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权臣宠妻日常 强推完结+番外 (秦诜)


  陈景书虽不张扬自己家里如何,却也没有故意隐瞒的,那日柳湘莲略有察觉问起,他便也直说。
  这又没什么见不得人的嘛。
  原只是不想多添麻烦罢了,反正除了这场县试,他这辈子可能都不会再来,何必呢。
  陈景书想了想道:“也不止你一人,周家为祸一方多年苦主定不是一个两个,你也可寻了他们一起伸冤,如此更加名正言顺。”
  柳湘莲点头:“我知道了。”
  柳湘莲走后,赵书新几人却上门来,解释了一番周家和王提学的关系,要陈景书别冲动,有什么事忍过了这次童试再说。
  陈景书只是答应,也不介意他们没有继续反抗周家的事。
  归根到底,这原本只是陈景书与周家的矛盾,还差点连累其他几人,何况陈景书自己也清楚,这世上哪怕相处多年的也不见得就是共同进退的至交了,何况他们本就只是新认识的,一处玩一玩倒罢了,遇上点事情,不落井下石,已经算是厚道。
  于是就在发案前一日,周鸿俊被通州府衙来的人传唤走了,任由周翰文如何也不能阻拦,哪怕他去找刘县令,刘县令也只说这案子已经转走,不在他这里了,他也无能为力。
  通州知府可是正四品的实权,莫说周翰文早已辞官多年,就算他未辞官,通州知府也不惧他一个五品半闲官。
  等到发案那日,陈景书见张榜的地方人多,便拉上赵书新等人在不远的茶楼坐下,等人少些再去。
  赵书新却没有他那般好耐性:“哎呀,你这人,你竟是半点不着急的!”
  陈景书道:“文章写得好,自然不着急。”
  赵书新懒得说他了。
  只是打发自己的小厮名唤墨砚的去看名次。
  不一会儿,墨砚气喘吁吁,满头大汗的回来了:“中了!中了!”
  赵书新猛地站起来:“第几名?”
  “案首!”墨砚沙哑着嗓子喊道:“中了案首!”
  赵书新瞪大眼睛,一脸不可置信:“真的是案首?你没看错?”
  墨砚连连点头:“是,小的亲眼看见的,陈大爷是案首!”
  赵书新:“……”
  啥?
  陈景书:“……噗!”
  他这一笑,旁边的孙海楼也笑了,赵书新好不尴尬,伸手去打墨砚的脑袋:“那你家爷我呢?我的你看了没?”
  墨砚可怜兮兮的看着他:“小的……小的见了案首,一时激动,就只想着回来报喜了。”
  赵书新:“……”
  不管赵书新那纠结的脸色,孙海楼对陈景书笑道:“倒是要恭喜你了,年仅十一便中得案首,这次生员是必中的了。”
  这时候赵书新也回过神来,一面踹了墨砚重新去看,一面对陈景书道:“这么说来,景哥儿该是最年轻的案首了呢。”
  哪儿啊,最年轻的案首是我大伯!
  ……虽然陈孝祖也是十一岁中了案首,但谁让陈孝祖的生日在六月呢,陈景书自然是比不得了。
  陈景书也不提这个,笑着问道:“只是孙兄的小厮怎么还不见?”
  提起这个,孙海楼也是一脸愁容:“恐怕不好呢,上回他也是反复看了许多遍,回来的迟了,只因没找到我的名字。”
  赵书新道:“你愁什么,还有我呢,哥哥我年纪比你还大,这还等消息呢。”
  不久倒是松烟回来了,一会来就满脸喜气的给陈景书道喜:“大爷中了,县试案首!”
  赵书新道:“你这小子报喜可迟了,方才墨砚早快你一步把这消息说了!”
  松烟憨厚一笑:“看来是我腿脚慢了些,只是不知还能不能赶上赏钱了。”
  等赵书新被转移了话题,松烟这才小声对陈景书道:“上头没有周鸿俊,他这会儿还没从通州府衙回来呢。”
  陈景书点点头:“他那个小厮呢?”
  “我打听了,也一并不在了。”
  于是陈景书知道,周鸿俊这回是逃不脱了。
  至于说周家的其他人,总是要一步一步来呢。
  不久墨砚又回来了,这回道:“爷中了,第十三名!”
  赵书新顿时大喜:“这就好,这就好。”
  陈景书自然也是对他一番恭贺。
  倒是孙海楼确实未中,陈景书和赵书新也不便表现太过,几人略说了几句话也就散了。
  回去时候张榜的地方人已经很少,陈景书便又自己去看了一眼,果然见到自己的名字,这才彻底放心。
  这种事情就是这样,别人说的再多,自己不亲自看上一眼就总不安心。
  倒是陈景书回去的时候见院子里一片狼藉,不由问怎么回事,菖蒲一边收拾一边抱怨道:“大爷还说呢,也不知你带着松烟躲哪里去了,那群报喜的人找不到你们,就只管往咱们家里来,闹了半天,我又给封了些银子他们才走,他们来报喜也就罢了,哪知把家里弄成这样,瞧这乱的。”
  陈景书道也不急收拾了,反正也住不了几天就要回去了。
  菖蒲道:“大爷什么日子走?”
  陈景书道:“就后日吧,明儿刘县令那里是一定会宴请的,我总得去过了才走,反正家里的船就在码头停着,什么时候走都方便。”
  第二日县令宴请诸人也是惯例,刘县令自然是勉励一番,又叫他们不可懈怠,两月之后就是府试了。
  宴席间种种热闹自不必说,倒是刘县令中间突然站起来道:“今日既然是好日子,咱们不如请陈案首作诗一首如何?陈案首当日在临江楼上作的诗,已然传扬开了呢。”
  听到这话,众人自然都说好。
  他们虽听说过那日临江楼上的诗,但却并不觉得陈景书一个十一岁的小孩子能写出那样的诗来。
  他如今既是案首,大家少不得想要在心里与他暗自较量一番。
  虽前十名的制艺是要贴出来给人看的,大家对陈景书的文章也服气,但这次并未考作诗呢。
  其中一个童生道:“如今正值春日,不如就请陈案首以春为题作诗一首,如何?”
  众人尽皆说好。
  只是写春看似容易,实则最难。
  因为春容易写,写的人也多,多数能写的,能用的,都让前人用过了,前人诗词中出的精品亦有不少,陈景书若只是普通童生,作的中规中矩倒也罢了,但他既是案首,就必定要出彩的。
  可有那么多前人好句在,精彩的又哪里那么容易得?
  这可以说得上是一番考验了。
  刘县令心中也明白这个,不由看向陈景书,却见陈景书面无表情,刚以为他无好句,哪知道陈景书一张口就是一首诗,且其绝妙高华,哪怕不胜前人,亦不算逊色了。
  众人自然也是一阵夸赞。
  却不知此事陈景书心里也是一片惊涛骇浪呢。
  天啦噜,这题又让黛玉压中啦!


第23章
  陈景书回到扬州的时候, 就见家里气氛也是喜气洋洋, 显见是他中了案首的消息家里已经收到了, 陈景书一路往内走, 遇到的丫鬟婆子个个上来道喜。
  从陈景书中了县试案首的消息传回来,吴氏就给每人赏了三月的月钱,上下自然都高兴,连道大爷出息。
  吴氏早盼望着陈景书回来了,他才刚一进屋吴氏就已经上来拉住他, 一连问在外好不好。
  这回陈景书去旸兴县可不比当初去京城,那会儿到底是住在陈孝祖府上,吴氏也安心,这回却是自己单独住在外头, 哪怕陈孝宗这些日子安抚了她无数次, 说陈景书在旸兴好的很,吴氏也不能真的安心。
  当听说儿子中了县试案首的时候, 吴氏一面为儿子骄傲, 一面又更觉得担心了, 只盼望陈景书早日回来才好。
  好在陈景书未要她久等, 前头报喜的人刚到了没两天, 陈景书就回来了。
  吴氏拉着儿子,只觉得自家儿子简直无处不好, 相貌一流, 聪慧懂事, 如今读书也好, 上一个十一岁中案首的陈孝祖如今是何等样子,吴氏也是看得见的,哪怕日后陈景书做不到那样,有那一半也比天下人都好了。
  吴氏道:“这回跟你出去,松烟和菖蒲也辛苦了,你又中了案首,该赏他们两个。”
  陈景书道:“松烟我叫他家去了,见了他老子娘一家人说说话,好好休息一日再来,菖蒲这会儿该是在收拾东西呢,母亲要叫她来?”
  吴氏笑道:“你都心疼他们,我哪里就不讲情面了,叫她来她又要在我面前受规矩,先叫她歇着吧,赏的东西等会儿叫人送给她去。”
  说着叫身边大丫鬟白露取了十两银子并一套金银头面过来。
  又问:“去过你父亲那里了?”
  陈景书道:“还没呢,先到母亲这里来,等会儿有事情和父亲说,恐怕耽误了时间,叫母亲等着担心。”
  吴氏道:“既如此就赶紧去吧,我也不耽误你了。”
  陈景书中了案首,她就知道不能再将儿子当做小孩子看待了,他既如此安排,必定是有外头的事情。
  只是这回陈景书走的时候,吴氏又招手叫他过来,小声在他耳边道:“你父亲要是对你严厉些,你也不要在意,他心里疼你呢。”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