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娜还在迷茫的时候,他已经将安娜观察了一遍了。
有本事的巫女在这个时代生活对比普通人还是很不错的,因为到处妖怪纵横,能够除妖的巫女谁不想要呢。城主大名这种大人物就不用说了,就是村子里也希望有一个守护巫女能够保护大家。
就像不远处的另一个‘枫之村’一样,就是因为一直有自己的守护巫女,所以从来没有经历过妖怪占领的事件。周围很多村子,不知道有多羡慕!
这种巫女大家都是争相讨好,即使大家都没有钱,至少也会供养她们。
在这个动不动就饿死的年代,这种生活确实不能说差了。
但是即使是这样,除非是服务于贵族的巫女,一般的巫女也没有安娜这样的。
村长注意到了安娜细嫩的皮肤,没有一点茧子的手,这些都不是餐风露宿的巫女能够拥有。还有她身上的衣服——巫女的服饰本身不能说有多华丽,头上扎头发的还是白檀纸呢,只能说整洁有气质。
但是安娜身上的巫女服料子明显非常好,白衣绯袴的垂感,以及染色的感觉,一看就知道是高级货。松鹤纹千早就更不要提了,精致的绣花在这个时代也是昂贵的象征。
再加上安娜身上一种高贵的感觉和不知世事的迷茫,他一下就联想到了刚刚告别师门,出门历练的年轻巫女。这和安娜说的话对的上,而且也非常合理。
一定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师门……村长做出了这样的论断,一方面是因为安娜刚刚展现出的强大实力,另一个就是安娜的样子。如果是一个穷困潦倒的巫女培养地,怎么可能有一个新人巫女是这个样子。
简直比他曾经远远见过一眼,城主府的公主还要高贵的多!
“是的,巫女大人,我们这里……”村长开始慢慢地解释这里是什么地方。
安娜并不是从小接受日本教育的,所以日本的地理和历史其实都有一点懵。但是在长长的叙述中,她还是听到了一两个熟悉的名字:哦,原来她是来到了日本的战国时代。
努力维持了好久才没有暴露出自己的惊讶,而她那副难以相信的表情被村长认为这次迷路迷的挺远的。
“总之,这次巫女大人的救命之恩,我们葵村实在是没齿难忘。天色已经很晚了,请您务必留下来休息。”然后又是村长一家行大礼。
安娜实在受不了这个,赶紧摆手:“不用这样的……”
最后推辞不过,安娜留了下来。一方面盛情难却,另一方面外面的天色确实很暗了。今天她跋涉劳累了一整天,再加上前一天晚上没有睡眠,就算她的体质已经不是普通人了,还是会觉得很累。
“实在是太好……不过我们村子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食物,只能委屈巫女大人了。”村长似乎非常歉疚。
安娜就算历史再差,也是知道古代乱世普通百姓的生活有多苦的。再想想之前救下的村民,几乎个个面黄肌瘦——想来不只是没有好东西招待她,恐怕为了让她吃的好一点儿,要增添不少的负担。
想到这一点,安娜赶紧告知:“我只要清水河野果就可以了,如果有的话,再给我一些坚果吧。”
现在正是秋末冬初,森林里面大储备的季节,野果和坚果都不难找到。日本战国时期的农民非常辛苦,想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些东西还是会采集的,况且也不值什么。
安娜本身就是素食了,只吃这些,而且吃的很少。至于所谓这个时代的高级料理,她反而没有任何兴趣。
但是村长显然对此感到惊讶……不过惊讶之后很快恢复过来。他也曾经见过一些苦修的和尚和法师,为了提高修行净化自身,也会吃素。在他看来,这或许是一样的事情,这样一想甚至有种顺理成章的感觉。
这位巫女大人的师父肯定修行很高,所以才会教导吃素,当然了,巫女大人本人也很厉害。这么想着,村长走了出去,安排安娜的住宿,以及饭食的事情。
他一出来,就有几个村子里比较说的上话的老人家围了上来:“耕一郎,怎么说,那位巫女大人可好说话?”
被称作耕一郎的村长点点头:“巫女大人非常和蔼,很好说话,既高贵又慈悲,就像菩萨一样。答应今晚住下来,另外准备的饭食也只需要清水、野果和坚果这些。”
“是一位有戒律的巫女吗?真是非常坚韧啊。”一位老婆婆感叹。
“还好答应了今晚住下来,最好还能留巫女大人几天,这几天很有可能会有妖怪来报复。”一个头发苍白的老大爷咳嗽了两声,无奈地说。
今天妖怪在这个村子吃了大亏,很有可能这几天就会来报复,如果这个时候有巫女坐镇就会安全很多。至于过了这几天,这种乌合之众一样的妖怪就会自然散掉。
“唉,要是巫女大人能一直留在村子就好了。”忽然有人这样说。
第140章 犬神(3)
在穿越日本古代战国之前, 安娜对‘乱世’是没有清晰的概念的, 那只不过是历史书中一个常见的名词。或许知道那意味着百万生民、千万生民的悲惨生活, 可是到底具体如何, 她并不理解。
这种故事相当于‘何不食肉糜’, 只不过那个夸张了一些。不只是安娜, 任何一个生活在和平国家的人恐怕都很难理解古人那一句‘宁为太平狗, 不为乱世人’。对于他们来说, 乱世就是曹阿瞒诗中一句‘白骨露於野, 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很悲惨的, 但也仅此而已。
真的身处这个时代之后才会发现能够悲惨到什么程度。
安娜暂且留在了一个小村子里, 村长将自家最好的房间留给了她……本来是要把他家整个让给她居住, 但是安娜实在推辞不过, 最后变成了这个样子。
如果说华夏古代的贵族还能保持比较舒适的生活,除了一些现代特有的享受不能有,在某些方面的享受甚至要超过现代人。那么日本古代就要苦的多了,就连大名贵族这些人的生活都不能说有多好, 至于底层人民那就更不用说了。
安娜因为在华夏和东瀛都上过学, 所以对这些事情都有一些了解。老师会和他们说封建时代的老百姓有多困苦, 地主家收了多重的地租, 国家的农税又是多少。千百年来中国的农民起义, 根源就在于土地兼并会随着王朝的发展越来越严重, 到了王朝末期自耕农很少, 只剩下少量的大地主和数量庞大的佃农。
佃农的生活是很苦的,沉重的地租压在身上。租地主的地去种,年景好的时候能够养活一家人,偶尔能吃上一顿饱饭。而年景不好的时候,那就意味着不仅一家要忍饥挨饿,甚至连地租都凑不齐,会欠下地主粮食,最后很可能落到卖儿卖女的境地。
一开始的时候大家会忍耐,但是时间一长,这类百姓的群体增大,当他们这样下去只有等死的时候,他们就会起来反抗——饭桌子掀了,大家都别吃饭了。于是新的王朝建立,土地重新分配,进入新的轮回。
总之,历史上的封建王朝就是这样周而复始的。
听起来真苦啊!但是很多事情是对比出来的,有的人认为这就是极限了,其实不然,对比隔海相望的东瀛,那又是小巫见大巫了。
大概是统治理念的不同?反正披着儒家外衣进行统治的华夏王朝总是要强调君舟民水这种概念,有脑子的统治者也会注意轻徭薄赋。没有脑子的统治者,增加徭役赋税也会有一个界限。过了这个界限之后,哪怕是昏君也会觉得不太好。
但是,东瀛自古以来是没有这个概念的。这个国家在大唐时期仰慕华夏文明,派遣了大量的留学生来学习,将唐朝的一切照搬回去。以至于很多现在在华夏国内找不到的传承,只能在东瀛找到。
看似继承了华夏文明的一切,实际上不然。这个国家顽固的可怕,哪怕是在近代维新时期,倡导西化,然而其核心也是‘洋才和魂’,骨子里还是他们的老一套。
唐朝时期的学习也是这样。
架子是有的,甚至国都平安京分成两块,一块叫做长安,一块叫做洛阳,处处高仿唐朝。但是也就是这样了而已,他们奉行的理念在封建时代其实没有什么变化,对于人民的治理也没有多宽容。
和野蛮时期一样一样的。
在华夏,国家的税收先不说,地主的地租一般在三成收成左右,农税只能更少——不然自耕农为啥比佃农要好!
而这种税收其实已经很可怕了,因为古代的收获率并没有那么高。古诗里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其实是不现实的,现代的农业才能做到。古时候土地的收成其实是很低的,种子的使用折进去,艰难地养活自身后其实已经很难有剩余了。三成地租确实非常要命。
但是在东瀛,提出‘五公五民’就已经是大大的善政了——历史上就有这样的大名,靠着这个善政吸引了大量的农民迁移到自家的地盘上。而所谓的‘五公五民’,意味着五成的收入要上交……
何况还生逢乱世,那就更苦了,因为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有城主来抓人,就是抓壮丁。连年打仗是有消耗的,当兵员不够的时候,可不是要去抓一批。这个时代上战场,而且还是最底层的小兵,那就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