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是国之栋梁,但也没有为祸四方的本事,相反很省心。
这让这段时间被皇子们争权夺势闹的糟心的皇上很有好感,若人人都像贾赦贾恩侯这么省心多好,莫名的,皇上突然对贾赦好感爆棚。
于是,皇上面容也和善了,语气也柔和了,“贾卿不必多言,朕知道你是个忠心的。”
忠心!忠心!皇上亲口承认他忠心,这让贾赦感动坏了,从来没有人这么肯定过他,他亲爹没有,他亲娘更没有。
皇上果然不愧是皇上,明察秋毫,于是他激动的抬头看向皇上,颤抖着嘴唇道,“皇上知道臣忠心,臣就是死也无憾了!”
“爱卿还不到天命之年,何以言死,当好好效忠于朕才是。”皇上对贾赦称呼由贾卿变成了贾爱卿。
看见贾赦眼睛的那一刻,皇上对贾赦更有好感了,贾赦的眼睛很清晰,让人一眼就能看到他内心的想法。
而对于他们这些心思深沉的人来说,会特别喜欢与这种心思简单的人相处,让人不自觉的放松,心情舒畅。
“皇……皇上……”贾赦惊喜坏了,他知道自己没本事,虽然伤心但也任命了,可今皇上竟然让他效忠心,皇上这是看得起他啊!从来没有人这么看得起他过,就连他去世的父亲,虽然颇为疼宠他,但也会常常看着他叹气,他知道父亲那是失望了,对他能做出一番事业不抱有任何希望了!
没有学问的贾赦知道一句话,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他今日才算是对此有了体会。
“世人多愚昧,尽以为只有为官做宰才是对朕尽忠,让朕说,只要是对朕忠心耿耿,不管能不能做出一番事来,都是对朕的忠,朕看你就不错。”不像朝堂上那些,拿着朝廷的俸禄,竟是对着别人尽忠心,要之何用,全都是给他添堵的。
已经被朝堂上党派之争、皇子之争搞的堵心不已的皇上怎么看贾赦怎么满意,人没有本事不要紧,有自知之明又有忠诚就十分可贵了!
“皇上,皇上您人真好……”
“……”
感动坏了的贾赦和难得心情有所舒缓的皇上又是一阵君臣间难得的亲近与表白心迹。
而很多古代君臣想得在现代人看来不亚于情人间的腻歪,批阅的奏折像是情书似的,但人家也确实清清白白,这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了。
最终,贾赦离开皇宫的时候已经没有了来时的忐忑,而是多了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豪情。
而皇上也对贾赦彻底的改观,评价变成了“虽然没有本事,但有自知之明又忠诚。”
“皇上,那贾家宝玉?”太监小心翼翼的问道,他话中的意思是说要不要“处理”掉。
“坊间传言乃是内宅妇人作妖,贾爱卿也证明确实如此,又何须在意呢!”当然,最重要的是,贾家在勋贵中日渐没落,在朝中没有势力。即使真的又如何?在皇朝、在他的眼皮子底下,他抬一抬手就能碾死。
“让人去提点一下贾爱卿。”缘于不错的印象,皇上说道。
“是”太监低头退了下去,至于说提点什么,做为皇上的贴身太监怎么能不明白皇上的心意呢?
第24章 搬出荣禧堂
也不知道皇上身边的太监对贾赦说了什么,回府后贾赦遇到正守在门口的老太太心腹赖嬷嬷,若是往常,贾赦必定是受宠若惊,然后屁颠屁颠的跑去荣禧堂见老太太。
可今日,贾赦竟是一脸沉痛的拒绝道,“赖嬷嬷,我在宫里刚被皇上责罚,容我先去东跨院换一换衣服。”
贾赦一说,赖嬷嬷才注意到贾赦的脸色确实不对。
脸色苍白,脸上、衣服上都是汗迹,作为精通各种责罚后果的人,赖嬷嬷一下子就看出来这贾赦必定是在阳光下被暴晒了。
想一想老太太吩咐她去找贾赦后得到的消息,说是贾赦天不亮就起床,太阳未出来时就去了宫里,莫不成这是被宫中责罚暴晒了一天?赖嬷嬷心中一动,赶紧说道,“那大老爷快去换衣服吧?奴婢去老太太处禀告一声。”
赖嬷嬷这个时候是急着去老太太处禀告大老爷被圣上责罚一事。
贾赦点了点头离开,这个时候,赖嬷嬷一脸大事不好了的表情急匆匆的跑去了荣禧堂。
所以,等贾赦到荣禧堂之后,就见老太太端着一张脸坐在上首,贾政王夫人并贾珠元春正襟坐在一侧。
倒是贾琏,也许是因为父子连心,哪怕常不在贾赦膝下尽孝,此时也忍不住不时的朝门外张望,见贾赦出现更是目露担忧。
“老太太。”贾赦叫道。
“老大。”贾母的语气有些重,“你说你是不是做了什么混账事?”
贾赦有些懵,他做了什么混账事?他自己怎么不知道,况且他一直安安分分的待在书房赏玩古董,能做什么混账事?老太太说的这话他真不明白。
“老太太此言何意?”贾赦听不明白就问。
此刻,贾政看着贾赦目露不赞同,王夫人眼神有些暗,元春目露担忧,贾琏则不停的给贾赦使眼色。
“你若是没做什么混账事,为何皇上会责罚与你?是我造了什么孽,生下个孽障,祖宗拿命争来的荣国府爵位传到你手中怎么就剩一等将军的爵位了?我怎么就……”贾老太太说着说着突然大哭起来。
原本贾赦心中也是憋了一口气的,他进宫为了什么,还不是贾政两口子闯出的祸事,因此他心特别正,可是,被贾老太太这么一哭,贾赦就像是憋了气的气球突然被刺破了似的,瘪了!
荣国公的爵位到了他身上降了好几等只剩下个一等将军,这是事实,同时也是贾赦心中的一根刺,一碰就疼。
“老太太,你消消气,万不能气坏自己的身子。”王夫人
“是儿子不孝。”贾政一脸的惭愧。
也不知道贾政在惭愧什么,难不成他认为若是他继承爵位,绝对能恢复祖上的荣光?
元春等人细声安慰老太太,贾琏想要上前却插不进去,而贾赦站在堂下讷讷不知该作何了!
贾赦觉得自己很不孝,亲娘伤心的在哭泣,而他却想起了往日,那时候也是如今日这般,他将老太太气狠了,然后老太太的心肝肉贾政上前安慰,再然后人家母子亲近,而他就像是个局外人似的。
不问他受了什么委屈,也不管他今日在皇宫中受了什么罪。
唯一的区别大概就是如今劝慰老太太的人多了二房的其他人,而局外人也多了一个琏儿。
贾赦想不明白,是不是所有人家都像是他们家这样,老大是草,只有小儿子得母亲的心。
以前,贾赦通常是诚惶诚恐的跪倒在地,抱着老太太的膝认错,虽然他也不知道除了没出息他认的是什么错。
只是今天,贾赦却觉得怎么也跪不下去了,他到底是个局外人啊!局外人!
外面弄得沸沸扬扬的宝玉衔玉而生一事,贾赦也不想说了,今日去请罪就当他作为兄长为弟弟做的最后一件事。老二不是一直自认为文采了得,将来一定能有所作为吗?那剩下的事就老二自己处理吧!
至于说牵连之事,他又不傻,怎么会不知道今日皇上一开始是震怒的,后来见了他之后便消气了,这说明什么,说明皇上没有怪他,那他又有什么好担心的?
老太太见贾赦不接招,突然挥了挥手,说道,“罢了罢了,我也老了,你们的事我也管不了了,收拾东西明天我就搬出荣禧堂吧!”
“老太太!”贾政王夫人失声叫道,就连一直表现淡定的元春,扶着老太太的手都颤了颤。
对于二房来说,老太太住在荣禧堂,那就是说这个府上是老太太在当家做主。
而一旦老太太搬离,大老爷贾赦住进荣禧堂,那他们二房成什么了?他们会变成客居在兄长/伯父家。住在亲祖母家和住在兄长家,这区别可大了去了。
王夫人眼中的慌乱更加明显,她着急的看了眼元春,带着祈求的看向老太太,这个时候不能搬,绝对不能搬。
从元春出生在正月初一开始,她们就费尽了心思培养元春,就盼着元春通过大选入宫,在宫中拼搏一番,将来能给她们带来荣耀。
元春作为荣国公府的嫡长孙女,这个身份会让元春在开始的时候就立在高点的位置。
太子妃已经有人了她们不敢想,但努力一把太子嫔还是可期的,将来太子登基,元春少说能得个一品妃子,要是运气好再得个皇子,那未来的前途将不可限量。
要知道太子妃虽入宫多年,可一直未曾为太子产下嫡子,太子府中庶子有三两只,可生母的身份都不如元春,元春不仅是荣国公的嫡长孙女,更是正月初一出生,有大造化的。
入太子府为嫔后荣华一生、惠及父母兄弟,简直就像是天生为元春安排的似的。
如此大好的前程,老太太怎么能说搬出荣禧堂呢!失去了荣国府嫡长孙女这个身份,虽然她自认为元春也能到达哪一步,可必将艰辛很多。
倒是元春,开始有些慌乱,可很快就镇定了下来,她冲着王夫人摇了摇头,示意王夫人不要着急,老太太为了培养她也是费尽了心思,她不可能在这大好的前景下废掉往日里的谋划,断她的路,也断荣国府再次发达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