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之庶长子的从容人生 [金推] (风过叶落)


  其实正常来说,手里握着玄衣卫这样合法的特务机构,老皇帝应该是最先知道这件事情的。
  不过就像是林如海明明有着直接密奏皇上的权力,却偏偏按照正常的程序,通过刑部上交给内阁,再送到皇上手里的做法是一样的。
  这件事情玄衣卫虽然知道,但是整个天下,一天不知道有多少大事等着处理,而皇帝的精力却是有限的,这样的事情,底下的官员不闹上来,他们是不会向皇上提及的。
  玄衣卫作为一个官方的特务机构,他们虽然各种消息都收集,但是有资格摆在皇帝案前的奏章却并没有多少。
  像是电视剧里演的那样,皇帝连臣子吃什么,做什么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皇帝可没有那个闲工夫去了解这些,真相知道这些的还是玄衣卫。
  没有特意针对哪个大臣,又或者发生什么事的时候,那皇帝了解的就只有天下间的大事,就比如说边关的情况,各地的灾情,还有朝廷大员结党营私之类的。
  当然,如果皇帝主动询问,那自然又是另一种情况,而在收到这封奏折之后,老皇帝果断的就把玄衣卫收集的资料调了上来。
  并没有像是林如海又或者是六皇子想得那样,老皇帝在收到这封奏折之后,反应其实是很淡定的,一点都没有生气或者是愤怒的意思。
  虽然自己亲封的爵位,自己的小舅子是这个样子,让他有些面上无光,但怎么说呢,贵妃也只是妃而已,说不好听点,那就是妾。
  他给面子的时候,跟人说是自己的小舅子,不给面子的时候,那就是个无关人员,说是丢脸,其实也丢不到哪去,还不如自己选得官员,倚重的心腹贪污受贿让他来得失望。
  从年幼时登基到现在,老皇帝不知道经历过多少风风雨雨了,若是遇到一个事就会很生气的话,那他怕是早就要被气死了,也活不到现在。
  相比于生气,他考虑更多的反而是这件事情背后的意义,民间的影响其实已经没什么了。
  这主谋之人都已经死了,百姓现在只不过是被人煽动,过段时间,哪里还能想起这件事,他们的忘性是非常大的。
  真正让老皇帝皱眉的是,这件事幕后出现的那几个身影,他那几个不省心的儿子,虽然这次的事情,并不是阴谋陷害,而是确有其事。
  但瞅着几个儿子,不专心的做自己的事情,在朝廷上做出一番政绩来,反而总是想着对付自己的兄弟,往他们身上捅刀子,这老皇帝心里如何能好受了。
  虽然这个局面可以说很大程度上,都是他造成的,当初太子年富力强的时候,他怎么看太子都不顺眼,时刻担心着自己的皇位。
  把其他几位皇子都扶持了起来对付太子,却不成想,一下子玩过了火,直接把自己最心爱的儿子给玩废了,当时老皇帝还不觉得怎么样。
  可时间越过去,他便越有些后悔,毕竟相比于其他那些儿子,他在太子身上耗费的心血是最多的,尤其是随着太子被废,其他几个儿子之间的关系也是急转直下。
  虽然在他的面前,看起来还是兄弟情深的,但明眼人都知道,那都是伪装的,私下里恨不得都能直接拔刀相见了。
  老皇帝当年争皇位的时候,其实也是这样的状态,不过那个时候他对付的都是同父异母,关系不好的兄弟,可现在那一个个都是自己亲生的儿子。
  即便是儿子,有疼爱的,和不疼爱的分别,但眼瞅着他们一个个斗得跟什么似得,那做父亲的心里如何能痛快,只是太子都已经废了,就算是后悔也不能自己打自己的脸,再把太子给立起来。
  所以老皇帝也只能是尽量的压制自己的几个儿子,可随着他年纪越大,精力身体大不如前,其实已经压制不住了,朝中几个皇子的争斗也是越来越厉害。
  眼下这件事,在这个时候忽然爆发出来,就算是不看玄衣卫的奏报,老皇帝都能想到,这绝对是几位皇子争斗的产物,是借甄家对六皇子的攻击。
  想到明日早朝可能会面对的情况,老皇帝只觉得头是越发的疼了,人越老就越念旧情。
  对于昔日的人和物都充满留恋,他对贾代善这个伴读尚且是心存不忍,对贾家的事情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何况是自己曾经的奶娘呢。
  老太太今年都多大岁数了,甄少华这个罪魁祸首又已经死了,老皇帝其实并不想再处罚甄家,但想也知道其他几位皇子肯定是不会善罢甘休的,这让老皇帝也有些为难。
  处罚的重了,想起昔日在宫中时,与奶娘相依为命的情分,他就觉得于心不忍,尤其是在甄少华已经被打死,而他又知道奶娘是如何疼爱这个孙子以后。
  可如果不处罚甚至处罚的轻了,那其他皇子会不会善罢甘休暂且不说,首先这种偏心的行为,就一定会埋下祸根。
  想当年,他不过只是透露出点意思,扶持了大皇子跟太子打擂台,一瞬之间,太子就被其他皇子打压成那个样子,这固然是自己当年疑心太重。
  但又何尝不是因为当年他偏心太子太重,导致太子在诸位皇子之间连个能帮助他,站在他这边的人都没有。
  往昔的错误已经造成了,也没有办法去改变,可现在若是处理不好,可能又会是一个悲剧,老皇帝难免多想了很多,在收到这封奏折后,晚上连觉都有些睡不着了。
  但其实说实话,老皇帝这样的想法,不过只是他自己想当然而已,他的偏心并不是一天两天了,那些皇子早就有所感觉,谁都不是傻子,该种下的积怨早就已经种下了。
  这个时候再来谈论偏心与否,会不会埋下嫌隙,其实早就已经晚了,几个年幼的皇子暂且不说,几个年长的皇子之间却已经是到了你死我活的程度。
  这几位皇子之间,不管是谁登基,其他那几位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夺位的过程中他们积累的恩怨,已经深到了不可调和的程度。
  只是皇帝嘛,从来都是被人捧着的,就算是反思,也不会真的去思考自己的过错,尤其是在对待子女的问题上,哪个父母会觉得自己是偏心的呢。
  不过不管皇帝怎么想,该来的总是会来的,与大多数人所想的一样,在内阁把这封奏折送上去后,第二天早朝之前就已经不平静了。
  虽然本朝规定,大臣们在皇宫外等候上朝的时候,礼仪规矩必须得非常的注意,不能有一丝的差错,更不能与他人交谈,聚在一堆。
  但是规矩是死的,人却是活得,这规矩对于一些小官来说,那自然是不能违背的,一旦违背了,很可能就被那些盯着你的御史言官给记上一笔。
  可对于那些内阁大佬,还有几位皇子而言,却不是这样了,他们都是有优待的,简单点来说,那就是没有哪个御史言官敢在这些小事上找这些大佬的麻烦。
  就算是他们弹劾了,皇帝也是不会理会的,还会觉得他们是神经病,这点小事也值得放到朝上去说。
  所以每日早朝之前,其实那些大臣们也都是各自聚在一堆的,不过今天因为这件事情,谈论的就明显更加激烈了些,就连几位皇子碰面的时候,那笑容中都好像是带着杀气一般。
  内阁的几位大佬似乎是早就想到了这样的情况,普遍的都比平时来得早了一些,不过他们都是各自站在一边,带着自己的门生下属,只是默默的看着,丝毫都没有参与进去的意思。.


第86章 86
  大周朝的制度, 三天一小朝, 七天一大朝, 朝会基本上就是给那些登基比较低的官员们,一个面君直奏的机会, 平常的事务都是由内阁处理, 然后交由皇上批复。
  所以内阁的权力其实是很大的,当然, 文臣们不掌兵权,权力再大也不可能威胁到皇上,更何况还有玄衣卫那样的特务机构在。
  是以内阁的权力虽大,但皇上却也不会不放心, 只是正因为内阁的权力很大, 所以能够入阁的基本上最年轻的也得有五十岁了。
  这还是最年轻的,事实上,内阁大臣普遍的年龄都在六十岁左右,大一点的甚至已经七十多了,这样的岁数其实已经不太适合工作了。
  基本上脑子已经不好使了, 可那针对的是一般人, 对于这些常年勾心斗角已经成了习惯的大臣们而言,那脑子都还是非常灵活的。
  而对于这个岁数, 更是入阁掌握了极大权力的老人们来说, 那他们是很难被某一位皇子拉拢的,毕竟他们已经到了位极人臣的地位,不可能再往上升了。
  家里的子孙倒是需要安排, 可他们身处于这个位置,已经完全可以自己安排了,并不需要那些前途还没有保障的皇子们帮忙。
  所以大周朝到现在,基本上除非是阁老的外孙是皇子,要不然,就没有阁老们在局势不明朗的情况下站队的可能,他们可都聪明着呢。
  至于说这些人不给皇子们面子,等新皇登基后会不会清算旧账,那就更是说笑了,都多大岁数的人了,等到新皇登基,他们怕是都告老了。
  而朝廷也有朝廷的规则,对于告老还乡的那些人,除非是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否则都是不会去追究过失的,更何况只是没有站在你那一边而已。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