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唯我煌煌大唐 完结+番外 (无法忘记的遗憾)
- 类型:青春同人
- 作者:无法忘记的遗憾
- 入库:04.09
第295章
李隆基烦闷异常,而朝中的大臣们则议论纷纷。不管怎么样,武惠妃死了也一个多月了,是时候应该办后事了。难道一直停灵,不下葬,这也不是办法啊?
可是唐皇暴怒,拒绝早朝,大家也没有办法。
在这样的情况下,宁王入宫了。
宁王看到的,就是坐在太液池边,一脸颓丧的唐皇李隆基。
宁王站在边上好一会儿,才听得李隆基疲惫地道:“大哥,你来了。”
“是的,陛下。”
李隆基示意宁王坐在他身边,然后道:“大哥,你也是来劝我的。”
“是的,陛下。”
“可是大哥明明知道,这不是追封就完事儿的。”
“不错。”
“大哥!”李隆基看着宁王,“瑁儿是你一手养大的!”
宁王李宪淡淡地道:“这很重要吗?”
李隆基的脸色,慢慢地变了。
他想起来了,当年也是如此。当年,他在平乱之中建立功勋,压过了大哥李成器的风头。明明当年他们的父亲睿宗皇帝第一次登基的时候,就立了李成器为太子,也就是因为他李隆基的功劳很大,导致了他们的父亲第二次登基之后犹豫不决。
然后,是他的大哥,他父亲的嫡子,亲自到当时的睿宗皇帝面前请辞,这才有了他李隆基被立为皇太子。
什么长幼有序、规矩礼法,这都不重要。当年李成器就是这么劝睿宗皇帝的,也就是因为这些都不重要,李隆基的母亲才会被追封为皇后,而李成器才会改名为李宪。
这些,都是摆在眼前的事实。
良久,才听李隆基道:“大哥,你也认为,应该要追封王氏和秦氏为皇后吗?”
李宪没有回答,而是道:“那一年,我记得,你才七岁,宫里忽然来了诏令,把我们兄弟二人,还有三伯家的几位堂兄都召进了宫。然后,我们就这样,在宫中被关在了宫中,不得出,就连我们的母亲被秘密杀害,也是别人告诉我们的。”
李隆基道:“我记得,那时候,我已经是九岁了。我母亲身边的侍女向武皇告发,说我母亲诅咒武皇。所以,我的母亲,大哥的母妃,都就被秘密杀害,至今都不知道尸骨何处。”
“我们在宫中被幽禁了整整七年,七年之后,武皇年事已高,接回了中宗皇帝,立为储君,而父皇则被封为相王。”
“我恨武皇,又怕她,还钦佩她。所以,看到武氏在我面前乖巧恭顺的模样,我就会很高兴。”
好吧,这就是症结所在。
武惠妃是特别的,但是她的得宠,也是理所当然的。
因为她是女主武皇的侄孙女儿。
症结解开,自然是不用多说,李隆基也不会再犹豫。
不久之后,王皇后被追封为贞仁皇后,李嫣的母亲清妃秦氏被追封为贞仪皇后,改葬敬陵。至于武惠妃,则以妃礼下葬,只有她的亲生儿女为她服丧守孝,其余的皇子皇女,则无需替她披麻带孝地服丧。
同时,李隆基也恢复了三王的名誉和身份。
大唐改元天宝。
看似事情就这么过去了,可是从那以后,李隆基就不再开怀,也少见笑容。
然后,就仿佛命中注定一样,寿王妃杨玉环,就进入了李隆基的视线。
一切就仿佛命中注定。
李隆基先是命令杨玉环出家,做了女道士,号称太真娘子,然后让儿子李瑁另娶韦氏为王妃。并于天宝四年,立杨玉环为贵妃。
一切仿佛就那么天经地义,就连李瑁和他一母同胞的兄弟姐妹们也说不出话来。
因为在他们的眼里,这一切的背后,就好像隐隐有一只手在操纵,而操纵这一切的人,毫无疑问,有且只有一个人,那就是他们同父异母的姐妹,大漠霸主,李嫣。
不止李瑁兄弟姐妹几个是这么想的,就连朝中的大臣们也有不少人是这么认为的。他们以为,李嫣这是故意在羞辱死去的武惠妃,因为武惠妃的罪行,足够鞭尸!
当然,比起唐皇李隆基好色到要抢儿子的妻子,这样的理由,显然更加令人信服。
咸宜公主的满腔悲愤,全部往李嫣身上去了。
她悄悄地跟丈夫杨洄商量,要怎么做,才能出一口恶气。
杨洄摇了摇头,道:“殿下,胳膊拗不过大腿,这可是老话。珠玑公主拳头硬,连陛下都奈何她不得,你还能如何?!”
咸宜公主大怒,道:“不,我不信!只要我哥哥成为太子……”
“殿下,珠玑公主是不会让寿王殿下成为太子的。当然,盛王殿下也没有可能。”
“你说什么?!”
咸宜公主惊呆了。
杨洄道:“殿下,臣以为,殿下最多也只能让万岁不立太子。但是,一旦万岁想立太子,无论是哪个皇子都可以,唯独寿王殿下和盛王殿下不可能。”
不仅仅是因为如今的贵妃娘娘,还因为如今的大漠霸主,珠玑公主李嫣。
没有人比杨洄更清楚,这个世界之上权势的重要性。
就拿他的岳母武惠妃来说吧。当年唐皇宠他的岳母武惠妃,把四妃精简到了三妃:惠妃、丽妃、华妃。而他的岳母就是三妃之首,就连太子的母亲都只能在其之下。
可是如今,唐皇宠杨氏,不跟当年宠他岳母武惠妃一样,还没有封杨氏为贵妃呢,宫中待杨氏的礼节就一如皇后了,如今更是在三妃之上,册立杨氏为贵妃……
欢情薄,薄如纸。
这就是天家。
咸宜公主哪里不知道这个道理!
她好恨啊!
恨得她把房间里的东西全砸了个稀巴烂!就连她的驸马都不得不暂避风头。
咸宜公主以为,自己的兄弟媳妇顶替了自己的母亲的地位,成了自己父皇的宠妃,已经是对她们兄弟姐妹几个最大的惩罚了,可是不久之后,她才知道,这仅仅是开始。
因为在大唐,一人显达,惠及鸡犬,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太平常了。
第296章
此时的咸宜公主还不知道,她和她的兄弟姐妹们的磨难才刚刚开始。因为她的全副心神都在李嫣身上。
不得不说,咸宜公主不愧是咸宜公主,她竟然上本,请求李隆基再为她的姐姐李嫣挑选一位好夫婿,甚至还带着几分恶意地要求,由杨贵妃来主持此事。
咸宜公主的名头很好听,不管怎么说,李嫣已经二十四岁了。她本是和亲公主,十五岁离开长安远赴西域,结果才离开玉门关,她的未婚夫就已经死了,如今她这个做妹妹的婚姻幸福美满,可是姐姐竟然形单影只,想想就觉得怪凄凉的。出于妹妹对姐姐的关心,因此,建议唐皇李隆基给珠玑公主李嫣选一个如意郎君。
不得不说,在这方面,咸宜公主得到了武惠妃的真传。她很清楚,唐皇李隆基不会放弃掌控大漠的机会,如今,有机会借着李嫣的婚事,把手伸到大漠,唐皇李隆基就绝对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可是李嫣会容忍别人的手伸进自己的地盘吗?
咸宜公主敢肯定,不会。
她相信,心高气傲的李嫣一样不会容忍别人的手伸进自己的地盘,哪怕这个人是她的父亲唐皇。不过,作为女儿,即便对父亲不满,也不会明面上跟父亲对着干,所以,那个时候,杨贵妃肯定会成为李嫣迁怒的对象。
这就是咸宜公主的目的:她绝对不会容忍别的女人占据了她母亲的位置,尤其是,这个女人还曾经是她一母同胞的亲兄弟的妻子。
杨贵妃很为难。
因为唐皇的宠爱,她在皇宫里面已经等同于皇后了,就是在法律上,她也是唐皇的贵妃,是李嫣的庶母。可是她到底刚刚成为贵妃没多久,正尴尬着呢。而且她跟李嫣也不熟,毕竟,当初她是咸宜公主结婚的时候给咸宜公主做伴娘,结果被寿王一见钟情,选为王妃的。那个时候,李嫣早已经去了关外,甚至建成了不小的势力。
杨贵妃很清楚,就是外人以为自己的背后有李嫣做支持,而李嫣如今乃是大漠霸主,因此她才得以没受多少攻讦就成了贵妃,宫里待她的礼节一如武惠妃当年。所以,在有关李嫣的事情上,杨贵妃必须小心再小心。
杨贵妃想来想去,最后还是决定,请教高力士。
作为李隆基身边的老人,在李隆基还是临淄王的时候就跟在李隆基身边的内侍,高力士不仅了解李隆基,还了解咸宜公主这位自己看着长大的公主。
高力士当然知道咸宜公主的用意,当然,他也知道李隆基绝对不会放弃这样的机会,所以,杨贵妃没有别的选择。
高力士就建议,让杨贵妃按照自己的标准,在关陇贵族、世家子弟之中,选择她觉得最出色的男子,作为驸马候选。
杨贵妃就选了十人,然后把名单给了唐皇李隆基。
她知道,唐皇喜欢温婉柔顺的女子,更别说这么大的事情,也容不得她自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