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元姐儿一本宫规,以后元姐儿真的惹出什么事,她也算是尽了掌事女官的职责了。
元姐儿听说今天又可以不用上班了,便压下了想要告诉刘女官这本宫规她从小背到大的事情。笑眯眯的回了一声知道,然后又与端着茶点准备给当今送去的简女官互相见了见礼,之后才抱着宫规回了自己的住处。
等到元姐儿回到住处,之前就站在大殿里侍候的张女官正好下来了,于是元姐儿在大殿中说的话在女官中便不再是秘密了。
一时间几位女官面面相窥,脸上都是一言难尽。
虽说大家都知道你进宫不安好心,不怀好意,但要不要这么直白说出来呀?
刘女官想到她给元姐儿安排的上班时间,一时间有些不太自在。
若是新同僚真的就是这种奇葩性格,那么她还真的有点打怵了。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更新更错地方,对不住大家了。作者这个月有两本书都在日更,今天码完一章一个没注意就将那本书的更新传到了这本书上面了。
据说,“碰瓷”是清朝末年的一些没落的八旗子弟“发明”的。这些人平日里手捧一件“名贵”的瓷器(当然是赝品),行走于闹市街巷。然后瞅准机会,故意让行驶的马车不小心“碰”他一下,他手中的瓷器随即落地摔碎,于是瓷器的主人就“义正言辞”的缠住车主按名贵瓷器的价格给予赔偿。对这个基本上是赶时间的人进行讹诈(据说成功的机会很高)。久而久之,人们就称这种行为为“碰瓷”。
第77章
回到房间, 打发走楼叶。元姐儿将刘女官给她的宫规以及她放在空间里从贾家带来的宫规放在一起, 两本同时翻开,飞快的将两本宫规校对了一遍后,元姐儿才将宫外带来的又重新放回空间里。
还行, 是一样的。她还以为会出现两种不同版本的宫规呢。将宫规放到床头,元姐儿走到书案前, 开始写起了宫廷日记。
这是她一早就便决定要写的,可惜昨天给忘记了。于是元姐儿从昨天开始写,一直将到今日刘女官给她一本宫规为止。
今天还没过完,等晚上入寝前再续上。
当然了,元姐儿并不是单纯的只记一本进宫感想, 她还写了另一本纪实体的日记。
不过这本日记所记载的东西凡是旁人看了都有些无语。
某年某月某日,起时起床, 起时入寝。
另早膳什么什么,午膳什么什么, 点心什么什么......
这一本, 元姐儿是准备等将来离开皇宫后, 当成遗物让人送到贾家去的。
相信老太太收到这本日记时, 应该能够了解她在宫里过的日子,以及深刻的体会到她为这个家做的贡献吧。
在乃们大鱼大肉的时候, 她在宫里吃的却是清汤寡水的萝卜白菜......
╮(╯▽╰)╭
写完了日记, 元姐儿开心的从空间里拿出一根肉干放到嘴里慢慢咀嚼,一边将书案上的东西简单的收拾了一番,这才发现她还穿着工作服呢。
就这么两套工作服, 总不能时刻都穿着吧。想到这里,元姐儿便决定再做两套备用,以防不时之需。
一边找出带进宫的衣服换下来,元姐儿一边打了个哈欠,咬牙看了一眼房梁,才一脸平静躺到床上准备睡一觉。
另一边自元姐儿出去后,当今坐在御案前又批了两本奏折后,突然笑出声来。摇了摇头,不禁感慨道,“贾代善的孙女呀。”
原来贾家还有这么奇葩的蠢货。
戴权听到当今这句,又小心的偷瞄了一下当今的神色,便知道当今天对这位说话有些奇葩的贾女官并未动怒。摸了摸袖子里的荷包,戴权心中已经明白要如何对待这位贾女官了。
进宫的第一天夜里,元姐儿在回忆历朝历代皇宫的计划生育史以及后世那些有关房梁、缚地灵的传说中失眠了。
进宫的第二天夜里,元姐儿看着不低的房梁在震惊古人上吊也是项绝技的发现中又是一宿的夜不能寐。
进宫的第三天夜里,元姐儿顶着一双黑眼圈,以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姿态睡了个昏天黑地。然后...她就落枕了。
人类的适应能力绝对比有毒的奶粉还要霸气侧漏,元姐儿自己吓自己的毛病也被本能打败了。虽说过程有些惨烈,但至少也有收获不是吗?
一早起床就歪着个脑袋,元姐儿只能让楼叶去跟刘女官请假。她总不能歪着个脑袋去御前值班吧。
刘女官看着回完话就低头不敢看自己的楼叶,满脸都是震惊以及不可置信。
进宫三天,第一天安顿,第二天请安,第三天不过是给当今倒了杯茶,就将当今弄坏了肚子不说,她自己竟然还睡落枕了。
这是什么人呀,这是。
想到昨日这位贾女官在下值前给当今呈上的那杯茶,刘女官就有一种要晕倒的感觉。
昨日用午膳前,也就是元姐儿刚接班的时候,当今便离开了御书房。一直到申时二刻,因为兵部有八百里加急公函当今才回到御书房。
既然回到御书房了,那么不管当今渴不渴,吃不吃,茶水点心都得第一时间端上来。
午膳后元姐儿刚被刘女官手把手的教了一回当今的习惯,于是这会儿子元姐儿连忙按着刘女官的教导在刘女官的监督下给当今泡了一杯茶。然后小心的用托盘端着茶和两碟点心进了大殿。
神采飞扬,兴奋至极的元姐儿眼睛里仿佛都带着光,看着她端着托盘小心的走进来,一旁的太监和宫女还以为她端的是什么绝世真宝,全都是一脸的木然。
不就是一杯茶嘛,你至于吗?
小心的将茶杯和点心放到培训时指定的位置,元姐儿长长的吐出一口气,笑眯眯的看着停下御笔盯着她的当今。
老头,新时代的美少女战士给你沏茶,乃开不开心,感不感动?
这么多年,头一回见到这样的。旁人上茶时,当今有的时候跟本就发现不了。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伸手就可以在习惯的位置上找到茶杯。
可这丫头从端着托盘进来,一直到将茶杯和点心放到习惯的地方,都特别的吸引人的注意力。那小心翼翼的样子,看得人无语极了。
当今与众人想到元姐儿的出身,一时间都觉得荣国府的老太太真特么不是东西。
既然要送你孙女进宫侍候人,为啥不提前好好训练一下?
贾母是不知道元姐第一天上工就给她甩了这么大一口锅,要是知道了,贾母都得去敲鸣冤鼓了。
当今无力的看着元姐儿放下东西后就笑眯眯又带着几分期待的看着自己。面前小丫头那眼巴巴求夸讲的样子,让当今说不出训斥的话。一时间不知道是要先喝茶还是对着这两丫头夸两句。
半晌,当今实在找不到能夸元姐儿的地方,于是喝了口茶,说了一句不错。
其实当今这话绝对是昧了良心的。因为当今只喝了一口,便发觉茶还是他惯常喝的茶,只是味道寡淡了些,像是茶叶放少了。
元姐儿在捡夸这方面就跟普通人捡便宜一样,当今只说两个字,元姐儿都能脑补出一大串话来。
抿着唇,不让自己笑出来。可她那副得意又兴奋的小模样却是一点都没掩饰。
可能是元姐儿本身长的就好,十四岁的少女也带着几分娇俏可爱。当今见她这般,心情倒是好了不少。
笑着让元姐儿退下,当今复又低头看着这份兵部加急文书,刚刚那份好心情到底影响了当今的判决。
民意如水,易疏不易堵。既出现了暴动,朝.廷不能总想一味的镇压,怀柔安抚有的时候更适合。
想罢当今便在上面做了批示,并且命令地方官员全力配合安抚工作。
因为是加急文书,所以当今批复下来,便转到兵部,又由兵部派专人一路快马加鞭送到扬州去。
林如海收到这份加急文书的时候,正好是亲闺女出生的第五天。
拿着这份有当今批示的加急文书,林如海一直提着的心也放了下来。虽然安抚会加大他们这些官员的工作量,可总比不分青红造白一味的镇压要少流些血。
相较于那些无辜百姓的生命,累些也值了。
叫来亲信长随,让人去知府大人府上请苏大人过府一唔。林如海又趁着人还没来之时,回正房看了一回亲闺女,这才抚着小须子,迈着轻松的小步回了前院。
这个时代,不单单是太医能诊出胎儿性别。民间一些有本事的大夫也有这等本事。几个月前便知道自己这一胎是个女儿时,贾敏的失望都能汇成一条河。
不过贾敏也知道自己的身体这些年被那些生子药摧残得能怀上这一胎已经不容易了,所以尽管失望,但贾敏对这一胎也更加的重视。
说不定,她就这一个女儿了呢。
古代交通不便,给京城报喜的人还走在路上,京城那边给贾敏通知丢侄子的信也才刚刚从京城里出来。
至于元姐儿,她直至现在也还不知道宝玉丢的了事情。
因为进宫两天了,她还没有收到司徒砍的任何信件。
唉,住宫里就是这点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