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综]和古代名人同在 (风雨琉璃)


  即使被阿玉三说两说的,说的对着张居正感觉好像又多了解了几分,不在那么讨厌了,可总是说他,皇帝也烦好不,可他又不想暴露身份,生怕说穿了,就听不到这八卦阿玉的各种奇怪言论,所以马上换了个问题,嘿,你别说啊,阿玉就等着你问这一句呢。
  “可不就是不利索嘛,你看啊,他商税收不上来,这是不利索吧,看看我这法子,清扫费什么的一整,不一样变相的收上了一部分?即使少了点,可若是全天下都这么干呢?若是再多几个名目呢?这样一来,不但是锦衣卫得利,收的多了一样能缴到内库,充实一下陛下的私房钱对吧。再有这田税,光是清理隐匿的田亩有什么用?若是能做到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才是大本事……”
  “等等,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果然是好法子,只是……就像是你说的,那些田产多是官员什么的占了大头,这想要推行怕是不成啊。”
  对于阿玉的这一法子,万历是心动的,谁不想多收点小钱钱对吧,可同时他也是亲眼看着张居正一路变革走过来的,知道这变法的不容易,就是一条鞭法当时每一步都走的胆战心惊,想要更进一步,这简直就是水中月,镜中花,太没有可能了。真要这么宣布,估计全天下的读书人都能造反啊。
  “我知道这难,不过当初没事儿瞎想的时候,我曾想过,为啥这举人能不交税?说到底这是给读书人奖励的好处对吧,目的是让他们能不用操心生计,能好好的读书上进科考。对于官员……或许是考虑到薪俸不够养家?反正就是那么个意思。只是这日子长了,让人钻了空子,这才成了老大难。那若是咱们换一个给好处的法子呢?”
  说到换个法子,阿玉的眼睛都亮了,这法子他当初是看的哪本书里说过的来着?这个他忘了,可他知道在,变通什么的,那是真的可以存在的,能被写出来,就肯定有一定的价值。如今唯一的问题就是,不知道这万历皇帝会不会采用了,想想都兴奋啊,变法什么的,他真心没玩过。
  “比如啊,我就说比如,税呢,照收,摊丁入亩,士绅一体,谁也不搞特殊。然后这中了举人,咱们每年返还一定数额的税赋,比如二百亩?按照每亩一斗的税来算,二百亩,那就是吧20石,就是10两银子,寻常人家,这点钱绝对能过日子了,就是再往上些,对他们好些,返还五百亩税钱,那也不过是25两银子,对吧,然后按照等级,一级级的往上,比如进士,返还多少,官员从九品开始,每一级多少,都定一个数额,这样一来,不说别的,好歹这田税不会一年年的消失了对吧。返还多少银子什么的,掌控在手里,总比两眼一抹黑强吧。要我说,能给出去的和现在比,绝对是少数。就我知道的,那些举人什么的,如今有些名下都有几千几万亩的田地了,里头自己的能不能有两成都难说。自古种地纳粮天经地义,免税什么的,从来都是天灾人祸的时候,朝廷的恩典,如今……嚓,吸了大明的血,替他们收买人心,还要喊什么不与民争利,想想都憋屈。”
  阿玉说的是爽了,可万历皇帝已经傻眼了,他从来没想过这事儿还可以这么办?真的能这么办?为什么不能这么办?若是他这么办了,那将来青史之上,自己这名声……张居正算啥?比自己差远了,那一条鞭法就是个半成品……万历皇帝突然傲娇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万历三大征指明神宗万历(1573年—1620年)年间,先后在明朝西北、西南边疆和朝鲜展开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李如松、麻贵抗击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入侵的朝鲜之役;以及李化龙平定苗疆土司杨应龙叛变的播州之役。这三场大战巩固了中华疆土,维护了明朝在东亚的主导地位。
  宁夏之役自1592年(万历二十年)二月十八日延至九月十八日。
  朝鲜之役第一回 冲突自1592延至1593年(万历二十至二十一年);


第二回 冲突自1597延至1598年(万历二十五至二十六年)。
  播州之役自1599延至1600年(万历二十七年至二十八年)。
  而实际上万历时期的大规模军事行动还包括万历十一年(1583年)至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的明缅战争,以及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的萨尔浒之战,两次最终都是明朝失败告终。
  清朝官方的《明史》载:“宁夏用兵,费帑金二百余万。其冬,朝鲜用兵,首尾八年,费帑金七百余万。二十七年,播州用兵,又费帑金二三百万。三大征踵接,国用大匮”。
  又卷百二十三《王德完传》:“近岁宁夏用兵,费百八十余万;朝鲜之役,七百八十余万;播州之役,二百余万”。
  据此可以粗略统计出这八年间国家的军事开支高达一千一百六十余万两白银。


第115章 当个合格的锦衣卫12
  从阿玉家出来, 回到宫里的万历皇帝整个人都不在状态,愣愣的坐着就能不知道神游到哪里去了。这样的状况让李太后十分的吃惊。这是有多久没看到过自家儿子这样了?上一次……上一次好像还是小时候张居正带着他第一次外出走动,告诉他百姓生计的时候吧。难道这是又看到了什么?
  作为太后, 想知道什么那就问, 没什么太大的顾忌, 于是乎小院子里的事儿就让太后知道了, 当场,这太后也有些傻眼了,坐在椅子上也开始皱着眉头寻思起来,看的这宫殿里仅剩的那个,和太后报告的太监都忍不住低下头开始吐槽了。--果然不愧是娘两,这反应都一样一样的。
  咦, 为什么是仅剩的太监?因为这事儿万历皇帝已经下令说不能外传了。宫里虽然说石头都会说话, 从来都没有什么秘密, 可这也要看情况,在皇帝特意下旨说不能说的事儿上, 谁要是敢多嘴, 那真是没事儿找死呢。再说了,本来知道的就那么两个人, 还是皇帝心腹。怎么贴心怎么来的那种,哪里还能干出背叛皇帝的事儿?咳咳咳, 实际上想背叛也要看情况对吧,这事儿要查起来实在是太容易了,他们可不傻。
  宫里的皇帝娘两正开着脑洞, 满脑袋都是田税,商税的,全是银子在飞。李太后虽然知道的比皇帝晚,可想得却比皇帝还细致些,毕竟她早年到底也算是过过苦日子的,对于外头各种官啊,大地主啊这霸占良田什么的,更深有感触,所以对于阿玉这一体收税可能收上来的银钱估计的更准确些。
  而正是因为这知道的更准确,所以从一开始就动心了,那眼睛都在放光,拍着椅子扶手的时候,那手指头都是颤抖的。只是对于商税,她倒是不怎么重视,毕竟这东西几百年了,都从没有作为主税赋出现过,她家也没有经营过商铺什么的,所以认知度不够。
  “这法子……法子是好法子,可这推行天下只怕很难啊。”
  说到这个,太后叹了口气,皇帝是她生的,当娘的怎么可能不知道儿子的心思?被张居正他们压制了这么些年,早就想做出点成绩出来,好一展帝王威严。有这么一个青出于蓝的主意,只怕不会放过。只是这难度……
  再有难度,太后觉得,自己也不能阻止,甚至反过来还应该帮上一把才是。钱这东西,即使是皇帝一样也不嫌多,不然当初太后也不会支持张居正了。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出生贫民的太后,其实真的挺不错。有魄力也有毅力,更有心胸。
  所以即使只是阿玉这样一个小小的锦衣卫小旗,一个从七品的武人给出的想法,太后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只关心这要是执行,皇帝是不是承受的住这些压力。由此可见,从根子上,太后真的是被这个计划彻底的打动了。
  “罢了,你回去吧,告诉皇帝,这事儿要细火慢炖,最好将当初张师傅身边的几个人找来,让他们来办,到底也算是有经验,或许能更顺当些。算了,你这样和皇帝说……”
  看看,姜就是老的辣,这事儿还没办呢,太后就已经开始找背锅的了,反正是张居正手下的对吧,反正是铁铁的改革派对吧,反正这张居正死后就不怎么如意对吧,这用上正好啊!
  干成了,成绩是皇帝的,干不成,有这么几个人也有个缓和的余地,再不济还能直接推出去平息一下朝堂什么的,多好。再说了,这几个不想因为是张居正一党,被当初的对手彻底打趴下,这事儿就不可能不尽心尽力的办,如此一来,这打手保证忠心不说,冲锋陷阵都不用多给好处,多实惠……
  太后已经有了决断,皇帝哪怕是看在银子的份上,看在自己执掌天下,去除国库空虚顽疾的份上,这决断也绝对不会少。如此一来……
  如此一来,阿玉在这事儿上的基本已经没什么可干的了。那么作为一个被上头的上头关注过的小人物,他这会儿又在干什么呢?
  嘿,谁都想不到吧,人阿玉愣是玩了一把京城大扫除。什么?你说他只是小旗?亲,只要有利益,没有什么不可能的。当阿玉的清扫收费开创锦衣卫收款新道路的那一刻,其实这京城大扫除就已经埋下了伏笔。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