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老太太 [金推] (香溪河畔草)
- 类型:青春同人
- 作者:香溪河畔草
- 入库:04.09
之后,御街上每日来来往往,都是花枝招展的小姑娘。
然后,德太妃不仅召见各家王妃,还召见太子,让太子与邬家入选良媛的邬瓷会面,联络感情。
三番五次,太子烦不胜烦。
上皇因此被惊动了。
上皇了解始末,遂招了太后说话。
太后以为上皇会发怒责备,主动认错:“这事不能怪皇后,年轻的时候大家斗得乌眼鸡似的,却是一起熬过来的姐妹,进宫最少也有三十年了。
德太妃召见亲人,她们也来求臣妾,臣妾也是不忍心,这才跟皇后商议,行个方便。”
上皇却道:“你做的好,是朕疏忽了,自己儿子孙子承欢膝下,忘记了她们,是朕的不是。
朕这就下旨,让她们每月二六之期进宫会亲吧!”
太后闻言忙着起身道谢:“如此,臣妾替那些老姐妹们谢谢陛下恩典!”
上皇道:“先这样吧,朕跟老四商议之后再下圣旨!”
然后,太后闻听上皇驾临长春宫。
太后也无所谓了。
从前去一次生个儿子,如今也不能生儿子了,管她呢!
太后这边召集一般当初力挺她的嫔妃,提前告知好消息!
那些没有生育的嫔妃,都以为临死才能面见亲人。
一个个感动的哭了。
第181章 指婚(捉虫)
西六宫这边, 一众行将老死的嫔妃,含泪庆贺。
三日后。
醇正帝明发谕旨, 又有惊喜。
醇正帝圣旨, 奉上皇太后慈旨,宫中嫔妃除了二六之期会亲, 家中有重宇别院可驻跸关防者,可请銮驾入私宅。
石梅叹口气,脖子都伸长了,终于来了。
石梅这里忙着叮嘱儿孙子侄, 万不要掺和省亲事宜。
又嘱张氏给张家捎话:“盛极而衰!”
至于张老爷子听与不听,她的心意尽到了。
皇后已经尊贵至极,再要掺和省亲, 上皇与当今只怕都会看轻,觉得她拧不清。
张氏回娘家一趟,回家告知:她二嫂还真是想接皇后归宁, 老太太也想。
然而, 张老爷子, 还有家里的大小爷们-张尚书与张知府都不同意。
这才罢了。
只是,皇后什么心思, 下一个二六之期才能知道。
六月初八。
两位良娣自侧门入咸安宫。
水灵却得到消息, 太子并未圆房。
水灵不免担忧。
贾琏却告知水灵。
上皇却有密令,太子十八方可圆房。
太子大婚,是为开衙建府。
六月二十九,上皇万寿。
普天同庆, 举国欢腾。
太子三师正式出炉。
杜阁老是太子老泰山大人,出任太子太师,名副其实。
太子太傅是罗阁老。
据说,杜阁老致仕之后,很可能是罗阁老继任首辅。
太子太保则是锦田伯林如海。
然后是太子三少。
武郡王水铎(燕候)为太子少师。
亲生父亲教导儿子德行,名正言顺。
陈老将军为太子少傅。
他也是太子老泰山。
太子少保,是醇正帝任命,由熙郡王出任。
熙郡王此人顾全大局,满朝文武无不信服。
太子詹事府正式启动。
太子水阳今后不再是单打独斗,他也有了衙门与智囊。
从此之后,醇正帝想要无故申斥太子,或者罢黜,也得要看满朝文武答应不答应。
七月开始,许多后妃娘家都向朝廷递交了省亲折子。
上皇嫔妃陆续六人得到上皇太后允准。
分别是德太妃,贤太妃,和太妃,淑太妃,宁太妃,惠太妃。
甄太妃娘家获罪,余下家人返乡。
他们衣食无忧,却没有能力建造别墅。
甄贵太妃数次传信,让她们进京会亲,却是无人理睬。
甄贵太妃气得哭了几场,也罢了。
所有嫔妃,最为积极者就是醇正帝生母德太妃。
她成为获准省亲第一人。
醇正帝其实很不赞同省亲。
上皇的嫔妃都在六十岁以上,天远地近,回家省亲,见一见亲人,看看故居理所当然。
然而,他的嫔妃正值壮年,都在育龄。
却是德太妃带头闹腾,上皇推波逐浪。
醇正帝心里好苦。
德太妃不仅想要省亲,她还召集醇正帝与熙郡王,希望两人帮助邬家修建省亲别院。
邬家不过是军中下级军官出身,靠着德太妃拉扯才有今日。
人才钱财严重不足。
醇正帝从前为了标榜清廉,从来不沾盐茶生意,根本没得多少积蓄。
如今做了天子,福有四海。
然,头上有个太上皇,别说国库这几年打造战舰,研究兵器,赈济灾荒,也不充盈,否则也不会成功太追债。
内库呢,如今还在上皇手里。
醇正帝些许几个皇庄,不够他养活嫔妃。
熙郡王也不是敛财之人,之所以得属下拥戴,原因就是他仗义疏财。
德太妃见两个儿子都不答应,又是一通哭诉闹腾。
皇后居中斡旋,自己筹措五万两给德太妃送去了:“本宫娘家只是清贵人家,这五万银子也是本宫左腾右挪出来,娘娘别嫌少。”
醇正帝闻讯羞惭不已,当即命内务府赏赐皇后许多的金玉器皿。
醇正帝的私库是有不少金玉首饰,珍珠玛瑙。
然而,倾其所有,也修不起一座园子。
醇正帝登基五年,私库不足百万。
说起来也甚可怜。
上皇手里有银子,却是不会开这个先河。
他是为了挤兑臣子的银子,再不是为了挤兑自己。
德太妃从皇后手里挤出五万银子,竟开了窍!
邬家没有银子有后台啊!
邬家如何筹措银子,别人不知道。
大家知道的事情是,德太妃省亲的事情定了。
据说,邬家门庭若市。
之后,教坊司的女眷屡屡死亡。
石梅很快品出来了:这些女眷只怕都变成银子了。
然而,这事儿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
看破不说破。
石梅丢开手,再也不关注了。
除了上皇有六位嫔妃请旨省亲。
醇正帝也有六位嫔妃请旨省亲。
一个一个都是位高权重的人家。
头一个就是从前的昭仪娘娘,诞育皇子后晋升为惠妃的胡莹儿。
她就是闽浙总督的侄孙女。
又有皇次子傍身,正要衣锦返乡。
再有云贵总督的孙女俞颖,昭容娘娘。
再有一位婕妤,本轮不到她。
她生下三皇子,自持身份。
娘家三次请旨,醇正帝只好允了。
再有醇正帝潜邸时候的旧人周贵妃,吴淑妃,顾贤妃。
周贵妃,吴淑妃没诞育皇子,膝下却有公主。
顾淑妃名下原本两子,全部夭折。
七月中旬。
贾政忽然蒙圣恩,晋升为工部尚书。
贾政上任第一件事情,就是成立了一个采办处。
这个采办处专门从南方采集太湖石,花草树木。
采办处挂在詹事府的名下,收益却是上皇、陛下、太子各占三成,余下一成才是工部所有。
同时,荣府却在铁槛寺周边,再次买进五百亩荒山,扩充苗圃。
荣府经过十几年的摸索,已经拥有整套培育苗圃的技术。
石梅合着长媳悄悄的拨打算盘。
张氏撑着脑袋笑眯眯的禀报:十二家大花园子装点下来,足够荣府子孙吃喝三辈子了。
石梅一打媳妇的手,在算盘上拔掉了一半。
张氏蹙眉:“这却是为何?”
石梅道:“有钱大家赚,内务府,工部采办处,上皇太后皇后,燕侯家,还要给国库上税。
不然,这样大一笔银子,如何从内务府,从国库搬出?
得有人采买,有人签字,有人往外搬银子才成?”
张氏蹙眉,十分肉疼:“咱们的土地,咱们的工匠,咱们花费的心血呢!”
石梅伸手拍拍媳妇:“开张一回,吃一辈子足够了,别太贪心,还想吃三辈子!”
这之后,张氏沉浸在赚钱的喜悦之中。
石梅这边却不得清闲。
黛玉的赐婚旨意下来了。
黛玉赐婚给忠靖王府世子爷嫡长子水明为妻。
水明今年十八岁,比黛玉大两岁。
贾敏有些失望。
水明文武双全,人品纯良,唯一不足,水明从十六岁开始,房里就放了通房丫头。
黛玉进宫被洗脑半个月之久,主题:女子不妒。
黛玉看着父亲拿回来的详细记录,水明平日身边伺候的都是太监小厮。
两个丫头也是王府太妃所赐,并非是水明情之所钟。
黛玉反头劝慰母亲贾敏:“陛下圣旨,不能违拗,此人也算是纯良君子,只要他人品贵重,尊重发妻也足够了。
这世上有几人能像父亲母亲一样呢?”
贾敏眼圈倒红了。
她与林如海,也并非是一辈子恩恩爱爱。
转眼就是中秋。
忠靖王府长史按照惯例,给亲翁林府送了一份节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