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茶倒水,这么简单的事,你怎么都做不来?
他辩驳说,在家就是这样,老太太不许他做这些事。
结果又是一顿训斥,“做不来就学,有谁是天生就会的,既然兰哥儿、环哥儿都能学会,你为什么就学不会,人家兰哥儿还是长子嫡孙呢,年纪也比你小,也没见这么娇气。”
贾宝玉被气了个倒仰,他们,他们能和我比吗?
连袭人姐姐也被你们夺了去,一想起跟袭人在一起那销魂滋味儿,贾宝玉越发悲伤了。
也幸好袭人被派到了史湘云身边,不然的话,他都不知道还会叽歪些什么出来。
嫌弃我成绩不好,也不看看,这里的学校都教了些什么?
诗词阅读就那么几章,其他的不是白话文就是那些,《史记》、《论语》里摘抄的片段,这些都是贾宝玉最厌恶的。
那怕仅仅只是片段,他也不想学。
更加不想去了解里面的微言大义,甚至在考试的时候,他要么故意写错答案,要么就是毒舌的将这些内容挖苦一番。
这样自然是没法得分的,甚至反而引起阅卷老师的反感,将他的分数往严里打,扣了个七七八八。
然后他擅长的绘画又不占分数。
至于数学,那个玩意儿就不是艺术家能搞懂的,他自然也学了个一塌糊涂。
于是乎,宝二爷的成绩,自然就有些不尽人意了。
对于这种不听话的学生,老师自然是要放大招的,大召唤术此时不用,更待何时?
这种事邢夫人是肯定不会管的,既然老二你把家事都托付给了你的好儿媳妇,那么自然是长嫂上咯,反正你不是自诩长嫂如母,将他们的钱全部都管完了么?
于是李纨只得硬着头皮去学校与里面的教师沟通,可是那又什么鸟用?
沟通的是他们两个不是贾宝玉啊,想要一心享福的贾宝玉去学这些正统的东西,那真的是你还不如拿把菜刀杀了他。
或者你干脆自己去自杀。
李纨在被贾宝玉N次气哭后,终于决定,她就是连面子功夫都不去做了,实在是太丢人了有没有。
就是她自己的儿子,也没有让她去受这个耻辱的。
更何况她儿子人家听话着呢,学业门门全优。
李纨觉得,贾宝玉怎么说,也只是她的小叔子。
再则,虽然古语有云,长嫂为母。
可是问题是,她公公婆婆身体都很好,完全用不着她来代劳。
于是,李纨非常爽快的将贾宝玉的学业丢在一边。
并且在薛二太太别有用心的安慰时,又狠狠的将贾宝玉抱怨了一通。
等到李纨抹着眼泪走了后,在一旁的屋子里偷听的薛大太太已然决定,她听她家老爷的遗言,这门口头约定的婚事做废。
第242章 远征军
唯一让薛大太太觉得犹豫的就是, “唉,当初就不该借钱给我那姐姐的。”
只怕, 以她姐姐的脾气,这笔钱,基本就算是肉包子打狗, 有去无回了。
薛二太太傲然道:“这个大嫂放心, 现在那贾二老爷可是在焱华的地盘上,这十万两银子,他是还也得还,不还也得还。”
呵呵
大嫂你昔日仗着娘家威风, 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 今日, 可是你自己请我们打他们脸的, 那也就休要怪我们不客气了。
对于拆薛大太太的后台, 并且将王家的脸皮拿到地上踩,薛二太太表示, 她非常高兴效劳,实在是乐意之至。
当然,她也没忘了在薛宝钗面前邀功,若非看中薛宝钗的才华,觉得她以后能与自己一双儿女互相扶持, 她才懒得帮这个忙呢。
“宝丫头, 二婶也就只能帮你这么多了, 她到底是你亲娘, 对你的婚事,你是知道的。你若有别的想法,只怕还得靠你自己。”
父母之命可不是虚的,薛大太太一句话,就能决定薛宝钗的终身。
所以薛宝钗要想以后还能有好日子过,她就得把薛大太太盯紧了。谁叫薛大太太耳根子软,人家一说,她就信呢。
薛宝钗对着薛二太太福了福,表示自己领了她这个情,“多谢二婶了,侄女何尝不知道母亲这个脾气,只是,侄女儿到底也还是小辈,有些时候,还请二婶替侄女儿多留意。”
既要留意她的娘不要一个不小心把她又卖了,也要帮她留意一下,看看有没有适合她的人家。
只不过,她现在就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女孩儿,话肯定不能说的太露骨,只要二婶心下明白就成。
她对薛大太太的眼光已经绝望了,上辈子,给他们兄妹选的都是什么人家?
贾家,就不用说了。
夏家,就想得人的绝户财,结果娶了个什么货色回来?
还不如娶个贫家小户贤惠知礼点儿的回来呢。
……
一望无际的大海上
一声声杀猪般的哀嚎传出很远
“救命,呕”
“救命啊”
“呕,哇”
……
君轩吊儿郎当的走了过去,离老远就捂住鼻子,“薛蟠,你不是挺能耐的么?你不是老子天下第一么?这才转了几圈,你就这熊样了?”
“呕,救命,放我下来。”
薛蟠有气无力的道。
他被绑在一个巨大的简易轮子上,现在那个轮子正慢慢的停下来。
“把他放下来,不过,薛蟠,下面这些秽物,却要你自己清理了。”
薛蟠就像死狗一样,被两个小兵解下,扔在一边。
君轩打了个手势,“给他冲冲。”
海上可不会缺水,一旁的水兵马上提了两桶水上来。
哗
薛蟠被冲了个透心凉,不通人也清醒了。
跳起来浑身一阵摇
唔
把水抖掉,总算是舒服些了,就是头还有些晕,眼睛也是眩的。
君轩赶紧跳到一边:“薛蟠你狗变的啊。”
看看,这水甩得到处都是。
薛蟠怒道:“你才狗变的呢,不是你们做弄我,我会这么惨。”
他转身就想走。
君轩对着旁边的水兵打了个手势,冷笑道:“薛蟠,你当我是你那些狐朋狗友,把他给我扔海里去,给他醒醒脑子。”
薛蟠大惊,“你要做什么?你是上官又怎么样?你知道我叔叔是谁吗?”
在一旁舱房的薛二爷想要撞墙,见过蠢的,没见过蠢成这样的。他大哥看样子的确是亏心事做多了,所以唯一的儿子生成这样。
“不要管我,去告诉君少校,他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不用客气。”
薛二爷很清楚,薛蟠这个性子继续发展下去,日后必然是要吃大亏的,不如就交给君轩调、教,左右君轩不过就让他吃点儿苦头,不会要他的小命。
“唉,这宝丫头那般妥帖一个人,怎么她哥哥却是这样,这两兄妹,当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云泥之别啊。”
他真的快要气死了,早知道薛蟠是这样的性子,他才不带这个蠢货一路呢。
可君轩喜欢啊,想想吧,一睁眼就是茫茫无垠的大海,那日子日复一日,是多么的单调。
他都得感谢薛二爷了,打哪儿找的活宝啊,实在是太好玩了。
当然,薛蟠的悲惨日子也开始了。
他就这样被人一路玩到泰西,差点儿是听到君轩的声音就想跑了。
除了薛蟠外,君轩还发现了几个极有趣的人。
冯紫英:神武将军冯唐之子。
柳湘莲:理国公府的旁支,世家子弟。
卫若兰:王孙公子,东平王府旁支。
君睿翻看着这些人的资料,“都是壅王的人。”他觉得不大可能,冯紫英就是在原著中,也明显是属于息王的人。
君轩摇头,果然指着冯紫英道:“这个人是息王的人。”
又指了卫若兰:“这个人应该是九王爷的人。”
他敲了敲桌子,指着柳湘莲,“这人虽然与他们走得近,不过似乎并不想搅到里面,或者是冯紫英他们还没有将他拉入自己的阵营,这人是个有真本事的。”
哦
君睿也有了兴趣,“我倒没有想到,他居然是个有本事的。你看着如何?”
“可惜了,”君轩惋惜的的道:“若是能跟着我们进修,应该是个将才。他学打枪很快,做那个模仿的转天轮也能达到准确分辨方位,他跟贾宝玉很熟,本来是遇到贾宝玉才跟着贾政他们一起过来的。”
君睿讥讽的一笑,“应该是贾政那边拉他过来做保镖吧,贾珍还是贾宝玉?”
柳湘莲对贾珍无好感,应该是贾宝玉了。
“贾宝玉,他哭得跟个娘儿们似的,被一路上的经历吓了个半死。柳湘莲看不过眼,这才陪着过来的。那两个应该是在拉拢他,又见了有这等好事,就借了帮忙为借口一道过来的。”
说着,他摸了摸鼻子,“然后,又正好碰上咱们讨伐泰西,柳湘莲这个人还不错,至少三观还正,看了那鸦片的厉害,大骂泰西人不地道,就跑去求了贾政,让他参加西征。”
君睿捏着下巴,“啧,我说这贾政运气也特么的太好了,本想让他死在泰西的,现在倒好,这才是打老鼠怕伤了玉瓶儿,看他的运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