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也一边快速的说:“今早上听说城门口已经戒严了,不准出入,我刚才进你们衙门的时候,除了看管你们这两个房间的人,剩下的一个人都没有,兵都被调走了!”
薛蟠懊恼道:“不好!人一定被他们带去宫里了,会对皇上不利,今天的大朝会是四品以上都参加,其中就有从关外来的那几位旗主!”
被解开束缚的那几位参将也顾不得疑惑宝钗是从哪儿来的了,听到这等骇人听闻的大事,都觉得如被注入了鸡血,“薛参领,你说怎么办我们就怎么办!”
薛蟠快速的说道:“孙绍祖若是敢带兵进宫,他所带的一定都是他的亲信,咱们的人他定然不敢带怕出乱子,衙门中没有打斗的痕迹,说不定给放回家了!还有休沐的,你们现在就一个一个的去找,能收集多少人就收集多少人,最晚半个时辰之后,跟我到东华门集合。”护军衙门的护军们都是当职三天,休息两天,所以每日至少有一小半护军休息在家,相信这一段时间也够他们召集不少人手。
“是!”于是被绑了一夜,一肚子怨气的几个参将们匆匆招集人马去了。
薛蟠对宝钗说道:“京城内的所有兵马都受到九门提督的节制,若是隆科多真有造反之心,那不只是护军衙门,就是其他衙门多半也都成了他的囊中之物,为今之计,只有用皇上的圣旨或是十三爷才能调得动城外大营的兵马前来护驾。还有半个时辰就到上朝的时辰了,十三爷说不定已经在路上了,妹妹,你能不能去找到他拦下他,告诉他这里还有城门口发生的事儿,这几个参将我还得居中调配,不然他们不敢闯进宫去。”
薛宝钗知道薛蟠此时心中也是很怕的,若是真让奸人成事,或者是他们的推断不对,都是掉脑袋的重罪。薛蟠这一下去进宫营救,不过是赌上了身家性命。
宝钗坚定的说道:“哥哥放心,我必然拦住十三爷,你自己小心点儿!”
说完薛蟠只觉得眼前人影一闪,又看见宝钗远远的已经到了几丈开外,再眨一下眼睛,就看不见她了!早在宝钗送他那本炼气的方法的时候,薛蟠就觉得自己妹妹是个世外高人。如今更是亲眼所见,她不仅能在十几二十个旗兵手下救得他们出来,更是如同会飞一样,眨眼就不见了!无论有多少意外也只能先憋在心里,等这事之后再问她!
薛宝钗到了怡亲王府门口,问过了看门的,果然说十三爷出发已经有一阵子了。宝钗于是奋起直追,在离宫门不远处果然见到了怡亲王府的轿子,于是她翻身落地,从侧面来到轿子前,除了几个轿夫之外,还有王府的长使跟着,一见到她自然十分意外,连忙叫人停轿。
胤祥还有些纳闷儿,在里面问道:“到了吗?轿子怎么停了?”
长使在外面说道:“回王爷,还没到,不过是三格格拦路!”怡亲王和福晋已经有两个亲生女儿,所以王府之中对宝钗的称呼都是三格格。
怡亲王掀开轿帘儿,看到果然是她,意外到:“宝丫头你来干什么?上朝时间快来不及了,有什么话,等我下了朝之后再说!”
宝钗正色说道:“王爷,你先不能进宫去,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单独禀告你,听了我的话之后你再做决定。”
怡亲王犹豫了一瞬,说:“好吧。”于是对轿夫和长使说道:“你们先到一边去!”
于是宝钗在怡亲王耳边耳语了几句,只见他面色越来越凝重,后来召回轿夫们说道:“回去!”
长使一愣:“王爷不上朝了吗?”
怡亲王说道:“你去,看到了相熟的官员或者皇子,让他给我带个假,就说我旧疾复发了!”
第147章 钗在奁中41
怡亲王对薛宝钗说道:“今日外面乱的很,你一个姑娘家不适合在外面呆着, 我派人送你回去。”
宝钗小声说道:“不, 我和王爷一起去城外的大营。”
胤祥一惊, 惊讶的看着她,同样低声道:“你怎么知道我要去城外大营。”
他见宝钗一点儿也不意外, 还是一幅意料之中的样子,又想到她高深莫测的身手,说道:“算了, 你就跟在我身边吧。”反正是自己人, 多个宝钗在他身边, 算是多一层保障,但是他心底里可没想着让这个外表看起来是弱女子的姑娘家来保护他。
怡亲王的轿子不小, 足够两个人乘坐, 于是胤祥挪出一个位置给宝钗坐。
宝钗说道:“京城内的禁军哗变, 我猜王爷当然要求助于城外的两座大营, 不过,也要做好最坏的打算才行, 听说那些接管了护军衙门的旗营兵主力就驻扎在城外。”
胤祥说道:“我也已经想到了, 丰台大营和西山大营的兵将都是我一手带出来的, 他们的本事如何,我心里十分清楚,若是连他们都对付不了, 让人篡了位,那紫禁城里面就更是岌岌可危了。”
太和殿里雍正正与列为臣工大朝议政, 刚开始并没觉得有什么,可是那几个今日刚刚临朝的铁帽子旗主王爷,竟然与廉亲王同声一气,先是控诉雍正的新政劳民伤财,失掉了多少人心,弄得朝政和地方人心涣散。于是要求什么重新开启‘八王议政’,以后再有什么政令,皇上需要与八王商量着来,也就是要求雍正将上书房和军机处以及他自己专断的权力让出来!而且态度别说恭敬,竟有十分倨傲威逼之态!
满朝文武大臣,除了张廷玉和马齐两位高官厚禄的首辅大臣之外,竟然没有一个人敢与八王爷那一伙人去据理争辩的!
雍正见到这样的情景,心寒至斯!心想,这些人既然他好言相劝不听,唯有行使皇帝的武力权威,谁再无端的扰乱朝会,就将之拿下。
但是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御林军统领图里深竟然无兵可调!图里深前来回报道:“奴才无能,御林军被隆科多大人派来的护军衙门的人换防了!”
雍正的心里已经翻起惊涛骇浪,但是他还是将隆科多叫来当面问话,以防误会了他。
雍正见了隆科多之后,就怒问道:“谁让你换防的,竟然敢私自调动朕的御林军,你好大的胆子,难道你要造反不成!”
隆科多说道:“回禀皇上,今日朝会出入的人太多,奴才又担着领侍卫内大臣的头衔,害怕万一出了什么意外,这才增加了防务。”
雍正带着疑心说道:“那好,你现在就调两旁御林军来,交给图里深接管。”
隆科多却并不领旨,而是跪直了说道:“今天与会的都是为国尽忠的王公大臣,皇上调兵要来抓谁,依奴才之见,不如不调的好。”
雍正心下已经明白,今天这事儿,就连隆科多都参与其中,昔日他的心腹爱将已经成了廉亲王那一伙儿的人!
雍正冷声道:“算朕看走了眼,竟然让你当九门提督!你不要忘了,京城里的兵力有限,城外的丰台大营,西山大营,兵力要超出你几倍!”
隆科多依然面不改色的说道:“皇上这样说,叫奴才如何受得起!奴才这样做也是为皇上着想,更是为祖宗的江山社稷着想,而且不仅是奴才,就是九门的将士,包括城外的西山大营和丰台大营的将士也是和奴才一个想法。”
雍正心中已经怒极:“你这又是何意?难道,城外两座大营也与你这不忠不孝的奴才一样,都要造反了吗?!”
一直在旁边装壁花的五皇子弘昼知道此事非同小可,不能再沉默下去,要把他知道的事情说出来,于是战战兢兢的上前,几乎带着哭腔说道:“回皇阿玛,丰台大营和西山大营的军务,昨日已经被四为旗主王爷带来的骑兵共管了!”
雍正向后退了两步,险些跌倒在玉阶之上,还好弘昼扶住了他,众人都担忧的道:“皇上!”
胤祥和宝钗到了城门口之后,守城的官兵不让出入,胤祥下轿说道:“谁给你们的胆子,连本王的驾也敢拦?”那人一见竟然是兵部尚书十三王爷,自然是不敢拦,兵部有权直接辖制他们这些武将,说是隆科多大人吩咐的。
胤祥冷笑道:“又是隆科多,他做的‘好事’倒是真不少,我看今日过后,你们再也不能见到这位隆科多大人了!给我备两匹快马!我们这就出城!”
那城门守将连忙应是,让人牵来两匹最好的马,又小心翼翼的问道:“敢问十三爷,这不让出入的禁令是否解除?”
胤祥瞪着他说道:“你连我都敢拦了,焉敢不拦别人?!照样执行!除了我带的人,任何人不准出入。隆科多的命令也不再生效,等今天傍晚圣上自然会派人来传喻。”
“是!”
胤祥问宝钗:“轿子太慢了,会骑马吧?”
宝钗闻言点点头,已经干脆利落的翻身上马。
两人策马到了丰台大营,发现大营中除了本来的将领之外,又多出了两个旗兵的将领与他们共治军务。
若来的不是十三爷而是别人,他们这一招兴许还能好使。毕竟昨日廉亲王带他们来时,谎称是奉了皇上的旨意,旁边还有当今的三皇子五皇子作证,说皇上确实说过让旗兵们共管,正式的圣旨还没下来,先把人派过来。却不知道廉亲王借此偷换了概念,共整旗务和共管兵务可谓是天差地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