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其中的乐趣,却也是让人深深着迷,没有拥有过的人怕是不会明白,那种一言一行就能改变其他人的命运,改变天下命运的魅力。
那是权力的魅力,即便两世为人,已经经历过一次生死的秦子轩,仍旧是有些看不透,沉迷在了其中,就更不用说是其他的人了。
六月过后,朝廷又出了不少的事情,首先是云州,去年刚刚遭过灾,如今却又有了大旱的迹象,而后是山西,那里也不知道为什么,有了起蝗灾的迹象。
天下那么大,气候又一向是变化无常的,总是避免不了这遭点灾,那遭点殃的。
只不过古代一向都是靠天吃饭,这老天爷若是不赏脸,那是真有饿死的可能,古代可没有什么低保之类的福利政策,更没有那么方便的交通,可以从外面运来粮食。
这个时候,就需要朝廷出钱出力出粮食了,每年新粮入库的时候,都会刻意的在漕运那里囤积一些,就是为了防止其他地方有大旱的迹象。
所以,粮食的问题是不用愁的,苏杭只要丰收,那一年的粮食产量,便足够满足整个天下的需要了。
不过这一旦遭灾,只有粮食却还是不够的,大乾皇朝,每次遇到这类情况的时候,通常都会以工代赈来解决,而建造工地,怎么能没有银子呢。
若说单纯的赈灾,却也不是不行,但那么多的灾民,成天无所事事的,很容易就弄出乱子,而且那么多的人力放在那里,也未免太可惜了些。
以前朝廷的徭役,一旦下来,那可没有什么人愿意去,可在吃不上饭的时候,那大家都是抢着去,趁着这个机会,把该做的事都做了,岂不也是一件好事。
秦君是这么想得,他也是这么做的,朝廷不是没银子嘛,那就抄家呗,养了那么多的贪官,不就是为了这个时候嘛,钱这种东西,抄着抄着就有了。
既不用国库出钱,还能完美的把事情办好,最后,还能捞到一个明察秋毫的好名声,秦君下圣旨的时候,还有些美滋滋呢。
不过皇上是开心了,国库也开心了,可那些被抄的人家,就不太开心了,首当其冲的就是这些年没有实力,蹦跶的还很欢的荣国公府。
在秦子轩的暗示下,贾琏机灵的把这些年所搜集到的罪证交给了他的父亲贾赦,让其在早朝上自请其罪。
当然,必须得清楚毫不含糊的表示,这大部分的罪名那都是二房做得,他们大房那是被蒙蔽了,毫不知情,只是管教不严,家门不幸。
得亏了秦子轩暗示的早,贾琏的动作够快,贾赦也算得上是果断,这若是再晚个一会,那大理寺少卿便已经准备上前一步弹劾了。
不过这会有了个自禀其罪的,他却也只能无奈的退下,把衣袖中的折子又往里面推了推,站定在一旁,静等着皇上对贾家的发落了。
不管是现代也好,还是古代也好,自首那总是能够减轻些刑罚的,当然,这也多亏了,贾小琏这些年的改变,让贾家大房没有犯下什么不可饶恕的错误。
若是像书中描写的那样,为了一把扇子就逼死了一户人家,为了些银钱,就敢放高利贷,那别说秦子轩救不了,就算他能救,他也不会救这样的人家。
有了证据,贾赦又在朝堂上一番表演,那痛哭流涕的模样,看得人很是动容,虽然心中清楚,这人八成是在装得,但那高高举起的板子,却还是轻轻的落了下去。
大房到底是继承了荣国公府的,就算是那些证据已经摆明,这是二房人所为的事,但失察之罪却是不能免的,贾赦被流放那还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不过贾小琏和王熙凤还有他们的两个孩子,却被赦免了,只是贬为庶民而已,这不只是看在秦子轩的面子上,也是看在王子腾的面子上。
自从秦子轩四岁时的那场秋猎之后,王子腾便很识趣的向皇上这边靠拢,他本身便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与贾赦贾政那种草包是截然不同的。
秦君爱惜人才,再加上王子腾一回京就把自己家欠户部的那些亏空全都给添上了,连带着其他人家也不得不跟着一起行动,这份投名状,足够抹消原本不大的仇怨。
当然,这其中王子腾所付出的努力,可远不止这些,身为皇帝,秦君可不是什么心眼大的人,想让他改变想法,那可不是一件两件事情就能做到的。
相比于结局还算是美好的大房,二房那无疑就显得惨了一些,贾政随着贾赦一起被流放不说,王夫人直接就继承了王熙凤的命运,死在了大牢之中。
至于贾宝玉,倒是托了林黛玉的福,勉强从贾家的事情中脱身了,毕竟,丹阳县主的丈夫,总不能是个罪人,虽然说贾宝玉本来就没做过什么坏事。
贾家的财产,那自然是不用说了,除了贾老太君的私房没有动之外,户部和内务府是不会给贾家留下一星半点的,本来这次清洗就是为了银子,又有谁会手软呢。
抄家的时候,秦子轩正坐在吏部,看着手中的书册,逐渐的熟悉全国各地的封疆大吏们,并没有过去瞅上一眼。
不过他听人说,抄家的当天,贾老太君就昏了过去,这可不是往常装模作样的昏,而是真的昏了,秦子轩估计,大概是被气昏的。
早在抄家之前,秦子轩就暗示过户部和内务府,让他们对贾小琏关照一些,是以,贾老太君晕倒的时候,贾小琏半点都没有慌张,还在旁边悠哉的与那负责查抄的官员说着话。
不过在知道,贾母晕倒之后,贾小琏就没有悠哉了,不管两人的实际关系到底如何,在孝道大为天的古代,面子上的功夫那还是得装的。
虽然贾小琏早就对这个偏心眼偏到天外去的祖母心灰意冷,对其晕倒一事更是有些幸灾乐祸,但却不得不把老太太带离了贾府,找了一处地方安置。
秦君这次动手,那涉及到的人可不少,贾史王薛四大家族那就不用说了,其他几位早年间留下来的异姓王,也被秦君给借机收拾了。
其实真正梗在秦君喉间,让他想要除之而后快的并不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而是与其同气连枝的那几位异姓王,那才是他真正想要从这个世间抹去的。
而一直未动贾家,也不仅仅是因为要养着一块肥猪,更多的还是为了麻痹那几位王爷,现在动手,也不仅仅是因为缺银子,更多的是觉得时机到了。
当然,那几位异姓王的待遇,和贾府薛府史家的待遇,是截然不同的,两者的地位不同,动手就不可能像是贾家这般,说抄家就抄家,如此的痛快利索。
前前后后,户部内务府,大理寺外加刑部吏部等等各个部门,还有早朝上的不断讨论争辩,足足忙了一个多月,那几位异姓王的处罚才算是定了下来。
不用多说,全部抄家是没得说了,而且比贾家更惨的是,这些王爷基本上都被拉出去砍头了,后代子孙也全然没了科举的权力,事实上,没有贬到奴籍,就已经是昔日人脉暗中操作的结果了。
虽然这些年,秦君一直在暗中削弱这些人对朝廷的影响力,但不得不说,这些功臣之后,那么多年的积累,彼此间的人脉关系早就已经是盘根错节。
能够成功的把想要打击的对象一网打尽,让其再也没有翻身的余地,就已经让朝廷有些震动,所以,即便是对此结果不甚满意,但秦君还是捏着鼻子认了。
四大家族和那几位异姓王的覆灭,朝廷也随之空出了一些职位,好在,秦君早就有些准备,几道圣旨下去,该任命的任命,该提拔的该提拔,很快局势就慢慢的平稳了下来。
现在朝廷上的那些官员,年纪都已经不轻了,少说也都得三四十岁,五六十岁的更是大有人在,他们为官的时间都不断了,大多数都是经过当年兰家灭门一案的。
对于秦君的手腕和心狠程度,这些人都是心知肚明,当年兰家不过因为一介女子,尚且满门被灭,三族皆诛,更何况是如今。
相比起当年,在朝的这些官员,都觉得皇上这次已经是格外的手下留情了,一时间,朝野朝外竟然还有不少称颂的,这倒是秦君始料未及的了。
第445章
以秦子轩现在的身份, 寿礼这东西早就可以随意的送了, 便是出挑一些也没有关系, 不过他远不是那种喜欢出风头的人, 所以一向选的都是那些中规中矩的东西。
既不会出错,也不会太惹了别人的眼,最重要的是,不至于这一年送得太过出彩,导致下一年的就找不到什么同样出彩的东西可以送了。
后面那一点其实是最重要的, 毕竟秦君现在还处于壮年时期,以后过寿的日子还有得是, 秦子轩脑子里那点东西,掏个几年估计就要干净了, 可不敢那么玩。
他精心准备的是两个粉润的大寿桃,乃是天然的玉石雕刻而成, 出自几十个老师傅之手,费劲心思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弄出来的,看上去浑然天成,仿佛天生地长似得。
先且不说弄到这样的玉石,有多费功夫, 单只是夏日炎炎的时候, 送上这么两个水汪汪的寿桃,便足够让人稀罕的了,更何况还有着那样好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