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穿成北静王 (Fahrenheit)
- 类型:青春同人
- 作者:Fahrenheit
- 入库:04.09
老二老三是庶出,这一年里没少跟着王爷学本事,就在她看来也是妥妥的青年才俊。更别提王爷还有言在先,弟弟妹妹自己的心意为准,她才不会乱七八糟地拉郎配。
太妃便道:“王爷历来有主意……贪心不足蛇吞象,如今两家好着呢,又何必多此一举。回头我就回信婉拒了去。”
“正是这个道理。”便宜舅舅道,“我也写封信回去分说一番。”
他得了王爷青眼……本来大半辈子捣鼓的东西,耗费精力银钱无数,别人不理解,王爷却能“慧眼识英雄”,他已经颇为感动。待在王府这些日子,见识到了王爷的另一番实力与见识,他压根就是沉迷于王爷编纂出来的教材还有海外购入的教具,尤其是那台天文望远镜,按照王爷画出的星图,找到了一颗又一颗星星……他如今完全“乐不思蜀”,于是于情于理,都不愿意哥哥嫂子一时贪心,坏了王府与洪家的情意。
便宜舅舅少有天才之名,随后受了情伤,变得“不务正业”,但天才总是天才,他对时局的推断总有独到之处,因此他说的话在族中始终有些分量。
太妃听了,又说,“大嫂也罢了,大哥总是听劝的。”
便宜舅舅叹道:“一直都是地方官,没做过京官,见识差些没办法。”
太妃噗嗤一笑,“也就你敢这么说大哥,大哥还没脾气。”
兄弟两个四目相对,齐齐笑了起来。
话说命妇们进宫拜见之后,年底就是皇帝设宴宴请百官的日子。这个“百官”要求稍微放宽了一点,不像命妇只能三品往上,皇帝宴席的门槛是在京五品以上,包括五品,勋贵亦在其中。
于是水溶在席上见到了不少往常难得一见的“故旧”,至于贾赦和贾珍这叔侄俩更是抽空全都笑眯眯地过来跟他寒暄,印象里……就是本尊的备忘录里交代得明明白白,老王爷和贾代化贾代善兄弟那是真真的交好,到了本尊这一代,跟宁荣两府的男主人就都成了点头之交。
所以宁荣两府是觉得这婚事……起码有戏?
好吧,确实是有戏。
只不过水溶一定要等荣府主动提起,倒不是他怕做恶人,毕竟他也追求两情相悦的婚姻,黛玉要真是不乐意,他也不会如何,只会让她脱离荣府再把她安排妥当,宝玉同理……
荣府出手拆开宝玉黛玉,方便宝黛二人再次认清现实,毕竟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利益大于一切,而且水溶以后重用宝玉黛玉,他希望重用的是和荣府有过一定情感切割的宝黛二人。
水溶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培养了宝玉黛玉一场,不想以后二人各自做出成绩之后,获得的名望地位和金钱,还要全便宜给荣国府那一群贪婪虫。
散席后,回到王府,水溶惯例先揣着暖手炉暖和暖和。
王松鹤等了好一会儿才递上封信,“荣府送来的,打着他家二老爷的名义。”
贾政现在还外任做学台呢,怎么会忽然给他写信?水溶包括本尊在内,和荣国府两位老爷的往来书信,内容基本只限于年礼附信上的套话。
水溶打开信一瞧:哦,果然是元春来试探她究竟看没看上黛玉。这信他就不回了,一切都交给在正月里还得入宫的太妃就好。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变化,话说这几年连着气温下降,偏生新的一年开春温度飙升……想也知道这个气温剧烈变化,必然没什么好事。
黄河利津段……利津在山东境内,决口了。
水溶顺手搜索了一番,历史上利津这地方真是隔上几年就要决口一次,只是情况有轻有重。
山东离京城够近,消息传得极快,皇帝收到加急奏章的时候,还飘着些浮冰的黄河水已经淹了二十几个村庄,十万亩以上耕地……要命的是决口处有加大的趋势。
水溶站在朝堂上,默默听着各位官员的禀报,他很快就理出了条理:总而言之,这次是天灾加人祸。
哦,还把太后娘家的祖坟给泡了……所以皇帝……当然要大发雷霆,秉公办理了。
三天后,工部右侍郎直接下狱,作为这位右侍郎的老下属贾政也得了旨意,放下手中差事,急速返京。
贾政人还没回来,荣府求救的信已经上门来,宝玉亲自送来的。
宝玉人还没进来,王松鹤拎着水壶给茶炉上的铜壶加水,听王爷念叨了一声“求生欲够强”,他轻声回话道,“王爷……忍心?”
水溶大笑,“你还打趣起我来?”
此时刚好宝玉进门,水溶直接给面色苍白的他送了颗定心丸,“有你姐姐和你舅舅在,把银子吐些出来就成。”
宝玉已然长进了许多,闻言先行礼,礼毕才道,“认罚保命?”
水溶颔首道:“孺子可教。”他啜了口茶,“这事儿是你家故交甄家揭出来的。甄大人瞧中了工部侍郎之位,却不打算把故交全坑进去。再说令尊在工部那些年并不主事,各种孝敬都拿了些,却不曾沾上贿赂。”
父亲的“官品”宝玉如今并非一无所知,他松了口气,旋即来了句大实话,“没了银子,还不知……她们怎么心疼。”
水溶听得出是女子边的她,因而笑道,“我估计不会伤筋动骨,可肉疼也是免不了的。”
宝玉苦笑,“王爷,之前我家连点消息都没听说。这个故交,真是不提也罢。”
在宫里,姐姐和甄嫔关系并不怎么样,宝玉照样有所耳闻,于是才有这么一说。
水溶想起梅非前几天递来的消息:王子腾与甄应嘉有联手的意思。
他便再多提醒了一句,“你舅舅王大人……之前心里也有数,跟甄大人颇有默契。”甄家也是金陵一霸,跟贾家几辈子的交情不假,不代表跟同为金陵出身的王家毫无往来,“只是没想到黄河恰在此时决口,这种好几回如何错过?也就顾不上那么多,牵连也就是牵连了。”
宝玉在王府一如所料的求了个明白,然而回到家里他把从王爷那儿听来的事情再在脑子里过了一遍,脸上就多了四个字:我有心事。
换过衣服,宝玉跟着鸳鸯来到祖母的屋子,此时不仅伯母母亲都在,大伯父和隔壁的珍大哥哥也坐在祖母下手,面露几分焦急之色。
宝玉定了定神,开门见山道,“王爷的意思是,交些银子就罢……破财免灾。”
话音未落,屋子里便响起了大小不一的舒气的声。
贾母直接问:“公中还有多少银子?”
邢夫人面色立时难看了几分,而王夫人轻轻站起身,报了个数。
贾母又问:“黛玉她父亲留给她的,还剩多少?”
王夫人面皮微红,低声道,“都算上了。”
贾母往后一仰,说不出话了。屋里顿时兵荒马乱……宝玉见状扭头就飞奔出门,去请太医:这个家……他现在不想多待。
作者有话要说: 荣国府跟着王子腾参与进夺嫡之争,后期通过宝玉婚事来谋求利益,基本就是必然。
第四十二章
当初王府曾和林之孝有约定:无需他背主, 只要宁荣两府出大事及时送个口信就行。
至于什么事儿才叫“大事”,全看林之孝个人理解。
打个不大恰当的比喻,荣国府相当于一个规模中等的民营企业。作为这个档次民营企业的财务总监, 林之孝的见识果然没令水溶失望——因为该企业的董事和总经理全都是世袭的, 而真正的管理团队成员则大多是凭真本事真才干爬上来的。
宝玉在水溶这儿求了明白的第二天, 水溶起床梳洗来到办公室, 准备跟办公室里的秘书们一起吃早点——只限于婚前,婚后只要条件允许肯定要跟老婆孩子吃饭。
王松鹤一大家子就住在王府里,他在家里跟他媳妇吃一点儿,留点肚子再跟王爷吃个二轮儿。
他吃完一碗粥,见王爷一如既往地拿着邸报看,便说了点儿他认为不大要紧的消息, 林之孝昨晚送来的口信儿就在“不大要紧”之列:贾母直接气病了。
水溶可不觉得经历过大风雨的贾母会如此脆弱:气到中风瘫在床上什么的不用想, 但直面自家稀烂的家底, 老人家一时看不开,血压飙升也很正常。
就看宁府贾珍操办秦可卿丧事时的风光, 以及荣国府上下日常吃穿用度, 就知道这两府还当贾代化贾代善在世时那样过日子。
原著里黛玉都看得出荣府该开源节流,不然日子迟早过不下去, 贾珍和贾赦贾政兄弟好似“仍旧活在梦里”。
贾家现在以及以后怎么过日子,干他屁事, 他最多就是为宝玉和黛玉的处境……心疼一下他俩而已。
宁、荣两府现在无权也无钱,之所以他们还会让水溶关注,理由也就一个:宝钗黛三人目前全都住贾府。
不过拿着宁荣两府的“笑话”也不能下饭, 饭后水溶例行和王松鹤去暖房消了消食,才开始每日工作。
新的一年自然有新的气象。
系统里刷出的任务也不再限于京城的王府还有京郊的别庄,而是扩展到了北静王府关外的封地:系统要求他修路,起码先把王府到府卫所在的兵营的路修平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