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宝林颤抖着将手放在了皇后的鼻尖,已经没有呼吸了!
一时间,宁宝林只觉得肝肠寸断,从做出决定的那一刻,她早就预料到了结局,可真的看着景秀死在她面前,她却觉得痛苦的要发疯了!
宁宝林先是哭的肝肠寸断,也不知道过了多少时间,却见宁宝林脸色一变,脸上露出几分痛恨来,她手珍惜的抚在皇后的脸上,嘴中却道,“你可知道,从你起了心思想亲自诞下皇太子的时候,我就起了旁的心思。如今,死的好,死的好,若是再过上几年,你的心中怕早就没有我的位置了!如今这样,情未散尽,才是善始善终!”
宁宝林的脸上涌上红霞,她的眼神从皇后的脸上转移到一旁的桌案上,那上面,燃烧着一对蜡烛,蜡烛下面放是烛台。
宁宝林伸手拿起桌上的烛台,拔下蜡烛扔到一旁,眼带幸福的捅向自己,一声闷哼响起,宁宝林挣扎着抱紧了皇后,血染红了地面。
而被宁宝林打翻的烛台,瞬间便将房中的帐幔点燃,顷刻间,便是大火漫天。
守着明轩殿的众宫人像是什么都没有看见似的,等火着的差不多了,夏成一声令下,众宫人才开始救火。
凤藻宫中是有水井的,很快,大火便被扑灭了。
回到长乐宫不久,迎春便看见了凤藻宫的方向有浓烟冒起,迎春猜测,皇后怕是已经去了。
果然,不到片刻,便有人前来禀报,说是罪后崔氏自焚而死。
迎春叹了一口气,不得不去找贵妃、贤妃二人商量皇后的后事,谁让她们三掌着宫中的大权呢?
大权在握看似很风光,其中的忙碌和无奈又有谁知道呢?
还不等皇上下旨如何处理皇后之事,也不等迎春三人商量好改如何安置皇后的遗体,朝堂之上便闹开了!
不用人组织,众官员便上奏折说是皇后德行有愧,不配为一国之母,请求皇上废后。
看来,昨日之事果然有人传了出去,众大臣这才有志一同的上折子。
其中一个观点便是请求废后,又因为皇后犯的最大的错便是给皇上戴了绿帽子,因此大臣们只能隐晦的说皇后德行有愧,却不敢说皇后红杏出墙。
关于皇上戴了绿帽子一事,众人虽然心知肚明,但绝对不能提,这便是公开的秘密了。
还有一个观点,三朝元老,年近六十的礼部尚书徐大人说道,不废后。
众人都用看傻子似的眼神看向徐大人,不废后,呵呵,这徐大人莫不是没有听到宫中传出来的动静,一个红杏出墙的皇后,难不成还要让皇上忍下来。
是可忍孰不可忍!徐大人可别是已经老糊涂了吧!众人看好戏的看向徐大人,静静的等待皇上治罪徐大人。
这时,徐大人不慌不忙的捋了捋胡须,淡定的开口了。
他说当初封后,既无祭天仪式和封后大典,又未曾将代表皇后身份的中宫笺表和凤印赐下,皇后这名分完全是名不正言不顺,众人不改称其为皇后,顶多,是晋王妃罢了!
既然晋王妃崔氏没有被封为皇后,又何谈废后之说呢?
众大臣看向徐尚书,都傻了眼,还能这样操作?随机便是后悔不迭,他们怎么就没有早早的想到这一点呢?
徐尚书淡定的看了看刚才看好戏的众大臣,眼神仿佛是在说,“本官吃过的盐都比你们吃过的大米多,小子们,学着点吧!”
徐尚书得意的胡子都翘了翘,看的众人是更加的火大。
皇上听了徐尚书的奏请,思考了一会,见百官催促,才接着说道,“夏成,拟旨。”
“是”
皇上文绉绉的开始说圣意,让百官大喜的是,皇后这碍眼的存在总算是被清掉了。
没听到皇上圣旨中说了吗,不是皇后,而是崔氏,这是听从了徐尚书的建议,没有承认崔氏的皇后之位。而且,皇上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毫不在意的说,崔氏□□后宫,还将其写在圣旨中,皇上这难不成是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戴了绿帽子了吗?
等等,百官听到了什么,“效仿西汉废后陈阿娇”,这是说皇后像是汉武帝的第一个皇后陈阿娇那样,豢养女宠吗?这皇后竟然有磨镜之好,还是跟后宫中的低位妃嫔宁宝林。
怪不得,怪不得皇上敢将崔氏罪状□□后宫写到圣旨中,原来是因为皇后并不是出去找野男人,而是和皇上的后妃相互组成一对,内部消化了。
妻子有磨镜之好虽然对男人依旧不是什么体面的事,但比起被戴绿帽子,好太多了!至少,人们不会再暗中嘲笑皇上被戴了绿帽子一事。
而且,有些有特殊癖好的达官贵人,丝毫不在意家中妻子有磨镜之好,反而会饶有趣味的观看妻子和其她的妾室行事呢!
倒的确不丢人!那一日在现场观看到皇后身上印记的人也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不是绿帽子就好,他们又能不要脸皮的往皇上面前凑了。
最后的决定是,崔氏皇后之位名不正言不顺和皇后,作废,并将其尸骨归还隔壁催家,由崔家自己入葬。
这样一来,皇上的元后这个位置,便空了下来。
皇后之位本就诱人,再加上是元后之位,有些心志坚定之人都动了某些念头。
想不到皇上废后如此利落,众人都还来不及准备对空出来的利益再分配,事情便定了,只能摩拳擦掌等第二天早朝,争取,将元后的位置也一举拿下。
朝堂上,众人心思各异,有元后的位置在前面吊着,谁家还没有个适龄的女儿了,就是自家没有,同族的姑娘多的是别说是一个了,三五个也没有任何的问题。
隔日的早朝,几乎大多数的大臣们袖子中都揣了一本奏折。
先是有大臣上奏,说是,皇后之位空虚,久了与国不利,应当早立皇后,
这一点几乎满足了所有人的利益,无人反对。
接着,又有人说,皇上后宫稀疏,子嗣不丰,请求皇上下恩旨选秀,也早为了皇家开枝散叶。
这一下子,便闹开了,有野心皇上宫中又没有自家闺女的,便想要让皇上下旨选秀,就是未来的皇后,应当也该从秀女中挑选。
以吕阁老、严尚书为首的,便道宫中贵妃、贤妃,淑妃等人俱都是德才兼备之人,皇后之人选应当从后宫中挑。
于是,朝堂上好不热闹,众人争执不休,也没有看到龙椅上的皇上看向他们时、磨刀霍霍的样子。
第186章 周才人亡
也不知道是凑巧还是皇上特意挑选了这么一个时间段挑起后位的风波, 朝堂之上沸沸扬扬, 却见蜀地官员送来奏折, 说是蜀地连日暴雨, 河中大水翻过沟渠, 淹没了大片的土地和村庄。不但是百姓们辛辛苦苦劳作一年马上就要丰收的庄稼被毁坏干净,更是大片大片的村庄被淹没。
有逃的快的人跑到了附近的山上,才避过大水逃得一命, 但有更多的人死在了大水中。
这一封奏折, 让龙椅上的皇上满脸寒霜, 厉目扫过朝堂中争论不休的大臣,顿时, 朝堂上噤若寒蝉!
“好好好!”皇上怒极反笑, “有空关注朕之家事, 倒是没空关心天下苍生的生死,蜀地大水, 多少百姓家破人亡,更有多少百姓丧命于大水之中,而你们……朕要你们有何用?”
“食君之禄, 为君分忧,你们就是这么为朕分忧的?”
“臣有罪!”朝堂上乌压压的跪倒了一片。
皇上的脾气是出了名的温和, 虽然是装的, 但朝中百姓很少见到皇上发怒,从皇上登基以来,他们就从没有见皇上怒过。
如今, 皇上起了雷霆之怒,这让很多被皇后之位带来的利益冲昏了头脑的人瞬间清醒,这个时候,别说是让皇上选后了,他们最在意是让皇上如何息了雷霆之怒。
直觉这东西还是很准的,果然,怒火中烧的皇上当朝处置了几个跳的最欢的,这一下子,不管是有心还是被吓,所有人都将心神放到了蜀地大水一事上,而此次的赈灾,更是高效率的执行了下去。
朝中对封后一事淡了下去后,后宫中紧张的气氛也消弭了下去,又因为后宫妃嫔人数稀少,纷争也少了更加的少了。
说起来,当今皇上的后宫人数在所有皇帝中是最稀少的,如今只有三妃、一美人一才人共五人,很多大户人家的妾室都是皇上的好几倍呢!也怪不得众人将视线盯上了皇上的后宫。
迎春虽然只有人利益和权势在前面吊着,纷争就会不断,那怕是暂时被皇上压了下去,不久之后也会死灰复燃。
但是,迎春没有想到,事情来得这么快。
这一日,大清早的,就有宫女急慌慌的跑到了迎春的长乐宫禀报,说是周才人死了,且还是上吊自杀!
等发现的时候,周才人已经气绝身亡了!
也不知道是哪一任皇帝定下的规矩,宫中的人,不管是后妃还是太监,都不许掉一滴眼泪。
也不管是后妃还是宫人,若是敢在皇宫自裁,那是必定要问罪家人的。
千百年来,这两个规矩从来都没有变过。
皇后当初自裁,有畏罪自杀、更有谢罪的意思在里面,若是不以死谢罪,牵连到的人,被定下的罪责将更加的大,比起身上背着的罪,自裁的罪责反而要小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