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穿成北静王 (Fahrenheit)
- 类型:青春同人
- 作者:Fahrenheit
- 入库:04.09
揣着习题集回府,宝玉晚上无事,就翻开这本习题集看了看,越看越觉着……有点意思。而宝玉感兴趣,基本上黛玉也会感兴趣。
于是三天后,宝玉到北静王府做客,水溶听到了个让他有点惊讶的要求。
宝玉其实也有点不好意思,“我能跟王爷的弟弟妹妹们对对题吗?”
作者有话要说: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
第一更。
第十七章
“跟我要求,想跟我弟弟妹妹对对题……”水溶内心感慨良多,然而对小图标也只说了这么一句,“这是歪打正着吗?”
小图标反问他道:“你有哪里不满意?你不就是不想宝玉虚度青春,想他做点正经事吗?”
水溶想了想,还是笑了,“是我的错,我低估了学习的魅力。”言毕暂且让小图标等一等,他从宝玉手里接过了已经做了大半的习题集。
习题集上有两种字体,宝玉的字水溶认得,另一种……八成是黛玉的?
想想也是:青梅竹马坐在一处,两个小脑袋挤在一起,耳鬓厮磨一起冥思苦想,只为一个答案一个思路……这也只能发生在宝玉与黛玉之间。
而且现在的宝钗可是没心思陪宝玉“浑闹”的。
据水溶所知,宝钗正忙着了解自家产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并试着收拢或者收买人手。按照水溶的估计,宝钗起码要做到每个铺子每条商队都有她的一二眼线,或者这些铺子商队干脆就由投靠她偏向她的掌柜做主。
也就是说宝钗正致力于夺权,试着把薛家的生意拿在她手里:这分明是宝钗已经意识到自己掌握自己命运的关键。
对此水溶乐见其成:能亲眼见证这个男权封建时代里一位真正的商业女巨子的成长,他深感荣幸。
比较起来,黛玉似乎是个感情至上的姑娘——目前她除了感情,好像还真没什么人生目标。
对宝钗而言,情~情~爱~爱~简直耽误她的雄心壮志!
所以宝钗在亲眼见识到,亲身体会到母亲和哥哥的糊涂与无能后,她就觉醒了,也就不怎么愿意在宝玉这里费心思了,起码现在她不愿意。
还没正式插手,人生就已经开始拐弯了吗?
水溶心里多少有点得意,然而面上不显,只跟宝玉道:“这习题集上不止是你的字啊。”
宝玉老实答道:“我和黛玉一起做题。”他还专门解释,“我姑父姑母家的表妹,她父母去得早,住在我家里。”不等水溶继续问,宝玉再次主动解释,“我姨母那边的表姐这些日子忙得不可开交,我们在家里开个诗社,特地去请,我表姐都不肯来。”
这会儿提起宝钗,宝玉也存着试探下北静王态度的心思。
宝玉的小心机,水溶一眼自明,他的确不以为意,“人家忙着正事,自是不肯跟你们这群弟弟妹妹一起玩乐。”
宝玉心中舒口气的同时也十分认同,“自从薛大哥哥……亲哥哥指望不上,宝姐姐不自强也不成了。”
真是……越跟宝玉相处就越欣赏这位红楼男主角。他在女孩子之中吃得开,又在许多人眼里是异类,当真不是没缘由的。
宝玉温柔体贴自不必说,而且他没有打心眼里觉着女人就该老老实实待在家里管家看孩子,也不以女人抛头露面为耻。
这点已经挺不得了了。
自古至今的才子佳人小说,多得是穷书生在发迹之前结识了官家小姐,靠着官家小姐的帮助得以功成名就,从而顺顺利利迎娶官家小姐不说,还能捎带脚收下小姐的贴身丫头,尽享齐人之福。
基本上这类小说的男主角,以及小说作者,都觉得遵照婚约迎娶人家小姐就是仁厚重诺的表现,连官家小姐们的真实想法都鲜少提及,更别提尊重人家姑娘的意愿了。
水溶想到这里,又多瞧了眼宝玉:那不如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
于是他合上手里的习题集,“你若是有兴趣,不如跟你表妹一起来我府上听课?师傅正是给你习题集的那位,冯大公子的三舅。我弟弟妹妹整日里都让老师们夸奖,各个眼高于顶,你们来了,作伴之余也让他们开开眼。”
他之所以这么说,乃是因为习题集上的答案基本都是对的。水溶可是知道宝玉和黛玉能有这等学力,绝对纯靠自学。
宝玉闻言一怔,旋即大喜,忙不迭地应下。
黛玉是个学霸,水溶毫不意外:人家有个探花郎亲爹,更有进士给她启蒙,而且黛玉又十分好学。
倒是宝玉也无师自通地拥有这种水平数理思维,非天赋不可解释。
水溶又道:“你每天与你表妹一起过来就是。数理课最多半天,你们想留下来用午饭也成。”
他很有把握,因为手里习题集一交,冯紫英三舅必定美滋滋地收下这两个新学生。
送走宝玉,水溶才想起宝玉都挨过揍了,是不是就没有金钏儿跳井那一出了?
小图标作为万能辅助,八卦的收集与整理也在职责之内,“我这里没有记录。”
金钏儿活得好好的,也就没有宝钗劝解王夫人,大拉王夫人好感的那一出了?
水溶觉得不管怎么说,金钏儿没死,总是件好事。
却说宝玉带着好消息回家,进门下马,他直奔贾母的院子:衣裳都没换,他就向老太太仔仔细细地禀告了一番。
而宝玉在说话时,邢夫人王夫人薛姨妈都在边上坐着,黛玉宝钗三春等一众姐妹俱在。
在贾母看来,宝玉肯去乖乖上课,就够她老人家喜出望外的了。
贾母也不是要灭自家威风,长他人志气,而是实实在在的自知之明:自家家学的水平无论如何都没法子跟北静王府相提并论,更别说宝玉黛玉到了王府,是去跟王府的公子小姐做同窗的。
贾母哪有不应的道理?
她跟贾政不同,一直再明白不过“倾巢之下岂有完卵”:皇帝想要削藩,只要不是故作姿态除掉几个不顺眼的勋贵就拉倒,而是当真清除那些功劳赫赫如今占着位置又桀骜不已的王公贵胄……北静王府若真的彻底倒台,自家必然落不得好!
原因无他,昔年自家与北静王府同进同退的时候太多了,牵扯得太深了。搜一搜北静王府,两家过往书信见光,自家就算能仗着娘娘侥幸得脱,之后也只能是个普通人家了。
贾母人老成精,对照着丈夫的经历,就知道皇帝究竟有多爱翻旧账。
家里的老祖宗都应了,王夫人有别的什么想法也不会当面提出来:她一直很不放心黛玉。
平心而论,就算黛玉身子不好,但这丫头的才貌足够让许多男人不顾忌她的身子而迎娶她!
王夫人极不愿意黛玉嫁个好人家,更不愿意黛玉跳出她手掌心!
她那个小姑子在家时就总压着她一头,出嫁了也样样得意,幸亏佛祖有眼,小姑子生了儿子也没养大,她自己更是早早就没了!
好不容易出了口闷气的王夫人如何乐见黛玉高嫁?难不成她得重蹈覆辙,再忍上好些年,直到再熬死了黛玉为止?再说了若是黛玉高嫁,林家的家资自家又能扣下多少?
想到这里,王夫人神色上喜意越发淡了:偏偏她此时说不出一个“不”字。
邢夫人原想着宝玉黛玉一起去王府,他们大房的迎春是不是也能跟着?转念一想,迎春攀了高枝儿,她又能得什么好处?而且迎春也过去读书,不带上探春也不合适。
探春一直跟着她嫡母一条心,邢夫人暗道:琏哥儿迎春都不是她肚里出来的,以后纵然孝敬也不过面子上的事儿……总之迎春不值当她特地出一次头,更别说她若是出头,~老~二~家的还凭白沾了她一次便宜。
于是邢夫人在笑容收敛后又渐渐开了脸:她瞥了眼有些僵硬的薛姨妈……看薛家的乐子就成了,她才不多管闲事!
薛姨妈这会儿倒没想别的,就是在心里抱怨自家闺女:这些日子忙着琢磨生意的事儿,宝钗不跟她姨妈家里的姐妹们玩在一处,弄得能去王府读书这样的好事,都生生错过了……
然而闺女毕竟是亲生的,宝钗又素来干练,开始接手家里生意后她自觉轻省了不少。因此薛姨妈此时也就在心里埋怨一两句,却万万不会把这点埋怨和遗憾拿到台面上来。
然而坐在黛玉身边的宝钗全无动容:哥哥得罪了北静王,北静王并不计较,这事儿勉强算是过去了,但她家终究跟北静王府再亲近不起来。因此到王府读书一事,轮得到迎春探春,都轮不到她。
身边人各个神色有异,黛玉再怎么七窍玲珑心,有所察觉此刻也没想太多:她想得到她跟宝玉一起,主要是去给人家王府的公子小姐当伴读……王府里的老师不会太顾着她和宝玉,不过能去学学新东西,每日折腾一下都很值得。
几天后,宝玉与黛玉果然一起来王府读书,而第一次到来,自然得先拜见水溶。
实际上宝玉黛玉现在都还没有十五岁,算不得成人,因此两个人直接就在水溶的外书房见到了水溶本人。
上次见到黛玉,纯粹是惊鸿一瞥,这次得以细看……黛玉美则美矣,但看起来比她实际年龄还小,而且一看就是那种先天不足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