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老太太 [金推] (香溪河畔草)
- 类型:青春同人
- 作者:香溪河畔草
- 入库:04.09
那一刻,贾敏搂着儿子,那么孤单。她绝望极了。
之后,贾赦闻讯赶来,救起了林家。
贾赦要去追查水匪,无暇护送贾敏回家。
林母与青玉祖孙同时病重。
如海却只是日夜守着母亲,竟然都不问一问青玉的情况。
贾敏一个人守着青玉,还要操心婆婆的病情,一家人的衣食住行,心里既害怕又绝望。
她甚至想过,若是青玉不能活命,她也不活了。
直到贾赦追击水匪无果,随后赶到扬州。
贾敏这才有了主心骨。
青玉路上的两日一直发热,时睡时醒,时常梦中惊醒尖叫。
回家后,也足足病了七日,方才好转。
林如海除了请大夫之外,几乎对儿子不闻不问。
对当时的漠视行为,根本提都不提。
贾敏十分寒心。
她甚至怀疑当时的林如海,是不是根本就忘记了,他有妻有子。
贾敏很后悔,当初没有听从母亲的建议,留在京都。
如今骑虎难下,也只有把青玉托付给母亲。
因为林母尚未痊愈。
林如海的意思,让把青玉送回京都之后,马上就回江南。
可是,贾敏哪里安心让一个才四岁的孩子独自留在京都?
石梅听出来贾敏对林如海有怨怼,却没有放弃最后的希望。
石梅不知道该怎么说。
现代文明社会,男女平等,还有不会做丈夫的人。
何况是古代,大男子大行其道的时候。
石梅觉得贾敏的状态,不适合马上跟林如海母子见面。
不然的活,一家人之间肯定要起龌龊。
石梅暗地思忖,是否亲自写信,跟林如海商议一下。
青玉太小,又病着,咋然离开父母,来到陌生的地方。
肯定不适应,不利于身心健康。
好在陛下的寿诞在月底,贾敏总要等到七月才出京。
石梅决定再想一想。
然后,进京三日的青玉再次生病,上吐下泻。
石梅忙着请太医,请脉之后,却说是青玉水土不服。
石梅讶异:“这小子,竟然对出生地水土不服?”
王太医道:“这是因为小少爷吃的第一口饭菜是南方水土。”
然后,水土不服还没有良方。
青玉几乎日日吃药。
但是,就是不能痊愈,好几天,歹几天。
石梅心里有了主意了。
却是按下不表。
晃眼间,到了月底,陛下万寿。
荣宁二府乃至贾敏都有份出席宴会。
熟料,宴会的当日,燕候八百里加急进京。
谋害林家人的匪徒,竟然活跃在京杭一带的盐帮。
准确说,是混进盐帮的白莲教残余分子。
而这些白莲教的残余分子,之所以府对林家下手,却是收了二十万银子的买命钱。
那一日,之所以没有杀人,只是凿穿船底,乃是白莲教的执行人员了解贾敏的身份。
知道这林夫人的兄长手握重兵,害怕被报复追杀。
故而临阵胆怯,只是凿穿,并未按照之前的计划杀人。
而这个买凶之人,却是杭州织造府的侄少爷,孙大福。
燕候八百里加急,就是参奏杭州织造孙庆文,勾结邪教白莲教,谋害朝廷官员。
嘉和帝雷霆震怒,谋害朝廷命官,形同谋逆。
嘉和帝当即下旨,捉拿家孙满门上下,以及杭州织造府的涉案官员,着即押解进京,交由刑部大理寺督察院三堂会审。
杭州织造,是江南体仁院总裁甄应嘉所举荐。
嘉和帝下令,让甄应嘉自辩。
同时,嘉和帝命杭州将军,全面排查京杭运河的盐帮漕帮,打击盘踞在太湖的水匪渔霸。
整个江南血雨腥风。
因为水匪出现在杭州,浙江巡抚便有了不是。
浙江巡抚就地免职,燕国公接替浙江巡抚,负责肃清浙江境内的白莲教余孽。
而燕国公原本兼任江南道盐运使,就由林如海就地提拔。
江南官场便有流言,说林如海用儿子母亲的性命,换取官升一品,成了从三品。
不亏!
荣府很快得到如海升迁的消息。
七月初,护送寿礼的亲卫返回江南。贾敏便给林如海写信。
因为青玉水土不服,她决定暂时留在京都,等青玉适应京都生活之后,再南下。
林如海半月后回信,让贾敏好好照顾青玉,江南眼下不太平,索性等年后再说。
其余再没多余之言。
石梅终于理解,黛玉为何在荣府被王氏怠慢。
林如海整个一个甩手干部。
或者,林如海从小父亲亡故,她母亲对他保护的太过。
林如海对于人情世故有所欠缺。
一如当初的王秀芝,处理起来也是拖泥带水。
最后逼不得已,方才痛下决断。
本来以为这一桩婚事来之不易,会好好珍惜。
可是,他却顾此失彼。
或许,林如海觉得,青玉有大夫照顾,有贾敏照顾,有他无他无所谓。
他也不是大夫。
但是,却没想想,贾敏只是一个妇人,她需要丈夫支撑。
丈夫的关心,虽不能让孩子痊愈,却能给妻子温暖,给妻子信心。
石梅想不通,当初贾敏产子,林如海表现出的关切焦虑不是作假。
石梅看得出来,他很喜欢贾敏,也喜欢儿子。
或者,他不是不喜欢妻子儿子,只是妻子儿子的份量,不如母亲重要罢了。
林如海不是不优秀,不是不聪明。
他只是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会被亲情左右。
而他心里,亲情分了三六九等。
他不是绝情,恰恰是太过理性。
妻子儿子靠后而已。
他不明白,其实亲情可以不分轻重,可以齐头并进。
他探视儿子一回,林母的病情不会更加严重。
他一直守着,林母的病情也不会因此减轻。
明明可以兼顾,却偏偏闹得分庭抗敌。
他作为一个丈夫,对婆媳之间的粘合调节作用太弱了。
按照这个时代的礼仪,林如海是至诚至孝。
石梅至此,真是不知道如何劝慰贾敏。
也无法指责林如海。
或者,林如海根本不觉得自己错了。
站在孝道的立场,林如海却是没有错。
可是,贾敏身为妻子,儿子是她的命。
丈夫不关心,她心里不舒服也是应该。
这事儿只能让贾敏慢慢参悟,强行要求她理解,在丈夫心里,母亲比儿子重要。
石梅怕贾敏无法接受,会崩溃。
林如海忽视儿子性命的事情,若是不能自己想通,主动跟贾敏解释沟通,
甚至赔情。
这件事情,始终都会成为他们中间的一根刺。
或者是,是贾敏心中的一根刺。
石梅可以帮着女儿做任何事,这件事情,却帮不上。
好在贾敏不用马上面对。
但愿时间能够冲淡一切。
石梅在青玉反复水土不服之后,劝慰贾敏,青玉在肚子里,曾经吸纳灵力,是不是可以让青玉提前修炼?
只是,青玉虚岁四岁,似乎太小了。
石梅贾敏都不敢冒险。
然后,石梅开始大量翻阅有关医书,同时陪着贾敏走遍了京都大大小小的大医馆。
然后,有一个客居京都多年的老大夫告诉贾敏母女,他当初上京也是水土不服,上吐下泻,什么药都不顶用。
最后几乎不想吃东西。
正好他当时借住的老板娘做豆腐谋生。因可怜他,天天送他豆浆豆腐脑。
他为了活命,刚开始强制自己喝,边喝边吐。
慢慢的喝着喝着,有一天,他忽然发现,豆腐是那么的香甜。
他连着喝了三碗还不够。
然后,老板娘盯着他。
他以为老板娘是要钱。
老板娘却说:“我只是奇怪,你今天没吐……“
老大夫说:“少爷的症状比老朽当初轻微多了,说明少爷的体质好。
不用吃药,自家回去用本地的黄豆磨豆腐吃吧。三五天保管见效。”
石梅给老大夫一锭银子:“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请先生笑纳。
他日我外孙好了,还有重谢!”
青玉坚持吃了三日。
清晨豆浆,中午晚上吃豆腐脑。
石梅又怕石膏吃多了多孩子不好,让青玉吃了三天菜豆腐。
然后,停止三天,再吃了三天。
半月后停止看效果。
青玉跟老先生不同,他是时好时歹。
然后,半个月过去,青玉吃啥啥香。
石梅觉得吧,吃豆腐也没坏处,以后就给青玉养成习惯,每日清晨一杯豆浆。
因怕青玉觉得豆浆有豆味不喜欢。
石梅用红豆绿豆一起磨豆浆,也给府里的孩子们都添上。
然后,荣府孩子们的早餐的水牌子就改了,牛奶豆浆,隔日一换。
如今荣府的先生姓又姓杜了。
正是杜宗元的族侄。
落榜的举子。
因为盘缠的关系,不想返乡。
荣府正好缺先生,算是一双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