妃,族人们依旧待在老家……南边就算臣动了心,只怕南边的士族们也容不下臣胡乱掺上一脚。”
  吴大将军走得是忠君耿直人设路线,所以他只对皇帝一个人负责,无需对几位阁老解释。除非皇帝金口玉言,让他老实回答阁老们的问询。
  阁老们闻言互相对视,都无奈地笑了笑:控诉地方抱团保护,吴大将军也很清新脱俗。
  皇帝听过吴大将军的自辩,也笑着摇了摇头,随后目光便落在了水溶身上。
  在京城的这一两年,无论是水溶还是本尊,瞧着都有点“怂”,但身为唯一异姓王,水溶自有骄傲在,不艹人设,他只贯彻他“干我屁事”的路线到底,“莫说长江,就是黄河以南,我家连个铺子都没,怎么能养出一窝子水匪四处讹诈……若真如此,怕是连个补给地地方都找不到,我运货又何必要找薛家?”
  这话皇帝也是信的,虽然北静王明显从吴大将军的话里找了不少灵感——没事先有所调查取证,皇帝不会把吴大将军和北静王一起召到眼前。
  然而皇帝若有所思,不曾发话,六位阁老中排名倒数第二,同时也是最年轻的那位忽然开了口,“王爷,去年秋天,薛家给您送了起码三船货?”
  水溶看了眼皇帝,皇帝那个表情……很有意趣:起码水溶能读出点无奈,大约皇帝此时心里在想:又来了……
  综合本尊以及幕僚们,还有水溶自己的判断,皇帝是那种撕破脸之前会跟你维持一团和气的标准笑面虎,就算偶尔他做不到面色如常,也会努力控制表情,比如在利津决口,商议如何救灾善后的时候,御史竟然在朝上举报前工部侍郎……
  一般像这种大案子御史都会提前知会皇帝,得到皇帝允许才在朝上爆出。
  水溶感觉皇帝之前并非一无所知,但情况如此严重案值如此巨大,他当时那个震惊之情绝不可能作伪。
  所以得出结论:皇帝对百官,也可以说是内阁,控制力不足。
  水溶思量了一下,觉得这波先站皇帝,于是他笑眯眯地回应,“听闻阁老家里在关内有个船厂?我那三船货运的都是些什么,您真不知道?”
  皇帝闻言,目光也挪到了那位开口逼问的阁老那里。
  皇帝的确年轻,三十多岁——对于皇帝这个职业来说,是真的嫩,控制力跟他老子不能比,但是京畿,外加山陕,还有中原以及部分江南,他都有足够耳目。
  那三艘货船拉的是大量煤炭和少量铁矿石。而这些铁矿石经过熔炼后打成百余烧煤炭的铁炉子……打造这些炉子的工坊恰好是皇帝舅舅家的产业……
  皇帝甚至知道北静王在造出这么多炉子是去做什么:在他王府里造了个玻璃房子,在隆冬时节依旧温暖如春,能随时采摘鲜蔬。
  皇帝还觉得这个法子不错,想在宫里照着也弄一个。
  那位阁老被驳也不以为意,笑了笑,“原来如此。”
  不是所有内阁大学士都能做到唾面自干,但眼前的这位能成为最年轻——实际也马上就六十了,还不是排位最末的阁老,靠的就是滑不留手,以及心狠手黑脸皮厚。
  水溶对小图标吩咐道:“查查看,咱们的资料库里有没有他。”
  小图标立即回复,“跟林海同科……就是跟您去世的岳父同科,这位是榜眼,你岳父是探花。”
  “林海在世时貌似跟王子腾交情还行?”水溶道,“贾雨村就是得了林海引荐,在贾政这儿过了个‘明路’,之后就抱上王子腾大腿了?这位……估计跟王子腾结盟了吧?我从薛家挖了些人出来,为我所用,把薛家看作自留地的王子腾有道理记我一笔,但也仅此而已,想整我怎么也得拿点石锤来。”
  升级后的小图标情商有提升,它有它的判断。
  以前小图标有所判断,在未得到命令时它一声不吭,现在它会主动交流,“王家若干年前还有数支船队呢。如今王家和甄家可以说都是靠漕运发家的,什么大商户与水军水匪勾结,在历史上都是有先例的,无非是不许动摇漕运的地位。主人你需要人来给你跑快递,第一波就搞了海运……”
  这里得说一下,有些时期海运是包括在漕运之中的。
  然而本朝漕运不包括海运,所以大小海商出海,不交“保护费”就必然遭遇水匪海盗,不得平安,从而成本巨幅上升,导致海运半死不活,亦是“情理”之中的事儿。
  水溶笑道:“我关外又有那么多田地,种出的粮食万一想不开全走海运,我又有能耐找真正能战的水军护航,这帮子漕运背后的大佬不搞我搞谁,是吧?”他笑起来一直都挺和煦,故意换了个语气,“真是的,你们要敲山震虎,我还不想放过你们呢。”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