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自然而然的,对于那始作俑者,只要知道的人无不痛恨,他们自然也是得不到什么好结果。
其实若是可以,当时的朝廷甚至想利用这件事,去来个反间计什么的,再把那个举人给争取回来,从而利用对方再打击一下犬戎。
但对方也不是傻子,明白什么叫做开弓没有回头箭,虽然自己的冤屈已经得到了洗刷,可自己所做的事情,已经注定了他无法回头。
面对朝廷的招揽,他虽然没有再像是昔日那般的冷漠,却也是非常坚决的拒绝了,而对方在犬戎待得这些年,也给大周的很多军事政治行动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对此,大周的几位阁老,都是恨得牙根直痒痒,若是对方站在他们面前的话,怕是能直接上拳头打过去,但另一方面,他们却也是毫无办法。
正常的反间计没有作用,离间计也不好使,那举人也不知道是怎么做的,竟然能让一个外族的首领如此的信任他。
虽然那位举人也确实是没有辜负这份信任,但是那犬戎首领的做法,也当真是让几位阁老不可思议的同时,却又无奈至极。
不过以前的事情无法挽回,他们却不会让这种错误再一次的发生,大周的人才跑到外族去一个,就让他们一群阁老为之同情了。
若是跑过去一堆,那怕是就不只头疼那么简单,估计都得去撞墙了,所以对于科举的重视,在这件事情后是越发的被提高了。
别说是会试的主考官了,就算是乡试的主考官,那筛选起来都是极为严格的,像是林如海当初做乡试主考官的时候便是如此。
那都得提前很多天直接住到贡院里面去,而且阅卷的期间是绝对不允许出来的,甚至就算是身为主考官,身边也得有人监察着。
这些细节就不说了,单单指被选上来就已经是非常的不容易了,首先官位不能低,声誉不能差,还得有一个德高望重的人去推荐你。
乡试尚且是如此,更何况是院试呢,能参加乡试的不过还只是一群秀才,但过来参加院试的那可就都是举人了。
所以这个人选想要竞争的难度就是非常大的了,不过另一方面,若是能成为院试的主考官,他能得到的收获也是很多的。
资历什么的那都是另一方面了,首先就能先别人一步,知道这次科举之中有哪些人才,提前招揽,这才是各位皇子最看重的地方。
不要觉得科举三年一届,一届一百多人,这些人出来之后还都只是些芝麻大的小官,招揽的价值不大,若是真这么想,那可就错了。
首先,能走到院试这一步的,寒门书生还是少的,而但凡是有,那才华天赋绝对是数一数二的,是更加值得招揽过来的人才。
其次,大多数能够进入院试的,背后最少也是有着书院,或者是家族支撑着的,毕竟天下那么多书生,想要战胜这些人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科举考试的内容很杂也很多,首先那么多的藏书就不是一般人能够得到的,古代的书籍那可是非常珍贵的。
更何况,那些书籍你光看,没有人给你解释,你还不一定能懂,因为古代的书籍,他非常坑人的没有标点符号,一句话你可能读出好多个意思来。
所以说,历代以来,别说是寒门状元,就连寒门进士举人都是少得可怜,他们出生最低的也得是那种能够买得起书,上得起私塾的家庭。.
第204章 204
当然,世界那么大, 总是会有些例外的, 只是从平均的概率上来说, 会出现那样情况的只有极少数, 所以没有代表性的东西, 自然就没必要多说了。
会试完了是殿试,殿试就是由皇帝亲自担任主考官了,所以历代的进士也都被称为天子门生,所以相对于乡试来说, 会试主考官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
但即便如此, 他的重要性也仍旧是不言而喻的, 而为了争夺这个主考官, 还有几位副考官的名额,几位皇子之间不说动了真的火气, 竞争也是非常的激烈。
不过五皇子这边, 碍于根基实在是有些浅薄,再加上现在正需要韬光养晦,所以虽然也推荐了人选上去, 但是却并没有像是其他几位皇子那样大力支持。
其实真要说起来,对于这个主考官的位置,林如海自然不会没有兴趣,只是他自家人知自家事,他调任京城才不过三年,即便有着以前家族的人脉, 但根基还是有些不足。
再加上,他现在还只是大理寺卿,没有做到六部尚书的位置,品级也还是在正二品,去争夺这个位置的筹码实在是有些不足。
与其去想这个就算是去争夺也不一定能够得到的,倒是不如借此机会,去与其他几位皇子做些交易,争取把那马上就要空出来的刑部尚书的位置给拿下来。
这个想法不只是林如海一个人的,五皇子以及他的幕僚们,也都觉得这样是对目前来说最好的一种选择,既不用去与其他几位皇子争夺,也能够获得最大的利益。
毕竟林如海升官,虽然只是他一个人的事情,但鉴于他现在正为五皇子做事,对于五皇子这个利益小团体自然也是有着很积极的影响。
所以就算是这个小团体之中,那些看林如海不太顺眼的人,也是非常支持这个主意的,在外部的大环境压力下,内部的小矛盾自然就不算什么了。
而随着五皇子做出了决定,很快,原本争执不休的主考官人选,也终于决定了下来。
到了现在这个时候,还能站在朝廷的几位皇子,都已经是羽翼丰满,即便是三皇子势力最强,但真要说有着什么压倒性的优势,却也没有。
大家的势力有大有小,但是怎么说呢,差距却并没有那么大,就连根基最薄弱的五皇子,这几年的经营还有皇帝隐隐的支持也不是白给的。
主考官的人选一定下,剩下的事情就都好办的多了,三位副考官的人选,就被其他那几位竞争激烈的皇子们给瓜分了。
至于那些负责阅卷的官员,相比于前两者来说,就没有什么激烈的竞争了,几乎就像是分土豆一样,谁想要谁就拿去吧。
当然,这个能拿到的人选也是有限制的,一般人也没有分这个土豆的资格。
朝廷上的争斗,林子轩并不是太清楚,林如海虽然有时候会给他灌输一些朝廷上的事情,但也不是每次都会说的。
这里面有很多原因,比如有些事情是对方觉得他现在这个年纪还不该知道的,又比如说是有些事情绝对不能外泄的。
不过这次,林子轩觉得,估计是林如海没有那个时候,去仔仔细细的给他分析讲解,因为自从会试主考官的人选定下之后,老皇帝的身体便又有些不好了。
而因为老皇帝现在的年纪,虽然看起来身体还很康健,但真说不好,某一次的病变可能人就没了,所以京城的气氛再一次变得紧张了起来。
当然,这种紧张的气氛更多的是在朝廷,还有宫里面,普通的平民百姓并没有什么多大的感觉,就连国子监的学生们也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
至于科举的考生们,就更是有人刻意的向他们隐瞒这样的消息,并且加以安抚,毕竟会试马上就要进行了,若是这个时候考生们知道皇帝身体不好的话,很容易闹出事端。
三年前林子轩他们刚进京的时候,林如海有那么一段忙到飞起的经历,而现在因为老皇帝生病了,虽然距太医所说并没有那么严重,但他却依旧是忙到飞起。
至于到底都在忙些什么,林子轩也不清楚,因为早起晚归的林如海,别说他这个做儿子的了,就连对方的枕边人,三年前进门的新夫人都好些天没见到影了。
对于林如海,林子轩虽然难免有些担心,但是这些年的经历,早便已经告诉了他,担心也是没用的,真让他过去帮忙,怕是不帮倒忙就不错了。
他现在能做得,也就是顾好自己,不给对方添麻烦,不做一个坑爹的娃也就是了,而想要做到这一点,说简单那是蛮简单的,可说不简单也确实是不简单。
因为京城现在的局势,可以说是错综复杂,你身边接触的那些人都是必须要小心对待的,哪怕是已经相处了几年的朋友。
这几年,林子轩可是亲眼见过,被设计陷害的那些官二代们,这年头可不流行什么彼此争斗,不涉及家人的君子风度。
官场之争已经极为险恶,更何况是夺嫡之争,只要是能够获胜,让对方受到打击,那用什么方法根本就不重要,而有的时候通过家人下手无疑是最方便的手段。
当然,这个下手不是指什么绑架暗杀之类的,而是设局陷害,毕竟官场不同于江湖,还是要讲究些表面功夫的,暗杀绑架的话无疑就有些突破底线了。
不过说实话,相比于暗杀绑架这些相对来说,还算是比较明面上的手段,设局陷害那就显得要可恶的多了,因为前者最多不过就是身死而已。
可后来,不但自己的名誉声望会不保,甚至很可能还会牵连到自己的家族,若是再严重一些的,那就更加可怕了。
当然但凡是从小生活在京城的官家子弟,哪怕就算是那些纨绔子弟,也是本能的就学会了去防备别人,轻易也是不会上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