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 十九哥, 你真不打算回大晋?”
在黛玉看来, 能够名正言顺的接盘大晋,没有什么不好的啊, 还省了刀兵。
君睿奇怪的问:“为什么要回大晋?小玉儿, 大晋那边, 给我和我娘, 留下的可不是什么美好的记忆。不然我为什么要建立焱华,就是不想再受大晋的束缚了。”
黛玉有些迟疑,“可是十九哥,大晋的皇帝陛下是你的父亲啊?”
大环境如此,她又没有觉醒,所以觉得君睿这样不好,那可是不孝啊,会对十九哥造成不好的影响的。
君睿不以为意,“哈,他又不是只有我一个儿子,你知道吗,小玉儿,我小时候可是被我那几个大哥哥害得险死还生好几次哦。”
其实,真正十九皇子早就被他的那些哥哥们害死了,不然自己怎么会过来?
自己既然占了人家的身体,替别人报仇那是天经地义。
他为什么要创建焱华,就是想等那老头儿死了就动手宰了那几个给小十九报仇,尤其是十四皇子,他就别想逃脱。
可笑,那老头还封了他个谨王,希望他言行谨慎不要犯在自己手上。我呸,你就是封他做乌龟都没有用。
十四皇子的命,他要定了。
谁敢挡他的路,他就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这个是自己对无辜枉死的十九许下的诺言,必须履行。
至于元朔帝,他觉得,自己报答这个便宜爹已经报答够了,已经够对得起元朔帝当初为了十九降生所做出的努力了。
再说,元朔帝毕竟也从其中得到了乐趣不是。
是以,他是半点儿都不维护元朔帝作为男人的尊严,拼命的给他娘引荐各色美男。
若不是元宸女王受女训女戒的荼毒太深,只想帮着儿子守着这份家业,说不得就得被这个儿子给掰成武则天了。
黛玉一听君睿如此说,那心顿时就偏了,顿足道:“那就不回去,不然白被人欺负了,皇帝舅舅还要你顾全大局什么的。再说了,咱们焱华现在的国力不比大晋弱,咱们凭什么去受那窝囊气?以后谁要敢说十九哥的坏话,玉儿揍他。”
看来,自己还得多学本事啊,不然的话,怎么帮十九哥呢。想了想自己会的东西,实在是汗颜啊,帮不了十九哥多少忙的。
君睿捏黛玉的脸,“想什么呢?我跟你说话呢?”
黛玉回过神来,忙扯君睿的手,拯救自己的小脸,“什么事?十九哥我都说了不准再捏我的脸了,我都大了。”
她现在不比原著中的林妹妹,生活幸福的她,虽然没长很胖,可是一张粉嫩嫩的小脸还是有那么一点点婴儿肥的,看起来乖的不得了。
自然,她的小脸因此就遭殃了,成了大人们一试手感的好地方。
但凡是身份能及的,都喜欢用他们的爪子在黛玉的小脸上练练他们的九阴白骨爪。
君睿一脸怪异,“小玉儿你才满了九岁,你哪里大了?得,我问你,陛下要我去打那些黄毛鬼子,你去不去?”
“去,自然要去,哼,我还想多学点儿本事呢。不过,十九哥,咱们好像一直都是在海上转圈,那以后若是深入内陆,该怎么办呢?”
黛玉顿时丢开研究自己究竟是大还是小的问题,问起君睿正经事来。
君睿走到地图前,指着地图道:“陆战,无法就是丛林,山地,与平原,平原上是骑兵的天下,嗯,这个我们就不说了,毕竟,大晋的骑兵一直都不能跟瓦剌比,而我们焱华更是少有平原,咱们差不多都是水战,……,”肯定不能指望习惯的海战的焱华士兵去跟那些骑兵拼谁的马术好,这个是硬伤,怎么训练都改不了的。
君睿清了清嗓子,“当然,咱们的武器与他们有差异,我们就得利用好这个差异,我们的人少,不能跟他们比,他们可以打人海战术,我们却必须避免这个问题。”
坦率说,既然我骑术不能和你们比,我们肯定就得扬长避短了。
我火器厉害远远就打死你,还拼什么骑术啊,我脑子进水了吗?
黛玉点头,“嗯,我们扬长避短,就像你说的那个M国一样,既然我们的长处是我们的武器,那么我们就要尽量发挥我们武器的优势。”
君睿拍了拍她的脑袋,欣慰的道:“孺子可教也。”
黛玉撇嘴,弯腰躲开他的手,“切,就跟你比我大了多少一样,其实你也不过是个小孩子,连冠都还没有加呢。”
君睿规定,不论男女,都必须在十八岁的时候行成人礼。
只有行过成人礼后,这些人方才能成亲。
当然,大臣们很是不满,建国伊始,难道不是应该鼓励生育人口,降低成亲年龄的吗?
这个可是不管哪朝哪代,开国的时候,都是鼓励人口生长,鼓励顺其自然的啊。
君睿只能给他们开了一堂医学课,告诉他们其中利弊。
“不错,是短期内能造成人口暴增,可是问题也很多,他们的身体一般来说,比之日后父母身体成熟后生育儿女要弱得多,非但不能帮助父母,说不得,反而因为他们的身体原因,还会将一个家庭拖垮,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供养儿女长期吃药的。而女子因为孕育的时间以及生产的时间,她们不能干活,不能创造经济收益,这笔账,诸位算过没有?”
大臣们目瞪口呆,他们从来没有考虑这样的问题,因为在以前,若是家里有病弱的孩子,一般来说,不是被溺死就是被抛弃,所以他们从来没有往这个方向想过。
“这个,殿下,老臣汗颜。”
“你们不能因为老百姓不懂事,将家庭困难转嫁到社会上,就忽视这个问题。朝廷要处理这些问题,也是需要花钱的。”君睿毫不客气的对这些老古董说道,“不懂就问,别老是端着你们的架子,人嘛,活到老学到老,你们骂家里儿孙不学无术的时候,自己可也别掉到这个怪圈里面。”
掉头就让管理财政的大臣,“我说的,想必大家也未必听得进去,还是请大人做个表出来,让大家看看,免得他们以为我是在虚言恫吓。”
当然,表一做出来,大家都吓了一跳,“哎呀,太子殿下说的竟然都是真的。”
于是,一干跳得快要飞起的大臣们不得不息了他们的脾气,好像的确是那样的哦。
亏本生意肯定没人肯做的,不然太子殿下说不得还以为他们有多蠢,那自己的官位岂非不保了。
当官的没了声音,那些力吹早结婚早生子的也就没有借力之处。
跳着跳着就散了,当然,他们想的烈士也没当成。
第203章 十八VS十五
君睿:就凭你们那点儿道行, 我要还栽在你们手上, 那我成什么了?
当即就下令将那张表格四处张贴,嗯, 现在不识字的人的确很多。
三十岁以上的, 大约十个人里面就有七八个人不识字。
乡下的泥腿子,海边的渔民,山上的山民,还有那些少数民族,有几个人识字?
可是他们的儿女却都大多是被培养了的,他们算不来, 自己的儿女算给他们听, 想必,也能想明白。
而且,也更信服。
毕竟外人或许会因为各种原因欺骗他们,可是自家的儿女却没有这个必要。
(在古代,因为医疗条件还有医术落后,婴儿的死亡率非常的高, 一个家庭一般都是四五个孩子, 大多数能活下一半就不错了。虽然于他们而言, 死个孩子无所谓,死个老婆也无所谓, 可是相对于普通人而言娶老婆和老婆怀孕, 那的确都是有成本的。有些家境贫困的人, 一辈子娶不了老婆也是有的。所以想要劝他们延迟孩子的成婚时间, 得从这方面入手,虽然看着没有人情味,可是效果的确是出其的好。)
于是,焱华这边那十五岁就得成亲,不成亲就罚款的情况终于被延迟下来。
改成了成婚必须得等到十八岁以后再说。
反正现在女孩子也能挣钱,多留几年还能多帮补娘家几年,家里也不能白养她们哪么多年不是?
再加之沿海一带女孩子本来就少,于是,女孩子的地位比之内陆,反倒往上走了一步。
便是史鼐家的几个女孩子都觉得,“阿姐阿姐,这东南除了太热了一点儿,还有蛇虫鼠蚁多了点儿,其他的都真是太好了。”
女孩子可以光明正大的出门逛街,出门看戏,哪儿像在长安,一年三百六十天,她们倒是有三百多天都是被关在屋子里,鲜少有出门的机会。
就更不要说读书了,这是必须的,这个也算是荣王的遗泽之一了,这里的孩子不分男女,都是非读书不可的。
原先是荣王的命令,后来大家发现了女孩子读书的好处后,就开始大力拥护了。
一来可以给家里省钱,去读书至少学校是负责饭食的,而且还有校服。
这对于一个穷困的家庭来说,要省下多少钱来?
二来,女孩子学了本事,就可以挣钱了,那钱还不是得交给父母。
那些能力出众的女孩子,连嫁妆钱都给家里省了。
他们是何乐而不为?
不过史家几个女孩子想不到这些,她们只知道,现在的环境于她们而言,实在是太好了,要知道,学校里的同伴可实在是太多了,而且还可以天天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