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针太细了。”贾惜春不开心,自己今天才多少岁啊,六岁是吧,学什么刺绣。她以后也不会拿荷包当定情信物,不要刺绣,直接拿块布缝一下就好了。
想要荷包当定情信物的男子,也不怕注孤生,哼。
贾惜春是想入乡随俗,但是刺绣什么的,真的太考验人了。
“才学几天呢。”张老夫人也不是非得让女儿的绣工有多好,而是作为女子,总得学一学,日后也好给夫君做个荷包之类的小东西。在这个世道,女人还是得懂得如何讨好夫君,哪怕绣工不好,能做一个像样的东西也不错,也许还能让夫君感动一二。
那种男子明知道女子绣工不好,却还是忍着被针刺的痛苦绣荷包给他,那男子必定会感受到女子对他的用心。
“几天就够了。”贾惜春伸出自己的小胖手,“瞧瞧,我的手都瘦了,上面还有小红点呢,都是被针刺的。”
张老夫人仔仔细细查看女儿的手指,“哪里?”
“很小很小的,都过了那么久,就更小了。”贾惜春可怜兮兮地道,“就跟我们站在这里看外面的小蚂蚁一样,看不到的。”
张老夫人下意识看向外面,心想站在里头看外面的蚂蚁当然看不到,再看看女儿委屈的神色,还真像那么一回事,“出去玩的时候怎么不说痛?”
“那是出去吃东西,要补回来,胖回来哒。”贾惜春解释,“小手都瘦了,好可怜的。”
“你这是慢慢长大了。”张老夫人黑线,随着年龄长大,哪里可能还那么胖,当然是要抽条了。
“那我可不可以不要长大?”贾惜春眨眨眼,“那些针的好细好细,还好小个,为什么就要学嘛。再多找几个丫鬟小姐姐呗,我这样的人,哪里要自己做衣服啊,我有钱!”
“……”张老夫人无语,话是这样的,但是还是得要学一些的啊。
“嬷嬷,对不对?”贾惜春转头看向谢嬷嬷,“人家的小手指可以弹弹琴煮煮茶,哦,对了,还可以画画,但是其他的,真的很难的。”
张老夫人就知道会这样,女儿总喜欢转头问谢嬷嬷。这个孩子,越发机灵了,好像知道谢嬷嬷有神奇的功能似的,总那样。
“郡主不学也无妨。”在谢嬷嬷的眼里,郡主弹弹琴煮煮茶确实挺不错的,至于女红,要是不行就让针线房的上,不需要郡主那么辛苦。
谢嬷嬷非常疼贾惜春,但也不是什么都任由她,要是郡主今天说不读书,那谢嬷嬷一定不可能同意。
“听见了吗?嬷嬷都这么说。”贾惜春嘟着嘴,“娘没有嬷嬷疼我哦。”
果然,又来这一句话了,女儿都学会了激将法,就想着不要学女红。张老夫人也无法,要是女儿不学,自己还真没法逼着她,年纪大了,就越发容易心软。总想着自己年纪这么大,也不知道能不能等到女儿出嫁的日子,总觉得对不起女儿。
因此,张老夫人就越发疼爱女儿,还时常送女儿东西。她还想着自己的体己虽然没有很多,但是她还是想多留给女儿,至于儿子和孙子,他们已经有了威烈将军府。
女儿还有郡主府?有封地?张老夫人选择性忽略这些,在她眼里,就属女儿需要她多关心。孙子已经进了巡防营这些年,性子也沉稳了,不用她多操心。
“行,不学就不学。”张老夫人道,“以后可别后悔。”
“才不后悔呢。”不过就是一个荷包,她可以画符箓送给对方,不对,符箓太容易消耗,可以炼制法器啊,贾惜春想过了,不过就是一个定情信物,她有办法的。
像她这样的身份,也不可能随随便便找一个人成亲。要是可以,就带着夫君一块儿修炼。
贾惜春前世没有谈过恋爱,没有道侣。今生嘛,她不介意有一个。像他们这种没有剃度出家的佛修可以成家,那些出家人不会阻拦,世人也不可能去阻拦。要是出家的佛修大能突然有一天说要还俗成家,那才惊人。
有一些魔修就喜欢勾搭出家人,说是禁欲感的小哥哥看上去很诱人。
当初,贾惜春刚刚穿到修真界没有多久,就看到那样的画面,整个人就呆了,随后就想那就是制服的诱惑吧。
“你这么小,哪里知道。”张老夫人可不认为女儿就不后悔,大不了等女儿再大一点,再让人教导女儿刺绣就是了。
“阿弥陀佛。”贾惜春道,“我要念这个的,也简单多了。”
女红什么的就算了,她可以多去抄抄经书,可以念佛经。贾惜春想着多要做善事,日后好有功德渡雷劫,即使不渡雷劫,也得多做善事,有善心的人会更加漂亮。
最重要的是曾经那么多人帮过她,她当然也得帮助别人,善心才能一代传一代。
贾惜春有些怀念那些大师,那些大师一个个都非常好,会教导她,会帮她,没有让她这个异世之魂完蛋。即使她当初不算是魂穿,没有夺舍,但是一些大能还能看出她不是那个世界的,那些大师也看出来了,还护着她。
“哥哥之前还有教我,我学的很快的。”贾惜春得意,“也有抄写哟。”
“好,你们都能耐。”张老夫人只能这么说了,这就是她的一双儿女。
几天过去,荣国府那边倒是安静,王夫人没有因为周瑞家的被赶出厨房就大闹,反而多顾着贾政和贾宝玉。她心里有火,却只能忍着,得看看王熙凤都知道些什么。
王熙凤想调查那些事情,却也无从调查,却知道贾琏的亲娘娘家跟废太子有些关系,废太子倒台被圈禁,贾琏的母族也受到了牵连,他们现在都没有在京城。
亲婆婆都死去那么久了,王熙凤也寻不到旧人问当年的事情,亲婆婆留下来的人早就被打发出府了。
因为贾琏母族牵涉废太子,王熙凤倒是不好多调查,在寻不到旧人的情况下,自然就暂且搁在一旁。王熙凤可不认为她认为有疑点,跟贾老夫人说几句,老太太就会调查,也不认为自己跟贾敏说了,贾敏会帮衬她。
这种事情牵涉太过,又过去那么多年,让它继续尘封是最好不好的事情,省得把家族牵扯到里面。
王熙凤心里有了主意,日后有机会,再调查一二。如今,还是跟王夫人疏远一些,牢牢掌握府中的中馈,把王夫人的人替换下来才好。
贾琏得知王熙凤的举动后,倒是对她很满意,他之前也想过妻子会不会更加亲近二房,毕竟二房的婶婶是妻子的姑母。见妻子没有亲近二房,对迎春也不错,他自是高兴。
早年,贾琏确实不大关心贾迎春这个庶出妹妹,但在这个庶出妹妹出事之后,他便觉得他们大房的人都好可怜,也就更加关心贾迎春。
“你跟婶婶说了什么,她这几天都没动作?”贾琏跟王熙凤在屋里说话,他不是傻子,不认为王夫人轻易就肯交权,想必还要为难她一二。王夫人掌管中馈那么多年,府中上下好多丫鬟婆子都是王夫人的人,就连大房这边也不例外。
“不过是跟她说你亲娘早亡,说你哥哥早夭,说现在嫡母被她压得喘过气。”王熙凤说实话,“我这亲姑妈只怕是心虚了,才这般。”
“那些事情都过去了。”贾琏心里还是有些难过,母亲去世的时候他还小,哥哥早夭的时候,他更小。
小时候,贾琏也想母亲和哥哥怎么走得那么快,后来还想这府上明明是大房的,为什么就要二房管着。他也是不乐意的,却也无法,他那时候还没有娶妻,继母出身又低微。
当然,贾琏早年还想着贾元春要进宫的,老太太要给二房脸面,那也正常。他想着要是贾元春进宫,那么他们大房也会好吧,这种心思很奇怪,想着这个府是大房的,可是二房又要出现一个宫妃,想攀着宫妃,却又不想让二房太得意,可是二房不得意,大房也没好处。
于是贾琏的心就非常矛盾,表面对二房的态度还是非常好。等到贾元春被皇后赐婚,她没有被选入宫,贾琏也就不用选择了,二房没有宫妃,那么自己也就不用那么讨好二房了。
贾宝玉出生后的头几年,这个宝玉可是被全府上下宠着的,比贾琏过得还要好。贾琏自是不高兴,但是还得捧着,谁让贾宝玉衔玉而生日后要有出息,谁让贾元春要进宫为妃,有这两点在,就得对二房好一些。
当贾惜春带着佛珠手串出生被封为泰安郡主,贾宝玉什么都没有;当贾元春被皇后赐婚,没有入宫,这一切都变了。贾琏对二房的态度在渐渐发生变化,到现在,他便认为二房也没有什么厉害的。
“只是她心虚什么?”贾琏眼睛微眯。
“这就不知道了。”王熙凤道,“母亲的娘家跟被圈禁的那位有关系,这事还不好说。”
王熙凤没有瞒着贾琏,却也不希望夫君傻傻地冲到王夫人的面前,也不想夫君瞎调查,这种事情要人命的。贾老夫人那样睿智的人,应该不可能纵容王夫人害死了大房原配和嫡长子,这里面必定还有其他的事情。
经过王熙凤这么一提点,贾琏微微点头,伸手握着她的手,“你能嫁给我,是我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