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离开的很顺利,既然说好了比赛,她也就没有被为难。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的支持
☆、第 76 章
周季川已经派人从凉国方面处理这个事情, 本来便要动手解决了,没有想到黛玉倒不费吹灰之力给了己方很大的便利。
黛玉给了自己最大的信任, 他若是不把握好这次的机会,岂不是有负黛玉待自己的心?
双方约定十日后在皇宫里比试,这十日各自准备题目, 不用告知对方。这事情,上朝的官员便都是知道的。
这事情,周家的人也是听说了的。虽然相信周季川,但都还是非常担心。老爷子还说, 这些官员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有本事把他们的至亲送过去,一句话都不说。
“四郎媳妇, 本不该在这时候麻烦你,但也到了和贾府过礼的日子。我们这周家,如今便数你身份最高, 那贾家的老封君还是你外祖母。你娘和大嫂对京城也不算了解, 所以还是要麻烦你跟着过去帮大伯娘掌掌眼。”
黛玉这几日和周季川在商量比试的题目, 怎么做到万无一失。她看的出来,四哥并不反对她参与这些事情,还很愿意与她分享, 之前的担心便都没有了。
所以大伯娘说起这话来的时候,黛玉还是有几分诧异的。
“瞧大伯娘说的,这自是我侄媳妇该做的事情。”
周家老太太见黛玉满口应承下来,也满意的笑了。当初二儿媳说是做了个梦, 幸好他们宁信其有,将人救了下来,果然给四郎找了个好媳妇。
贾府如今不比荣国府的排场,但王氏似乎还没有忘记当初荣国府的荣华,在这次嫁女上便表现的尤为明显。事事都要比照着国公府的规格,让男方也要配合他们。这是大房自己的事情,他们双方愿意,黛玉也不能多说什么。别看大伯娘是乡下来的,但想完全牵着她跟着王氏走,王氏还做不到。
不管大家怎么想,这场见面对于婚嫁双方来说都是很重要的。贾政今日也出来带着未来姑爷去了书房聊一聊,至于只上了两年学就不上了的周三郎和贾政聊了些什么,也就只有这两人知道了。
这边,贾母坐在上首,王氏坐在右侧,李纨在其身后。林黛玉带着大伯娘坐在左侧,几人还算乐呵的聊着天。贾母毕竟经历的多了,她愿意时,说起年轻的时候,晚辈们听着也是感慨良多。
至于说到聘礼和嫁妆的时候,王氏话里话外都是他们荣国府出身,东西都不是凡品。
“我们周家,虽然不是什么世代列侯,但我儿他四弟,我那亲眼看着长大的侄儿如今却是王爷,听说比那什么国公还大咧。虽说我家三郎没什么本事,但他有个好弟弟,他弟弟读书他也是出了大力气的,自然也是要帮扶三郎的。”
大伯娘说的很是自得,黛玉闻言,便也笑笑点头,“我家王爷常说,若没有大伯二哥三哥,可能也等不到他考中状元便没有上学了,他经常对爷爷说过,自不会忘记大家在灾荒之年守望相助的恩情。”
这时候自不是拆自家台的时候,四哥对于大房早已安排妥善,一个繁实园,已足够这个家彻底富裕起来。若是二郎三郎的孩子以后能读进书,他们自也会帮忙安排好的老师。
“元春,玉儿如今虽贵为王妃,但前者她是你表妹,以后便是妯娌,你们这算是很有缘分的两姐妹了。”贾母笑呵呵说道,“你带着你表妹去看看你绣的嫁衣,也蹭蹭玉儿的福气。”
“是。”元春被叫过来的时候,还不知道是什么事,原来是带黛玉去她的院子。元春给众人行礼后,便等着黛玉。
“外祖母客气了。”黛玉本来今天就是和大伯娘过来走一个过场,但看大伯娘的意思,好似很希望她过去看看,便也就起身跟着元春出去。在这里,除了贾母,便是黛玉身份最高。王氏因为要对黛玉行礼,早就心里不自在的很,要想糊弄过去的,但黛玉身边跟着的嬷嬷却不是吃素的。
黛玉和元春走出去后,元春落了黛玉一步,这是身份上的礼节。黛玉看来,若是真正的好姐们,她是不在乎这些的,但元春愿意当个礼仪周全之人便当吧。
“王妃,我的院子在这边,请。”元春带着路,一路上也没有多言,脸上带着得体的笑。
几人静静走过,黛玉带的人都是宫里出来的,脚步都很轻。这就导致了假山后面的人,并不知道他们的到来。
“云妹妹,听说你婶娘给你订了亲事?”贾探春问道。
“唉,可不是什么好人家。”史湘云很是不屑,“你可听说最近凉国来的使臣,要求摄政王妃去和亲?”
“啊?林姐姐不是已经成亲了么?”贾探春的消息自是没有史湘云通的,她并不知道这件事情。
“可不是,我可听说那凉国大皇子点名让林黛玉嫁给他。真是不要脸,也不知道这林黛玉是怎么抛头露面让人家凉国人看到了。”
“云妹妹,话可不能乱说。”
史湘云想想,这话虽然刻薄,但却是道理,“我可没有乱说,不然那凉国皇子怎么不找其他人?不过啊,想想林姐姐也是可怜,若是被摄政王休了嫁到异国去,那日子也是不好过的。”
“大胆!什么人在背后说贵人坏话,来人,抓起来。”林黛玉身边的嬷嬷听到这里,大声斥责道,找了两个粗使婆子将史湘云和贾探春抓了起来。
“你们谁啊?我可是老太太侄孙女,侯府嫡女。”史湘云大叫,贾探春脸却一下白了,她自是比史湘云通透几分,想到今日是周家来过礼的日子,这出现的陌生人不用说也能猜到是谁。
史湘云是属于真蠢,还管不住自己的嘴,心里有什么不痛快便要在言语上找别人不痛快。
将两人拖出来后,两人见到贾元春和林黛玉,叫嚷着的史湘云连忙让两人叫人放开她。
“史湘云,侮辱命妇,好本事!”林黛玉冷脸哼了一声,带着人出了门。派人去将大伯娘叫上,连贾母的面也没有见,便回了王府。
而史湘云,直接被关到了宗人府去。
☆、第 77 章
惠德门是个非常大的空场地, 这里可以名仕来讲义,也可以有名僧来讲经论道。这次比试的地方, 便选在了这里。
满朝文武、皇家宗室来的很齐,每个人都穿着朝服,盛装出席。昨日还有人在太皇爷的宫殿前面死谏, 说是摄政王一意孤行,是要陷大晋于不义啊。
这次,周母跟着黛玉也到了宫里,先是去见过太后, 然后一同前往惠德门。周母是知道这次的事情的, 所以有些担心凉国的那位大皇子提出比武的话,她的四郎可是文弱书生。
这次的裁判, 由大晋和凉国各派一人出来。
“既然是比试,还是为了我们的心上人的决斗,林姑娘身为医者, 最是善心。”大皇子默据看了坐在看台的黛玉一眼, 继续说道, “我就不提斗兽了,对林姑娘来说想必太过血腥。”
他这话说出来,大晋的朝臣都深吸了一口气。所谓斗兽, 可不是两个野兽之间比赛争斗,而是人与野兽相斗,这野兽多半是老虎、野狼、熊等。凉国人尚武,斗兽是最经常的节目。而大晋, 却是读书人多些,最是看不惯这些野蛮行为。
林黛玉在看台上,听到这句话时,只是看了看周四郎。她一向是知道他武力值不错的,但毕竟没有亲眼见识过,不知道到底如何。周四郎成为摄政王之前,最出名的头衔可是状元,文状元。大晋也不兴武科举,所以状元给人的印象可不都是文弱的很。
“我看,第一个比赛项目就由摄政王提出吧,让我见识一下大晋文人之首出什么题。”默据从小也算耳濡目染大晋文化,也算是博学多才,他自认也不算差。既然敢答应黛玉的要求比赛,他要是没有底,岂不是很傻?
“大皇子谬赞了,大晋能人辈出,我可称不上文人第一。既然大皇子来者是客,我看前三题,都由大皇子出题。若前三道,大皇子便胜了两场或者三场,那么就算大皇子胜利。反之,若是我赢的多,那便进行第二场比试,由我来出题。”
周季川说完,默据皇子便摇了摇头,“本皇子不占你便宜,这样,比赛进行中,任何人都可以中途认输,若是没有,我们便进行六场比试,都出题,免得说有私心。”
周季川无谓的点点头,今天他便没有想让对方赢任何一场。
侍卫将鼓敲响,比赛正式开始。
“那我便出题了。”默据也不再客气,“第一题便出个文题,我先念一句诗,诗结尾的最后一个字作为你接句的第一个字,池鱼思故渊,你请?”
“渊明归去来。”周季川很快答道。
两个人论起这样背诗,真算是个中高手了,一时间每人来来往往起码说了一百句,说到后面,默据的速度明显降了下来,周季川却还是很稳固很快的接对方的诗句。
满朝文武都算是钦佩,论起才学,摄政王不愧是状元郎,这样面不改色答下去,他们也不太能做到。这凉国的大皇子没有想到对中原的文化学习这么深入,看来还是值得警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