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权臣宠妻日常 强推完结+番外 (秦诜)


  这简直就是底线任务了。
  这甚至不能算作是做学问的范围。
  可陈景书觉得这是一件有必要去做,也一定要在能力范围内尽量去做的大事。
  他没有什么高远的战略眼光,但他至少听父辈和祖辈们说过当年的扫盲运动。
  他没有老前辈的眼光,但从几十年后的事实来看,老前辈的眼光没有错,那么他照着学一学还是没问题的吧?
  陈景书的学堂里,不仅有半大的孩子,还有少年,甚至是孩子们的父母……只要愿意学的都可以去听课,反正不收钱。
  黑板粉笔的制造毫无技术含量,而这能够大大节省教育的开支,比用纸笔可省多了,再加上又不要大家练书法,认字简单,写字也能拿着树枝蹲在地上就可以练。
  黛玉一直觉得这是陈景书的‘善心’,是他对佃户们的同情与厚待。
  但今天,陈景书告诉她,这不是。
  “或许有同情,但我同情的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他们生存的现状与环境,我同情的是这个时代,是这个世道,所以我这样做是有目的的,我是有所求的。”
  这是陈景书头一回对黛玉谈起他内心的想法,黛玉虽然对外头的事情从来不管,这时候还是问道:“你所求的是什么呢?”
  陈景书的做法,在多数人看来,那就是个傻子。
  黛玉虽然不至于用‘傻子’来形容陈景书,甚至她支持陈景书的做法,可归根到底,她并不能理解,她觉得这是一种善心的施舍,和富户分点粮食给吃不上饭的人是一样的概念。
  陈景书笑道:“如果单纯从目前的结果来看,或许可以说我这是笼络人心,你看,这次他们都愿意跟着我上京城来,可从长远来看,这件事情对我是有利的,如今他们中多数人会写自己的名字,会写农具和牲畜的名字,会简单的计算和记录,这对生产是有大好处的,这是我的利处,可这不是我真正想要的利处,我想要的,是更加长远,更加理想的结果。”
  陈景书对黛玉解释道:“年纪小的孩子们都去学堂上学了,女人们就不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带孩子,这代表她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其他的事情,去参与更多的生产和劳动,而生产和劳动能够创造价值,价值则带来地位和话语权的改变,何况一个不懂知识,没有文化,愚昧且迷信的人,是不能真正有尊严的活着的。”
  而陈景书,他希望她们能够更加自信自尊的活着,在不算很远的将来,事实证明这对社会和国家都是有好处的。
  或许现在还看不出太过明显的效果,但陈景书也知道,才短短几年的时间,那些女人们在家里说的话,男人们也得掂量一下才能说好还是不好了。
  她们或许还不能当家作主,或许也还没明白更多的责任与权力,但不可否认,和几年前比起来,她们过的确实好了一些。
  陈景书知道,照着这样慢吞吞的发展,或许要很多很多年才能看到第一道曙光,但没关系,在有了那一线曙光之后,推翻压迫的‘暴烈行动’会紧随而来。
  可陈景书在黛玉眼中没有看到明了的神色,只是更加深沉的困惑。
  陈景书心中不由一叹。
  这就是这个时代。
  哪怕如黛玉这般的女子,也不可能一下子就理解这个问题。
  陈景书想了想道:“我管着的佃户村子,是扬州所有佃户村中最富庶的一个,因为当有更多的劳动力参与生产之后,不仅可以种地,还有多余的力量去发展养殖,还开了几家手工作坊,做点小玩意,这也是为什么我敢少收一成租子的原因。”
  陈家收的已经是底线了,陈景书却比这个底线更低,可问题是他不仅没有亏,甚至还赚,赚的还比别人多,靠的就是这个。
  他既给了这个年代‘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教育,又给了实打实的钱财,给了比从前更好的生活,怎么可能不招人喜欢呢?
  然后下一刻,陈景书明白了黛玉到底能有多聪慧。
  她想了想,很快道:“仅仅是一个小村子就能如此,若是一城一地,甚至一个国家,可以做的就一定更多,是不是这样?”
  陈景书脸上的笑容顿时灿烂起来:“就是这个道理!”
  可……
  黛玉问道:“这和你让我帮你看制艺文章又有什么关联呢?”
  陈景书很好的解释了他为什么要去做别人眼中的傻子,但这和黛玉帮他看带草集的文章有什么关联?
  这一次,陈景书的语气坚定:“因为我相信女子们不仅有劳力,更有不输给任何人的智力。”
  他或许不能让这变成最好的时代,但至少,他会尽力改变,让它不要变成最坏的时代。
  而搞教育……自古以来不会有人反对。
  哪怕暂时不会把女性纳入教育的范围,但……这件事情本身就给给女性带来一定的解放呀。
  陈景书觉得自己简直机智极了。


第60章
  在黛玉开始真正完全接过陈景书在带草集的任务之后才明白, 这件事情和以前她帮陈景书看文章并不是一回事。
  这要难的多。
  那个时候她只需要考虑文章的优劣,然后写上自己的看法就行了。
  但现在, 她选择文章的时候, 并不仅仅是要选最好的, 而是要选最合适的, 除此之外,对这篇文章如何品评,如何去讲,如何分析指导,这都和说给陈景书的不一样。
  因为那个时候,她只需要凭着自己的眼光喜好去说就行,现在却不能这样。
  总之,如今需要顾虑权衡的东西有许多, 而黛玉对其中的很多事情都是陌生的。
  陈景书倒是对此毫不在意,他亲自一点一点的教黛玉怎么做, 怎么说。
  他很清楚, 他教给黛玉的不仅仅是带草集的规则, 更是黛玉走向外面世界的规则, 所以他对每一件事情都十分细致用心,黛玉见他如此, 自然更是下定决心要做好。
  依照陈景书来看,黛玉本身就是这个时代最聪慧最有学识的女子, 当她真正想要去做什么的时候, 少有学不会做不成的。
  因此到了这一年的秋天, 陈景书就可以完全放心的把带草集的事情交给黛玉独自完成了。
  黛玉最初以为她只是在背后帮助陈景书做这件事情而已,可实际上,在她单独担负起这件事情之后,陈景书就不再署自己的名字,而是只写黛玉的名字了。
  在出版的带草集中,黛玉的署名为璇卿。
  这原不是黛玉的主意,而是在说起署名的时候,陈景书略加思索想出来的。
  黛玉瞧着璇卿也不错,欣然接受。
  但其他人不接受!
  璇卿二字取代了陈景书出现在带草集上的时候,多数读书人都是反对的。
  他们最想看的就是六元及第的陈景书,哪里想看那不知道是哪里冒出来的璇卿?
  沈纯为此特意来找陈景书,问他璇卿是谁,陈景书自然没说,并且坚定的表达了对璇卿的支持。
  陈景书平日里虽不是社中的强硬任务,但谁都知道他的影响力,当他坚持一件事情,便是社首也得退让几步。
  沈纯想了想便表示可以为璇卿单开一栏,只是陈景书那一栏是坚决不能取消更不能由其他人代替的。
  陈景书想了想,点头说好。
  沈纯这才算是松了口气。
  只是以前璇卿的名字都只跟在陈景书的名字后头,大家只当陈景书忙于东宫事务,因此给自己找了个助手,但璇卿的最终水平到底如何,沈纯心里也是没底的。
  只好想着,只要陈景书还在,带草集就不愁卖。
  哪知道下一期的带草集陈景书直接搞了个大新闻。
  陈景书思来想去,觉得最适合黛玉的应该就是诗文了,选定内容之后,他又从家中翻出不少陈孝祖的诗文和陈孝祖当年教导他的内容。
  ……虽然他最后也没能学成诗,但陈孝祖的水平还是不容置疑的。
  于是这一期的带草集中,就多了一篇谈诗的文章,而比起制艺,黛玉确实更加擅长作诗,她在文中随口举例的诗句就有不少是自己作的,此篇文章一出,大家顿时对璇卿大为折服。
  不说其他,那诗虽只是小露几句,却已经远不是寻常人能有的水准了。
  到了这会儿,大家又不免要说,难怪陈景书对此人如此推崇,原来有这般本事。
  不过也对,若没有本事的,哪里能叫六元及第的大才子看上呢。
  倒是沈纯等人为此十分高兴。
  自从带草集大热以来,别家自然也出了不少仿照带草集做的,虽因为带草社中如今进士都有好几个,更有陈景书六元及第的光彩和沈纯这个探花郎,但到底也确实是受到了威胁。
  如今璇卿的诗文一出,不仅仅是为科举经义,更多添了诗词的内容,而以璇卿的水平来看,别家想要超过他也是不易。
  若说陈景书与璇卿两人联合,别家是一辈子也别想比得过带草集了。
  这也给了沈纯灵感,很快,带草集的内容就不再局限于经义文章诗词,更多了其他许多内容,陈景书眼睁睁的看着沈纯把带草集改造成为一本综合性的月刊杂志。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