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贾府,该有的礼节不可废, 拜见长辈,送过礼物,和诸位姊妹见过礼,因为湘云那事, 公主们的诗读已是被放了回来, 故而今日探春也在家中,虽然各家心里有数,探春是个好的, 大家皆是被湘云带累,可惜是今上发得话,下面的人不敢不从。
据说皇后娘娘那一日回去后就病了一场,不知是不是被史湘云言行无状气的。这一点黛玉心中有数,皇后娘娘还不至于那么小家子气,只是因为正月里,宫中事多,各种祭祀,还要接见命妇朝拜,诸事加身,皇后的身子本就不好,自然难以支持。
后来柳皇后和黛玉略微提过此事,她不曾想过,元春竟然会这么绝,这简直是断了史湘云的活路。
黛玉虽然体谅湘云命途多舛,自小父母双亡,然而史家那两位家长,待这孤女并不算差,若不是史湘云的夫君命薄,那当真也算得上是一门好亲了。
思忖间,却是有小丫头来报,宝钗和史湘云到了。这么些时日过去,那件事情风声也过了许多,湘云如今才是头一遭出门,至于史家为什么会放她出来。俗话说得好‘解铃还须系铃人’,这湘云那日说话不合时宜,得罪了黛玉不说,更是伤了皇家体面。
临出门之前史家那侯夫人就交待过了,让湘云好好和黛玉说说话,都是姊妹,黛玉也不是那般不饶人的人。
然而史湘云并未听进去多少,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但也是满口应下,毕竟那么些时日了,她被拘在史家那院子里,早就憋坏了。
侯夫人说黛玉不是不饶人的,湘云觉得这位叔母真是个糊涂的,若是黛玉真是个大度的,为何那日不与她求情?!
就如宝钗,得了自己那门亲事,反是觉得惭愧,不时给自己送些东西,今日见了,也表示会好好求一求这位县主,望她高抬贵手。
湘云原本就与黛玉不对付,一见到她就想起那日在宫中挨嘴巴子的场景,脸上似乎还火辣辣的疼。然而她也不敢造次,毕竟今日除了自己常用的丫鬟翠缕,还有叔母派来看着自己的丫鬟。
于是史湘云只好挤出一抹勉强的笑,宝钗倒是一如既往,端庄大方,脉脉含笑。
黛玉瞧着眼前这湘云,想起当年自己和她中秋连句,明明也是个不凡的女子,不过如今倒是乌眼鸡似的。
难不成自己过得好了,不患寡而患不均,这话在此处也应了?怪不得世人多能共苦而甚少能同甘,若是一甘一苦,却是再也不能交道了。
黛玉有礼有节回过一笑,王夫人便招呼着大家听戏去了。黛玉一看,那龄官早就被打发了,也不知被卖到了哪处?
贾母让黛玉点戏,黛玉随意指了几个热闹的戏,当年不是说宝钗周全,做生日之时挑的都是热闹戏,如今她林黛玉倒是也来周全一次,终归自己今儿不是很想听戏,想来倒是荷姨娘唱的曲子她多爱听些。
贾母自然是要夸一下黛玉懂事知礼的,因为先前元春与柳皇后那一番机锋,这贾家倒也不会故意往枪口上撞,这次宴席,黛玉并未见到宝玉这个表哥,毕竟一年大过一年,先时宝玉调戏侍女被打,贤德妃下旨让宝玉和黛玉一起住进大观园一事,其中深意,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被戳着脊梁骨说了好久。
现在元春在宫中有了皇子,表面功夫这荣国府还是要应付一二的。
“这一年年的,倒是长得比你母亲还好些,”贾母慈爱的看着黛玉,“你母亲当年及笄的时候戴的就是这根簪子,还是你父亲家里送来的,你母亲十三岁时就定下了。”
黛玉笑笑,并不说话,瞥眼去瞧自家那二舅母,一贯刻板的她脸上居然有几分激动。
贾母误以为黛玉这低眉顺眼的样子是默认的意思,于是便倚老卖老,继续往下说到。
“你如今已是十五了,婚事还没着落,想你父亲母亲在泉下也是难安的……就连我这一把老骨头也是挂心的。”贾母又说到。
“去了别家我也不放心,生怕人欺负了你去,你哥哥自小和你一起长大,脾气秉性你都知晓,家中如何有些什么人你也知晓,要不然我这一把老骨头做个主,你也十五了,就此定下吧!”
黛玉心中腹诽,就是知根知底,才不敢往这府里来,她又没吃错药,放着好端端日子不过,来这荣国府作甚!!
这位外祖母也是,自己的婚事,连今上都不能做主,她如今还想做主了?
“外祖母可别这么说,玉儿这婚事,您可做不得主!”黛玉连忙阻止道。
“怎么,我是你娘的娘老子,你家中如今又没个长辈,你这婚事我竟然也过问不得?!”贾母在这家中自是说一不二,一时黛玉驳了她,心里肯定不好受。
“外祖母莫急,须知父亲临终之前给玉儿求了道旨意,太上皇和太后娘娘应允玉儿婚嫁自主,不会与玉儿指婚,外祖母今日说要给玉儿做主,岂不是……”
戏台子上刚刚演过一出,正准备换场子,贾母听罢,连忙念了声佛,是自己失言,冲着宫城所在的方向做了个揖。想来是因为谋划好了要说这种事,如今鸳鸯并没有伺候在贾母跟前,其他几个坐席,离得也不近,就只有黛玉和贾母在这一处坐着听戏。
“你爹爹真是,好生糊涂!先是给你立了女户……如今又……女儿家家,哪里有不嫁人的!”贾母看了黛玉一眼,胸有成竹笑道。
“不过你爹爹也是担心,考虑得周全,怕上边随意给你指了婚事,你年龄小,家中没个大人做主,不知落个什么人家。说是不给你做主指婚,只如今你应了,又有什么相干?”
“外祖母说笑了,玉儿如今年岁还小,自己一人过着,这日子也甚好,倒是不想这些。”黛玉笑着,倒是没有一口回绝,且听听自己这偏爱宝玉的外祖母还会说出些什么来。
“都及笄了哪里还小,如今也该定下了!”贾母语重心长‘教育’黛玉道。
黛玉心中冷笑,如今倒是不嫌她小了,先时还不是说宝玉不宜早婚?虽然那时这外祖母估计是说给薛家听的,只是见风使舵这样的招数倒是好用得紧。
如今想诓着自己嫁到这府里,这宝玉自然是要早点成婚了。或许自己这外祖母早已被对宝玉的溺爱冲昏了头脑,觉得自己家这衔玉而生的宝贝孙子就是配个神仙妃子也配得。
无论宝玉做了什么,贾母心中他都是顶好的。
“外祖母也是知道的,玉儿自小身子不好,先时大夫瞧了,说我这辈子子嗣无望,所以还是就此作罢吧!”黛玉继续推辞。
“莫要听那些庸医胡说!改明儿给你请了好大夫,仔细调养调养,年纪轻轻,可不兴说这种话!”贾母拍拍黛玉的手,安慰她道。
黛玉几乎都要气笑了,为何这些人觉得,自己竟像是他们荣国府的囊中之物一般?!
“多谢外祖母美意,只是二哥哥是这样的人物,倒是可惜了,外祖母和舅妈还是另寻好人家吧!我就不必了。”黛玉继续推辞。
“论理也是如此,你可知外面有许多人家打你的主意,那些人家,哪里比得上我们府上?那些小子有怎么比得上宝玉?只是想想你母亲,若是让你流落在外,我这把老骨头就是到了土里也不安心啊!”贾母说罢叹了口气面上有着追忆之色,约莫是想起了自己的女儿贾敏。
若是前世的黛玉听到这番话,一定感激涕零,登时就应下了此事,只是今时不同往日,所谓物是人非。有过一番阅历的黛玉再来听这话,想想贾府最终是为了什么,只觉得恶心。
或许这外祖母确实有怜惜之心,只是这份心思比起这偌大个荣国府,比起她的心肝肉贾宝玉,又算得了什么?
若是真到了那个时候,这些人必然是毫不犹豫,舍弃黛玉的,而且想想最后这宁国府和荣国府的下场,黛玉可不是吃饱了撑的,要往这里面来。
“罢了罢了,下一折子戏排的很好,咱们听戏吧,这事儿改日再说。”贾母见自己逼得紧了黛玉不悦,倒是也不再说,反正这孩子是没想开,如今说了,她回去仔细想想,就知道自己的好了。
黛玉面无波澜,只是心中默默盘算开来。
既然想要谋划自己的婚事,那她倒是让这府里忙上一忙,且看看他们还有没有心思盘算自己,略一思忖,瞧着那边的王熙凤,计上心头。
作者有话要说: 我觉得贾府真的是奤……
自我感觉良好……
谜之自信……
第72章 联合
且说这凤姐, 因得贾琏昔年在林家与林如海的姨娘桂枝有染那一事, 前面黛玉来了几次, 王熙凤并不太往黛玉跟前凑,黛玉守完了孝, 进京谢恩那一次, 进了贾府就没见到王熙凤半个影子。
想来这荣国府的脸皮还没厚到那个地步, 也是知道要避开些,免得黛玉不快, 这一次凤姐倒是显得十分热络, 虽说还是不大与黛玉说话, 但是却常常在黛玉周围活动, 须知前几次黛玉来,凤姐最多也是在外边候着些, 一时贾母缺了什么。吩咐她去做便是了。
黛玉早就探听到, 自从王熙凤接了这庶子没多久,便没了管家的差事, 今日如此热心,定然有什么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