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克沙哈谦虚地说道:“皇上谬赞,这都是先帝爷知人善任,才能允许臣略建寸功。”
建宁说道:“大人不必太过谦虚,你若是不好,也不会得到先帝的钦封成为辅政大臣了,文治武功自然是人所不及的,朕打算拜你为师,跟你好好学学这治国用兵之道。”
他这一说完,众人都惊讶了,几位大臣不由得哗然变色。
鳌拜率先反应过来,跳出来反对道:“皇上的老师事关重大!应该慎选,怎能草草的就决定!”
建宁淡淡的说道:“慎选也要有效率,魏师傅被鳌中堂弹劾,告老还乡已经有大半年了,你们商议了这么久,也没给朕再找个像样的师傅来,难道要朕的学业一直耽搁下去?”
鳌拜连忙说道:“并非如此,臣已经选了济世给皇上做师傅,他曾经做过先帝爷的老师,学识和德行都很好,比之前那个姓魏的汉人强多了,他随时可以上任!”
建宁说道:“不必了!我看苏克沙哈就很好,他是先帝亲选的辅政大臣,自然是各方面都好的,难得的是还对政务十分熟悉,难道会比不上一个济世?”又问苏克沙哈道:“你意下如何?可否有信心胜任帝师一职?”
苏克沙哈并不是优柔寡断之辈,而且辅政以来又受到鳌拜的打压,觉得此时康熙竟然如此的赏识他,君臣之间若是有了师徒之名,必然更为亲近,日后的施政之法也更倾向于他。明显是扬他以抑鳌拜,苏克沙哈也顾不得他想,说道:“臣唯遵皇上旨意,一切由圣主定夺!”
建宁自从到了这大殿之中紧绷的小脸儿,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模样,说道:“苏克萨哈大人现在已经是领侍卫内大臣,就加太子太保,赏双眼花翎,即日起为朕讲学。”
苏克沙哈此时已经面露惊喜之色,郑重的跪下,谢主隆恩。
建宁见除了苏克沙哈之外,别人的神色都有些复杂,看不出是喜是忧,又说道:“朕给自己找了个老师,众爱卿都没意见吧?朕知道未亲政之前对朝中的事务不能下旨意,但是决定自己的师傅人选总还可以。”
康亲王杰书,遏必隆等人只觉得今天并没有什么说话的余地,康熙已经下了旨,连鳌拜都无言反驳,他们能有什么意见,所以便直接恭贺苏克沙哈。
在苏克沙哈的谢恩声中,唯有鳌拜冷哼一声。两人的政见素来不和,而且苏克沙哈常被鳌拜打压,索尼对苏克沙哈也有些看不上,所以对鳌拜的打压视而不见,遏必隆更是个墙头草,看哪方势力大了,就往哪方倾斜。
所以是四个辅臣当中,算得上是三对一的局面,对苏克沙哈极为不利。
但是不知道为何,小皇上竟然与苏克沙哈看对了眼,非要提拔他做老师,从此就不得不让鳌拜对苏克沙哈严阵以待了。
苏克沙哈也因此意气风发,看鳌拜的眼神都带着刀子,看来双方之间胜败未分还要重新较量。
等到今日的讲政结束之后,建宁又把苏克沙哈独自留下。苏克沙原以为皇上是为新出炉的师生关系打个前奏。
苏克沙哈一拱手,连忙表忠心道:“承蒙皇上恩典,臣以后必当尽心尽力,对皇上倾囊相授。”
建宁则说道:“朕既然选择你,自然十分相信你的人品。只是有一句话要叮嘱苏克沙哈师傅。”
苏克沙哈说道:“臣敬请皇上赐教。”
建宁说道:“师傅自有大才,只是失之于耿直,所以有好多政论不得实施,要知道独木不成林,你为什么不能好好与索相好好相处呢?”
这一语点醒梦中人,提醒了还在兴奋之中的苏克沙哈,若是想与鳌拜相抗衡,靠他自己是不行的,就算是现在他多了一个清贵的帝师头衔也没有什么实质作用。别忘了上一个皇帝的师傅魏成馍,是怎么被鳌拜轻易参走的!
此时的苏克沙哈已经对康熙十分心悦诚服,不当他是寻常的十几岁孩童,恭敬的说道:“臣明白了,臣谨遵圣上教诲!”
不久之后,连宫中都听说苏克沙哈与索尼修好,甚至结成了儿女亲家的事。苏克沙哈亲自为自己的独生儿子求娶索尼的小女儿,从此两家结为秦晋之好,在朝中政见之上,虽然也有分歧,但是不会像之前那么剑拔弩张了,至少索尼不会像之前一样倾向鳌拜,去共同对付苏克沙哈。
那两家和乐了,可是有人却因此大发雷霆!鳌拜认定了,康熙小儿背后一定有高人指点。甚至这有可能是太皇太后的手笔,要不然她怎么敢放心的扔下小皇上,自己跑到旧都去礼什么鬼佛,这说不定都是她走前安排好的!
于是鳌拜让人去严查,看看还有没有什么后招,宫里自然也有见风使舵投靠于鳌拜的人,大太监黄廷敬就是之一,听到鳌拜问小皇帝身边有什么帮手?特地去调查了一番,向鳌拜进言道:“奴才听说那日早朝之前,毓庆宫的小格格过来跟皇上说了一早上的话呢!”
鳌拜奇怪道:“谁是毓庆宫的小格格?”
当他弄明白这太监说的是康熙的妹妹之后,狠狠的给了他一个耳刮子:“让你查点东西毫无进展,还敢搬出一个乳臭未干的小丫头糊弄我!你若是说是那个苏麻拉姑小娘们或许我还能信一点!”
鳌拜是行伍出身,又是满洲第一勇士,因为是恼羞成怒之下打个太监,这一下子下去也没留什么力,当时黄廷敬就觉得眼花耳鸣,从此竟然落了个脑震荡的常犯病。
鳌拜却不知道,这太监查出来的就是真相,甚至他一直到死也不相信,自己竟是败在一个小丫头手里。
第157章 刁蛮公主7
明明能从式微之时加以抑制,但是能做到这些的人, 无论是索尼还是太皇太后, 竟然都无动于衷, 任由鳌拜的野心愈演愈烈,差点篡位, 没人体会康熙差点成汉献帝的惊慌。但是建宁不同,她感同身受了一次,就决定做点什么, 搅乱这一滩浑水。
建宁替玄烨上朝一次, 就打乱了朝中原有的局面, 回去之后自然向玄烨乖乖认错。“皇帝哥哥,我见苏克沙哈讲折子讲得十分明白, 且能引经据典懂得的又多, 便给你请了回来做师傅。魏师傅离开已经有一段日子了, 任由他们左谏一个右谏一个, 一直定不下来,要耽误学业的。”
玄烨道:“你是说, 你给我请了苏克沙哈做师傅?”见到建宁点头, 玄烨说:“亏你想得出来, 皇子贝勒门的师傅都是有名的大儒,通晓古今,但是还很少有需要在政务之上下功夫的, 苏克沙哈要办理的政务那么多,他有工夫做学问吗?”
建宁说道:“试试看不就知道了!有一句话说实践出真知, 说不定他这个有多年从政经验的大官比那些只知做学问的老学究还要适合呢。”
玄烨又奇怪道:“那他们都同意了?之前每说一个师傅人选,他们都要议上几天。”
建宁说道:“借着皇上的金口玉言,亲自定下良师,他们还有什么好不同意的,苏克沙哈当场就谢恩了,其他人也没有反对的。”
一开始玄烨听了她的理由之后,只以为她是欣赏苏克萨哈的学识,但是没想到后来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鳌拜仍然跋扈,但是如今他有了牵制之人!
他与苏克沙哈都是辅政大臣,自然要明里暗中较量一番,之前鳌拜一家独大,养肥了他的野心,对康熙越发的不恭敬,但是现在他更怕苏克沙哈取代他第一辅政大臣的位置。
苏克沙哈本来就与鳌拜不合,如今有了皇上撑腰做了帝师,另一边又与索尼等人修好,便有了与鳌拜一争高下的资格。
于是在登基以来一直生长在夹缝之中,没有过过一天安生日子的康熙,就能得以喘息,看他们二虎相争,慢慢长大丰满自己的羽翼。
魏师傅虽然受到鳌拜的迫害告老还乡,但是魏东亭仍然作为皇上的伴读留在宫中,仍为伴读,他的武艺学得也好,又比康熙大几岁,更被封为御前侍卫,随驾在御前行走。
康熙与魏东亭说:“建宁真是个福星啊,谁想到她的神来之笔竟然暂且解了朕的困局。鳌拜向来桀骜不驯,在朕面前也依然我行我素,今日竟然为了与苏莎哈意见不同来征询朕的意见,怪不得古人说制衡之术只要用得得当,便有无穷威力。”玄烨六岁之时就开始读《帝王心鉴》,那里面所说的一时还不能全都理解,如今倒是有所印证。
魏东亭惊讶地说道:“奴才不懂,您是说这其中有三格格的主意?”
康熙这才发现说漏了嘴,连忙补救着将话题岔了开去。
慈宁宫中建宁与大格格二格格以及其他诸皇子贝勒们每过三天都会来给皇太后请安。皇太后一向和蔼,又喜欢孩子们,每次都准备好精致的茶点,好能多留他们在此呆一会儿。谁知道这次请安时,太后好像身有不适,也不留他们多呆,挥手就让人都走了。建宁本来是跟大格格一起走的,里面的宫女又传了一句,“建宁格格留下。”
建宁于是止步,又退了回来。
皇太后挤出笑脸说道:“好孩子,不要拘束,你陪我坐会儿吧,我这两天身上有些不舒服,人多了吵得我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