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老太太 [金推] (香溪河畔草)
- 类型:青春同人
- 作者:香溪河畔草
- 入库:04.09
“瞧瞧,我说什么,美玉能够辟邪吧,这玉石替你挡灾咯。
回去告诉敬儿,玉佩要贴身戴着。
你给他瞧瞧,玉佩颜色不对,就让他来找我。”
杨氏知道石梅的手链有讲究,也肯定石梅是为了她好,差点落泪:“婶娘!“
石梅一笑:“瞧你这个样子,一挂手链而已,至于吗?
明儿把你荟芳园的好石榴给我送一篮子来。
我这里丫头多,不够分。
你四妹妹又是个嘴馋的。
贾珣的媳妇,贾珃的媳妇还有那老二家里都没有……”
杨氏后院子种了不少石榴,目的就是求子。
子没求来,石榴成了气候,碗口大的石榴,红艳艳的,忒爱人了。
沁芳园的水穿过夹墙流进荟芳园。
然后循环回来才到荷花池。
石梅交代贾敬两口子旬日就在沁芳闸取水饮用。
虽然不能全部消除丹毒,总能够缓解一二。
前世贾敬受丹毒毒害,都活了六十岁。而今只怕不止这个寿岁。
按照惜春比探春小一岁多算,搁前世,一个世上早没杨氏了。
如今杨氏好好的,也没怀孕,是不是可以认为,她已打通了生死劫?
若是这一年好好的过去,大约是没有问题了。
石梅心里舒口气。
贾敬在,就能镇住贾珍。
宁府就乱不了。
九月中旬。
石梅接到金陵贾数的飞鸽传书。
贾珠成了金陵科试案首。
贾琏成了金陵武举童生试的案首。
两人都成了文武生员了。
都享受廪生待遇,每月十斗米。
亦即,他们每月有一两银子的秀才俸禄了。
贾琏本身就是轻车都尉。
秀才对贾珠更有意义。
今后,贾珠也可以见官不跪,口称学生了。
然后,两个小子竟然要继续游学,等着父亲贾赦一起回京。
张氏心里又高兴又酸酸的,从前只是望着老爷,如今儿子也不野了:“这正是无拢头的野马,出门就撒丫子了。”
石梅道:“这有什么好伤神,不到三个月就回来了。赶紧的疼爱琮儿璋儿吧,赶明儿,这俩又撒丫子了,你想疼也捞不着了。”
张氏挺佩服婆婆的豁达。
不说夫君远在江南。
二叔在京,也不大兜揽。
二叔前来请安,婆婆吩咐不必来,公务为重。
张氏来请安,也说不需要每天来。
吃饭也不用伺候,说是旁边有人杵着,吃饭不自在。
也不让人试毒奉菜。
说是自己家里都这样战战兢兢,也不用活了。
婆婆还一再提议,让她把议事的时间往后排一排,抽出半个时辰登山锻炼身体,补药虽好,不如锻炼。
张氏却是有些放不开。
当家奶奶,若是每天被奴婢们瞧见,大汗淋漓的爬山。
会不会影响威信呢?
但是,婆婆却乐此不疲。
下雨天不能登山就不高兴,还要带着孩子们在游廊上跑跑跳跳,踢腿弯腰,都成了府里一道风景线了。
张氏尤其佩服婆婆,那腿踢得的高度,都超过脑袋了。
也怪不得孙子孙女一个个崇拜婆婆。
张氏就想着,等她成为老太太,能不能把孙子孙女逗得这样嗷嗷叫呢?
孙子能这么样喜欢自己?
张氏有时候就想,人说大彻大悟的确有。
婆婆就是在公公仙逝之后,那态度忽然就拐了一个弯。
整个人就像是开了光一样,风光霁月,智慧闪烁。
石梅见张氏发呆,以为她在伤怀孩子不回京,道:“这是怎么啦,不至于吧,几个月不见而已,这还没娶亲呢。
娶亲了,就跟别的女人亲密,你不得天天怄气?
你这不行啊。
琏儿十四了,再过四五年就要娶亲,你得开始学着做婆婆。
儿子长大,就不会围着母亲了。
翅膀硬了都要飞,要自己出去做窝了。”
张氏被误解,忽然有些扭捏:“儿媳不是这个意思啦。
儿媳妇是在想,婆婆明儿登山,儿媳陪着您吧?“
石梅一愣,随即笑了:“那感情好,咱们娘儿们搭个伴儿。
眼见璋儿明年也上学了,要跟着武师傅练功,以后就只剩下元春迎春惜春了,你来搭个伴儿也好。”
翌日。
张氏果然就开始跟着石梅登山。
第一日腰酸腿痛。
不过,打坐之后,又让丫头捶腿,就轻松多了。
三日后,张氏腿肚子再不疼了,脚却磨了泡。
张氏哪里走过许多的路呢?
那脚下肌肤跟手一样细嫩。
石梅便让张氏用温水泡脚之后,再把水泡挑破了,裹上丝绸:“如此,隔一夜就好了。
明儿歇一天,后日继续爬山,以后就习惯了。”
后来张氏断断续续,一直坚持了三个月,脚后跟与五根脚指头再没磨泡了。
石梅的脚也是这般锻炼出来。
如今也没留下什么丑陋的瘢痕。
张氏年轻,越发不会留下疤痕。
张氏能够登山如履平地的时候,腊八又到了。
婆媳们开始忙年。
然后,正在帮着张氏忙年的毓秀,忽然接到儿子的书信----白婆子寿终正寝了。
白锦堂原本回京过年的打算,
又要推迟一年。
他父亲活着,他只需守孝一年。
信上,白锦堂告诉毓秀。
他祖父做主,他父亲重新接纳瘦马为二房。
因为他父亲重新结亲,也结不道比贾府更好的姻亲。
不如不给白锦堂找麻烦,再出来一个指手画脚的外家。
这是白锦堂的祖父跟他解释为何留下瘦马的缘故。
瘦马母子可以任凭白锦堂拿捏。
若是再娶了好人家的女儿,生下孩子,他父亲不能养活,就都是白锦堂堂这个大哥的责任。
毕竟白家只是夫妻和离,并非父子断绝关系。
父亲不在了,长兄为父。
白锦堂的祖父觉得,这是他唯一能为孙子谋划的地方。
瘦马的儿子上了白家宗谱,为的是留在白凡瞳身边伺候。
白锦堂这次来信,一是告知家里的变故。
二是提醒母亲,回府居住,方便妹妹守孝。
因为白雅娟也有一年的孝期,不能让人诟病。
毓秀十分不愿意回府,她们母女两个也撑不起门楣。
但是,白雅娟在荣府上学,就不能戴孝。
这会成为白雅娟一生的污点。
雅娟也十一岁了,即刻就要开始相看亲事。
虽然荣府可以帮忙。
但是,雅娟自己也得品行端方才成。
不得已,毓秀母女决定回白家,让她姨娘鲍姨娘从城外回来,到白府跟她们母女作伴。
石梅让金大派遣几个斥候,这一年间,就在白府执勤,直到白锦堂回京为止。
白锦堂回京,白家的门楣有人支撑。
毓秀估计就要回家安家落户。
她要说媳妇了,就不能再住在荣府了。
然后,大家都知道了,白家老婆子死了。
毓秀一个妇孺,又是寒冬腊月,白雅娟无法奔丧。
毓秀母女不得不离开娘家回家,方便雅娟替祖母守孝。
这一回家,无论白雅娟是不是认真守了规矩,孝顺的名誉就传出去了。
人们都会认为,毓秀虽然跟白家和离了,却是谨守礼仪之人。
毓秀母女得好名声传开,今后,白锦堂白雅娟说一门门当户对的亲事并不难。
毓秀得知前婆婆死了,心里真是出了一口恶气。
哪怕要因此离开娘家,心里也舒坦。
白家租赁给了别人,收回来需要时间。
忙碌了十几天,租户才搬出去。
荣府这边派人去白家帮忙收拾。
腊月二十三,赶在灶王爷下凡之前,毓秀母女择吉搬家回府。
毓秀走的时候,知道这一去再不能回娘家居住。
拉着白雅娟到了荣庆堂磕头辞别,眼泪成行滴落。
“女儿这一辈子,在荣府的日子是我一生最快活的日子。
这些都是母亲赐予,母亲的恩情,女儿没齿难忘。”
石梅说道:“这是哪里话,这里是你的娘家,你受了伤害,理当回来疗伤。
堂儿是个有出息的孩子,你很快就能熬出头,好日子在后头呢!”
毓秀又去张氏屋里辞别,也是这一番说辞。
总之就是谢谢母亲与嫂嫂的宽宥爱惜,让他们母子们能够活的像个人。
白家搬家不能燎锅底。
石梅杨氏张氏贾政都给了一笔银子。
这也不能说是乔迁之喜了,权做搬迁安家费用。
张氏就跟石梅商议:“榴园我想暂时留着,姑奶奶以后回来还能居住,索性珠儿琏儿都没到娶亲的年纪。“
石梅颔首:“你思虑的是。”
这个院子不出意外,将来贾珠娶亲就在这里了。
当然,贾珠若是有能力有志气,自己在外面置办了宅子,另当别论。
二房三进的宅子倒是住得下。
贾珠肯定不想让媳妇去伺候姨娘,却不能伺候自己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