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综]唯我煌煌大唐 完结+番外 (无法忘记的遗憾)



此时,宋景已经明升暗降,明着被封为广平郡王,可实际上却已经失去了宰相职位,只不过,在民众的眼中,他依旧是开元盛世的标志六大名相之一。

所以,同为开元盛世六大名相之一的姚崇才会称他为广平兄。

宋景的别名又叫宋广平。

宋景迟疑了一下,道:“太师的意思是……”

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又匆忙地低下了头。

他们同朝为官多年,私交不错,在公事上又配合默契,如何不知道对方眼神之中的含义?

半晌,才听姚崇道:“事关太子,看起来,我们必须拜访一下宁王。”

“正是。太师请。”

“广平兄,你也请。”

嘴上这样客气着,可是这两位脚下却也不慢,一出宫门,直接就往宁王府去了。不想,一向平易近人的宁王竟然没有接见他们,相反,还直接让门子上的人告知姚崇宋景二人:

“抱歉,两位大人,我们王爷说了,若是两位大人是为了珠玑公主之事而来的话,那王爷就不见二位了。”

姚崇宋景二人更加惊讶了。

他们立刻明白,这事儿,十有八、九还真跟这位王爷有关。

宁王李宪,原名李成器,本是睿宗皇帝的嫡长子。当年因为武则天的关系,睿宗皇帝曾经登基为帝又被废。他第一次登基做皇帝的时候,封的,就是长子李成器为太子。但是,睿宗皇帝第二次登基之时,又涉及了讨平韦氏之乱。而在这个过程中,三子李隆基居功甚伟,因此为了这个太子人选,睿宗皇帝颇为头疼。

李成器看出了睿宗皇帝的心事之后,就奏禀睿宗皇帝:“储副(皇太子)者,天下之公器也,时平则先嫡长,国难则归有功。若失其时,海内失望,非社稷之福,臣今敢以死请。”

当时的睿宗皇帝虽然觉得有道理,但是还是犹豫不决,所以,李成器便“累日涕泣”,“言甚切至”。

睿宗皇帝深为感动,同意了他的请求。李隆基知道后,“又以成器嫡长,再抗表,固让”。就这样,兄弟两人再三谦让,由于成器坚辞固让,最后才确立李隆基为皇太子。

多年来,李隆基跟哥哥李宪之间的兄弟情深,一直被称为皇室佳话。

李隆基登基之后,封哥哥为宁王,但是,当初李隆基讨平韦氏之乱的时候,用的是羽林军,不是玄甲苍云也不是天策府,而太平公主当年权势滔天,若是她当年手握玄甲苍云和天策府这两支兵马的话,那她早就登基为女皇了,哪里轮到如今的唐皇登基为帝?毕竟,当年太平公主的野心,大家可都是看在眼里的。

所以,太平公主当年是绝对不可能的。

还有当年的中宗皇帝和韦后。如果这两支奇兵掌握在中宗皇帝手中的话,绝对会被这位主送给韦后和安乐公主。

所以,中宗皇帝一家子都不可能。

姚崇宋景二人直接去了宋景的广平郡王府,然后在后花园开阔的凉亭里面,只有他们二人,自斟自饮,讨论起了这两只兵符的由来。

“……所以,有可能接触过这两块兵符的人,当年的高宗陛下,女主武皇,还有,就是睿宗陛下。”

“宁王殿下也有可能,不过,以宁王的为人,应该早早地,就已经交出来了。”

“只是,我有些想不通,宁王殿下为何不直接交给当时的太子,当今万岁呢?”

“你觉得,有没有可能是当年的睿宗陛下交给皇后娘娘的。”

虽然按照法律,王皇后被废之后,大家就应该称之为王庶人了。但是,王皇后实在是太好了,好到了大家都不忍以庶人称之。尤其是她的对照组还是武惠妃,因此,在公共场合不说,在人后,很多大臣还是习惯称之为王皇后,而武惠妃也只是惠妃娘娘而已。

姚崇迟疑了一下,终于道:“知子莫过父,若是睿宗陛下,的确很有可能。毕竟,昔年太宗皇帝也有佳儿佳妇之说,可惜,高宗皇帝还是选择了废后。”

宋景叹息了一声,没再开口。

也是,现在关注那兵符曾经经历过多少人的手,已然全无意义。现在重要的是,这两块兵符在珠玑公主的手中!

这才是重点。

宋景摇了摇头,道:“这,怕是要变天了啊。”

果然,不久之后,就传来了张九龄被罢相,李林甫拜相的消息。

消息一传开,就听说,宁王病了。


第285章

不得不说,李嫣麾下的稗官反应绝对敏锐,第一时间就用隼,把这个消息传到了玉门关外的李嫣的手里。

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李嫣正带着自己的部下巡视新建的羊毛纺织工坊。这些工坊用的是火力纺纱机和火力织布机——李嫣在数百里外,找到了煤矿。

在上次打退了十余个部落组成的部落联盟的攻击之后,李嫣彻底在这片区域打出了名声,也扎下了根。如今,她的麾下可不止一万人了,而是足足一万六千人,并且,时不时地会有人来投。部落的规模,几乎每一天都处于扩张的状态。

这也使得李嫣不得不绞尽脑汁,把每一份资源用到极处,不然,到了冬天,不得不让一部分子民走出帐篷走到冰雪里面,这种对牧民们而言,早就习以为常的事情,很有可能损害到她的威望。

因此,无论是土法水泥的生产,还是煤矿的开采和使用,对于她来说,都非常非常重要。

收到来自长安的消息的时候,李嫣正在跟臣下讨论开采煤矿、纺纱织布、制造土法水泥以及,建造城市等种种工作所需要的人力分配问题。

这是一个可以很简单,也可以是很复杂的数学问题。当然,如果把民族和世仇问题也考虑进去的话,会变得更加复杂。

所以,当那只从长安远道而来的隼降落的时候,李嫣根本就没有注意到。

如今,部落里负责传递消息的隼,实在是太多了,多到了她根本就无心在意,只能把这些事情交给专门的官员负责。

可以说,当侍女把消息呈给李嫣的时候,李嫣当时都没有反应过来。李嫣不过是照常接过来,打开一看。

她以为这份消息跟上一份一样,都是关于北面的回鹘的动向的。可是一细看,李嫣立刻放下了脸。

孙昭道:“殿下?”

李嫣道:“开始了。”

“殿下的意思是……”

李嫣把消息递给左右。

按照李嫣在水晶界得到的资料,应该是开元二十三年武惠妃的女儿咸宜公主嫁给杨洄之后,杨洄讨好武惠妃,想扶持寿王李瑁上位,搬弄是非,才有了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上位,之后才轮到开元二十五年三庶人事件发生,李瑛李瑶李琚三人被杀。

可是现在,张九龄罢相一事,提前了。

长孙岚怒道:“竟然是为了子虚乌有的兵符。”

“那么,你们以为,父皇会相信,我手中,其实并无兵符吗?”

“才不是呢!我们明明只是不想把刀刃对着自己的同胞、袍泽,才追随殿下远赴关外!”

“可是这话,父皇会相信吗?”

如果李隆基会相信这话,他就不会把张九龄罢相!

裴徽音迟疑了一下,道:“那么,殿下,您的决定呢?”

李嫣没有回答,而是转头问长孙岚和程晚晴两人:“如果兵符出,两位可还会追随与我?”

“殿下其实是想说,若是殿下的命令跟兵符的命令相悖,我等会如何。对吗?”

“不错。”

“我等只忠于大唐。”

“我明白了。”

这个答案,对于李嫣来说,并不意外。李嫣甚至会相信,日后,当她的命令跟兵符的持有者相悖的时候,这些天策府跟玄甲苍云的将士们,将会自己判断,哪一道命令更加有利于大唐,然后做出自己的选择。

所以,对于现在的李嫣来说,攻打大唐只会让她失去军心。她目前需要做的,就是把回鹘定为自己唯一的敌人。

经略漠北,就是她未来的方向。

她的脚下,也只有这条路。

李嫣很快就发布了新的命令:“不管怎么说,宁王终究是本宫的伯父。所以,派出使节,探望宁王。”

至于唐皇李隆基会不会怀疑她之前就跟宁王有往来,那李嫣就不在乎了。

她很清楚,无论李隆基心里有多少念头,他都不会对宁王动手。至于宁王本人,李嫣难免就想起了喜好音乐的宁王曾经教导寿王妃吹笛一事。

没错,在他们的兄弟姐妹之中,宁王看似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可实际上,因为杨玉环的关系,宁王跟武惠妃那边的关系也十分亲近,至少,比跟太子李瑛之间的关系要亲近多了。纵然是因为杨玉环在音乐、歌舞上天资过人,可是,宁王若是不愿意,她能拜宁王为师?

所以,就冲着宁王跟杨玉环-李瑁-武惠妃这一条关系,李嫣都不介意给宁王找点麻烦。而且,在李嫣看来,这一点点事儿,对于她的皇伯父宁王来说,根本连麻烦都算不上。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