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定品,三月春猎,这是大梁的传统。二月定品有梅长苏出的主意,总算在保证靖王的意愿下让整个定品之事得以进行了下去。
定品之事完结后,靖王又提出了要见卫峥,此时悬镜司一事已彻底风平浪静,梅长苏也没有了拒绝的理由,便答应了让两人今晚相见。
聂锋的毒在这大半年中已经解的差不多了,卫峥来了之后就主要在他身边照顾。作为药王谷谷主的义子,卫峥这些年也学了不少药和医理,有他在,蔺晨多了好多时间带着君玉出去约会。同时君玉借着誉王倒台的机会,又出面整合了一大批滑族的势力,现在就剩下夏江手里那些隐蔽势力和秦般弱手中的死忠分子了。
在二月定品后,梅长苏出面提出了君玉成立滑族自治区的请求,君玉也和靖王深谈了一次,告诉了他当年滑族之事的实情。靖王在思考后,同意了君玉成立滑族自治区的提议,于是将君玉便将手中的滑族势力渐渐迁去了当年的故都安置。童路和隽娘便是第一批,他们的身份已经暴露,君玉在秦般弱动手前将两人送走,也免得让夏江通过童路知道些什么。
靖王在见过了卫峥之后,明白了当初赤焰一案的真相,翻案的想法越来越强烈。却被梅长苏劝住,徐徐图之。
三月春猎,静妃对梅长苏身份起了疑心,要求靖王带着梅长苏一起去,梅长苏推拖不过只好答应。君玉想到此次春猎,誉王会伙同夏江谋反,猎场不适合女子去,于是君玉便让蔺晨以医生的名义跟着去保护梅长苏的安全。君玉自己则在原著中提出了几个重点设防,准备在夏江逃离时抓住他。
猎场上,梅长苏的身份终究没能瞒过静妃娘娘。虽然他现在余毒已清,脉象与常人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还是被静妃娘娘认了出来。或许真如霓凰郡主所说,女人的感觉总是不讲道理的,却对关心的人异常的敏锐。梅长苏承认了自己的身份,却要求暂时瞒着靖王。静妃娘娘看他现在身体已经无碍,而且气息绵长,是内力小成之像,也不再那么担心,答应暂时帮他瞒着。
誉王联合皇后关闭宫禁,封锁九门的消息刚传出来,君玉就想办法送了甄平和黎刚去了九安山方向,同时用信鹰给蔺晨送信,争取将消息尽快传到梅长苏手中。京城中,誉王不是不想攻击苏宅,只是梅长苏不在,而且苏宅各种机关巧簧让他损兵折将,所以只能放弃。
誉王带着叛军向猎场进发,夏江却没跟着他,誉王刚出兵,他就想要逃逸。却被君玉在滑族的一个窝点中堵了个正着,直接废了他和秦般弱的武功,关在了苏宅,等着机会让他发挥余热!
猎场成了真正的战场,那些王公贵族的子弟,有些这辈子都没见过血,却因为这次情势所逼,学会了如何在战场了生存,如何去做一名真正的战士。危急关头,霓凰郡主带着亲兵从景陵奔袭去救驾,靖王也成功带着援兵赶到,一场叛乱就此平息。如梅长苏所说,虽然凶险,但是经此一役,没有任何人可以阻碍萧景琰了!
誉王兵败被擒,叛将党羽也在围捕当中,皇上要立靖王为太子的形势也越加明朗。蒙挚回京,在君玉各种消息的帮助下平定了京城禁军中的叛逆,开了城门恭迎皇帝回銮。
皇上回京,大批的依附于誉王的朝臣被罢免、流放、诛杀……皇后作为誉王养母,且直接参与谋逆而被废黜幽禁,誉王和已经怀了身孕的誉王妃被压入天牢。按照梅长苏的吩咐,秦般弱已经没了用处,被直接扔给了蔡荃,夏江则依旧被君玉羁押着,打算问出滑族剩下的势力都隐匿何处。
听到誉王被关进了天牢,君玉在心里默默叹了口气,还是让梅长苏帮忙安排去见他一面。当年玲珑公主对宫羽母亲有恩,宫母也在她身边多年,誉王之事,君玉也不能不管,在靖王的帮助下,君玉进了天牢。
“誉王殿下!”君玉站在牢门外微微屈膝行礼。
誉王抬头看了君玉一眼,“呵,是你啊!宫姑娘这是代那位麒麟才子来看我的结局的?他倒是很不怜香惜玉啊!”
君玉摇头,“我不是为宗主来的,我来是因为您的生母,我滑族的玲珑公主!”
“你也是滑族人?”誉王惊讶。
“誉王殿下是想问为什么我是滑族人却去帮了靖王吗?滑族灭国多年势力分散,我母亲当年也是玲珑公主的心腹之一,因此我手中一直有着一部分滑族势力。滑族内部对是否复国有着很大的分歧,秦般弱她们是打定主意要报复大梁然后趁机谋求复国的。但滑族中还有大部分人希望过平稳安逸的生活,因此并不愿参与其中,而这部分势力一直在我的手上。靖王给了我们足够优厚的条件,因此没什么好选的,至少靖王他重诺,不会出尔反尔!”
“所以,姑娘这次来就只是为我解惑的?告诉我这两年败在什么地方?”誉王冷笑道。
君玉道:“不,我是来救你出去的!当年玲珑公主对母亲有恩,算是我还她的。之后你可以带着妻儿隐姓埋名,安稳度日,以靖王殿下的心性,不会介意的。”
誉王勾唇讽刺一笑,而后又颓废的抬头闭上了双眼,“不必了,我对那种被施舍的苟延残喘没兴趣!你要报恩,就帮我把蓝瑾救出去,保护好她和孩子,我别无所求!”
“你确定吗?”
君玉看他一直没有再开口,知道他已经下定了决心,叹了口气,誉王就是个赌徒,为了皇位赌上自己的一切,不成功便成仁!君玉转身离开,留下一句,“我会做到的!”
这一世夏江早早地被君玉关了起来,连越贤妃君玉怕她再闹出什么,都通过静妃娘娘的帮助给她下了令人虚弱的药,直接被半幽闭起来。因此林殊的身份并没有如影视中一般闹到御前,靖王也没有发现。到是言侯在春猎时看到了梅长苏的军事才能,有所怀疑,因此多有试探,但或许时因为顾忌皇上,言侯并没有太大的动作。
六月十六,皇上钦定册立靖王为太子的日子,之后太子监国、大婚。七月初五是静贵妃生辰,萧景琰一早便进宫前去拜寿。今年的静妃已不同于往昔,自然再不能象以前一样母子们安静小聚。所以陪母亲坐了半个时辰,接见了一些要紧的宗室重臣之后,萧景琰便告退出来。预备明日再来。
纪王和言侯一早也来向贵妃拜寿,两人在宫门口遇见,结伴同行。萧景琰因为手里正在处理宗室降代承袭减俸之事。想听听这两位老人的意见,出来时顺便就请他们一起到了东宫。几人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当年言侯和林帅当年化名游历江湖的事情,言侯想着当年策马出游的快意,目光悠远,“江湖藏龙卧虎,奇人异士甚多。化名出游,一圈绕下来,倾心以待的好朋友确实交了几个,只是到现在还能联系上的却少了很多啊。”
第91章 第九十章 琅琊榜(14)
[萧景琰也对江湖之事很是好奇,问道:“你们都化名成什么?可有在当年的琅琊榜上闯出个名头来?”
“惭愧惭愧,”言阙摊手笑道,“我们是去长见识,不是去争强好胜的,事情嘛是经了一些,不过风头尽量掩过去,不出为上。”
纪王晃了晃头道:“说实话,我只知道你们在外头热闹了大半年,可后来几乎没听你们提起过那时候的事儿,我还以为没什么有趣地呢。”
“我们回京后,立即卷入朝局,事情一桩接着一桩,不知不觉间,江湖已是久远淡漠。”言阙叹道,“说到底,那毕竟不是属于我们的地方,终究只是做个过客罢了。”
“哎,殿下刚才问你化名成什么呢?”纪王好奇地提醒道,“名字都是自己取的么?”
“都是自己乱取地。我当时易名姚一言,江湖寂寂,无人知晓啊。”
“你姓言,就取名一言,这也太随便了吧。”纪王忍不住笑了起来。
“反正只是化名,有什么要紧的,还有人指着一棵树就当了名字呢。”
萧景琰正举杯喝茶,听到此时突然僵住,直直地看向言阙,张了张嘴,却是喉间干哑,没有发出声音。
言阙有些诧异地问道:“殿下觉得有什么不对吗?”
“你刚才说……谁指着一棵树当了名字?”萧景琰握紧茶杯,努力吞了口唾沫,力图镇定。
言阙察觉有异,却又想不出起因为何,犹豫了一下,低声答道:“林……”
“林帅,指了何树为名?”
“当时院中,长着石楠,所以……”
他地话还没有说完,萧景琰手中地茶杯已从他指间滑落,在大理石的地板上摔出清脆地一响,砸得粉碎。](引原著)
春猎之时,萧景琰也曾起疑,问过静妃娘娘梅长苏和她的渊源,静妃娘娘却说是梅长苏的父亲救过自己。为了验证两人的话,他曾分别问过梅父的姓名,两人告诉他的都是同一个名字“梅石楠”!他也因此不再追问,却没想到自己曾离真相那么的近!
在场三人齐齐一惊,忙都站了起来,纷纷问道:“殿下怎么了?”“石楠……”萧景琰扶着桌面慢慢地站起来,身体晃了晃,被蒙挚一把扶住。他此刻只觉耳边一阵阵嗡嗡作响,什么声音也听不进去,许多曾被忽视的画面逐一回闪,仿若利刃般一下下砍在他的心头。
那个人说:“你是我择定的主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