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之黛玉养了一只猫 完结+番外 (山村漠漠)


  李昭看向工部尚书:“这就是你推荐的人?”
  工部尚书额上冷汗直流,吓得跪在地上道:“臣有罪。”
  李昭冷声道:“去叫个靠谱的来!”
  工部尚书这次就不仅是流汗了,直接吓得瘫软在地:“启禀陛下,工部人才不继,这位已经是……是最靠谱的了,这位张大人年轻的时候主持修建过水利工程,明渠堰就是他修建的。”
  明渠堰李昭还是知道的,在西南丘陵之间。以前没有修建的时候下游常遭洪水灾害,后来太上皇大胆启用了一个寒门出身的读书人修了明渠堰,修成之后,旱灾、水灾都得到了控制,下游地区沃野千里,成效显著。
  彼时他才十岁不到,有一次太上皇召见这修渠之人,他还远远的看见了,只觉得是一个高大年轻人,不想转眼间三十多年过去。当年意气风发的年轻人竟然如此龙钟,当真是世事弄人。
  对于曾造福一方百姓的大臣,李昭是敬佩且爱惜的。
  “魏兴安,给张侍郎赐座!”李昭道。
  魏兴安答应一声,亲自搬了凳子要扶张兴华坐下。后者受宠若惊,挣扎着要跪下谢恩,李昭道:“免了免了,张爱情无须多礼。”
  因为张兴华的耳力不好,李昭特意放大了声音。
  这一句张兴华听见了,他还是执意要谢恩,口内道:“规矩不可废。”
  二人就这样一言一语的大声交流。张兴华说现在让他兴修水利,他也修不成了,因为技术好的能工巧匠都不在了。他虽然也动水利之事,却并不很精通,当年修渠,他只是主持,提出大概的整修意见,具体实施的还是那些能工巧匠。
  太上皇执政后期,并不注重水利修建,如今人才匮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除了张兴华,工部也没有别人有过新修水利的经验。
  为此,李昭很是发愁。
  晚膳他是跟周航一块用的,饭菜撤下去后,李昭命魏兴安将书案摆出来。周航站着没走,李昭看了看他,说:“今儿忙了一天,你也累了,早些回去休息吧。”
  周航问:“父皇不休息?”
  李昭指指书案上摞的高高的奏疏道:“这些都是急奏,今儿得处理完。”
  周航撇撇嘴,道:“人人都羡慕皇帝高贵不尘、富有天下,岂只皇帝也是个脏活累活,而且还不能致仕退休?”
  李昭笑道:“又胡说了!”
  周航走到书案前,拿起一本奏折掂了掂,说:“父皇,从您登基到现在,批过的奏折得有上千斤了吧。”李昭从他手里扯过皱着,没好气的道:“你要帮忙就把那些奏折看了,不帮忙就快走,朕可没你那么清闲。”
  不说帮忙也不说不帮,周航走到李昭跟前儿,道:“儿臣还有一件事要奏禀父皇呢。”
  “何事?”
  “就是兴修水利那事。”
  李昭挑眉看他,周航笑笑,接着说:“儿臣倒想起来一人,他肯定能建成这个工程。”
  有人能建成这个工程?李昭来了兴趣,问是何人。周航神神秘秘的道:“这个人父皇也知道,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他如今不在京城,却有些麻烦,而且就算此人在京城,也未必愿意为父皇效力……”
  李昭陷入了沉思,良久他抬起头道:“你说的是桑昇吧。”
  周航点头道:“正是他。”
  兴建个农田水利对桑昇来说固然不算什么,但他和李旭不知道云游到哪几时回来呢,远水解不了近渴,李昭觉得此事紧急,不能指望那个萍踪侠影浪迹江湖的桑昇。
  经过内阁大臣的一致讨论,最终还是决定张皇榜,广纳天下能工巧匠,或许还靠谱些。皇榜很快张贴了出去,接下来便是等着看又没人敢揭这个皇榜了。
  周航自回了皇宫,几乎没闲过,不是跟着林如海读书,就是陪着皇帝批奏折。
  这日好容易忙里偷闲去御花园逛逛吧,又碰到二皇子。过完年后,在贵妃娘娘的求情之下,二皇子被免除了禁足。不过自此,他对周航的嫉恨更甚,见了周航简直跟见了仇人一样。
  二皇子拐着弯儿的把他奚落一番,表情桀骜,像只花孔雀。
  当然,周航也没吃亏,二皇子走得时候鼻子都快要气歪了。
  周航刚要往回走,突然感觉到有一双眼睛正盯着他。他猛地一回头,看到一个萝卜头正盯着他,见他看见他了,小萝卜头拔腿就跑。】】
  周航上去把人揪住了:“承杰你跑什么跑,我有那么可怕吗?”
  “太子哥哥饶了我吧……”四皇子眼泪都出来了,“我不是故意偷看你的。”
  周航翻个白眼:“我又没要怎么你,你至于吗?”
  “真的吗。太子哥哥你不是打我吗?”
  周航有点莫名其妙:“谁说我要打你了?”
  周航只是随便一问,并没有想到真有人背后说他坏话。谁料四皇子闻言,眨巴眨巴眼,道:“二哥哥啊!”
  “……”周航七窍生烟,好你个二皇子,你在小孩子面前卖我的赖是吧!
  还有两日便是端午佳节,迎春临盆在即。黛玉一边准备端午节的东西,一边命慧儿在库房里挑了许多上好的锦缎,亲自做了几样小衣裳,预备到时候给迎春送去。
  周航这几日心情也不错,因为他的太子东宫已经修缮完毕了,挑个良辰吉日就可以搬出去了。看着周航得意的样子,李昭道:“东宫虽然已经建成,但好多摆设还没弄好。况且那新修的墙还没风干,很是潮湿,先晾晾为好,你不必急着搬出去。”
  周航急着搬出皇宫,跟林妹妹见面就方便了,哪里肯听李昭这样说。
  想了想,他道:“儿臣已经去看过了,墙壁差不多干了。至于摆设,让内务府挑些东西摆上就是了,又不是多麻烦的事儿。”
  皇帝陛下有些受伤:“你就这么想离开为父?”
  周航莫名觉得自己掉了一地的鸡皮疙瘩,哈哈一笑掩饰尴尬,他道:“父皇,你不觉得这话听起来,呃,有些肉麻吗……”
  皇帝陛下哼了一声,摆着受到:“走吧走吧,儿大不中留……”
  周航:“……”父皇你不觉得你想现在很想一个怨妇吗?
  问题是你干嘛对着你儿子露出这种怨妇脸,很别扭好不好。
  端午有佩戴香袋驱邪之习俗。黛玉今年一共亲手做了三个香袋,父亲一个,周航一个,还有一个托父亲献给圣上。至于为什么不是让周航直接给圣上?她跟周航不是还没有成亲吗,若是托周航送,未免有私相授受之嫌。
  礼尚往来,皇帝也赐了黛玉一个香袋,另外又添了几匹上好的锦缎。
  端阳节这日,厨房做了许多的粽子,蜜枣、水果、香芋、豆沙、素、素肉的都有。林如海在衙门不能回来,可巧两位姨娘过来说话,黛玉便留她们一块用饭。
  柳姨娘新穿了一袭粉色的裙子。她似乎很喜欢这个裙子,不断的问黛玉这个颜色花样好不好看,黛玉道:“姨娘穿着这个很好,趁得您肤色更白了。”
  柳姨娘得意洋洋的仰起头,似乎得到天下人的夸奖一般。
  黛玉又道:“柳姨娘喜欢粉色吗?”
  柳姨娘道:“粉色是最鲜嫩最好看的颜色了,你瞧那春天树上的桃花,可不就是粉色的吗?”
  “既如此,我倒有样东西要送给姨娘?”
  柳姨娘甚是惊喜,忙问:“是什么东西?”
  黛玉道:“不是什么好东西。就是我新得了一批缎子,都是极好的料子。姨娘知道我向来不喜欢过于鲜艳的颜色,有两匹粉色的放着也是放着,我正想谁穿合适呢。可巧今儿看见姨娘,我才想起来,那料子倒与姨娘最为相陪了。”
  说着便命紫鹃雪雁二人开库房去拿。两个姨娘自然不能厚此薄彼,黛玉让给另一位姨娘也拿两匹来。
  不大的功夫紫鹃、雪雁便回来了,一人手里捧着两匹缎子。
  紫鹃手里是那两匹粉色的,雪雁手里是两匹鹅黄色的。
  两位姨娘一看那颜色,再一看那料子,比自己平日穿的好上不少,便知道是上用内造的,喜不自胜。几人凑在一处正讨论布料,慧儿急匆匆的走来,说迎春发动了。
  迎春怀孕九个多月,算着时间也该生了,但黛玉没料到赶的这么巧,竟然是在端午节这天发动。以黛玉的身份,不好亲自过府探望,但她又不放心迎春,便派慧儿带着两个婆子、两个丫鬟过去,随时禀报情况,预备万一有什么危险,她这里立刻送灵泉水过去还来得及。
  两个姨娘也是识趣的,见黛玉这里有事,都喜滋滋的抱着缎子告辞了。
  迎春是午饭后发动,一直到了傍晚孩子才生出来,是个女儿。慧儿是天擦黑的时候回来的,黛玉问她迎春和孩子怎么样,慧儿道:“表姑娘和姐儿都好,表姑爷很高兴,还打赏了下人们,连奴婢还得了二两赏钱呢。”
  说着她将赏钱掏出来给黛玉看,脸上笑呵呵的。
  怕路上不少心丢了,她还特意将赏钱装作荷包里。倒不是她稀罕这二两银子,她跟在姑娘身边,什么好东西没见过,什么好的赏赐没得过,哪个都比这二两银子值钱。她之所以小心的揣着,就是想拿过来让姑娘瞧瞧,姑娘那么关心表姑娘,听说是表姑爷为表姑娘生了女儿而打赏的,也会高兴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