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贾敏的逆袭 (笃行的一生)
- 类型:青春同人
- 作者:笃行的一生
- 入库:04.09
其实林如海并不是个好色的男人,他为人端方正直,对贾敏也颇有情谊,成亲二十年从未主动纳过妾。就是后来在扬州任上,有人送了两个绝色的美人也不过是个摆设,因各种原因而不好打发了去。
贾敏对着镜子略看了一下,确定没有什么不妥后就起身叫了冬梅一起出了屋子,往贾母所居住的荣禧堂去。
看着一路上熟悉的景致,贾敏恍若梦境,她回想着上一世的种种,心中免悲愤,眼中的恨意几乎凝实。冬梅看着自家姑娘的样子,有些心疼,她轻柔的掰开贾敏紧握的拳头,“姑娘,我知道你恨那王家大姑娘害你中毒,险些毁了容貌。可是那贱人已经跟咱们家二爷定了亲了,老爷太太也是无奈啊!谁让咱们家早早的交了兵权,他们王家如今却是兵权在握又甚得皇上的宠信!要不等她家进来了,咱们再想法子收拾她可好?”
“收拾?还能杀了她不成!”贾敏冷笑一声,敛下眼中的恨意。
“姑娘,咱们要不了她的命,却也可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啊!”
“那都是小道,上不得台面。”贾敏前世跟在惊才绝艳的林如海身边,耳濡目染之下也学了些为人处事之道,经过一世,她清楚的知道要想对付王夫人,只有釜底抽薪,断其根本。王夫人能够那么肆无忌惮的包揽诉讼,重利盘剥,毒杀亲人,陷害孤女,无非是她背后有人给她撑腰,无论她做了多少恶毒之事也不怕。可是,她背后只是一个王子腾吗?贾敏不禁沉思,当年王子腾已经受到新帝的怀疑和忌惮,将他调离了京城,奉旨巡边去了,那么在假山后和王夫人对话的人究竟是谁?
不容多想,两人已经走到了荣禧堂,早有小丫鬟进内通报。贾敏走进荣禧堂的正厅之中,之间国公爷贾代善正襟危坐脸上却带着一丝慈爱冲着贾敏微笑,旁边的贾母见她进来就起身迎来,上来握着她的手道:“我的儿今日可好些了,还用不用再寻王太医来诊诊脉”
贾代善听闻也道:“虽说用了如海送来的药已经见好了,还是该请了太医再来看看更妥当些。”
贾敏没有看贾母,不着痕迹的松开了贾母的手,给贾代善和贾母各行了礼方道:“多谢父亲母亲关心,女儿已经痊愈了,今日早起精神好多了,胃口也好了,这会子都觉得饿得不行了!”
“哈哈哈,促狭鬼,还少了你吃的不成?”贾代善听闻便朗声笑道。
贾母看着自己的女儿,总觉得女儿哪里不对,仔细看看又没发觉出来,只以为是还在气恼王家大姑娘,便不多计较,吩咐人摆膳,又引着贾代善到隔壁的小厅用早饭。贾敏随着贾代善夫妻一起用餐不提。
这日,林如海从翰林院下班回府,刚换了家常的衣服准备用晚饭,小厮林兴就提了个包袱进来,见了林如海忙上前行礼“给爷请安!”
“贾姑娘可好?”林如海一边让丫鬟绿梧给他净面净手,一边问林兴贾敏的情况。
“回爷的话,贾姑娘已经大好了,多亏了也让送过去的药,不然贾姑娘那花容月貌可就遭殃了!”
“胡说什么,你手里拿的什么东西?”
“瞧奴才的记性,这是贾姑娘让给爷带回来的一双鞋子。”林兴拍了一自己的脑门,双手把包袱奉上。
林如海接过包袱挥手让人都下去,林兴笑着退了出去,绿梧却没有动静。林如海看了她一眼,她低着头紧抿着嘴唇退了出去,关门的时候哀怨的看了眼林如海。
林如海没有多加理会,打开包袱取出鞋子试穿了起来。绿梧是林老太太指给林如海的贴身丫鬟,本想让她成为林如海的通房,那知林如海自己极有分寸,借故要以读书为重,一直都没有将其收房。
林家是五代列侯,世代书香,爵位到了林如海父亲这一代就没有了。林家几代人都是单传,林如海的父亲曾任过太子太傅,是有名的大儒,膝下一直空空,直到年过四十才有了一个儿子,这唯一的儿子甚是聪明通透,林老大人亲自教导下,林如海13岁考中秀才还是案首,15岁就考中了举人,成了最大铭朝最年轻的举人老爷。
可是林如海的母亲林老太太身体不好,看着儿子考中举人后就含笑九泉了。林如海守孝三年后准备参加会试,哪知林老大人偶感风寒,结果一病不起,不久也去了,林如海又要守孝三年。今科,林如海终于参加了会试,厚积薄发一举考中会元,在殿试的时候,当今皇上觉得他相貌俊美,气若谪仙,又才华横溢,故钦点了他为探花郎。打马游街的时候偶然间抬头看到了正在一家酒楼中临窗向外望的贾敏,顿时惊为天人。回去之后整日的魂不守舍,便命人去查,得知是新贵荣国公之嫡女贾敏,且尚未定亲。林如海就急急地找了自己的舅舅,当朝工部尚书沈文义,舅舅让舅母仔细打听之下,觉得贾敏虽是勋贵武将之女,却是自小拜在颇有才名的女先生门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容貌绝美,性情温和爽利,就帮着林如海上门求娶。
可巧,贾代善此人虽是武将出身,却素喜文人,希望自己的儿孙能够走科举入仕。林如海前来提亲,哪有不应的道理,真是瞌睡了给送个枕头来。
于是两家人当即互换了庚帖,一月后又下了小定,婚期就定在了来年的二月十八。如今,还有不到半年的时间,舅母沈夫人已经在将聘礼置办的七七八八,新婚的房子还正在修缮中。
第三章 爱女
荣国公贾代善乃是跟随皇上征战西北的侍卫,和史家、王家、薛家并成四大家族。贾、史、王三家还有江南的甄家原先都是皇上的家奴。贾、史、王三家跟随先皇征战多年立下赫赫战功,都被皇上给了恩典除了籍,后论功行赏各自都得了爵位。甄家老太太原是当今皇上的奶娘,幼时曾救过皇上一命,皇上感其救命之恩,也给其一家除籍。如今的两淮巡盐御史就是甄老太太的大儿子甄应嘉。而这薛家又与这四家不同,薛家在金陵世代行商,可谓家财万贯,无奈士农工商,商最贱,薛家一直想要摆脱商人的桎梏。刚巧薛家老爷在去西北走货的时候帮助当今皇上传递消息,从而立功,后又捐献了一大笔银钱给皇上用作西北的军饷粮草,皇上就封其为紫薇舍人,领皇商之职。
贾代善此人大智若愚,虽看起来粗鲁,实则胸有沟壑。在战争结束后,他聪明的交出了兵权,回家做个悠闲的国公爷,有他在一日,皇上就会记得他的情,荣国府就是最贵无比的,谁都不敢欺他。即使他不在了,皇上看在他的面子上也会留些许情面,子孙们也不至于在这京城混不下去。但是,贾代善最愁的就是两个儿子都没什么出息。大儿子贾赦自小在祖母跟前长大,被养的只知玩乐,贪杯好色,从不爱读书,唯一的本事就是鉴赏古玩的眼力好。他为大儿子求娶了翰林院掌院张大人的女儿,张氏是个知书达理女子,只是太过温和,根本管不住贾赦这个纨绔。
二儿子贾政倒是个用功读书的,怎奈在读书上没什么天分,如今连个童生也没考过去。他本想给贾政也寻一门书香门第的小姐为妻,可是老妻史氏坚持要为二儿子聘了那王子腾的大妹妹,说什么大儿子的婚事她做不得主,二儿子的必须要挑个得她心意的来。他知道老妻是不大儿媳,才硬要选个她中意的来做二儿媳的。
贾代善共有三个女儿,前面两个都是庶出的,也早已远嫁,只这个小女儿乃是他唯一的嫡女,又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故自小就是千娇百宠的长大。待她长至五岁,贾代善看她聪慧过人,比之两个哥哥强过百倍,更加疼爱了几分,遂请了名师好生教导,如今马上就要及笈了,已经是京城数一数二的才女了。
想到不过半年就要出嫁的女儿,贾代善心中不免泛酸,他最宠爱的小女儿也长大了,很快就要嫁做他人妇了!不过话说回来,能有林如海这样的青年才俊做女婿,他也是老怀欣慰的。林家虽人丁稀薄,但是底蕴极深,谁不知林家几代个个都是俊杰,娶的媳妇也都是名门望族之女,林如海对贾敏有十分上心,只怕那聘礼不会薄了。
想到此,贾代善起身出了书房往后院走去,要寻贾母商量一下宝贝女儿的嫁妆。
彼时,贾母正在房中与大儿媳张氏一起对账,见得贾代善进屋来,张氏忙起身行礼,贾代善让其起身,自己进了内室卧房之中。张氏见贾代善这个时候回内院来,想来必是有事与贾母说,故说要去厨房看看就先走了。
贾母随后进入内室,见贾代善倚在贵妃榻上出神,她亲自沏了茶端到贾代善面前,“老爷想什么呢,这么入神?”
贾代善回过神来做起身,接过贾母递过来的茶碗轻啜一口便放在了一边的小几上。“敏儿的嫁妆你准备的如何了?林家是世代书香人家,莫要让人小瞧了去!”
“老爷放心吧,我只敏儿这一个嫡亲的女儿,怎会舍得她受委屈?”贾母在房间正中的黄花梨木小圆桌旁的圆凳上坐下,含笑的看着贾代善,心中对贾代善如此疼爱女儿不置可否。一个女儿家养得那样,又不能考科举当官,再有才名也是白搭,还不如多给政儿找些门路是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