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侯爷宠妻日常 (沉琴绝酒)


  德平和翰林院的动作也很快,林涧与林黛玉回将军府不久,承圣帝的圣旨就颁布出来了。
  承圣帝的第一道圣旨训示是针对街巷斗殴事的,因此第一道圣旨并不曾到将军府中。翰林院按照德平口述誊写出圣旨后,就下发到了都中各个衙门,由衙门宣至街巷乡里让百姓们尽知。
  承圣帝的赐婚圣旨到将军府的同时,还有另外一道圣旨也到了将军府。
  圣旨册封林涧为京畿大营统领,兼太子少保衔。
  这京畿大营统领绝不同与水溶曾做过的京畿守备营统领,也即是说,林涧的职务并非当初萧煜同林涧提过的因水溶革职而空缺出来的京畿守备营统领。
  京畿大营并非一个营地,而是都中及都中近郊四个大营的统称。这四大营分别为守备营、护军营、灞上营及细水营。
  四大营各有自己的统领,但统归京畿大营管辖,京畿大营的这个总统领可调兵,四大营的统领按规矩是没有调兵权的,像当初冯紫英那样的私下调兵便是违例行为,是要遭受惩处的。
  京畿大营总统领为从一品的武职京官,太子少保衔亦是文职从一品的职衔,林涧此番是革职之后再逢擢升,可谓是双喜临门了。
  按说承圣帝下旨擢升林涧官职,又令他赶回老本行,让林涧再去带兵,林涧按规矩是要再入宫面圣谢恩的。但承圣帝也给了来将军府宣旨的太监口谕,言说林涧不必再入宫谢恩了,令他专心准备几日后的婚事,待成婚之后,再去京畿大营上任即可。
  承圣帝金口玉言,言说林涧的婚事等同于皇子大婚例,内务府自然不敢怠慢,在接到圣旨的那一刻起,便派专人来将军府中,与林鸿乔氏商议婚事定下婚期。
  圣旨上所说,是要林涧与林黛玉近日成婚,而最近的吉日便是在六日之后了。内务府同林鸿乔氏商议过后,便将两人的大婚定在了这一日。
  原本两个人的婚期是由将军府和贾府共同商议定下来的,两个月的时间,足够将一应所需准备齐全了,东西器物上也都可以有时间准备妥当。
  可如今圣旨下来,六日的时间,又哪里够预备齐全这些东西呢?但圣旨显然是不能违抗的。内务府就算拼了命也得把事情给做好做全了。再加上又有将军府的帮衬,置办东西虽然匆忙但也还能承受得来,也并不太过仓促忙乱,一切虽紧促但也有条不紊的张罗开了。
  有了内务府和将军府的联手承办,这里头也就没有贾家什么事情了。这外孙女出嫁,按理说也没有外祖家操持婚事的道理,贾家收了请帖,贾母托人将林如海当初留下的托孤书信送来将军府交到乔氏手中,也就完了。
  原本两个人的婚事有两个月的缓冲时间,吉日早已定下,也都告诉了身边的亲近人等,林沅林涼兄弟两个都是确定了要在两月之后再回都中来参加林涧的大婚的,结果这样一弄,兄弟俩都有差事在身上,也就回不来了。
  两兄弟得知圣旨赐婚后,人回不来,但都各自写了书信回来,又给林涧花了心思挑了贺喜新婚的礼物派人送回来。
  林黛玉双亲皆不在了,但先前就已经定下来了,她会在临近婚期的时候回林家老宅,等到大婚那一日,从林家老宅出嫁,由林涧前往林家迎亲。她虽无双亲在旁,但孙姨娘和李姨娘与她情意深厚,孙姨娘就住在老宅中,届时将坐于堂上,作为长辈看着林黛玉出嫁。
  这样重要的时刻,林家自然也是要派人去将李姨娘接至都中与孙姨娘一起看着林黛玉出嫁的。婚期提前了,但林涧却不肯让林黛玉失望,也不肯叫李姨娘缺席错过林黛玉大婚而终身抱憾。
  林涧派快马前往姑苏接李姨娘,他算过行程,六日时间,往返姑苏与都中还是可以的。只是要稍微辛苦李姨娘一些。李姨娘那般疼爱林黛玉,若知缘故,想必也愿意委屈辛苦一下,赶来都中见证林黛玉出嫁的。
  林黛玉的嫁衣原本乔氏都已经定好了,也已送去请都中最好的绣娘缝制去了。但因如今时日改期,自然嫁衣也得取回来,等待原定时日绣成肯定是不能的了,最后还是内务府另请了绣坊的绣娘,加派了人手,日以继夜的缝制,才能赶在当日大婚前将嫁衣送至林黛玉手中。
  不但林黛玉的婚服如此,林涧的婚服也是如此。
  林黛玉同林涧成婚后,便是皖南侯夫人,也是敕命爵封的夫人,她的婚服嫁衣自不同寻常女子,也是要同这身份相配的,但根据礼俗,最后那几绣,还是在临近大婚前的最后一日送到林黛玉手中,由林黛玉自己绣上的。
  因这之前街巷斗殴之事涉及林黛玉,承圣帝下旨训示后,都中百姓间自无人再敢议论此事。五城兵马司的手脚也很快,这案子本身并不复杂,案情也很明晰,在场更有诸多人的见证,苦主死了,凶手依律判处刑罚,给了苦主赔偿后,凶手就被拘押起来了。
  便像林涧所说的那样,这事即便是那些人所设的局,这背后也查不出什么线索来。不但林涧私下派人查过,就连承圣帝都派人暗中深挖过,终究是什么都没查出来。
  没有线索,此案便只能这般了结。
  但因承圣帝的圣旨训示,都中风气倒是为之一清,又有给林涧林黛玉的赐婚圣旨而下,二人的大婚倒是得到了都中朝野上下所有人的关注。
  承圣帝抬举林涧,将其大婚等同皇子例,又有内务府参与,便算是皇家婚礼了。就是这么几日的功夫,这场大婚倒成了都中一大盛事。
  不过,在民间一片祥和的祝福声中,宫里头倒是隐约听见一点点不合时宜的传言。传言没有传出来,也就是几个宫人议论的时候正巧被人听见了,上报了德平知道,德平按宫中规矩处置了,后来报给承圣帝与余贵妃知晓。
  这传言说的正是林涧与林黛玉大婚之事。
  因当初林涧与林黛玉结识,便是林鸿念及林如海救命恩情,又念及几百年前曾是同宗的情分,所以叫林涧往荣国府探望林黛玉。这一层关系,众人皆是知情的。如今那几个宫女说的便是此事。
  言说两家是同宗,又是林姓,便不该成亲。
  德平处置了人,把话带到承圣帝跟前,承圣帝听了倒笑起来。
  “看看姑苏林家的宗谱便知道,两家五六百年前是同宗。后来林家旁支出走,便与本家脱离关系了。这几百年来各地动/乱,又历经几朝,这中间发生了那么多的事情。姑苏林家的宗谱倒还齐全,但蒙琢家中的家谱早就不知所踪了。莫说时日久远,便说这几百年间,但凡蒙琢祖上出现几个过继的抱养的孩子,这两家压根便不会有什么太亲近的关系。蒙琢又未曾与姑苏林家再度连宗,怎么就不能成亲了呢?这话纯是无稽无知之言。”
  “不予理会便是了。回头若再听见这样的话,你只管处置。”


第152章
  在承圣帝的默许下, 这番话便流传了出去。在宫中蔓延开来,又从宫中传至民间, 嗣后, 便连那等零星传言也不再有了。
  林涧同林黛玉的大婚丝毫没有受到这极小极小插曲的影响, 仍旧继续有条不紊的筹备着。
  而李姨娘也终于在大婚前一日黄昏时分赶到了都中, 坐车到了林家老宅跟前。
  她下马车的时候,夕阳余晖正巧落了满园,李姨娘看见林家老宅的门匾,又瞧见宅门前挂着的红灯笼和喜字时,纵然一身疲惫,但眸中却仍旧闪动着激越的光芒。
  李姨娘站在门口抹眼泪,热泪模糊了她的视线,她就没注意到门前还站着特意出来迎她的孙姨娘和林家旧人们。
  林涧派人专程去接李姨娘至都中,人到了都中近郊, 林涧得知消息后, 特意让钱英去接, 还派人往林家老宅去了一趟,告知李姨娘到家的具体时辰。
  孙姨娘也是听见林涧送来的这个消息,便提前带了人等在门口的。她与李姨娘一别经年, 许久不曾相见,虽有书信往来, 但这难得的相逢机会,她就想早些见到自己心心念念的姐妹。
  看见李姨娘站在门前抹眼泪,孙姨娘眼眶一热, 也跟着哭了一鼻子,但是明儿就是她们姑娘大喜的日子,故人重逢也是喜事,肯定是不好哭的。
  孙姨娘随即收了悲声,眼眶却依旧红红的,带着人就走上前去抱住了李姨娘,叫了一声姐姐,问好之后便低声劝慰李姨娘,让她别哭了。
  李姨娘也是一时百感交集万千情绪涌上心头,情不自禁才会哭出来的,此时同孙姨娘见了面,又被她劝慰一回,情绪慢慢平复下来,亦想起这样大喜的日子不宜难过,便立时整了整情绪,问了孙姨娘好,慢慢露出一个笑容来。
  同孙姨娘身后的林家旧人们各自问了好,人人眼眶都红,脸上却都带着笑意,孙姨娘/亲热挽着李姨娘的胳膊,引她一同进门:“姑娘早盼着姐姐来。正在里头等着姐姐去说话呢。”
  钱英同林涧派去接李姨娘的人没跟着进门,他们少爷同林黛玉明日大婚,按规矩,他们今日是不该进门的,遂同林家的人作别,而后一同回了将军府,至林涧那里复命去了。
  林黛玉知道李姨娘要来,原本也是想亲去门口迎接的,但被孙姨娘紫鹃等人劝住了,她翌日就要大婚,这时候实在不宜出门,因此,在孙姨娘去接李姨娘的时候,林黛玉便只能在房中等候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