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将报纸往旁边一扔,也走了。
……
第341章 好朋友
贾宝玉问柳湘莲跟薛宝钗订婚究竟是怎么回事的信, 在冯紫英从柔佛公爵府回来时,被送到他手里。
皱着眉看完贾宝玉的信, 冯紫英喃喃道:“如果我没有看错的话, 这他是喝哪门子的醋啊?”
薛宝钗, 跟贾宝玉没啥交集吧?
作为才加入的一分子,他忍不住找卫若兰打听了一下。
“你都还不知道啊?真是,”卫若兰好想翻白眼, “听说,贾宝玉的母亲, 与那薛氏的母亲是嫡亲的姐妹,姐儿俩想把儿女凑一对儿,正好一个有金, 一个有玉,多好的金玉良缘啊。谁知道,宝兄弟屡屡出错, 那薛家人心里自然是老大的不乐意,就想法子退了婚。这本就是那姐俩的口头约定,实在是做不得数的。诶, 我警告你,可别到湘莲面前去说啊。”
冯紫英捶了他一拳道:“你真当我是傻子啊,那薛氏与他又没有什么关系,再说了, 这宝玉行事也太随心所欲了点儿, 做兄弟无所谓, 做妹夫,我也是不大可能答应的。”
就贾宝玉那见一个爱一个的性子,女儿家跟了他,只怕是难有舒心日子的。
卫若兰道:“这不就结了,你给他回个信,告诉他人家小两口彼此倾慕就够了,免得他一天到晚东想西想,做出什么事来,就不好了。”
这倒是,以那贾宝玉的性子,弄不好,倒是真有可能给柳湘莲写信,说些什么乱七八糟的,坏了人姻缘就不好了。
冯紫英被卫若兰的话吓出一身冷汗,一是不想柳湘莲好好的姻缘被他拆散;二来也怕贾宝玉乱说惹恼了薛家,以现在贾宝玉的势力对上薛家,那简直就是在自寻死路。
贾宝玉的心思他懂,无非就是不是他甩了薛家而是薛家的姑娘先甩了他,那点儿男人的自尊心受损罢了。
不过为了他这可笑的自尊心就拿鸡蛋去撞薛家这个大石头,委实是不智。
于是,冯紫英斟酌词语,给贾宝玉去了一封信。告之柳湘莲与薛氏女两心相悦,同时委婉告之,柳湘莲这个女婿,是薛家上上下下都通过了的,甚至是薛蟠先取中的柳湘莲,然后再去求的薛二爷考察。
而薛氏女与柳湘莲两心相许也有近两年的情分,要贾宝玉看清楚自己,不要纠缠其中了。
贾宝玉盼星星盼月亮,结果得到这样一封信,心情之郁闷,可想而知。
他哪里喜欢薛宝钗了?
他只是担心柳湘莲娶了薛宝钗日后过得不快活而已。
拿起笔文思如泉,又给冯紫英去了封长信,解释自己对薛家女无意,他担心的是自己的兄弟,是害怕柳湘莲婚后不幸。
冯紫英看了半日,最后弹纸笑道:“你关心柳兄,害怕他日后过得不如意?”他反手将信拍在桌上,“真是饱汉子不知道饿汉子饥啊,你有人庇护,衣食无忧,我们却不得不靠自己一手一脚打江山,真是愚蠢的让人妒忌。”
担心柳湘莲?
你若是知道我们过的是什么日子,你就不会再说这话了。
柳湘莲心心念念的就是要将柳家在他手上发扬光大,为他父母争光,你居然说你懂他?你要懂他,这些话就不该说。
一怒之下,冯紫英找到柳湘莲,将贾宝玉的童言童语说了,“我也打听了一下,虽然他们的长辈彼此有意,薛家姑娘却是谨守礼教,并未与他有过多接触。他那个人,你是知道的,但凡见谁长得好,就想划拉到他那里的,他日后若是再向你说些什么风言风语,你也休要理他。”
将贾宝玉的两封来信,都交给了柳湘莲。
柳湘莲看过后,觉得委实是太过荒谬,“我与薛姑娘成亲,关他什么事?再则,他们的长辈也不过就是口头约定,并无婚书,他行为有失检点,人家薛家推了婚事,就与他再无干系,他写这无聊的东西来做什么?”
他也是早不知道薛姨妈与王夫人还有这一出,知道的话,他……还是会介入的。
他未婚,薛宝钗未嫁,他凭什么不能追求薛宝钗。
如薛宝钗这样优秀的女子,身后有几个失意的男人很正常,他现在很庆幸,自己是那个雀屏得选的幸运儿。
薛宝钗两世为人,对于柳湘莲的处境如何不知,她知道一个人在战场上,经历战场上的腥风血雨后,最需要的便是家人的慰藉。
是以在二人说定后,她除了给柳湘莲送些需用的衣物外,也会给他写信,说些家长里短,不着痕迹的开解他。
这么一来二往的,薛宝钗便如涓涓细流,早就将柳湘莲那千疮百孔的心给补的无一漏处,自然,柳湘莲这颗心,也被她牢牢的攥在手中。
除了战场上冲锋陷阵,其余的事,柳湘莲基本是听薛宝钗的。
现在贾宝玉的这些疯言疯语,自然是大大的激怒了他。
柳湘莲将那两封信收起,“麻烦冯兄了,我会亲自料理这事。”这宝玉,竟然还是这般孩子气,你难道不知道,朋友妻不可欺么?
贾宝玉先后收到冯紫英与柳湘莲的信,都是一个意思,要他少管闲事。
柳湘莲甚至很不客气的问他,“宝玉你写这信,究竟是什么意思?薛姑娘对你毫无印象,你这样贬低一个你不了解的人,就是你的修养吗?”
贾宝玉:……
我欲将心托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柳兄,等你知道了那薛宝钗是什么样的人,你再来后悔吧。
……
他却不知道,他这么一折腾,无论是柳湘莲,还是冯紫英,卫若兰,大家都对他提高了警惕,知道这个人实在是没长脑子,以后大家见了他,还是少说正事为妙。
可怜贾宝玉,就这样被那哥儿三出局了,做朋友,你也不能管太宽啊,这已经涉及人家的私生活了。
……
第342章 琐事
许慧心的事闹得太凶, 差点儿没弄成全民公投。
最后法院的判决倒是大快人心,说那渣爹既然没有抚养过孩子, 且遗弃未成年的孩子, 本身就是犯罪, 自然也别想得到孩子的赡养。
最后给他联系了个养老院,算是解决了这个麻烦。
不过,这也给那些倚老卖老的敲了个警钟。孩子并不是你生下来就了事, 还得好好抚养的。
……
因为有了这个例子在前面,有许多对父母偏心不满的, 都向法院递了状纸,要求解除赡养义务。
而法院的判决也算公允,情节恶劣的, 都判了解除赡养义务,你偏心哪个孩子,就去哪个孩子家吧。
其他的, 则是强行判定其他孩子的赡养义务,老人也不能只一个儿子养吧,难道你们不是?
大家都出钱。
因为闹得沸沸扬扬的, 国民也多收敛了点儿。
这当爹娘的,就算是不能一碗水端平,至少也知道,那面子上得做过去。
也有横的, “我的钱, 我爱给谁就给谁。”
当然马上就有人回他, “那你就跟你那宝贝儿去呗,法院就是这样判的。”
这种气氛下,贾母基本每天脸都是黑的。
出门就听到这些言论,以至于心中有鬼的她总觉得这些都是在背后说自己。尤其是那种你偏心谁就跟谁呗的言论,简直是戳她的心窝子啊。
她倒是偏心了贾政一辈子,结果如何?
人家烦了她厌了她,直接留新大陆不回来了。
现在,她也只有把一片爱心寄托在贾宝玉身上,指望贾宝玉日后与她养老了。
可惜,她的宠爱有毒,以至于本已成长了点儿的贾宝玉又迅速返回了原点儿,有糖吃,他为什么要去吃苦?
当他傻啊?!
李纨虽然不喜欢贾母插手她管教贾兰,可是对于贾母名下的财物,她还是非常在意的,贾兰日后想要上进,是免不了要钱财开道的,见贾母竟然把资源都向贾宝玉这个废物偏移,半点儿不为贾兰考虑,李纨心中的愤怒可想而知。
……
黛玉对着报纸叹道:“时间不够,若是咱们提早发动的话,估计,情况还要好些。”
贾迎春叹道:“毕竟几千年的习俗,想要一下改变多少,也是不可能的。”
算起来,她们家连带她爹,通通都是偏心的后果,不过不是被偏心,而是被忽视,忽视了个彻底。
黛玉咬住牙,“继续推进。”
元朔帝马上就要回来了,不敢掉以轻心啊。
说起偏心,她还不是一样,当年她携郡君之威,贾母还不是一样忽视她,由着那贾宝玉来冒犯她。
只为了让那贾宝玉高兴那么一刹那,她林家的尊严,在贾母的眼中,就那样不值钱?连个小儿须臾的欢乐都不如?
哼!
她倒要看看,那贾宝玉有什么出息,看看他如何回报贾老太婆。
不是嘴里衔了块石头,他就会有出息的,嘴里会衔石头的,也可能是那守门的石狮子。
“女王陛下呢?”
贾迎春无奈的道:“去巡视天鹅堡了。”女王陛下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现在经常往天鹅堡那边跑,连正事都不管了。(元宸女王:当我乐意啊,奈何有个讨债的,在背后催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