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老太太 [金推] (香溪河畔草)
- 类型:青春同人
- 作者:香溪河畔草
- 入库:04.09
转眼到了腊八。
各种香味儿腊八粥在街面上飘荡。
冬猎盛宴继续举行,今年不关荣府什么事儿了。
贾敬照样才加,他是勋贵又是兵部官员。
石梅这里除了送腊八粥,又开始着集放了学的贾珠贾琏白锦堂,再有七八个小子帮着送年礼。
今年的年礼很好准备。
都是江南的土仪,贾赦迷惑那些傻瓜的时候购买的物品。
几十两银子的东西,送去人家里,还十分喜欢。
尤其是孩子。
石梅吩咐,给有孩子的家庭,人手一套竹根雕,小孩子可喜欢那玩意儿。
分送了江南来的年礼,接着就该到了一年一度对账的日子。
腊月十五。
荣府跟各府邸的年礼走的差不多了。
金陵的贾斑,贾数。
黑山头的张珏乌进忠也到了。
同时,东府黑山头的总管乌进孝带来了贾珍的消息。
(乌进忠乌进孝是两个人。乌进孝是宁府黑山头的庄头,乌进忠是荣府的黑山头庄头。)
贾珍跟乌进忠要了一半年货,再要了五千领银子。
这些贾珍都有写信,贾敬肯定得认。
却是余家不进京,贾珍也不回京。
这些东西,是为了跟余家一起搭伙过年。
五千银子是为了在盛京买宅子。
余家既然接受了他做女婿,他就不愿意住在岳父家。
他强调,自己不是上门女婿。
贾珍说的是,几时混成人样,或者几时余家同意成亲,那时才回京。
贾敬杨氏不由心中感慨,人家是娶了媳妇忘爹娘。
这位是还没娶媳妇就忘了爹娘了。
杨氏跑来跟石梅诉苦,抹泪说:“珍儿这个白眼狼,儿子不要,爹娘也不要了。
婶娘,我养儿子还不知养只狗,还能看家护院。”
贾蓉给他祖母擦泪,笑眯眯的安慰祖母:“祖母,别怕,他不要你,等孙儿将来长大养您。”
杨氏心里总算有点甜头,摸摸可怜的孙子:“这个傻儿,你爹不要你了,也不要祖母了,你还乐!”
这种还没娶进门,就跟着媳妇一条心了,别说杨氏这一种土著有些焦心,就是石梅也觉得有些堵心。
真是不如养个叉烧。
这事儿还不怪人余家。
人家撵他回家,他自己赖皮,非跟余小姐一起。
贾敬便把剩下的年货一半分成三份,自己留下一份,其余都分给族人。
荣府这边首先是让贾政带着贾珠贾琏押送了五万银子去户部还债。
杜尚书收下银子,不免又去嘉和帝面前把荣府褒奖一番:荣府这位老太太真是信人。
这也不是杜尚书小题大做。
户部年年上门催讨,也没人愿意还债。
纵然还债,也是一万两万的往外挤。
这还是一般人家,有些宗室王公之家,干脆把户部的官员往外赶,甚至根本不开门,把户部当成叫花子对待。
石梅这里不知道杜尚书又把自己当成了楷模褒奖,带着孙子们写签字,按照花名册给后街的族人送年货。
贾珣与贾珃今时不同往日。
按照时人的说法,那是鸟枪换炮,改换门庭了。
两人如今都住在街面的宅子里,三进深带着跨院的宅子。
将来生上两儿子无需买宅子。
最打眼的变化,就是他们的穿戴,完全就是荣府嫡枝少爷的派头。
石梅统一给他们定制的灰鼠皮大氅,貂皮出锋的棉袍,貂皮的帽子。
式样都跟贾珠贾琏一个样。
走出去就是一群大宅门里的大少爷。
贾珣的媳妇一身石榴红缎面银花,白狐皮出锋的袄裙。
同色的昭君套,衬得她肌肤赛雪,活脱脱压了后街小媳妇们一等。
而且,石梅还给两位侄子每家一百亩两田,已经在官府过户。
这两人如今都是京郊的小地主了。
而且,大家伙子还知道了,他们做生意不是按照掌柜领俸禄。
而是所有的盈利,刨开费用之外,都是跟嫡枝五五分账。
还不用担心纳税,不担心街上的混子捣乱,有巡街御史,还有锦衣卫贾赦的旧部看护呢。
一个月孝敬他们一顿酒席,年节一份年货,保证你一年平安无事。
这些都是嫡枝在操办。
这高低一比较,许多人红了眼睛。
首先是贾敬的庶出叔叔贾代修心里不平衡了。
他找到贾敬:“大侄子啊,这等好事,你怎么不学学呢?”
贾敬摊手:“五叔啊,您说话的凭着良心啊!
当初侄儿是极力说服贾璜,贾瑕侄儿出来经商,可是您老当时犹犹豫豫,一直没有回话。
贾珣与贾珃本是被婶娘说服,他们自然跟着婶娘。
这事儿闹得侄子在婶娘门面很是落面。
侄儿的号召力还是比婶娘差了一大截。
西府那边的人就愿意替嫡枝分忧,咱们这边就没人伸手。
唉,还是侄子的威望不够啊!”
贾代修也是脸上一红。
他的三个儿子算是废了。
一个个混吃等死,唯一优点,就是每人给他生几个孙子。
贾代修就说了:“大侄子啊,我就把贾璜,贾瑕交给你了,你安排吧。”
贾敬就说:“不是听说贾瑕侄儿立志要入学吗,怎么不读了?”
贾代修摆手:“你也知道,他爹是个病秧子,如今成天瘫在床上,全靠他娘在伺候。
两个孩子,小的一个还小,贾瑕不出来,叫谁出来?
再者,你六叔也说了,他再考十年,也是无望。
贾璜也是。
算啦,咱们没得那个命。
听说金陵老家的族人,儿子都是十五队就上街面讨生活。
这一次跟着去江南,金陵的老家的孩子就比咱们京都的孩子出彩。
我这脸上真是无光。
贾璜今年也十七了,贾瑕也十六了。
按照金陵的规矩,早该自找饭辙,我们娇惯了。
你看那贾斑贾数贾玫,一个个都有出息。
贾敦已经成了私塾先生,大侄子你瞧瞧,咱们这都养了什么东西。
金陵出了三个秀才,咱们这儿一个也没有。
唉,不说啦,今后,谁再说生活无着落,格外要钱要米,大侄子只管告诉叔叔,我大嘴巴子抽他。”
贾敬就说:“不如这样,这个十八,侄儿摆酒,咱们商议商议,看看别家还有谁愿意出头帮忙。
只要是铺子一开,一百亩良田,侄儿马上过户,一刻也不耽搁。
但是,五叔,咱们一句丑话说在头里,这一百亩地只能传家,不能专卖。”
贾代修马上就要增加二百亩,心花怒放:“这是自然,你六叔哪里我去说。”
贾敬道:“择日不如撞日,侄儿就跟着五叔走一趟,亲自去接六叔。
只是,六叔家里的贾齐似乎身子骨不大好。
六叔只有一个儿子,做生意虽然有伙计,贾珣贾珃都是亲自进货,找货源,可不是轻松的事情啊?”
贾代修道:“找他不是为了让齐儿参加,是让你六叔劝劝其他族人,即便他不出人,也要表示支持才成。“
贾敬颔首:“您二位是族里硕果仅存的长辈,理当以您两位马首是瞻!”
贾代儒果然愁眉苦脸。
这个贾齐的媳妇生了儿子,才刚二岁。
贾齐却病病歪歪,就没好过。
贾代儒也有三个儿子,前头两个都
夭折了,只剩下这个,又是这样。
五太太与媳妇成天抹泪。
贾代儒也是心焦不已。
贾敬摸摸他孙子贾瑞。
贾瑞顺势就抱住贾敬的腿杆儿:“大伯父!”
贾敬抱起贾瑞:“好小子,长得挺结实。”
贾代儒道:“叔叔也就这点念想了。”
贾敬抱着贾瑞进去探视贾齐,说了几句才出门。
贾敬跟贾代儒说了给族人找饭辙的事情:“我们两府养也养得起,不过就是一口嗟来之食,饿不死也富贵不成。
如今西府婶娘提出来这条计策,侄子觉得可行。
只是侄子去年三番推荐,族人们却误会了,以为侄子推脱责任。
无奈之下只得罢了。
今年贾珣,贾珃两个侄子做出来的成绩,诸位也看见了。
五叔的意思,让侄儿再给族人一个机会。
侄子还是那话,只要谁出头为嫡枝分忧,侄儿即刻奉上一百亩良田。”
第104章 穷则思变,计之深远
贾代儒道:“这几年我早看清楚了,族里子弟就是在学里来混月例, 根本不肯勤奋上进, 白瞎两府的栽培。
这些娃儿, 小的不说,大的几个多没有科举缘。
我年近五十了,心里那一点子不甘,早在你兄弟夭折时候就淡了。
虽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但是,你得有这个命。
一个你, 一个政儿,没见你们头悬梁锥刺股, 偏就出来了, 这就是命!”
贾齐也有读书天分,只是,贾齐没这个命,得了这样一个破败的身子。
贾代儒也是荣公的公子。
自幼好学,入学成了秀才,也仅止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