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皇后娘娘所言非虚,陈家确是早就得知了这块玉佩的某些特征,这才栽赃皇后娘娘。皇后娘娘既然是半年前就得到这块玉佩的,那总该有人看见皇后娘娘佩戴过吧?登记的册子出了意外无法看清,但有人曾看见过娘娘佩戴也是对娘娘的证明。”大臣好心的建议道。
“这……本宫身边的宫女可以证明。”皇后说出这种让人无法相信的话。谁都知道,最不能证明某一件事的就是主子身边的奴婢,因为奴婢没在主子面前不敢反抗,主子说什么就是什么。
皇后的脸色可以说是相当难看了,这龙凤合欢玉佩确是她半年多前得到的。
那时候,她才初为皇后,崔家也因此意气大发,踌躇满志,因此特意花费了巨大的代价搜寻来了这块玉佩,为的就是让她在封后大典时佩戴这块玉佩,涨一涨皇后的威风。
可是,后来,她和崔家期望的封后大典并没有到来,哪怕人人都称她为皇后,哪怕是住在凤藻宫,她也是名不正言不顺。
一入宫就失宠,皇后的叫法却无皇后的荣耀和实权。
那块龙凤合欢玉佩,实她准备在封后大典时佩戴的,后来,一直没有封后大典,玉佩也就一直没有机会戴出来。
其实,私下里也可以佩戴的,可是只要看见那块玉佩,她就想起了准备那块玉佩的初衷,闹心的东西自然是恨不得远远的打发了,又岂会私下里佩戴出来给自己添堵?
因此,除了身边的宫女,竟是无人知道她有这块玉佩的。
这让她如今满身是嘴却说不清。
“主子身边的宫女怎能让人相信?”
不知道是谁的声音,在安静的大殿中响起,但也说出了众人的心声。
“既然贤妃娘娘前一天看见皇后娘娘佩戴龙凤合欢玉佩,不知道贵妃娘娘和淑妃娘娘可看到过这块玉佩?若是看见,又是什么时候呢?”大臣又问道。
这大臣一副誓要为皇后证清白的样子。
贵妃看向皇上,见皇上点头,这才回答道,“本宫从未看见皇后佩戴龙凤合欢玉佩。”
见众人的视线看向自己,迎春也据实以高的说道,“本宫也未看见过皇后佩戴龙凤玉佩。”
她不会为皇后做伪证,也不会去陷害皇后,所以,她是确实从未在皇后宫中看见过那块玉佩。
说到这里,迎春突然发现,她好像从来没有在皇后的身边发现象征着夫妻和睦、比翼双飞之类的东西,就是从来不矫情的自己,床上的绣被里也有好几床是鸳鸯、比目鸟、连理枝之类的图案,而皇上身边,确是一件都没有。
皇后的眼神从期望到麻木,呵,什么证据?贤妃说前儿个在她那里看见了那块龙凤合欢玉佩,呵呵?那块玉佩从她入宫开始就被深锁在匣中,从未佩戴过也从未见过天日,贤妃从那里看到的?
皇上嘴角忍不住挂起冷笑,怪不得前日贤妃无端端的晃悠到了她的凤藻宫,原来是从那一日开始就已经在设局了。
这皇后之位还真是诱人,让贤妃和贵妃为此多番算计,就不知道有一天她从后位上下来,通力协作的贵妃和贤妃可会争的头破血流?
只是,她崔家宜德,不是那么好算计的,这皇后之位,她还要死死的守着,严氏、吕氏,尽管去羡慕嫉妒吧!
壮士断腕,很痛,但却很有效,也能守住最要紧的那步。
皇后满是萧索的跪倒在地,“臣妾也不知道为何陈家的龙凤玉佩和臣妾半年前得到的一模一样,或许是臣妾记错了吧,请皇上治罪。”
皇后这是绝不承认陈家之事和她有关,但却愿意接受皇上的处罚,就像是为了顾全大局,或是因为无话可说,不得不认罪。
“皇上,若此事真是崔家作为,且牵连到皇后娘娘身上,那皇后娘娘一国之母实不堪为后,但是,如今证据未确凿就宣布皇后娘娘罪责,处罚皇后,于理不合!”
吕阁老出列说道,好像是在为皇后求情,但皇后并不领情,至少表面上是如此。
“吕阁老言本宫不堪配皇后之位,那谁配?吕阁老之女吕贵妃吗?”皇后挑明说道。
这时,很多人同样想到了,这吕阁老之女可是宫中贵妃,只在皇后之下,所有后妃之上,所以,只要皇后出事,吕贵妃也是有可能夺得后位的。
吕阁老眼神并未看向皇后,似乎是不屑于女流争吵的样子,但说出口的话毫不留情,“臣说的是若林家之事为崔家和皇后娘娘作为,那皇后娘娘不堪为一国之母,但林家之事是皇后娘娘和崔家所为吗?”
皇后:……
所以啊,动怒的皇后倒像是恼羞成怒了!
皇后,“自然不是本宫所为,但吕阁老一朝重臣,却将视线盯在本宫这个后宫一介女流身上,不觉得管的太宽了吗?”
一个男子将视线投注在后妃身上,不免让人觉得手太长了,只要是个皇上,怕是都要动怒吧!
吕阁老还未说话,自然有人为吕阁老冲锋陷阵。
“皇后娘娘此言差矣!皇后娘娘乃是一国之母,巾帼不让须眉,又岂能说是什么女流之辈!娘娘自谦了!”有大臣一脸盛赞皇后的说道。
总是一句话,皇上无家事!
“好了!”皇上语气不耐的阻止,似是有些烦了。
这时,皇后郑重的跪倒在地,大礼参拜,让殿中的气氛无端端的严肃了起来。
“皇上,臣妾从入宫为后后,便一直有负皇上之托,未能为皇上管理好后宫事宜、协调好众妃关系,更未曾为皇上诞下一儿半女,如今更是发生这种丑事,臣妾愧对皇家列祖列宗,更羞愧于圣颜。”
皇后哭诉,声声催人泪下。
“臣妾愿长居于后宫静佛堂,为皇上祈福,为我大明江山祈福,愿天佑吾皇,天佑大明!”
愿意用自己一辈子的自由来换佛前的一片清明,皇后言语由儿女情长再到国家山河,荡气回肠,也让某些热血人士热血沸腾、无限钦佩!
而对于皇上来说,某些人不是眼馋她皇后之位、想要将她拉下来吗?那她就居于佛堂,为皇上和大明祈福,看谁再敢将废后的主意打到舍弃一生为大明祈福的皇后身上。
贤妃、贵妃,眼馋皇后之位又如何,别想从她手中拿走。
第150章 争夺宫权
犒赏百官的宴上, 在贵妃、贤妃等的进攻下, 皇后自请常住佛堂, 虽然是保住了皇后之位, 但也让皇后名存实亡这一点显于前朝。
而贵妃和贤妃, 却是大出风头,不但得了皇上的厚赐,更让前朝后宫见识到了她们二人的家世。
皇后名存实亡, 在贵妃和贤妃的虎视眈眈下被废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这未来的皇后之位, 似乎就在贵妃和贤妃之间。
至于说今日同出现在众人视线下的淑妃贾氏,荣国府的情况众人都清楚, 衰落的不成样子, 朝中也没什么可支撑的本家之人, 皇上虽然将林如海看成淑妃那边的人,今日淑妃也因林如海之功赏了淑妃。
但林如海只是荣国府的姑爷, 他到底是不姓贾,贾家的姑奶奶不但亡故、还只给林如海留下一个女儿,身为林家的宗妇, 掌林家二十多年,却没能让林如海膝下有香火, 让林如海绝了子嗣, 自己不能生难道不能让别人生吗?
当然,在这个年代,生不出孩子和男人没有关系, 原因只在女人身上,这在很多人眼中,林如海不怨贾敏、不怨贾家就已经是仁慈了,还如何帮扶荣国府?如何帮扶宫中的淑妃娘娘。
所以,哪怕是淑妃娘娘出现在了今日这种场合上,也与未来皇后之位的角逐没有关系。至于她腹中的孩儿,怀孕比她月份大的不光是贤妃、还有一个德妃呢!
犒赏完群臣之后,得了皇上的吩咐,包括德妃在内,四妃来到了乾清宫。
离分娩不远的德妃挺着一个大肚子,宫女们在身边紧紧的围着护着,德妃一脸的柔和和即将为人母的慈祥,不见任何的不满和嫉恨。
哪怕是向来不太太重视权势的迎春,也不得不承认今晚能出现在宴上的后妃,往后在宫中的影响也绝对不同,不光是会影响后妃自己、更包括了腹中的孩儿,德妃苦心积虑,又怎么会真的她这个四妃之一区别于于其她三妃呢?
所以,不动声色的德妃,绝对是应该之前的事情让她的智商暴露,明明知道众妃不会再相信她的表演,所以她是懒的再掩饰了!
心中有嫉恨却如此不动声色,德妃果然城府太深,也怪不得能从甄太贵妃的掌控下逃脱了!
“德妃妹妹不在自个宫中养胎,怎么来这了?”贵妃语气不善的问道,说完之后还富有深意的环视其她的二妃。
要知道,除了德妃,其她的三妃可是直接从宴上过来的,也是参加过犒赏大宴的,唯有德妃,没有参见宴却出现在了这这里。
要知道,之前德妃装模作样,可是骗过了不少人,更是借着贬低贵妃和迎春成功的树立了她心直口快、毫无城府的直爽性格。
也就怪不得贵妃和迎春找她秋后算账了!
德妃面带微笑,哪怕贵妃话中的嘲讽意味太浓,也丝毫不见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