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权臣宠妻日常 强推完结+番外 (秦诜)


  大概是因为之前说了太久的话,林如海忍不住咳了几声,这才继续道:“但这不是我今日的目的,我又是找陈家,又是找贾家,就是要他们互相牵制,我虽将产业交给陈家,但你却在贾家,贾家又是你外祖家,他们过问是理所当然的,如此,他们谁也不能待你不好,而有他们互相牵制,也不会叫你吃太大的亏。”
  黛玉的眼泪已经止不住:“爹爹……”
  她知道,林如海这般费尽心思的算计全都是为了她,全都是希望她日后能过的更好。
  林家祖上封过列侯,又素来子嗣单薄,好在子孙也都出息,如此一来,倒是积累下了庞大的家产,总数约不下三百万。
  林如海已经决心将其中三分之一上归朝廷国库,这里头主要是当年赐封的土地产业等等。
  如此一来,圣上总要多照看黛玉几分的。
  至于剩下的那些,哪怕只余十之一二到黛玉手上,那也足够了。
  林如海心中盘算着,除了给陈孝宗打理的那些,还有剩下的就是各种金银玉石,珍贵的瓷器,书画古董,或者如珊瑚象牙这一类的贵重摆件,还有贵重木料的老家具一类的东西了,这些都是一件一件有账目在册的,他不知道经了贾府的手这里还能剩下多少,唯一确定的是,有老太太在,至少当年贾敏的嫁妆是肯定都会留给黛玉的。
  这么想着,林如海的精神越发不济,最后竟迷迷糊糊的睡过去了。
  黛玉忙给林如海盖好被褥,又守着半晌,这才回去了。
  十二月的时候,贾府的人到了,却也是黛玉之前知道的人。
  贾府来的正是王熙凤的丈夫贾琏。
  黛玉想起这位琏二哥的个性,虽知他这个管家二爷必定是个能办事的,但贾琏那油锅里的银子都要捞出来花的个性,他来这里,恐怕是不会愿意空手而回的。
  因林如海病重不能理事,黛玉又只能管着内宅,若非外头还有陈家帮衬,这真的是早乱起来了,如今贾琏来了,各处的事情自然由他做主,一个偌大的贾府人口众多关系复杂,贾琏都能应对得起,林府的事情对他来说就更是轻松了。
  或许是林如海需要操心的事情少了,今年新年的时候,他还陪着黛玉守了半夜的岁,甚至还有兴致作了一首诗。
  如此到了第二年三月,陈景书正期待着这回黛玉会给他什么回礼的时候,却忽然有松烟慌慌张张的报信,只说三月初六一早,林如海去了。
  陈景书在最初的惊讶过后,很快问道:“父亲那里知道了吗?”
  松烟道:“老爷已经知道了,一大早如今管着林府的琏二爷就打发人来报信了。”
  陈景书点点头:“好,父亲既然知道,一切由他安排吩咐就是。”
  甭管贾琏有什么不好,他办事的能力都是不容置疑的,林如海的后事在贾琏的操持下办的妥妥当当。
  黛玉也只好挥泪别扬州,在贾琏的陪伴下往京城去了。
  此时的贾府却喜气洋洋,黛玉到了才知,原来年初的时候早年进宫的大姐姐封了妃,算是终于熬出头来,不仅如此,圣上前些日子才刚下旨批准建造省亲别墅呢。
  如此一来贾府上下可不就都得热闹起来了。
  只不过这样的热闹与黛玉并无太大关系,她这回来带着的丫鬟婆子人口众多,不比当年一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的场面,贾母虽十分想念她,也不好将她留在自己房内住了,倒是黛玉上回来住着的厢房还空着,那里距离贾母的地方近,本身也算宽敞,黛玉又是住惯了的,这会儿就依旧住那里。
  只是如此一来,黛玉与陈景书虽偶尔能传些只言片语的书信,但到底不能得见了。
  黛玉便时常看着那一枚小小的戒指想着:“这东西到底是何意思,我尚且未来得及问他呢。”
  待得大观园快要竣工,贾府上下正商议着到时候要上本请准省亲的时候,黛玉正在看书。
  如今她房里别的东西倒是不多,只书最多。
  一年扬州那里要往她这里派两回人,都是送东西和银子的,每次来总还会带上许多书籍。
  黛玉初时未在意,只以为是下头的人随便买了哄她打发时间的,看的时候却发现这些书都是极合她口味的,显然是有人精心挑选过,而会为她做这事的人在扬州就只有那一个。
  黛玉看着书,不为外界所动,倒是已经到了年龄,开始迅速长大的雪雁忙忙的从外头快步进来:“姑娘!姑娘!大事了!”
  黛玉将那一页看完,拿出陈景书前些年送她的干花书签放好,这才抬眼问道:“什么事情就这么慌慌张张的?贵妃娘娘省亲的旨意这会儿就批下来了?”
  雪雁道:“哪里是这个了!”
  黛玉抿唇一笑:“除了这个,我倒是真的想不出有什么大事了。”
  雪雁跺脚道:“是陈大爷!方才绸缎庄许锐家的来送东西的时候告诉我的,说陈大爷今年乡试中了,如今可是举人老爷呢,陈大人听说这事就要他上京来,一是备考,二也是亲自指点他的意思,如今就快到了!”
  黛玉不由“啊!”了一声。
  他、他竟要来了么?


第32章
  陈景书到京城的时候已经是十月末了, 此时的天气早已凉起来, 好在他这些年也没放松锻炼身体,每日打五禽戏, 得空便去骑马射箭,如今他的箭术倒是有小成了,至少射固定的靶子已经颇有成绩。
  陈景书到了陈孝祖府上自然还是住上回的地方,早在他来之前屋子就已经收拾妥当, 菖蒲带着人去把东西放下,陈景书则先去拜见陈孝祖。
  陈孝祖数年未见他, 这回见了自然高兴的很, 拉着他的手上下打量一番道:“长高了, 也壮实了。”
  陈景书笑道:“还出息了。”
  陈孝祖听到这话忍不住笑出来:“也不知谦虚几句?”
  陈景书道:“我跟别人就不这么说。”
  陈孝祖自然知道他有分寸,因此只笑说了几句顽皮, 便也不管这事。
  只是问道:“明年就是会试之年, 你有什么打算?”
  陈景书道:“明年不考,我等着下一回再考, 如今未免太急了些。”
  “哦?”陈孝祖道:“这回又谦虚起来了?”
  陈景书道:“这回倒不是谦虚了, 只是当年大伯你十八岁才参加会试, 并不仅仅是因为期间要守母孝吧?”
  陈孝祖点点头道:“看来你也明白了, 虽说你今年中了举人, 明年参加会试也可以,但你如今年纪尚小, 再等等反而更好, 只是当年我却没你这样的稳重, 若非母孝之故,第二年的会试我是说不定就要参加的,可现在想来,我当年若是真的去了,十有八。九是不能中的。”
  陈景书自然明白这一点:“只是我这回上京却委屈了王先生。”
  陈孝祖问道:“何故这样说?”
  陈景书道:“之前父亲虽然一直劝说王先生把家人接去扬州生活,但王先生只说身无寸功不敢如此,这回总算是劝动了,可他家人还在赶来扬州的路上,我就又要来京城,王先生知道也要跟我一起来,我原说不必,可先生说,我既是来京城备考,他是我的先生如何能不来?只是这般却又要他与家人分隔两地了。”
  陈孝祖点点头:“话虽如此,但咱们家京城与扬州两地常有往来,虽说还是分隔两地,总比以前要好些的,何况他妻儿既到了扬州,自有咱们家的人照顾妥帖,不比孤身在外要好?”
  陈景书道:“也是这个道理,只是我不明白,我既不参加明年的会试,大伯何以要我这时候就来京城呢?”
  关于这个问题,陈孝祖只是神秘一笑:“时候到了你自然就知道。”
  陈景书:“……”
  这还装神秘呀?
  除此之外,陈景书又将最近的一些事情说给陈孝祖知道。
  这回陈景书上京来带着的队伍可算颇为庞大,除了向来跟着他的菖蒲和松烟,以及认真负责的王撰先生,卢克思几个洋人也一起来了。
  济养院的事情陈孝祖是知道的,他和陈孝宗的想法一样,且由着陈景书闹去罢了。
  这回听说一直帮着陈景书管理济养院的三个洋人居然也来了京城,不由有些惊讶。
  陈景书解释道:“其实近一年他们已经很少管济养院的事情的,如今济养院的院长换成了蒋英,大伯可能不知道他,他原是旸兴人,因和当地豪强周家起了冲突,被打断了腿,留了些许残疾,这才不能科举,我状告周家之后,他便也去了扬州,我原见他四书五经都是通读过的,便让他在济养院做教书先生,却没想到他于济养院倒是颇为用心,后来卢克思忙着其他事情,一时顾不上济养院的时候,就都交给蒋英管着的,这回卢克思上京,也就干脆让蒋英做院长了。”
  陈孝祖道:“这蒋英做院长倒是有些道理,但那几个洋人随你上京,恐怕不是什么简单事情吧?”
  陈景书干笑一声,心想果然是什么事情都瞒不过自家大伯。
  便解释道:“他们还是想要传教的事情,原本他们跟着我去就是想要传教,但我朝开国便把洋教给禁了,这回重新回来京城也是为这事。”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