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一拨一拨的叫来管事询问,外面也在进行着紧锣密鼓的统计。
林府的人口不算多,连下人一起大概二三百个,管事有三四十人。一圈问下来,黛玉也不免口干舌燥。刚端起一碗茶水抿了两口,李峰媳妇捧着一个账本子进来。
“姑娘,所有的粮食都统计出来了。”她气喘吁吁的道。
“一共有多少?”黛玉放下茶碗,抬头。
“共有精米五百石,普通米两千石,另有小麦两千石,黄豆五百石,红薯、高粱、各类谷物等不多,每样都只有一二十石。”
黛玉掰着手指头算了算,蹙眉道:“按每个男丁日食七升来算,一个人一月就要将近一石粮食。这些加起来也不过五千余石,只够十万大军吃上两天的……”
虽然还差很多,但她想,自己家捐五千石,京城的世家大族多如牛毛,哪怕一家只捐个一千石,想必也够了。
李峰媳妇又说:“京城附近的几个庄子已遣人问过,倒还都有些存粮,两日之内,或还凑得出几千石。”
“五千石有问题么?”黛玉问。
李峰媳妇想了想说:“应该没问题。”
黛玉点头表示知道了。一直到正午时分,黛玉才从议事厅回到自己居住的小院。做到炕上,炕桌儿上放着昨日翻到一般的《庄子》,今日有些疲乏,倒没心情再看,正想收起来,手刚碰到书,慧儿捧上茶水、点心走来,皱眉劝道:“姑娘累了一上午,这会子怎么又看起书来了,快放下书本好生谢谢罢。”
黛玉将书本收好,笑道:“谁要看书了?我不过是收起来,就被你看见,又来劝我了。”
慧儿笑道:“这倒是奴婢的错了,姑娘,您常常厨房新做的糕点。”
黛玉不吃糕点,只端起茶碗喝了几口水。见慧儿并未退下,却站在边儿上看着她,便问:“你有什么事吗?”
慧儿道:“紫鹃三日后便要出阁了,姑娘可还记得?”
黛玉放下茶碗,皱了皱鼻尖儿,懊恼道:“这几天忙起来倒把这事忘了。”她和紫鹃主仆一场,放紫鹃走的时候虽然已经给了东西,但紫鹃并未走远,还在京城住着,如今又逢她出阁,多少也要给些东西,以表主仆的情分。紫鹃是嫁人做正室的,嫁衣都是提前亲手绣好的,倒不必给她衣裳。既不好给衣裳,倒不如给两件首饰头面的好,既好看又体面。
想着,黛玉便命慧儿开库房,将自己存放首饰的一个匣子拿来。
慧儿拿了钥匙带两个小丫鬟便出去了,不多时,三个人抬着一个大箱子走来。黛玉命人打开,挑了一根赤金红宝石蝴蝶花簪,一对儿珍珠耳环,并一套点翠头面交给慧儿,道:“你亲自去一趟,就说这几日忙,我不得空儿,不能去瞧她了。赶明儿瞅空我请她来咱们家里逛,就说我心里念着她的好呢。”
慧儿领命。雪雁听说她要去找紫鹃,也要跟着去,黛玉命李峰媳妇安排一辆车给她们二人坐。
二人去了半日,到傍晚的时候才回来。
“姑娘,有一件新闻你要听听吗?”雪雁看见黛玉便兴冲冲的走过去,神神秘秘的道。黛玉已经习惯了她的一惊一乍,也没当回事,只是随意的问了一句。
“什么新闻?”
“王阁老姑娘可知道?”
黛玉点点头,道:“知道。他怎么了?”
“他家啊……”说到这里雪雁故意顿了顿,黛玉还没怎么样,在一旁等着听后续的丫鬟们早已耐不住性子,都忙问:“他家怎么了,你倒是说呀,别故意卖关子了!”
“王阁老他,他死了。”雪雁道。
“什么?死了!”众人都瞪大了眼睛,似乎有些不敢相信。
黛玉道:“据我所知,这位王阁老那是三超的老臣,如今已经七十多岁了,身子一向不好,自今上登基以来,便常年告病。年老之人,突发重疾骤然薨逝,亦不足为奇。”
雪雁道:“死了一个七老八十的人自然算不得奇事,我要说的是另一件事。”
众人都问什么事,雪雁又接着道:“这王阁老一共生了两个儿子,长子不到二十岁就死了,虽已娶了亲,却之生了一个女儿,并未留下一个男丁。次子倒是身强体壮,却是个不学无术之人。唯一的一个孙子如今已二十八|九岁,与其父像了个十成十,也是交横跋扈、倚权仗势、无法无天,前段时间醉酒打架将一个人给打死了。死者的家属告到都察院,察院大人见证据确凿,便命人将王阁老的孙子拿下。据说这位阁老大人走了不少门路,才将孙子弄了出来,结果其孙刚出狱不久又搞出强抢民女之事。坊间传闻,说阁老大人就是被这个不长进的孙子气死的。”
丫鬟们听了都道,气死也活该,谁让王阁老徇私枉法,这是报应!
独黛玉蹙眉不语。她是知道林如海调查通敌之事的,所有之情之人都查过来一遍,唯有这个王阁老嫌疑最大。如今王阁老的事在街头巷尾都已经传开,黛玉想父亲该是早已知道。前两日黛玉还听林如海说王阁老进宫了,看着气色比先前好了不少,按理不应该突然就病死,难道是畏罪自杀?
晚间,林如海回府,黛玉便问:“爹爹,粮草的消息确实是王阁老泄露出去的吗?”
朝政之事,鲜少有官员会跟府内的女眷讨论,连夫妻之间尚且缄口不言,何况父女?但林黛玉之聪慧,林如海看在眼里,知其不同于一般女子,所以只要她问,他一般不会隐瞒。
想了想,林如海道:“虽没有十分的把握,七八分还是有的。”
“那,他是畏罪自杀吗?”
林如海摇摇头,道:“这个尚且不清楚。”
“他不是一直称病不出么,是怎么将消息传递出去的?又是传递给谁?”
林如海告诉林黛玉,他也在查这个问题。但是所有证据都已经被认为抹灭了,有人在阻止他将此事彻查到底,这个人的势力很深,而且跟皇宫,尤其是太上皇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黛玉惊讶了,她问:“爹爹,太上皇可知情?”
林如海摇摇头。他却是也不知道,仅仅牵扯到太上皇便已经很难办了,若是太上皇知情,他简直不敢想象将如何收场。
周航知道皇宫里的主子大多是养尊处优锦衣玉食,他也想到在吃穿用度上浪费很大,却没想到竟然能靡费道这种程度。
宫内的主子身份等级不同,各有份例用度。皇帝每日的用度自然是最高的,仅膳食方面,每日供应猪肉二百斤、牛肉二百斤、羊两只、鸡十只、鸭十只,各类瓜果蔬菜各二十斤,精米一百斤,各种谷物豆类等各二十斤,茶水、酒水、汤点、粥品等更是不计其数。皇帝一个人,便是再能吃又能用多少,这些东西,一百个人也够吃了,剩下的还不是都浪费?
这还只是皇帝的,宫内妃嫔、小主无数,个个每天都是肉几十斤才上白斤的供应,一年下来,也不是个小数目。
看了周航的统计数据,李昭道:“我知道御膳房一向浪费,却也没想到竟至如此地步。我登基以来,倾力治理朝政,一时没有顾及到后宫,委实是疏漏了。”
于是,自即日起,后宫用度供应减半。为表筹措粮草之心,李昭带头将自己所有供应之物捐出去作为军粮,自己每顿仅食一碗米饭、两样素菜,命御膳房照此烹饪、不可浪费。
皇帝做出如此表率,后宫妃嫔们自然也争相效仿,纷纷将自己每日用度捐献出来。妃嫔们想皇帝才每顿两样素菜,她们自然得比皇帝第一等,那就一个素菜好了。甚至个别想突出表现以引起皇帝注意的,干脆连素菜也不吃了,每顿仅食一碗白米饭。
但李昭圣旨一下,引起几个太妃、太嫔的不满来。
她们倒没直接来找李昭,只是在太后面前聒噪,通过太后之口将意思表达了出来。李昭去给太上皇请安之时,太上皇的态度有些冷淡。
回去后,李昭又下了一道圣旨,大意是本朝以孝治天下,自己如何俭省都是应该,但太上皇那里不可俭省。因此份例减半只针对皇帝、皇子、及其妃嫔,太上皇那里仍是照旧。
有了皇帝带头做表率,朝臣们也争相捐粮,第一日筹集了约五万石粮草,第二日只有三万石。第三日是休沐之日,周航也向李昭告了一天假,出宫而去。
京城有一个有名的青楼,叫最欢楼。每到休沐之日,也是最欢楼最红火热闹之时。盖因那些官员们公务缠身,平日不得闲,到了休沐之日,往往便衣素服出来闲逛,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做些平日不敢做之事。朝廷律法明文,官员一律不准流连烟花柳巷、赌坊勾栏,一经发现轻者罢官重者下狱。这规矩是太*祖当年定下的,但几十上百年过去,雷声大雨点小,已然名存实亡。官员们去这些地方的时候只要别冠冕堂皇的穿着公服,换上一身便装,大家也便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这日正逢老鸨新从江南买的一色艺双绝的女子第一天接客,更是热闹。
最欢楼的正大厅中间是一个戏台,两边放着案几、圈椅等,此刻乌压压坐满了人。二楼是雅间,约有十数间房间,呈一个半圆形绕着戏台,推开窗户,便能将一楼大厅里的情状一览于眼底。如今,除二楼正中间对着戏台的精致最好的那间还关着窗户外,其余的都开着窗,正对着窗户坐着的都是大腹便便的老爷,边上站着伺候的奴仆成群。
相似小说推荐
-
[综武侠]双剑西来 (墨殊) 2019-02-13完结997 2847 营养液数:626 文章积分:46,509,960西门最烦恼的事情是,他娘希望他继承七秀坊。而七秀...
-
[火影]大型犬攻略法 (玖碑) 晋江非V高积分2019-1-27完结561 677 营养液数:472 文章积分:11,379,174 独自生活的卡卡西原本每天在木叶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