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药粥下肚,迎春没有丝毫饱腹感,刚想说再来一碗,就见皇上放下了粥碗,又端过来一个碗,暗黑的色泽,浓浓的药味,可不就是迎春刚刚担心的哭药汁嘛!
迎春一懵,这碗药汁什么时候端进来她竟然没有发现!是因为之前她的心神都集中在皇上和药粥上面吗?但是她也没有看见皇上的视线飘过去啊!只能感叹一身皇上眼尖。
“臣妾自己来。”迎春连忙伸手去接,刚刚还担心皇上会不会一汤匙一汤匙的喂她苦药汁,转眼就实现了,还真是乌鸦嘴。
迎春的手放在药碗上,却没能接过药碗,似乎感觉到了阻力,抬头,就见皇上嘴边勾起一丝有些假的笑容,说道,“小心别撒了!”
然后迎春就接过了药碗。这个时候,迎春突然想起皇上好像是个十分小心眼的人,随即摇了摇头,暗道:想什么呢,不过就是一碗药汁,她这不是“体谅”皇上吗?皇上又岂会因此不高兴,坐拥江山的人应该不会这么小心眼的。
对于自己的身体状况,迎春也算了解,原本她听从嬷嬷们的意见,打算坐满四十二天的月子。也就是睆儿的满月礼,她才开心的出来晃悠一下,结束之后自然是继续坐月子调养身子,不想却遭遇了这番算计,身子没有调养好,她又经那等悲恸之感,不用问太医,她都知道,这番,身体怕是损伤极大,只能暗自希望,经过一番调养好能像常人那般健康。
只是,太医说让她不要费神,怕是做不到了,别说是宫中宫外,单就长安宫那,就有一串的事情等着她决定呢!
对此,迎春也只能希望速战速决,然后腾出时间好好的调养身子。
“皇上,二皇子那里?”迎春问道。
她处理了贵妃,但是贵妃的宫中还有一个二皇子呢,没有了贵妃的照料她只能自己安排人照看好二皇子了。
如今,倒是可以请示皇上,如何安置二皇子。
二皇子的养母贵妃没了,她的生母又被贵妃去母留子,这宫中有资格抚养二皇子的,竟是只有她和贤妃。
她不愿意抚养这个孩子,剩下的唯一的选择似乎是贤妃,但是,若将二皇子交给贤妃抚养,她又怎么可能放心?
这宫中,哪怕是贤妃现在身份尴尬,哪怕是贤妃与她关系好,已与贾家联姻,但依旧不能让她放心。
这宫中,哪怕是跌落在尘埃里,都有复起的可能,更何况贤妃这等聪明的人了。
贤妃现在安分没有坏心思,那是因为贤妃膝下没有皇子,对她们这些不太在意龙宠的人来说,可以算是没有利益冲突,这时候自然可以结盟。
但若是贤妃膝下有了皇子呢?焉能保证贤妃不会以这个皇子为棋,谋夺那个位置,进而算计到鼎儿、睆儿身上。
可是,她自己已经有了鼎儿和睆儿,自然是不愿意再去抚养其他孩子的,也怕抚养了那个孩子后她日常的行事无知觉的偏向鼎儿睆儿,让那个孩子起异心。若说是给鼎儿和睆儿培养助力,她就怕这个孩子起了坏心思,包藏祸心伪装善意后藏在他们内部,从内部搞破坏,那才是最让人防不胜防的。
而且,还有一点,若是由她抚养,这个孩子的身份立马就不一样了,他会成为皇后养子,是半个嫡子,竞争那个位置会多出很多的优势,若是对方一狠心想要除掉鼎儿和睆儿,那就不妙了。
“哎!”迎春叹了一口气,这二皇子的去处,竟是成为了一道难题。
这后宫,除了她和贤妃,剩下的就是静宝林了,若她是别人家的女儿,她还可以建议皇上稍微她升一升位分,让她抚养二皇子。但坏就坏在这静宝林是贵妃的堂妹,若是让她抚养二皇子,这无异于将二皇子送到吕家手中。
吕家的贵妃死在了她手中,可以说是她绝了吕家靠宫中的贵妃复起这一条路,吕家又怎么可能不怨她呢?若是此种情况下还将二皇子交给出身吕家的静宝林,那不是她主动送吕家对付她的依仗吗?她都可以想想,吕家必定会将二皇子教导成一条仇恨她和鼎儿睆儿的毒蛇。
吕家她还没有看在眼中,但若是吕家加上被刻意引导过的二皇子,那就让人头疼了,若是己方失误,对方怕是能咬下好大一块肉来呢!
所以,二皇子不能给贤妃,更不能给静宝林。
“罢了,若是不将这些事情处理好,你怕是也不能安心的放宽心思调养身子,那就赶快处理吧!”皇上突然说道。
稍作停顿后,皇上问道,“你觉得如何安置二皇子?”
迎春搞不明白皇上是不是在试探她,还是说皇上就这么信任她,如何安置二皇子也要考虑一下她的意见。
涉及皇上的血脉,迎春从来不敢轻忽,略做沉思后,迎春说道,“皇上,臣妾要照看鼎儿和睆儿,怕是无法分出心思照看二皇子。宫中剩余的便是贤妃和静宝林了,贤妃已被幽禁,轻易不得出永宁宫,抚养二皇子怕是不合适,另外一个静宝林,不但自己是个愚笨的,身份更是低微,也没有资格抚养二皇子。”
因为同母的皇子容易抱团,也更加容易形成较为大的势力,因此后妃们一般最多被允许有两个皇子,她又已经有了两个嫡出皇子,若是再算上二皇子,那不就是宫中所有皇子都在她手中吗?那太恐怖了,想来皇上应当也能考虑到这一点。
皇上的眼神暗了暗,似是有了几分不快,他突然出声道,“宫中既是没有合适的人抚养他,那就过继出去吧!”
过继?她没有听错吧?皇帝的儿子那是皇子,是能争夺皇位继承权的,若是过继,也就是明晃晃的告诉所有人,这个皇子被剥夺了继承权。再则,古人重开枝散叶,一个皇子,哪怕是不成器的皇子,那也是天家血脉,是越多越好,又这么可能会被过继出去?
第233章 凤仪宫
迎春很想问一句皇上你是认真的吗?但她还算了解皇上, 这种时候,皇上又怎么可能开玩笑?
迎春还未说话,就听皇上接着说道,“正好,康郡王嫡子前些年因为意外没了, 也没给康郡王留下子嗣, 将二皇子过继出去正好能继承康郡王的爵位, 也能让康郡王府有个后。”
“皇上决定就好。”迎春说道。
皇上的这个决定对她来说是十分有利的,她绝不会侨情伪善的劝导。
“戴荣,拟旨, 二皇子过继给康郡王。”皇上简单粗暴的说道。
当然,皇上如此说,自然有人会将皇上的话润色后写成标准的圣旨,经皇上过目后, 将圣旨颁下去。
“长安宫中宫人?”迎春问道。
此次, 长安宫中宫人肯定要处理一大批, 自是需要禀报给皇上知道的。
“这一点戴荣会去处理的,你不必费心。”皇上说道。
“有戴公公处理, 定会妥妥当当的。”迎春看了眼戴荣说道。
该处理的事情都交代下去之后,迎春和皇上便闲话家常,有一句没一句的, 气氛很是轻松。
至于说皇上承诺的封后一事,迎春并没有追问,问不问都是一个结果, 若皇上真的满意你,不用你说也会安排的妥妥当当,若是皇上不愿意,你怎么说都是无用功。
或许是三五天,也或许是一两个月吧,终是会有一个结果的。
但让迎春的吃惊的是,她用完午膳后和皇上聊了会家常,皇上便说前朝有事出去后,这之后,不过一盏茶的功夫,迎春就看见穿着格外规整的大太监戴荣带着几个内侍手捧着金黄色的圣旨走了进来。
迎春心中有了某种预感。
“淑妃娘娘请接旨。”戴荣说道。
“臣妾接旨。”迎春跪向乾清宫的方向说道。
戴荣展开圣旨,念道,“朕惟德协黄裳、王化必原于宫壸。芳流彤史、母仪用式于家邦。秉令范以承庥。锡鸿名而正位。咨尔淑妃贾氏、乃荣国公之孙女也。系出高闳。祥钟戚里。…………荣昭玺绂、永期繁祉之绥。钦哉。”
哪怕是皇上早就透露了消息,这一刻,当真正的圣旨下来的时候,迎春依旧吃惊又惊喜。
“臣妾接旨,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迎春双手接过圣旨。
宫女连忙上前扶起迎春,然后,以戴荣为首太监,首先跪地叩首道,“恭喜皇后娘娘,贺喜皇后娘娘。”
然后,像是被从梦中叫醒似的,殿中所有的宫人跪倒在地,恭贺淑妃荣升为皇后,这让迎春竟然有了一丝不真实的感觉。
皇后之位,那可是皇后之位,哪怕是有皇上的支持不也应当有一番争斗吗?但如今,竟然如如平平静静的宣布了。
入宫五年,她成了这后宫之主。
封后的旨意迎春是当事人,但封后并不是迎春一个人的事情,圣旨自然也不是只颁给迎春一个人的。迎春所在的荣国府,展馆祭祀等事宜的礼部、都是需要单独的圣旨的。至于这天下人,自然会有人将此事张贴后广而告之的。
占了迎春是当事人的原因,那么多道封后的旨意,迎春是最快接到圣旨的人,其次就是礼部,最后才是荣国府。
礼部的人最是惊异,他们明明没有提前听到任何消息,一听到封后的旨意差点怀疑是有人家传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