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来的算早的了,但已经有女眷一身孝服的跪在了灵堂上哀哀切切的哭泣,她们是太上皇的后妃们。
宫中的女人本就难活命,又则太上皇盛宠甄氏,甄氏是个难容人的,喜欢磋磨打压人,再加上后来众皇子夺嫡,因为儿子的连累更是折损了不少的太上皇的后妃,使的太上皇的宫中更没什么主位妃嫔了,如今跪着的这几个因为容貌不出众、位分不高,倒是活了下来,避在偏僻的宫殿中像是个隐形人似的活着。
如今太上皇薨逝,她们哭的悲切,但不是为太上皇,而是为自己。
太上皇还在时,就算她们是失宠的太妃,宫中也会折腾她们,但如今,太上皇薨了,她们发愁以后该怎么活下去。
是会被磋磨死了腾地方还是直接让她们陪葬,一杯毒酒了命?蝼蚁尚且偷生,何况是人?更何况,她们不怨恨太上皇就算好了,哪里愿意给怨恨的人去陪葬!
见到迎春,这些太妃们虽然悲切的苦着,依旧讨好的给迎春行礼。
“不必!”迎春让人阻止了。
守灵便好好的守灵吧,这种地方,受礼怕是要让人道是非。
有大皇子在本就招人眼,皇后之位的争夺更是喧嚣尘上,哪怕是迎春平日的行动暗示她不会争夺后位,她也必须步步当心。
不一会,迎春等三妃便到齐了,三人穿着孝服,灵堂之上也不敢寒暄,静静的抹着眼泪,好像是真为太上皇的薨逝悲痛似的。
迎春是个女孩子,也曾有过天真烂漫,自然也过过无忧无虑的日子,那时,她曾在一个叫晋江的小说站看过后宫文,在一些重要场合中需要哭而主角哭不出来时,往往有宫女为主子准备辣椒水等物,尤其是浸泡了辣椒水的帕子或衣袖,只要轻轻的往眼睛跟前一搭,眼泪便哗哗的往下流。
自然是哭的情真意切无限悲痛!
但是,别说是到了后宫,到了荣国府之后,迎春才明白,这个设定有多不合理不谨慎!
谁都不是傻子,这人的去世你会不会悲痛谁都清楚。
用那等刺激的东西催眼泪,别说你准备东西的时候会不会有人探听消息,那等物品只要人离的你稍微近点,嗅觉灵敏点,并不是绝对让人闻不出来的。
想一想,在重大的场合上,你正在利用那些东西做戏,这时突然出现奴婢告发,为了以示清白肯定是要检查的,那么多人面前,被人来个人赃俱获,别说上面会不会治你不敬、欺君之罪,就是声名,怕是也要毁的天下皆知了!
若是有人与你有间隙,恨不得将你除之而后快,她会恨不得你使出如此昏招,好让人轻易拿捏住。
像是迎春这等能站在后宫上层的人物,人人都是影后,别说是悲切的哭了,她能给你不同的十八中哭法,眼泪更是说来就来。
因此,此时此刻,无人敢用辣椒水等物,但人人哭的悲切。
“娘娘,皇上让大皇子去前面。”流云悄悄的上前禀告道。
迎春拿着手绢抹眼泪的手顿了顿。
小平安是皇上的皇长子,也是目前唯一的皇子,虽然还只是几个月的小孩子,但他是太上皇的孙子,按理来说是齐衰一年。小孩子不懂事没关系,孩子太小需要避讳也没关系,身边的人照料着给小平安换好衣服不出格也就是了。
因此,迎春来的时候,卫嬷嬷和流云给小平安换了衣服,抱着小平安跟在迎春的身后,不光是小平安,就是贤妃身边的小公主也如此。
她们也没打算让小孩子随着她们在这里久待,意思一下后让人吕嬷嬷跑走就是了,贤妃应当也是这种打算。
迎春的眼神划过贤妃和她身后的小公主,就见有宫女也在贤妃耳边禀告,贤妃的眼神转到了小公主身上,迎春便知道,皇上应当不单单是让人抱小平安去前面,还有小公主。
贤妃的眼神往这边看来,正好对上迎春的,一个碰面后又移开,两人俱都是叮嘱身边的宫女嬷嬷,让人遗照圣意抱着孩子去了前面。
前面的灵堂上,以皇上为首,忠顺亲王和忠孝亲王在侧,后面是宗室老王爷,再之后是文武百官。
众人俱都是披麻戴孝的跪着,男子汉大丈夫此刻也不得不放声痛哭。
只有皇上,跪在最上首,神色难辨的烧着纸钱。
不一会,有宫人抱着两个襁褓走近。
皇上声音中带着些嘶哑,头也不回的说道,“让皇长子和大公主为他们皇祖父送行!”
宫人低声答应后,卫嬷嬷抱着皇长子,另一个嬷嬷抱着小公主,在灵前磕头。
礼毕之后,宫人上前低声转达皇上的旨意,吕嬷嬷等人便抱着孩子直接回了后宫。
未获封的皇子公主位比亲王,因此皇长子和公主离开后,便是比他们身份低的王公大臣按礼磕头哭灵。
这之后,便是诰命们。
常理,带领诰命们为太上皇哭灵的应当是宫中太后或者是中宫皇后。
但是,太后早逝,皇后尚在佛堂中幽禁。
也不知道是凑巧还是怎的,有宫人上前禀报,“启奏皇上,皇后娘娘奏请为太上皇哭灵。”
古人看重生死,尤其讲究养老送终。
公婆离世,身为儿媳必须为其操持丧事,哭灵守孝,就是天上下刀子,也不得延误,否则,凭此休了这个儿媳,众人也只有拍手称快的。
皇后本就已经形同虚设,若是再让人抓了把柄,不用想便是被废除。
只是不知道皇后如此奏请只是单纯的想要自保还是想要借此翻身呢?
第173章 鸠杀
迎春等人并不知道皇后奏请出佛堂为太上皇守孝一事, 她们也是在佛堂中看到了一身素服的皇后缓步走来, 才意识到, 皇后这是名正言顺的从佛堂出来了。
如此看来, 太上皇薨逝之事, 对皇后来说倒是个机缘,这出了佛堂,再想让皇后进去, 陪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再次见到皇后, 皇后的变化很大, 一身朴素的孝服,干净清爽的装扮, 身形纤瘦, 脸上的神情很是清爽, 一举一动似乎带着一种佛家的慈悲和洒脱。
待走的近了,还隐隐的能闻到皇后衣袍上沾染的檀香。
佛家的经言似乎彻底的改变了皇后, 无论是气质还是心性。
迎春三人对视一眼,齐齐的给皇后见礼。
虽然皇后有名无实,但只要她一天坐在那个位置上, 迎春三人就得敬着她,尤其是在大庭广众之下。
皇后颔首打招呼, 态度平和善意, 像是将什么都看开了,无所谓了的样子,一时间, 迎春等人倒是看不出皇后只是因为自己所处的位置前来守孝还是瞅见了这个机会便谋划着走出佛堂出现在人前。
“不用多礼!”皇后毫无架子的说完,便随着礼监的指引到了她的位置上。
皇后出来最受影响的大概就是封后呼声最高的贤妃和贵妃了,至于迎春,目前她只想保护好儿子和自己。
这一日,迎春才按照之前礼监的安排出了尚德宫回长乐宫休息片刻,就听到宫人禀报说是先皇的李才人求见。
迎春不解,先皇的这些低位妃嫔一直窝在偏远的宫殿中,存在感很弱,等闲不会出所属的宫殿,更何况是和迎春打交道了。
毫无交集的人突然上门,迎春便猜,怕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不过,人既然来了,迎春也不可能将对方拒之门外。
“请进来!”迎春说道。
“是”
随着宫女走进来的李贵人大约三十多岁,穿着孝服,素面朝天,头发只简单的挽了个髻,不带丝毫的首饰,也许是不得先皇宠爱又常年不和人打交道的关系,这李贵人神情有些木讷。
“参见淑妃娘娘。”李贵人屈膝行礼。
“快请起。”迎春客气的道。
无恩无怨的,迎春也不会随意拿捏别人。
“多谢淑妃娘娘。”李贵妃起身,眼神中带着忐忑和惊惧,想要开口又有些害怕的的样子。
“你今日来,可是有什么事?”迎春问道。
李才人深吸一口气,似乎是鼓足了勇气,强迫自己朝迎春笑道,“太上皇薨逝,看着首饰盒中艳丽的首饰,卑妾等人便心中悲痛难忍,因此将这些艳丽的首饰挑了出来,送给娘娘,还望娘娘怜惜我等,收下东西,也免得卑妾等人睹物思人,徒增悲痛。”
迎春注意到了,这里李才人说的是“我等”,一个我等代表的怕是太上皇所剩的所有后妃们吧?
李才人献上来的首饰盒,迎春只看一眼便知道,那满满一盒子的首饰价值不菲,远不是一个才人能拿得出来的,哪怕这个才人曾经也得宠过一段时间。
当别人捧上来的礼物越是珍贵,她在你这里的所求也越大,这是迎春从小就明白的一个道理。
看着李才人努力保持镇定的眼神中隐藏更深的是惊惧,迎春知道,事情怕是不小,她自然不愿意为了一匣子的首饰惹上什么麻烦事。
“本宫岂能夺人所好?若只是因为这些东西是太上皇所赐,你等看着这些东西会联想到太上皇,心中悲痛,那大可不必送人,找一个匣子,将这些东西收拾到匣子中,压到库房最里面,这不就看不见也不用难过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